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4805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docx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

《荔波旅游商品销售方案》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县城,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省游客到荔波光观和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对荔波的民族手工艺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式。

荔波旅游商品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大部分商家经营理念陈旧,这些旅游商品企业并未发展壮大,原因是这些商品企业小、弱、散,核心竞争力不强。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满足于自产自销模式,相同商品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有时还发生不良竞争。

随着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荔波旅游商品传统的销售模式或许不太适应市场,想要加大产品的销量,急需开拓出更多的营销渠道。

一、荔波旅游商品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景区、景点的商业街旅游商品店有些属于自办自营,有些是个体承包经营或自设摊点经营。

他们缺乏商品营销开发力度和促销手段,并且经营方式传统单一,因此造成以下三种现象:

1、恶意竞争:

在销售旅游商品中降价竞争、高价宰客以及等行为时有发生,对旅游商品的质量重视不够,部分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对荔波整体旅游形象造成破坏。

2、专业性销售意识欠缺:

在各景区、景点、商业街旅游商品店普遍存在随意吼卖商品的现象。

而旅游销售服务是整个旅游活动的核心,旅游纪念品销售商的专业销售意识强弱又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正确把握客户需求、引起游客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成功交易的目的。

3、销售渠道单一:

目前荔波大部分的旅游商品销售渠道主要是依赖于景区、景点的商业街旅游商品店铺,客户群体主要以团队和散客为主,传统单一的销售渠道很难在让旅游商品销量有更高的突破点。

二、荔波旅游商品发展思路

1、线下线上相结合

线下。

荔波旅游商品想要获得更好是市场,急需改变目前的发行销售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荔波市场化道路的营销运营方式。

旅游商品站点需要合理布局来定位自己的目标客户,要探索多种渠道的售彩,包括各景区、景点、商业街、客运站、酒店、加油站、便利店、4s店等,形成全面多点式线下环境,以便于覆盖游客和潜在顾客。

线上。

而对于线上的互联网销售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便捷的购买环境,吸引了中高收入群体。

从目前的购买人员结构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才应该是旅游商品的主流消费群体。

因此线下多点覆盖,线上便捷购买,上下结合才是旅游商品销售渠道的蓝图。

2.营销策略

根据荔波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x年全年荔波共接待游客1108万人次,同比增长43.23%,实现旅游总收入110.96亿元,同比增长64.46%,自驾游和团队与乃是荔波旅游的两大主力军,如何在两大主力军挖掘到客户,以下是我的营销策略。

策略一:

加强与导游旅游班车司机的联系合作,目前,导游的收入由4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公司效益+回扣+小费。

标准大约为300-202x左右/月,基本工资一般是300元至450元;其中回扣收入为主,回扣中包括客人购物回扣、景点门票回扣等;运气好的导游有时候一天可以拿到上万的回扣,例如西江苗寨的一个例子,一位导游带游客到西江银鸟购买银饰餐具,两万多的银饰餐具,导游就分红50%,一天下来回扣就是好几万,所以和贵州各大旅行社导游联系并且自定相关回扣政策,是打开市场的重要手段。

策略二。

加强与政府相关采购部门联系合作,例如招商引资局在和外商联系的初期,都会赠送相关当地特色礼物作为纪念,以作为友好合作的意向,相关单位虽然没有招商引资的权力,但是在日常的政务交往中也会赠送相关,所以跟政府相关采购部门保持友好的联系,也会旅游商品市场带来一定的市场。

策略三。

加强与地方景区、景点、客运站、酒店、高档休闲驿站进行合作,将产品植入合作方合适的展区进行展销和宣传。

策略四:

公司运营商店特色商品销售及业务提成:

商品销售方式:

一是团队销售,明确给予负责店面销售的工作人员按5%-30%提成,以此提高销售力度,商品须明码标价,利润控制在20%-80%,视物定价。

策略五。

参加各种旅游商品博览会,树立、开发市场和寻找新客户、介绍新产品或服务;物色代理商、批发商或合资伙伴,使得公司更容易的打开市场。

李世奇

202x年7月5日

第二篇:

