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1784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docx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3

“合作主动性学习”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我校于2012年9月份确立了“合作主动性学习”的实验课题。

本课题以探讨和构建“合作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手段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探索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创民主平等的课堂。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国家教育发展纲要中指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化。

而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形成的课堂教学,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把学生获取知识作为终点,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

在这种方式下造成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不会学习,不会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落后教育观念所左右,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代“学”,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以及忽视学生的学,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问题。

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其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顺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小学语文“主动性学习”的课题研究。

其意义在于通过课堂改革,改变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性、主动性;通过课堂改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合作、成功的机会。

从而使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开放的、活泼的、有创见的多边活动过程,使学生获得终生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让学习真正成为主体内化的活动。

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合作”——课堂上教师要营造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增进学生之间知识、情感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从而使个性和谐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得到发展,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体验”——体验的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验学习”是把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主体的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认识和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

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活动。

学习应是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动性学习”——主动学习就是主动探求学问,主动探求真理和主动探本求源----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主动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社会、体验生活、获取知识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学生正是在求知领域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

它以主动性学习为前提,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思疑、解疑、感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具体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主动性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合作主动性学习”的实验课题就是以主动性学习为主的教学。

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启发、诱导下,以尊重学生个体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个体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为目标,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社会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动手操作、质疑问难、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数学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实现人的差异性发展。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满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的教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

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表现和确立,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4、开发教学理论。

“合作主动性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5、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它关注教学效益和学生发展,其核心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它针对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性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高度积极的状态,保证了思维的连续递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合作主动性学习”性学习实验总体目标是实现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的转变: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在“合作”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课堂教学选用自主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具体做到:

1、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创民主平等的课堂;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能问、善问,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课堂教学。

从而实现“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发展。

2、构建“合作主动性学习”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探索“合作主动性学习”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构建本课题的基本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感悟、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科学学习方法和策略,达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合作主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着眼于学生合作主动性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参与合作主动性学习活动的心理调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4、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让教师知识观念更新,教育教学能力更强。

五、课题的研究原则

1、层次性原则。

围绕“合作主动性学习”的实验课题,按照“课题引路,实验为本,整体提高”的原则分层次、有目标地开展课题实验,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2、实效性原则。

要求课题研究规范科学,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均与实验课题相结合,实行“个人反思——集体研讨——研究小结”的反馈机制,突出过程性实验,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合作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加强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整体推进的目的。

4、创造性原则。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应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积极探讨适合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解决课题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2、文献研究法:

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3、比较法:

实验教师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在实验中期和后期分别和前测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4、问卷调查法: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5、经验总结法:

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七、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合作主动性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合作主动性学习——应用”为主线,以学生的合作主动性学习活动为载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流程

生活情境中生成问题——合作主动性学习解决问题——实践应用中拓展问题

(二)、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激疑——组织活动,合作主动性学习——点拨评价,解惑

(三)、学生学法

质疑,主动发现问题——合作互动,主动探究问题——主动答疑,主动解决问题

(四)、操作方法:

1、生活情境中生成问题

首先,教师出示或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搜集有关信息,发现问题。

其次,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学生根据情境和生活经验自己提出问题,教师随机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归纳梳理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在创设情境中生成问题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首先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随机解决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解决的问题,把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梳理出来,作为探究的内容,既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学生的挑战。

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围绕问题高速运转,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合作主动性学习中解决问题

首先,对梳理出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常用的方法有猜测法、交流讨论法、实践操作等。

其次,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和新的问题,即问题的生成,也是提出问题的一种形式,教师要重视和抓住这些随机生成的问题,因为这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最大绊脚石,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方法予以解决,常用的方法有:

教师讲授法、学生实践操作法、查找资料法、合作交流法等形式。

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及时引导、启发和点拨。

最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构建知识体系。

合作主动性学习中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这个环节的操作有两个关键性的条件,一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二是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的及时恰当的引导。

学生不能积极参与主动性活动,就达不到探究活动的预期目的,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恰当的予以引导,就会使探究活动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学生参与主动性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的探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或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法。

本节课合作主动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自主验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探究形式。

每一个合作主动性学习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新的问题,这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更是合作主动性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出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

3、实践应用中拓展问题

在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计必要的练习题,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教学目的。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循序渐进的,呈现出一定的梯度。

一般可分为基础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和发散性练习三个层次。

这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阶段。

在习题的设计上,遵循循序渐进,梯度上升的原则,先掌握最基本的通过比较选择方案,再自主设计方案,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综合应用和选择方案。

在习题出现的形式上,可以是学完后再练,也可以是边学边练,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合作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灵活应用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小学语文合作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新授课,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灵活变通,不能一味的死搬硬套。

2、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主动性学习的活动中。

合作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探究活动,离开学生的主动性活动,也就失去了其使用价值,所以教师在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恰当处理主动性与引导的关系。

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受到其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去探究,要根据问题和学生的主动性活动进展情况适时予以引导,才能保证主动性活动有效、顺利开展,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双重目的。

4、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合作主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问题,不仅仅指课前提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主动性活动中衍生出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就可以找到最佳答案,学生在主动性活动中出现的小问题,这些问题就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区域,恰当的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状况,甚至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这些课堂上的小插曲,恰当处理,就可以激起课堂中那朵最美的浪花。

七、课题试验的成果:

1、形成课堂教学特色。

总结出了以“问题——探究——应用”为主线,以学生的合作主动性学习为载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法课堂的教学模式。

模式流程基本流程:

生活情境中生成问题——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实践应用中拓展问题;教师教法是:

创设情境,激疑——组织活动,探究——点拨评价,解惑;学生学法是:

质疑,发现问题——互动,探究问题——答疑,解决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合作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比较满意。

 

问卷内容

选择①

选择②

选择③

你喜欢“合作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吗?

