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203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0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docx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课时备课

教学方案

教案修整

课题:

1、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

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

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

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

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

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

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

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

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

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

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

”“浅黄”、“豆绿”什么意思?

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

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

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

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

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

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

为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

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种子

外貌:

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

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

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做事认真专注纯朴、诚实

教学反思:

教学方案

教案修整

课题: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

谈话: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

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题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

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

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1、提问: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

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

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

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

(2):

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

“朋友,春天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

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

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教学反思:

教学方案

教案修整

课题:

3、钓鱼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谁在钓?

钓到鱼了吗?

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

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

谁来告诉大家: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

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

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

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语句:

啊!

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

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

父亲做得对不对?

为什么?

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鱼”指的是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

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四、拓展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

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

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

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你……

  在学校: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

3钓鱼

事情:

钓到大鲈鱼→放鲈鱼

启示:

现实中诱惑人的“鱼”→坚定地予以抵制

教学反思:

教学方案

教案修整

课题:

4*、爷爷的芦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板书课题:

21、爷爷的芦笛

  2、课文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来到海边,在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一个暴风之夜的有趣故事。

至于这寂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留心。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翱翔婉转蒙胧温润温馨驱赶

  3、想想上述两个问题。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

  翱翔:

在空中回旋地飞翔。

  婉转:

声音高低起伏很动听。

  温润:

温暖湿润。

  驱赶:

赶走。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一

(1):

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

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

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

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过渡:

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三、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

“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躯干得一干二净”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5、出示:

  ___________的环境

  

(1)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

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

  

(2)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3)“哗——哗——”海水一浪接一浪,永不疲倦。

  (4)刚要开门,“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_________的心理

  

(1)强强裹紧被子,缩成一团。

  

(2)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

  (3)强强焦急起来,他想:

“爷爷呢?

爷爷在哪儿?

”应该把爷爷找回来。

  (4)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被窝。

  自由读,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用关联词语填空:

  ______环境太凶险了,________强强感到害怕、紧张。

  ______环境凶险,________强强最终能战胜了自我,变得勇敢起来。

  讨论:

强强为什么最终能战胜自我,变得勇敢起来?

四、复习检查

  读一读你所喜欢的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

五、继续精读第三、四段

  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

  2、指名说。

  3、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导背诵。

六、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七、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背诵第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反思:

教学方案

教案修整

课题: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