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5793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 4.docx

从实验学化学课时作业4

课时作业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岳阳模拟)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中,有错误的是(  )

A.白磷浸在盛有CS2的敞口试剂瓶中

B.金属钠浸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C.浓硝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D.溴水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

A

解析:

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有机溶剂,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敞口放置污染环境,故A错误;金属钠活泼性强,浸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故B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溴水可以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故D正确。

2.(2016·淄博模拟)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

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

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

答案:

C

解析:

试管可以给液体、固体加热,而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误;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仪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误;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正确;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转移到滴定管中,不使用漏斗,D错误。

3.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以下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中,贴错了标签的是(  )

A

B

C

D

物质的化学式

浓HNO3

CCl4

KCN

KClO3

危险警

告标签

答案:

B

解析:

浓HNO3有强烈腐蚀性;KCN是剧毒物质;KClO3属爆炸品,而CCl4不易燃,故B错。

4.(2015·福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答案:

C

解析:

考查化学实验操作与相应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A.NaOH有腐蚀性,不能在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在烧杯等仪器中称量,错误。

B.FeCl3是强酸弱碱盐,Fe3+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浑浊,所以配制FeCl3溶液时,应该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错误。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

的方法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就证明产生了NH3,原溶液中含有NH

,正确。

D.要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应该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食盐水浸没,而不能使用酸性物质,否则发生的是析氢腐蚀,错误。

5.(2016·潍坊模拟)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气体

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时,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答案:

B

解析:

装置①中HCl极易溶于水,滴入水后气球膨胀,A正确;装置②中,左边导管进气,可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如Cl2、HCl、NO2等,右边导管进气,可用于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如H2、NH3等,但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氨气或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以防止倒吸,C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碱石灰干燥,且多余的氨气可通过倒扣的小漏斗用水吸收(NH3极易溶于水),D正确。

6.(2016·邯郸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出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答案:

C

解析:

取用的金属钠应用滤纸吸净表面的煤油,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烧杯中的水不能放满,A错误;在配制溶液时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B错误;在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D错误。

7.(2016·豫南五校联考)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实验安全,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A错误;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错误;称量NaOH应将其放在小烧杯中称取(因NaOH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D错误。

8.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器材

(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项中缺少加热仪器酒精灯;B项中缺少漏斗;C项中缺少称量NaCl的托盘天平。

9.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有硫黄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除④外都对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D.全部正确

答案:

D

解析:

上述洗涤剂与被洗涤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或污物易溶于洗涤剂。

10.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用

方法点燃酒精灯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5%的硼酸溶液

C.用

制备氢气并检验H2的可燃性

D.用

配制硫酸溶液

答案:

B

解析:

切忌用已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A项错误;如果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2%~5%的硼酸溶液,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B项正确;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C项错;浓硫酸的稀释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防止硫酸飞溅伤人,D项错。

11.(2014·新课标Ⅰ)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

B

解析:

A项,锥形瓶和容量瓶都是定量实验仪器,洗净后自然晾干,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B项,酸式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溶液的体积,先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否则将导致待装溶液的浓度偏小,影响实验结果;C项,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待滴定溶液,若用待滴定溶液润洗,所含溶质的量增大,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增大,测得实验结果偏高;D项,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若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所得溶液的浓度将偏低。

12.(2014·全国大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应用能力、浓硫酸的性质、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pH试纸的使用等实验基本操作。

A.锥形瓶能垫石棉网加热,A项正确;

B.在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因此在常温下,可以将浓硫酸盛放到铁桶里,故B选项错误;

C.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无刻度,叙述错误,C项错误;

D.用提前润湿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不一定有误差,如测定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不变,更不一定偏低,如测定的是酸性溶液,则pH偏大,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现有下列A、B、C三种常用化学仪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三种化学仪器中标有“0”刻度的为________(填名称)。

