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1885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docx

高铁客专350防排水作业指导书定稿

目录

1.适用范围198

2.作业准备198

2.1内业技术准备198

2.2外业技术准备198

3.技术要求203

3.1暗洞防排水措施203

3.2明洞防排水措施205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209

4.1施工程序209

4.2工艺流程209

5.施工要求211

5.1防寒堵水注浆211

5.2初期支护表面处理211

5.3排水盲管施工212

5.4防水层施工213

5.5施工缝、变形缝及温度伸缩缝防水施工218

5.6止水带施工226

5.7止水条施工229

5.8可维护注浆管231

5.9暗洞拱顶回填注浆233

5.10双侧排水沟和中心水沟施工235

6.劳动组织235

7.材料要求236

8.设备机具配置242

9.质量控制及检验243

9.1防水板质量控制及检验243

9.2施工缝、变形缝防水质量控制及检验245

9.3盲管质量控制及检验248

9.4拱顶回填注浆质量控制及检验249

10.安全及环水保要求250

10.1安全要求250

10.2环水保要求251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XXX客专X标段(XX~XX)所有隧道正洞、附属洞室及辅助坑道防排水施工作业。

施工缝、沉降变形缝及温度伸缩缝的设置及防水措施详见“XXXXXXX客专X标段隧道沉降变形缝及温度伸缩缝设置一览表”(表1)。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图有关技术要求、问题,熟悉《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10]240号)、《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及《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等文件有关防排水施工的内容。

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结合现场施工作业条件,制定相应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防排水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告知危险源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初支环向长度定制相应防水板及其它防水材料的采购,以及进场防排水材料的外委检测。

止水带、止水条等相应防水材料安装、定位模具的制作。

配齐施工所需机具设备(简易台架、简易吊装设备、射钉枪、自动爬行热合器、热风枪、压浆机、空压机等)。

表1XXXXXXX客专X标段隧道沉降变形缝及温度伸缩缝设置一览表

隧道

名称

序号

设置里程

防水措施

备注

沉降变形缝

温度伸缩缝

拱墙

仰拱

xx

1

DIK118+809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1、二次衬砌环向施工缝间距按12m(衬砌模板台车长度)一道设计,全环设置;2、纵向施工缝按线左、线右侧各一道设置;3、隧道洞口500m范围内(长度≤1km隧道全长)的施工缝、沉降变形缝及温度伸缩缝设置可维护注浆管;4、侧沟环向施工缝与衬砌环向施工缝位置对应。

2

DIK118+825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3

 

DIK118+833

4

DIK118+869

 

5

 

DIK118+938

6

DIK118+962

 

7

DIK118+993

8

DIK119+040

9

DIK119+140

 

10

DIK119+146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xx

隧道

1

DIK119+532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IK119+640

xx

1

DK120+929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20+933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3

DK121+036

 

DK121+010

4

 

DK121+037

5

DK121+149

6

DK121+205

 

7

 

DK121+245

8

DK121+353

 

9

DK121+360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xx

1

DK123+298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23+406

3

DK123+411

 

4

 

DK123+507

5

DK123+615

6

DK123+723

7

DK123+795

8

DK125+560

9

DK125+644

10

DK125+680

 

11

 

DK125+748

12

DK125+760

 

13

 

DK125+846

14

DK125+870

 

15

 

DK125+948

16

DK126+056

 

17

DK126+062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xx

1

DK126+354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26+394

3

 

DK126+454

4

DK126+562

5

DK126+615

 

6

DK126+623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xx

1

DK126+796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26+840

3

 

DK126+900

4

DK127+008

5

DK127+116

6

DK127+224

7

DK127+332

8

DK127+438

9

DK127+505

 

10

 

DK127+541

11

DK127+567

 

12

DK127+587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xx

1

DK127+947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27+990

3

 

DK128+050

4

DK128+065

 

5

DK128+107

6

 

DK128+143

7

DK128+245

8

DK128+359

9

DK128+443

10

DK128+970

 

11

DK129+130

12

 

DK132+476

13

DK132+548

14

DK132+656

15

DK132+764

16

DK132+800

 

17

DK132+847

18

DK132+864

19

DK132+900

 

20

DK132+971

xx

1

DK133+590.05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33+599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3

DK133+620

4

 

DK133+651

5

DK133+759

6

DK133+831

 

7

DK133+886

xx

1

DK133+970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34+000

3

 

DK134+072

4

DK134+180

5

DK134+288

6

DK134+396

7

DK134+468

8

DK136+030

 

9

DK136+210

10

DK136+960

11

DK137+080

12

 

DK138+370

13

DK138+430

14

DK138+538

15

DK138+646

16

DK138+754

17

DK138+850

 