荔波荔波:

中国最美的地方

图1:

小七孔

荔波,202x年成为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中的一员,它曾荣获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荣誉。

最近,记者随同广州旅行社协会一行人,踩点来到贵州这个美丽的地方。

在广东尚少人知晓的荔波,是一个以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处。

当地的少数民族占荔波县总人口的90%以上,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丰富多彩,他们的村寨布局、房屋建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尤其是水族文字被喻为东巴文化的活化石,可与我国古代的甲骨文相提并论。

除了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荔波的自然风景同样令人拍案惊奇。

这里聚集着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水贵族”,是对荔波的真实写照。

图2:

水上森林

小七孔水上森林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荔波县城的漳州区,从荔波县城出发大约40分钟的路程。

小七孔风景区名字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一座七孔古桥,古桥横跨在美丽的响水河上,是古代黔南通往广西的交通要道。

整个小七孔风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有柔美恬静的涵碧潭、飞流狂泻的拉雅瀑布、潭瀑交错的六十八级瀑布、盘根错节的龟背山、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密林镶嵌的鸳鸯湖、悠蓝深邃的卧龙潭,妩媚而迷人的响水河贯穿了整个风景区,它静如娴花照水,动似蛟龙出海。

其中,这里的六十八级瀑布,水面时宽时窄,水流时而急促狂泻时而平坦舒缓,水的颜色也随着不同的状态而变化,在这样的极端中,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矛盾的和谐。

水上森林是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包括珍奇树木十多种,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

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远远望去宛如漂在水上。

图3:

水春河漂流

水春河

水春河峡谷位于樟江上游,两岸险峰对峙,浓荫蔽日,峭石突兀。

这里可荡舟,可漂流,对于追寻刺激和喜爱宁静的游人都能各行所好。

河的上游水平如镜,宁静而清幽,荡舟河中,似在画中游。

河的下游,一改平静的面孔,像一头狂怒的猛兽在高山峡谷间横冲直闯,橡皮舟在水春河的九滩十八浪中闯过喧闹、惊险、刺激的梅滩、白石滩、姊妹滩奔流而下。

目前,水春河已成为贵州著名的漂流景点之一一

图4:

大七孔

大七孔景区

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

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峻磅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阳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还有一座高80余米的天生桥巍然而立,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为大自然神力所折服。

大七孔以进入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

充满了神秘、奇特的色彩。

万亩梅园

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中,古梅非常多,天然生长着2万多亩野生梅花,包括中国西南最大的野生梅群,素有十里梅海、万亩梅林之称。

在这里,树龄在200年以上的珍稀古梅不下数百棵。

这些梅花在每年的元月中旬开花,花期长达一个多月。

这里,不仅可以在梅林的幽径中赏梅、漫步,还可以品尝当地土法酿制的青梅美酒。

图5:

卧龙潭点评

1.这里的少数民族很少被外界打扰,民风朴实真诚,给人以亲切感,让人忘却都市的喧闹,达到心灵的契合。

2.小七孔鸳鸯湖的湖水呈现出缤纷绚丽的色彩,浓淡变幻不已,仿佛是情人流动的眼波,引人入胜。

这里的风景和九寨沟的五花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没有那么有名气,却更显得幽静。

荔波大小七孔,被称之为“小九寨沟”而这里的水确实很漂亮,溪流清澈中透着点蓝,层次分明,瀑布也很有气势,还有独特的水上森林,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

景区内有公路直达各景点,旅游十分便利。

第三篇:

长沙到荔波旅游攻略长沙到荔波旅游攻略

长沙友好国际旅行社—戚景刚

荔波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荔波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境内有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202x年6月成功申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主要景区有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樟江风光带。

境内居住着布依、水、苗、瑶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具有浓郁而又古朴的民族风情。

风景名胜区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锥峰尖削而密集,洼地深邃而陡峭,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奇特景观。

长沙到荔波旅游应该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早些年长沙到贵州旅游基本上仅限于黄果树和遵义,大多数人还不知荔波为何物。

