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3696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docx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第一章概述

  项目背景

  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中,填埋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全球来看,填埋大约占到70%左右,在各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加拿大1989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82%;1991年英国、意大利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其总处置量的90%美国处置量为72%,西班牙处置量为75%,德国1993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73%。

美国联邦环保局(USEPA)和很多州都已详细制定关于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运行、水气监测、环境美化,封闭性监测以及维护年限的法规。

而在我国,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原因,填埋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90%以上。

虽然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内,在拟建的垃圾处理项目中,填埋比例会稍有下降,但仍有大约75%的项目采用填埋方式。

同时在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及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

以填埋为主的路线,因此填埋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大中城市新建的垃圾填埋场,其日处理能力都达上千吨,总填埋库容达数千万立方米。

  南海市人口40万人,现状垃圾产量/d.人。

总垃圾量很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有很大的污染。

基于对南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等要求,拟在南海市建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

  项目组成

  本设计为初步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1.垃圾卫生填埋场:

包括总平面布置,填埋工艺,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导排系统,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等。

  项目概况

  2.垃圾处理场场内相关公用配套工程。

例如:

道路工程,围墙与绿化工程,给水工程,消防工程,防洪系统工程,通讯工程,电气工程等。

.3服务范围和规模

  结合南海市总体规划,本工程服务范围为该市部分城区的生活垃圾。

该市垃圾填埋场的服务年限为15年,年均垃圾处理量为万吨/年;填埋场库容:

万米3;渗滤液处理规模:

米3/天;调节池容积:

米3。

.主要工程和技术指标

  本工程的技术指标见表1-1。

序号123456789

  设计原则和依据

  设计原则

  本工程项目设计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环卫事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以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使工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卫生填埋技术,采用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与城市的发展战略方针和定位相适应。

  2、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达到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表1-1工程技术指标(没算)

  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垃圾年平均处理量万吨/年

  填埋库容万米3使用年限年15占地面积万米2管理区万米2填埋库区万米2渗滤液处理规模米3/天渗滤液处理标准

  3

  调节池容积米

  备注

  日处理600吨

  GB8978-1996三级

  3、在本工程中,符合工程建设的三同时的原则,采用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4、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以及填埋场内恶臭及蚊蝇等污染物所产生的污染问题,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设计依据

  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现行的其他相关的标准,设计前应掌握下列资料:

  城市用地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场址周围人群活动分布与城区的关系;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及垃圾处理规划;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

  地层结构、岩石及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水水位深度、流向等场址水文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夏季主导风及风速;

  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背景资料;周围水系流向及用水状况;洪泛周期(年);

  待填埋处理的垃圾总量和日填埋量;垃圾类型、性质、组成成分;

  土石料条件,包括取土石料难易、远近和存储总量;交通条件及供水供电条件。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生活垃圾填埋生物处理技术》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4、《城市固体渗滤液处理与处置》5、《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6、《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7、《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9、《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采用主要规范及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GB12348-90(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XX(6)《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99-1997

  (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Z/T3037-1995(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XX(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19-87(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15)《防洪标准》GB50201-1994

  (16)《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B35/424-XX(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XX)

  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城市概况

  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40万,根据城市规划,服务年限15年,至第十五年,人口约万。

该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量/(人·d),垃圾容重量400kg/m3,垃圾压实密度取值为900kg/m3,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1:

4,垃圾填埋高度取12米。

  填埋库区场址概况

  填埋场库区周围汇水面积。

场底表土厚度~不等,平均。

土壤渗透系数为9*10-4m/s。

场址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填埋场2公里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气象条件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

  湿度

  最冷月平均:

76%,最热月平均:

84%。

降水量

  平均年降水量:

,日最大降水量:

82mm。

风向

  冬季:

西北,夏季:

东南。

主导风向:

东南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3℃,极端最高气温:

41℃,年平均相对湿度:

70~85%。

降雨

  年平均降水量:

/d,日最大降水量:

/d,日最小降水量:

/d。

  冬季平均风速:

/s,夏季平均风速:

/s,主导风向:

西北。

  最大冻土深度:

230mm。

  篇二: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C县垃圾填埋场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HUST)

  XX年7月6日

  城市垃圾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

班级:

设计小组:

C组

  一、设计任务及目的

  1、任务:

完成C县/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2、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计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工程制图能力,巩固教学中所学知识,并学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设计规模二、设计规模

  设计服务人口5、6、7、8、9、10万人;平均垃圾产量/d;人口增长率5%。

三、设计条件(根据项目修改)1、C县/市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1)气温

  平均气温在℃,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

2)降水(6-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最大降雨量毫米,最低降雨量为毫米。

3)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4)风向风速

  冬季主导风向:

偏北风,夏季主导风向:

偏南风年均风速/s,最大风速为22m/s

  2、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XX)中的一级标准,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3、C县/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形图。

四、设计工作量

  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资料。

2、熟悉处理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计算库区总容量和填埋总量。

3、填埋场主体工程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主体设施的工艺参数,确定主要尺寸。

4、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的工艺布置。

5、垃圾填埋场平面布置、剖面及主要构筑物工艺图设计。

五、设计文件的编制

  1.每人上交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不少于1万字);2、图件每人4张;

  3、设计成果除打印外,应交电子文件。

六、主要参考资料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XX)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XX]101号)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