18

DK138+862

xx

1

DK139+018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39+026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3

DK139+070

4

 

DK139+130

5

DK139+238

6

DK139+346

7

DK139+454

8

DK139+526

9

DK139+580

 

10

DK139+690

11

 

DK140+714

12

DK140+772

13

DK140+874

14

DK140+982

15

DK141+090

16

DK141+150

 

17

DK141+196

xx

1

DK141+379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

 

DK141+487

3

DK141+595

4

DK141+703

5

DK141+811

6

DK141+871

7

DK146+891

8

DK146+944

9

DK146+052

10

DK147+160

11

DK147+268

12

DK147+376

 

3.技术要求

隧道防排水遵循“防、堵、截、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隧道防排水应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体,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辅助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

隧道防水等级需达到《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表面无渗水、无湿渍。

3.1暗洞防排水措施

3.1.1防水措施

(1)隧道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的衬砌厚度不小于30cm,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10;当地下水发育或对混凝土有侵蚀性时,抗渗等级不小于P12。

(2)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拱墙部位铺设“EVA防水板+土工布”作为防水层。

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5mm,土工布重量不小于400g/m2。

(3)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防水措施详见“表2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防水措施表”:

表2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防水措施表

序号

类别

防水措施

1

暗洞拱墙环向施工缝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2

暗洞仰拱环向施工缝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

3

仰拱纵向施工缝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

4

水沟环向施工缝

遇水膨胀止水条

5

暗洞拱墙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

6

暗洞仰拱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止水条

(4)隧道洞口500m范围(长度小于等于1km隧道全长)施工缝、沉降变形缝及温度伸缩缝设置可维护注浆管。

(5)二次衬砌拱部埋设预贴注浆花管与预贴排气管,并通长布置,在混凝土施工后立即对该段衬砌进行注浆处理。

(6)仰拱及填充与二次衬砌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应设置于同一断面上。

3.1.2排水措施

(1)长度≤2.0km隧道全隧、长度>2.0km隧道排水端洞口1km范围(排水坡小于1km时为排水坡段范围)设置深埋中心水沟及保温侧沟。

保温侧沟采用双层盖板;深埋中心沟采用内径600mm,壁厚120mm的三级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排水面应位于冻结线以下,排水管每隔30m设置一处深埋中心检查井,检查井设置上下两层盖板。

检查井盖板及侧沟盖板均为6cm厚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周圈外贴3mm厚橡胶条密封,盖板间放置聚氨酯保温材料。

检查井盖板下设置2cm橡胶垫圈以增强密封性。

(2)长度>2.0km隧道除排水端洞口1km范围(排水坡小于1km时为排水坡段范围)外均设置保温中心沟及保温侧沟。

侧沟采用双层盖板;保温中心沟采用内径600mm,壁厚60mm的三级钢筋混凝土预制管,并置于保温槽内,保温槽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保温中心水沟上半圆上盖双层5cm厚聚氨酯保温板浇筑混凝土至仰拱填充顶面。

保温槽壁与仰拱填充之间设5cm厚聚氨酯保温板并采用防水板包裹。

保温槽下部填充C20混凝土。

保温中心水沟每隔30m设置一处检查井。

检查井盖板及侧沟盖板均为6cm厚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周圈外贴3mm厚橡胶条密封。

检查进盖板下设置2cm橡胶垫圈以增强密封性。

(3)设置保温中心水沟地段:

衬砌防水板背后环向设置透水盲管,盲管采用Φ80mm外包土工布的单臂打孔波纹管。

环向透水盲管纵向间距8~12m。

地下水较发育时,应加密设置。

距水沟30cm以上墙脚处防水板背后设置双侧纵向透水盲管,盲管采用Φ100mm外包土工布的单臂打孔波纹管。

环、纵向透水盲管通过盲管横向Φ100PVC导水管直接引接至保温中心水沟,横向导水管间距8~12m。

(4)设置深埋中心水沟地段:

衬砌防水板背后环向设置透水盲管,盲管采用Φ80mm外包土工布的单臂打孔波纹管。

环向透水盲管纵向间距8~12m,地下水较发育时,应加密设置。

距水沟底30cm以上墙脚处防水板背后设置双侧纵向透水盲管,盲管用100mm外包土工布的单臂打孔波纹管。

环、纵向透水盲管通过盲管横向Φ100PVC导水管引接至深埋中心水沟,横向导水管间距与环向透水盲管相同。

横向导水管上盖无砂混凝土预制块,下设20cm宽碎石盲沟。

(5)环向、纵向盲管设置可维护管,可维护管采用Φ100PVC管,可维护管双侧设置,纵向间距与盲管相同,正常使用状态采用PVC堵头进行封堵。

(6)电缆槽底部PVC泄水孔直径Φ50mm,纵向间距3~5m。

隧道侧沟与中心沟横向Φ100导水管相连,横向导水管纵向间距30m。

(7)仰拱填充顶面中心位置设置Φ160mm半圆形排水槽。

无砟轨道与沟槽侧壁间的双侧踏步下设2m长Φ100mmPVC纵向排水管,踏步纵向间距约25m,纵向相邻两踏步间设Φ100mm半圆形排水槽与踏步下PVC排水管相通。

踏步下Φ100mmPVC排水管及连接踏步间Φ100mm半圆形排水槽,纵向每隔30m垂直埋设Φ100mmPVC管,与侧沟横向Φ100PVC导水管采用三通管连接,以使道床上部水体通过横向导水管排入中心沟。

(8)设置保温中心水沟地段,仰拱衬砌环向施工缝,沉降变形缝上部仰拱填充设置一道Φ100打孔PVC管与中心沟相连,PVC横向排水坡度不小于2%。

3.2明洞防排水措施

3.2.1明洞防水措施

(1)明洞拱墙砌防水层由内到外依次为:

3cm厚M10水泥砂浆找平层、4cm厚聚氨酯防水材料、≥4mm厚自粘式方式卷材、双层土工布、6cm厚衬砌保护层。

(2)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防水措施详见“表3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防水措施表”:

表3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防水措施表

序号

类别

防水措施

1

明洞拱墙环向施工缝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

2

明洞仰拱环向施工缝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

3

纵向施工缝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

4

水沟环向施工缝

遇水膨胀止水条

5

明洞拱墙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止水条

6

明洞仰拱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上下两道遇水膨胀止水条

3.2.2明洞排水措施

(1)设置保温中心水沟段

a.采用墙顶开挖方式时,在明洞边墙顶部及边墙底部防水层背后分别设置纵向坡度不小于3‰的φ100mm的纵向透水盲管,在边墙防水层背后设φ100mm竖向排水管,墙顶纵向透水管与竖向排水管采用三通管连接。

竖、纵向排水管通过盲管横向φ100PVC导水管直接引排至保温中心沟,横向导水管间距8~12m,详见图1所示。

图1墙顶开挖盲管布置详图(保温中心水沟)

b.采用墙底开挖方式时,在明洞墙角防水层背后设置纵向坡度不小于3‰的φ100mm纵向透水盲管。

纵向透水盲管通过横向φ100PVC导水管直接引排至保温中心沟,横向导水管间距8~12m,详见图2所示。

图2墙底开挖盲管布置详图(保温中心水沟)

c.纵向透水盲管及竖向排水管均采用φ100mm外包土工布的单壁打孔波纹管。

d.仰拱衬砌环向施工缝、沉降变形缝上部仰拱填充内设置一道φ100mm打孔PVC管与中心沟相连,PVC横向排水坡度不小于2%。

f.竖向盲管及墙底纵向盲管的非排水端设置可维护管,可维护管采用φ100mmPVC管,可维护管双侧设置,纵向间距与盲管相同,正常使用状态采用PVC堵头进行封堵。

(2)设置深埋中心沟地段:

a.采用墙顶开挖方式时,在明洞边墙顶部及边墙底部防水层背后分别设置纵向坡度不小于3‰的φ100mm的纵向透水盲管,在边墙防水层背后设φ100mm竖向排水管,墙顶纵向透水管与竖向排水管采用三通管连接。

竖、纵向排水管通过盲管横向φ100PVC导水管直接引排至深埋中心沟,横向导水管间距8~12m,详见图3所示。

图3墙顶开挖盲管布置详图(保温中心水沟)

b.采用墙底开挖方式时,在明洞墙角防水层背后设置纵向坡度不小于3‰的φ100mm纵向透水盲管。

纵向透水盲管通过盲管横向φ100mmPVC导水管与深埋中心水沟连通,详见图4所示。

图4墙底开挖盲管布置详图(保温中心水沟)

c.纵向透水盲管及竖向排水管均采用φ100mm外包土工布的单壁打孔波纹管。

(3)明洞顶部应设置必要的截、排水系统;对称路堑式明洞洞顶水沟,一般应往洞门方向排水,如线路出洞为上坡时,反坡排水坡度不得小于1%,并应保证洞顶回填土最薄厚度不小于1.5m。

当明洞较长且有条件时,可横向拉槽向山坡较低一侧排水。

(4)明洞洞内排水沟、电缆槽的型式及尺寸与隧道暗洞地段一致,以方便施工。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隧道防排水作业包括洞口500m范围防寒堵水注浆、安装纵环向排水盲管、土工布及防水板、遇水膨胀止水条及可维护注浆管、暗洞拱顶回填注浆管、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和中埋式橡胶(钢边)止水带等工作内容。