大约是得力于景区在营销方面的不懈努力,目前,荔波旅游线路已经成为长沙旅行社的常规旅游线路之一了。

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则贵州形象广告,说的是贵州山美、水美,“游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如果长沙旅游爱好者有机会到荔波一游,定会深有体会。

如若你恰巧又是位吃货,那就更好了,荔波地方特色的美食荔波烤鱼、牛骨酸、笋果酸、酸肉等一定让你一饱口福,不虚此行。

景点介绍

小七孔风景区。

位于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由响水桥开始,景区全长7公里,山水秀美精巧,景致古朴幽静,置身景区之中,游人立即能够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情怀和如梦如歌的韵律。

小七孔风景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景区移步换景,布局紧凑。

有著名的七孔古桥、68级响水河瀑布、拉雅瀑布、龟背山原始森林、野猪林漏斗森林、天钟洞、卧龙河生态长廊等景点,更有掩映在森林之中的鸳鸯湖。

鸳鸯湖湖水如油,碧绿而凝重。

因湖中有两棵并排参天的大树而得名,这两颗大树半截在水中,枝叶则在上方交握,雌树纤巧秀丽,雄树则两三人才能环抱过来,雄壮挺拔。

响水桥上有一座古桥,这就是著名的小七孔桥,景区的得名亦因此桥。

小七孔桥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桥下七孔,横跨响水河,在古桥上观河景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河面幽幽泛着绿光,粼粼微波显得十分恬静,河水清澈,有如游人至此干干净净放下所有的心情。

如若泛舟游河,便可赏到两岸布衣民族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嗅着两岸花丛溢出来的芳香心中平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大七孔。

大七孔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距小七孔鸳鸯湖景区约5公里。

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峻磅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阳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还有一座高80余米的天生桥巍然而立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为大自然神力所折服。

进入景区有一座大七孔古桥,景区因此而得名。

从大七孔桥溯流而上,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长长的天神峡谷,峡谷内危崖层叠,峭壁耸立,岚气缭绕。

前行约1公里后,左崖有一座高、宽各约100多米的峭壁直冲云霄,绝壁上附着朵朵钟乳、层层翠林,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壁上还有三个自下而上的大小洞穴,洞口绿树丛生,情趣盎然。

最为奇异的是,据说在这

里不能大声呼叫,否则绝壁上的大小石块会飞溅而来,当地百姓谓之天神恼怒,这里因此得名为恐怖峡。

继续前行,可见一座大自然鬼斧神工凿造而成的天生桥。

桥高60米,桥孔宽20来。

桥下湍急的水流形成一道瀑布;桥孔下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桥侧长满灌木、花草,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水春河风景区。

水春河全长13km,是樟江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是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一段,以布依族古寨水春寨而得名。

源起月亮山原始森林,向西流经荔波县城。

水春河由险峰、峭壁、洞穴、沙滩、急流、缓滩、密林组成了二十九道独具一格的峡谷景观。

两岸峭峰挺秀,纤巧玲珑,岸间古树密布,杂花纷呈。

小春河段首至段尾,落差约100余米。

清澈江水沿峡谷流淌,时而柔若轻纱,静若平潭,时而奔如射箭,跌宕如瀑。

乘船漂流,有惊无险。

河的上游水平如镜,宁静而清幽,荡舟河中,似在画中游。

河的下游,一改平静的面孔,像一头狂怒的猛兽在高山峡谷间横冲直闯,橡皮舟在水春河的九滩十八浪中闯过喧闹、惊险、刺激的梅滩、白石滩、姊妹滩奔流而下。

目前水春河已成为贵州著名的漂流景点之一,“地拔双崖起,天余一线青”,水春河峡谷虽然不是名山大川,却有大江大峡的风度。

它长达十三公里,是风景区最长的一条峡谷,奇峰绝壁夹江锁岸,构成了“十三道浪,七重滩”的奇险景观,成为漂流历险的胜地。

有水平如镜的峡谷,宁静、清幽、富有诗情画意,泛舟绿水白云间,宛如在画中游;有湍浪翻卷的急流滩,十三道浪咆哮而下,喧闹、惊险、刺激,充满激情。

第四篇:

荔波生态旅游扶贫典型材料林旅结合,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促进脱贫致富

——荔波县黎明关乡木朝村生态旅游开发扶贫经验交流材料

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木朝村地处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核心区,全村360户1630人口,由于地处喀斯特山区,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人畜饮水困难,,传统以来,该村一直是全县典型的极贫村,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50斤,一年中要有近半年要靠粗粮、救济粮补充,人均收入不足500元。

近几年来,荔波结合木朝村地处保护区核心区,野生梅树资源丰富、保护完好的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万亩梅原景区,并扶持和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梅乡农家乐、农特产品加工业等实现了脱贫致富愿望。

202x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700元,仅从事旅游行业,户均年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彻底扔掉了外人传统印象中的有名贫困村的标签。

主要做法:

一、立足村情实际,选准切入点,通过发展林业青梅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该村虽然因地处喀斯特深山区、石山区,土地贫瘠、可耕地少,水源缺乏,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但当地野生酸梅资源丰富,保护完好。

县林业部门结合这一特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开始组织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攻关,对当地野生酸梅进行品种繁殖改良育苗,并在对当地群众进行了大规模的酸梅育苗种植技术的培训的基础上,通过林业项目扶质,引导群众大面积推广了酸梅种植,使该村成了远近闻名1的酸梅之乡,贫困落后面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很多群众通过外销酸梅果增加了收入。

据统计,县林业部门在黎明关乡发展青梅产业达2万余亩,年产酸梅果1.2万吨,仅该村酸梅就占1万余亩,年产酸梅果6000多吨。

当地群众通过出售鲜梅果、加工盐梅等增加了收入,部分酸梅大户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

青梅产业的发展,为该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抢抓机遇,做好酸梅资源大文章,打造万亩梅原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同步小康。

近几年,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发展壮大,该村202x年通过政府推动、部门扶持,依托本村1万余亩野生酸梅和人工酸梅林的资源,充分做好酸梅资源大文章,成功打造了“万亩梅原”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并通过连续九年举办荔波梅花节,使洞塘木朝万亩梅原成为荔波旅游的一张名片,开辟了荔波冬季旅游市场,弥补贵州冬季旅游的空白,为荔波旅游业向多元化、市场化、成熟化发展和树立贵州南线旅游龙头的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部门扶持、技术培训,引导群众依托万亩梅原景区从事旅游服务行业实现致富。

万亩梅原开放式景区的成功打造,使该村处处是景,处处可游可玩,游客络驿不绝。

当地政府因势导利,通过对当地群众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以一个部门扶持一至两户农户的方式,引导、扶持群众2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抱团发展梅乡人家农家乐、青梅果品加工、泡竹凉席编织、农家特色产品加工等,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目前该村共有100余户农户开办农家乐,占全村户数的28%,有180余户农户从事酸梅酒、酸梅饮品、农家腊肉香肠、竹编工艺品加工制作销售,占全村总户数的50%。

而部分群众则通过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为徒步探险喀斯特原始森林的驴友提供向导服务等解决了增收渠道。

据统计,该村仅加工青梅酒销售,户年均销售青梅酒500公斤,全村年均销售青梅酒9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26万元,从事农家乐年均收入200余万元。

四、几点经验

一是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相结合,确保青山绿水,才能确保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

二是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必须与培植产业相结合。

通过引导、扶持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果林、种养殖业、林下经济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促进经济发展。

五、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举全县之力,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近期目标是将荔波打造成为贵州南部的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中期目标是将荔波打造成贵州旅游第一名片、黔桂两省的旅游中心和集散地。

远期目标是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抓好交通、金融、大项目和人才四大旅游产业支撑,夯实全域旅游的基础。

三是抓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需求、金3融、互联网+和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推进荔波全域旅游发展。

第五篇:

荔波旅游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

工商管理系

房产08-1班

莫珍桃

学号:

10103081047摘要:

旅游资源是重要的公共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

旅游创造的收入甚至能占该区gdp的半壁xx。

本文以荔波县为例探讨地方政府如何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如何把资源变成经济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正

