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9836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docx

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1与诸子登岘山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孟浩然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2、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的。

教学方法:

朗读-赏读-背诵

课时安排:

1节课

教学内容: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

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

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盛唐大诗人可以说没有谁过得像他那么平淡。

身为布衣的他登临此处古迹,难免会生发出伤感之情。

二、学生朗读

三、学生齐读

四、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

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

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

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

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第一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

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

“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

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

“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

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

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

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

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

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五、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诗。

孟浩然在这首诗中,因有感于自己的沉沦不遇,通过对前贤的缅怀,发出了深沉的历史叹息,令人低回不已。

六、艺术特色:

1)结构独特。

这首诗开篇即发议论,而且连发四句,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

2)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

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七、背诵本诗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1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

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

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

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

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

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

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

还是睡罢!

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

“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

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

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魏万后改名魏颢。

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

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

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

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

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

“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

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

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

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

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

他乡游子,于此为甚。

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

“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

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

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

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

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

“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

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

他谆谆告诫魏万:

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

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

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

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

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

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

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

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

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

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

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

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人。

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山居秋暝》赏析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

“空山”呢?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砦》)啊!

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宫场的厌恶。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望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

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同时,二看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他说: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本来《楚辞•招隐士》说: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解】:

1、代谢:

交替,轮换。

2、胜迹:

指上述堕泪碑。

3、鱼梁:

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评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

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

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

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

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

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

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

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

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

“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

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

“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

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

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

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

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

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

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

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不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

樊哙在吕后面前说: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

(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

唐汝询说:

“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

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

紧接着描写行军: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

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

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

“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

”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

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

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

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

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

杜甫赞美高適、岑参的诗: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

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

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

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

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

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

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

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

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715~770)是盛唐时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