(2)三种化学仪器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检验是否漏液的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用三种化学仪器中的一种对液体体积进行计量,正确的读数为nmL,仰视读数为xmL,俯视读数为ymL,若y>n>x,则所用量器是________(填名称)。

(4)当用B仪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小心使液面高于刻度线,对此你将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酸式滴定管 

(2)BC(答A不给分)

(3)量筒 (4)重新配制

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使用。

三种仪器分别是量筒、容量瓶和酸式滴定管。

只有酸式滴定管有0刻度,容量瓶和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都需检验是否漏液。

由于量筒大刻度在上,俯视读数大于仰视读数,由于酸式滴定管0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故俯视读数小于仰视读数。

配制溶液时水加多了,导致浓度偏小,需重新配制。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进行化学实验时要熟悉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采取正确的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1)在仪器:

a.分液漏斗 b.试剂瓶 c.集气瓶 d.滴定管 e.容量瓶 f.量筒 g.托盘天平中,其中标有“0”刻度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标有具体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

(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

在下列仪器中,没有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________。

a.试管B.分液漏斗

c.带滴管的试剂瓶(滴瓶)D.集气瓶

e.酸式滴定管f.碱式滴定管

(3)下列操作所得实验结果比实际数值偏高的是______。

a.用量筒量取8.5mL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

b.中和滴定达到终点时,仰视液面读数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溶液液面

(4)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说明浓硫酸是一种________。

(5)有同学用KMnO4溶液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5Fe2++MnO

+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________。

a.稀硝酸B.稀硫酸

c.稀盐酸D.浓硝酸

③该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答案:

(1)d、g d、e、f 

(2)a、f (3)b

(4)腐蚀性液体(或腐蚀品)

(5)①250mL容量瓶 ②b ③b

15.(2016·衡水模拟)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容量瓶B.洗气瓶

C.分液漏斗D.酸(碱)式滴定管

(2)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收集不到气体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D.引发爆炸事故

(3)为检查下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BCD

(3)向A中加水,使长导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B、C之间导管上的橡皮管,微热B中锥形瓶,观察A中长导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侧装置气密性良好;夹紧A、B之间导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导管并浸入水中,微热B中的锥形瓶,如果C中以及外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又有液柱上升,表明右侧气密性良好

解析:

(1)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而洗气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

(2)如果实验装置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的后果:

收集不到气体、造成环境污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引发爆炸事故等。

(3)由于该装置比较复杂,需分左右两部分分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6.(2016·山东潍坊一模)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氨水、浓硝酸和溴化银都必须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②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等仪器在使用前都必须检验是否漏水

③用稀盐酸即可鉴别Na2SiO3、NaHCO3、Na[Al(OH)4]、Na2SO4四种溶液

④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⑤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29.25gNaCl固体,配制500mL0.5mol·L-1NaCl溶液

(2)实验室用Fe2O3与CO反应来制取单质Fe。

①请按气流方向连接下列所有装置(每种装置只允许使用一次),合理的顺序为A→__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

(2)①E→B→C→D ②除去CO中的CO2,有利于点燃CO

解析:

(1)①氨水呈碱性,不能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错误;②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等仪器在使用前都必须检验是否漏水,正确;③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2SiO3、NaHCO3、Na[Al(OH)4]、Na2SO4四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分别为产生白色沉淀、产生气体、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无现象,可以鉴别,正确;④乙酸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应用蒸馏法分离,错误;⑤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不能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29.25gNaCl固体,错误。

(2)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进行分析;本实验的目的为用Fe2O3与CO反应来制取单质Fe,分析题给装置知,A装置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CO2被吸收,可提供还原剂CO,但CO中含有水蒸气,Fe2O3与CO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先通过E装置中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CO气体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用点燃的方法,选D装置,但氧化产物CO2的存在,影响CO的点燃,必须先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尾气中CO2,①合理的顺序为A→E→B→C→D;②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CO2,有利于点燃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