4.2工艺流程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

图5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防寒堵水注浆

隧道洞口500m范围初期支护表面若有渗漏水情况时,采用径向注浆(详见《径向注浆作业指导书》)进行封堵,封堵后的剩余水量用排水盲管集中将水引入洞内排水沟排出。

5.2初期支护表面处理

(1)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并用喷射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如图6所示。

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应符合D/L≤1/10的要求(D为初期支护基面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为基层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且L≤1m)。

 

图6初支表面处理示意图

(2)钢筋网、注浆管头、锚杆等凸出部位按图7、图8、图9先切断、遮盖或铆平后,用砂浆或喷射混凝土找平,锚杆头并加盖塑料帽。

图7钢筋网处理

图8注浆管头处理

图9锚杆头处理

5.3排水盲管施工

初期支护表面检查合格后施工排水盲管包括纵、环向排水盲管(横向排水盲管施做详见“仰拱施工作业指导书”)。

环向排水盲管采用φ80mm外包土工布的单臂打孔波纹管,纵向间距12m。

地下水较发育时,应加密设置。

距水沟底30cm以上墙脚处防水板背后设置双侧纵向透水盲管,盲管采用φ100mm外包土工布的单臂打孔波纹管,安设的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

环、纵向透水盲管通过盲管横向导水管直接引接至保温中心水沟或深埋中心水沟。

排水盲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0。

纵、环向盲管的非排水端设置可维护管,可维护管采用φ100mmPVC管,盲管可维护管双侧设置,纵向间距与盲管相同,正常使用状态采用PVC堵头进行封堵。

图10排水盲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5.4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采用分离式,先铺土工布,再铺EVA防水板,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

防水层采用防水板作业台架铺设,台车长度6m,超前二次衬砌18m施工。

5.4.1土工布施工

土工布从纵向排水盲管处向拱顶开始铺设,然后用射钉将热熔衬垫和土工布固定在喷射混凝土上,热熔衬垫按梅花型布置,拱部间距0.8m,边墙间距1.0m,如图12和图13所示。

土工布铺设要松紧适度并留有余量,使之能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不致因过紧被撕裂且不应过松,防止土工布褶皱堆积形成人为蓄水点。

土工布搭接宽度大于10cm。

图11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2土工布铺设平面展示图

图13固定点土工布铺设示意图

5.4.2防水板施工

(1)土工布铺设后,即可铺设防水板。

防水板采用防水板作业台车铺设。

防水板应从纵向盲管处开始由向上环向铺设,下部防水板必须压住上部防水板,并与固定好的热熔衬垫采用电热压焊器将防水板与热塑性垫圈热熔焊接牢固,见图14。

防水板的固定应松紧适度并留有余量,实铺长度与初期支护基面弧长的比值为10:

8,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与初期支护表面密贴。

防止过紧或过松,防水板受挤压、紧绷破损或形成人为蓄水点。

防水板间搭接缝应与沉降变形缝、温度伸缩缝、施工缝等防水薄弱环节错开1~2m。

图14固定点防水板铺设示意图

(2)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分段铺设的防水板边缘部位预留至少60cm搭接余量。

防水板间自动热熔焊接采用自动双缝热熔焊接机按照预定的温度、速度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5mm,不得焊焦焊穿。

焊接后两条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用于空气检测器检测焊接质量。

详见图15所示。

焊接前先除尽防水板表面的灰尘再焊接。

图15防水板焊接示意图

(3)防水板搭接缝的焊接质量应按充气法检查(即密封性检查),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然后进行充气,当压力表达到规定压力(一般为0.25MPa)时停止充气,保持10min以上,若压力下降在10%以内,说明焊缝合格。

如压力下降过快,说明焊缝不严,此时须用检测液(如肥皂水)找出漏气部位,用手动热熔器修补后再次检测,直到完全粘合。

(4)防水板破损修补:

如发现防水板有破损,必须及时修补。

先取一小块防水板剪成圆角,除尽两防水板上的灰尘后,将其置于破损处,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然后用手动熔接器熔接。

熔接质量用真空检测器检测,若不合格必须重新修补。

(5)洞身与附属洞室连接处的防水板铺设按图16施做,不得形成水囊、积水槽。

图16正洞与附属洞室连接处防水层施做示意图

(6)明洞与暗洞防水层搭接时,暗洞防水层应延伸至明洞,并与明洞防水层搭接良好,见图17。

图17明洞与暗洞防水层搭接示意图

5.5施工缝、变形缝及温度伸缩缝防水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