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7425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docx

末考基础知识背诵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表面积是()平方千米,

2.赤道周长约为()千米。

3.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2;3;4,5

其中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4.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5.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6.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7.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条经线和纬线。

经线的长度是(相等)的,

纬线的长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8.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9.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经线以东称(东经),

用(E)表示,而180°经线以东称(西经),以西为(东经);

10.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1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14.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从赤道上空看,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点上空看为(顺时针)。

自转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1昼夜更替,2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3时间差异4坐地日行八万里)。

16.地球自转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17.(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被称为春分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被称为夏至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被称为秋分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被称为冬至日。

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1:

四季变化,2:

昼夜长短变化,3:

极昼极夜现象,4:

五带划分)

18.人们根据(地球表面的受热状况的差异),把地球分为五个热量带:

自北向南依次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地图的基本要素

19.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0.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2(指向标定位法)、3(一般定向法)

2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2.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为:

(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3.比例尺大小比较:

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简略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详细

 

等高线地形图

22.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23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2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小数字凸出表示(山脊),

等高线向大数字凸出表示(山谷)。

中间高,四周低的部位表示山顶,

两山顶之间的部位叫鞍部,

等高线重叠呈锯齿状叫做陡崖

23.河流发育在(山谷),瀑布发育在(陡崖)

25一般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何地表形态,

26为了更直观的表示沿地面某条线上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通常使用地形剖面图

27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绘制出来的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

28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表示盆地,

 

第二章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即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1)就南北半球而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2)就东西半球而言,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总之,世界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

分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4.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5.地球上的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6.亚洲、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7亚洲、非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8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9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10.(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11.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可拼合在一起。

1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体现了从观察发现——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的科学探索过程

13.大陆漂移学说认为:

(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开始(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格局。

14.地球科学研究表明: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15.板块学说:

地壳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六)大板块,各大版块处于不断的

(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6.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17.日本、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它们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8.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都位于印度洋板块

19.有人预言:

若干年后,地中海将消失,红海将形成新的大洋,有可能吗?

有可能。

理由: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张裂地带,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相对碰撞地带,因此在不断缩小。

20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长高。

原因:

是因为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对碰撞地带

21被称为“地球的伤疤”的是东非大裂谷,它位于非洲板块

2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3.日本、台湾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它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基础知识

1.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天气反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情况。

3.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

4.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6.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的关系是:

空气指数(小),空气质量(好)

7.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降雨)

8.气温表示空气的(冷热)程度。

9.气温的单位用摄氏度(℃)表示。

9.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10.在北半球,一年中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

而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11.一年内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12.在地图上把气温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温线)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同。

1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14.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5.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12.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14.世界年平均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1)不同纬度:

纬度低,温度(高),纬度高,温度(低)

(2)相同纬度:

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高

15:

海陆差异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相同纬度:

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高)

16:

海拔高低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7:

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通常用(降水柱状图)来表示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18.纬度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19.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北半球中纬度地带: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20.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寒流对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暖流对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22.气候、降水量及温度的分布都受到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大因素的影响。

23.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干极”是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

24.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6.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

27.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是: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温带主要气候类型

 

 

 

26:

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生活)方面和(农业生产)方面

27:

人类过度的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地图册:

p30---31

第四章基础知识

1.(2011年10月31日),世界大家庭迎来第70亿个成员。

2.人们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增长的快慢

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们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稠密和稀疏程度。

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总数)÷(某地区总面积)。

4.人口密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燥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热带

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及山区。

5: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快)

6:

目前,世界每年要增加(8000多万)人。

7.人口过多带来了(粮食不足)、(资源紧张)、(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8.正确的人口观: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9.划分三大人种的基本依据是(体质特征的差异),根据人类(体质特征),

人类可分(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

1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

11.三大人种的基本特征

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肤色特征

黄色

白色

黑色

头发特征

黑直

波状

卷曲

面部特征

扁平

鼻高唇薄

嘴唇厚

体毛多少

中等

较多

很少

 

9.三大人种的分布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

大洋洲的部分地区

白色人种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地区

黑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地区

10.联合国六种主要工作语言为: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11.(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12.全国人人都是“语言学家”的国家是(卢森堡)

 

1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

英国、北美洲、南亚、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中西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北部

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

 

8.世界三大宗教为: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其中,(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9.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作(穆斯林),

10.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和(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的一支)。

11.(道教)是源于中国的宗教

 

12.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

宗教

起源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古印度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3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统称叫(聚落)

聚落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

城市

 

乡村

规模

较大

 

较小

人口分布

密集

稀疏

建筑特点

密集、高

稀疏、矮

生产活动

非农业

农业

 

15: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p88)

(1)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在哪里?

为什么?

(2)工业文明时期的城市聚落分布在哪里?

为什么?

16:

世界遗产分为哪三大类?

(P89--p91)

17: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是哪一年通过的?

该公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8:

截止到2012年3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多少出?

19:

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第五章基础知识

1: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同)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2:

在一些领域,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

如:

印度的(软件业),中国的(航天业)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如: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欧洲)

美国、加拿大(北美洲),日本(亚洲)

特例: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7.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面积排名居前六位的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从人口上来看,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8国际经济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

(商品贸易)

9.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简称(UN);

10.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重要的全球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欧洲)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

(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少关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2001年12月11日),成为该组织的第143个成员

1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1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是:

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亚太地区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截止到(200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有(21个)成员、

12、经合组织(OECD)世界银行(WBG)p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