确把握旅游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旅游资源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公共资源

正文:

一、地方政府统筹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经营工作

旅游资源是公共资源,其开发经营应该由政府总负责,统筹开发.政府要作好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工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调查好本地的旅游资源。

以荔波为例,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景点主要有漳江风景区、小七孔景区、茂兰卡斯特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其中最突出的是小七孔景区和茂兰卡斯特原始森林。

这两个地方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貌和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整体情况适合旅游业的开发。

政府只有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开发计划并开展开发经营工作。

(二)、对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重点保护并开发经营。

荔波大部分的旅游景区,其风光秀丽,空气清秀,自然景色优美,它的价值很好地体现在生态价值以及旅游价值上。

这些旅游景点绝对能吸引旅客的目光。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海荔波县政府对这个景点进行开发,它最终被评为国家级级风景名胜区,每年能吸引大量的游客,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游客多到酒店,宾馆都爆满。

当然,在开发的同时政府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无论是森林还是河流,其生态系统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政府不能让工厂,特别是污染型企业进入旅游开发区,也要制定法规或条例,防止旅客破坏旅游景点。

(三)、地方政府利用好各方力量,统筹好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工作.荔波县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绝对起主导作用.旅游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没有财政上和人才上的支持,很难从大局上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这就是要政府对开发工作进行统筹的主要原因。

但是,财政的资金,政府找的人才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还得积极动员当地人民群众参与和利用民间投资甚至外资。

当地群众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热情一般都很高,让他们参与开发工作是应该的,例如,在建设景点的基础设施或聘用人员时,尽量聘用当地群众,这样能提高当地群众的就业率和经济收入。

民间资本,企业,都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得力助手。

在荔波县旅游开发过程,乃至经营过程中,企业和民间资本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可见,除了地方政府外,社会上的其他力量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中起到了极大的扶持作用。

总而言之,地方政府应该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工作。

统筹开发,科学合理地开发,带有保护性地开发,同时,利用社会各方力量,把开发经营工作做好。

二、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旅游业是绿色经济,其经济价值如何呢。

一般来说,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应该从两方面看,首先是它的长远价值,其长远价值的最大体现为生态价值和人文历史价值。

其次是它的短期价值,主要包括它一年内创造的经济收入等。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小七孔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

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小七孔古桥、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野鸭池、龟背山、一龙戏九珠、飞云洞、野猪林、水上森林、天钟洞、鸳鸯湖、卧龙潭、卧龙河生态长廊漂游等。

其最大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它的原始生态价值。

很多旅游就是冲着这点来的。

从整个gdp来看,旅游业在一些地方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产业具体在荔波县其实际就是旅游业在支撑。

旅游业占该区gdp的超过一半。

所以,发展旅游业,绝对是能增强大地经济收入。

我们看旅游资源的的经济价值时,不能只看到它的短期经济效益,它创造的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才是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和保护的。

三、旅游资源与地方经济的关系

旅游资源与地方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旅游资源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荔波县这样的工业不发达的地方,旅游业处处可见,其创造的价值和带来的就业和税收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像荔波这样的地方,其经济地位很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大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必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其在地方经济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大。

(二)、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荔波旅游业呈现不断发展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就业的压力,增加了资金的积累,为社区群众脱贫奔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外地游客的消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而酒店和宾馆以及一些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需要聘用大量的人员和需要大量的物质消费,这些因素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发动机般的拉动作用。

另一方面,旅游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众所周知,税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保障和拉动作用,旅游业为税收作贡献,其实就是为整个地方经济作贡献。

(三)、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经营工作。

地方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拥有更多的财力,去进行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经营工作。

很多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例如,荔波县的经济一年比一年好,现在的风景区的基础建设早已非前几年能比,当地群众都惊叹变化之大和快。

好几家四星级酒店已经进进驻荔波县城,五星级的酒店正在规划中,正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才使旅游资源的配套设施渐渐完善,推动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经营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旅游资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两者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发展问题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地方政府如果能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和谐合理地开发利用和经营旅游资源并做好保护工作,那么旅游资源将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立下更多的汗马功劳。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