喜欢占

76.7%

较喜欢占22.1%

不喜欢占

1.2%

这种方式学习课程你有兴趣吗?

有占

81.3%

一般占12.6%

不能确定占6.1%

这种方式教学你的数学学习效果好吗?

好占

63.8%

还可以占32.7%

不好占

3.5%

2、实验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

2012---2013年第一学期期末数学成绩对比表

 

实验班

对照班

 

平均分

优秀率

合格率

平均分

优秀率

合格率

2012

95.4

31.4%

94.9%

90.8

23.7%

87.7%

 从上表可以说明:

通过体验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各项成绩指标呈现出逐年拉大的趋势。

最后实验班平均分比对照班超出4.6分,优秀率比对照班高出7.7%;合格率比对照班提高7.2%。

3、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得到了发展

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独立性、求知欲、好奇性、知识面和想象力等五方面进行前测和后测,其中独立性的检测以完成实践性作业为主,看学生独立完成情况;求知欲的检测是解答具有思考性的题目;好奇心的检测是看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态度;知识面的检测是看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理解情况;想象力的检测是看学生对图形的富有创造意义的组合情况。

学生创新人格前测与后测对比表

 

实验班

对照班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

独立性

51%

90.7%

46.5%

70.6%

求知欲

45.5%

86.4%

44.1%

65.1%

好奇心

56.8%

94.5%

57.3%

68.3%

知识面

12.4%

67.2%

12.7%

35.7%

想象力

23.7%

80.4%

24.8%

46.2%

 表中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创新性的各个要素变化很大,实验班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明显优于对照班。

4、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课堂实践能力前测与后测对比表

 

实验班

对照班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

举手回答

41%

78.2%

40.6%

59.1%

上台演示

17.3%

54.1%

16.9%

27.8%

质疑问难

10.1%

47.3%

11.3%

23.4%

独特见解

12.6%

40.9%

16.3%

20.3%

合作成功

20.4%

91.1%

23.8%

45.9%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提高比对照班显著,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展。

5、学生个性潜能、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步实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

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能主动参与学习,能在数学的王国里自由探索,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敢于讨论,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学会反思,学会自我调控。

教师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给学生“松绑”、“放权”,根据学生的“学路”设计“教路”,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如课堂上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这样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民主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孩子们得到了解放,他们从后台走到了前台,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足了、学习角度宽了、学习的空间广了、学习方式活了、课堂的信息量大了。

让学生们找回了真正学习的感觉。

课堂上,学生们不仅能表达出较深刻的认识,还能展示出敏捷的思维,独特的方法,丰富的知识,不仅愿意表现自己,还善于学习他人、欣赏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习成绩显著提高、综合能力明显增强,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请看下面的调查问卷情况:

附1:

问卷

(一)部分内容(实验前)。

A、课堂质疑():

①经常提出问题;②一般不提问;③其它。

B、我认为学习中最重要的是():

①学会自己学习,将来不要老师教;②认真听讲,做好作业,考出高分;③其它。

C、我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

①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不懂再问②在老师指导下自学;③其它。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反映,A、选①占83.6%;B、选①占88.5%;C、选①占74.8.6%。

经过分析表明:

实验班学生变得爱学习、爱探究、爱质疑、爱思考了。

孩子们活了!

这也是“追求真实生命成长”这一朴素真理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诠释。

附2:

问卷

(二)部分内容(实验后)。

A、课外你有自学课本的习惯吗?

(①有②有时有③没有)

B、课堂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吗?

(①积极②较积极③不参与)

C、你在交流中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①会②有时会③不会)

D、在自学时,能理解教材内容吗?

(①能②一般能③不能)

E、在学习中当你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

(①找同学或老师一起研究②请老师解答③放弃不管它)

(一):

实验前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E

选项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实验班

12.7

27.6

59.7

18.4

29.7

51.9

23.2

38.4

38.4

18.9

34.7

46.4

13.8

41.5

44.7

对比班

13.5

22.3

64.2

16.8

31.4

51.8

25.6

40.3

34.1

17.4

36.8

45.8

14.6

39.7

45.7

(二):

实验后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E

选项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实验班

55.3

37.8

6.9

61.5

35.9

2.6

54.7

43.8

1.5

37.3

56.9

5.8

56.7

35.5

7.8

对比班

18.5

29.4

52.1

27.3

34.8

37.9

30.4

39.3

30.3

20.9

37.3

41.8

20.3

47.5

32.2

从以上问卷和统计表表不难发现:

实验前对比班与实验班各项指标相差不大,通过一年的实验,不管是考试成绩还是获取新知能力,不管是自主探究还是交流合作能力;也不管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管是学习方式还是综合素质等等。

实验班学生各项指标都明显高于对比班学生。

八、课题实验的思考:

1、数学教学不只是追求学生学到知识,重要的是追求学生获得体验。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课程目标由原来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发展为既关注知识与技能,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亲历自主探究、发现、反思、体验的过程。

但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朝夕之功、一蹶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时效性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从实验过程与阶段性成果看,小学数学合作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符合《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教学过程要求,能够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符合学生持续发展的要求。

但是教学模式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基本框架,提示一条思路,不是机械模仿的样板。

对有效的教学模式要从整体上把握,要从模仿借鉴走向发展创新。

掌握课型特点,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课题教学模式的研究。

3、倡导“在合作中的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问题与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在于提供给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究和理解的气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引导、点拨、释疑、升华的火候,精通教学内容,更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学生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