  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6、《非织造复合土工膜》(GB/T17642)

  7、《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9)10、有关填埋场设计的论文著作七、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一)课程设计文本结构1.课程设计任务书

  2.课程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3.课程设计目录

  4.课程设计正文:

  1概述

  工程概况

  设计原则与范围设计依据2基础资料城市概况自然条件3垃圾量预测4场址概况5总图布置设计内容设计原则

  场区布置方案及特点竖向布置道路运输绿化工程

  6卫生填埋库区工程

  填埋库容及使用年限防渗工程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防洪系统监测井填埋工艺

  填埋作业设备选择封场工程7渗沥液处理工程处理工艺主要处理设备8环境保护与监测设计依据

  环境污染来源及污染物分析环境监测9工程效益分析10附图

  5.致谢6.附录7.参考文献

  8.设计图件:

  1)填埋场总体布置图2)垃圾填埋场封场图平面图

  3)垃圾封场堆体断面剖面图(纵、横剖面图)

  

(二)对以上内容的要求

  1.条的要求由指导教师把关。

  2.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序号为:

一、二、三、…;⒈、⒉、⒊、…;

(1)、

(2)、(3)、...。

对自己的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和计算。

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计算准确。

  对设计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对整个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致谢:

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附录:

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等。

  6.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曲线图表要求:

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

  使用计算机绘图。

  八、参考附件1、地形图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XX)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XX)4、防渗系统示意图(参考)5、可行性研究图件(3份)

  摘要

  当今社会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以北京市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

“北京周围已被7000多座垃圾山包围,其中直径50米以上的垃圾场就有5000多座”。

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经验交流会”上发布的信息:

“全国垃圾的历史堆存量已多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多达5亿平方米。

全国数百座大小城市,已有2/3的城市被郊区的垃圾山包围。

”由此可见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C县是豫东的历史重镇,属于淮河流域水系地区,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

近几年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垃圾处理状况滞后于城市发展,处理设施落后于省内许多同等规模的县城。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自然填坑,未做防渗处理,也没有气体和渗滤液收集、导排设施,不仅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还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城郊已有的坑塘都被垃圾填满,目前已经无处可堆填,与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不协调;三是环卫设施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下,影响了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资源利用市容协调地下水污染

  篇三:

固废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固废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7杨菁全

  一、绪论

  

(一)服务人口数、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

  上海市奉贤区XX年人口共计万人,根据上海市奉贤区人口调查历年人口调查情况,以6%的人口增长率递增,到2030年有万人左右,按人均垃圾产生量为kg/(人·d),且该值在15年内保持变化不大,则15年间奉贤区生活垃圾产量为万吨。

  服务面积人口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An——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0——初始服务人口是,人(本区初始服务人口数A0为万人)

  P——机械增长率(根据上海奉贤市人口调查历年人口,本次设计中,增长率为6%)n——第n年,年历年人口计算结果如下:

  预测人口算计结果如下:

  其中XX年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来了很多师生。

  2外来人口占了总人口的%,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总人口的增多。

  预测人口增长率为6%,其原因:

  1外来人口显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学习培训,随迁家属,婚姻婚嫁等原因来此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2南桥新城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规划人口为75万,预计南桥新城建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入住奉贤。

3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师生人口数将会增加。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单独二胎的新政策实行后,会有更多的新生儿,人口数量随之增加。

  垃圾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Wn=(An

  式中:

  a)/1000

  Wn——第n年的日产垃圾量,t/da——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p)

  历年垃圾数量计算结果如下:

  预测垃圾数量计算结果如下:

  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主要有:

  1我国生活垃圾含水高,一般为55%-65%,一些南方城市在夏季高达70%。

2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和餐饮等有机废物比例大,为45%—55%

  3我国生活垃圾依然以混合收集为主,尽管近年来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但收效甚微。

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处理的都是混合原生垃圾。

卫生填埋场技术

  

(二)卫生填埋场技术

  卫生填埋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滤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的IV类、III级垃圾填埋场,它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防渗处理工程措施必须保证填埋场内垃圾堆体与外界的水环境隔离,其中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必须小于10-7cm/s,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填埋场必须有效的控制填埋气体,防止甲烷气体爆炸。

可以采取自然排气法排气,但填埋场区空气中的甲烷气体含量不得大于5%。

对不能利用的甲烷气体应引出地面进行燃烧处理。

  3.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应能有效的收集填埋场内的渗滤液,经预处理后输送到指定的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并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

  4.填埋作业应分层铺盖、填埋、压实,并尽可能做到当日覆盖。

填埋作业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蚊蝇的孳生。

  二、工程概况

  

(一)项目地区概况

  奉贤区位于上海市南部,东与浦东新区接壤,西与金山区和松江区比邻,南临杭州湾,北与闵行区相隔黄浦江。

有千米长的江岸线和千米的海岸线,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

全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区属耕地面积公顷。

奉贤区临江濒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空气质量在上海内陆部分为最好,空气降尘量是上海市中心的十分之一。

区内地势平坦,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常年降雨量1162毫米,常年无霜期225天,常年平均气温℃。

  

(二)设计编制依据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XX)《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2349-9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三)设计原始材料

  设计服务年限及范围:

设计服务年限为XX—2030年,为期15年;服务范围为上海市奉贤区行政范围。

  三、填埋场选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