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173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357 大小:8.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7页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7页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7页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7页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3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共357张PPT).ppt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2-第一步自主学习明确高考怎么考一、(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20分)上池州李使君书唐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

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

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

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3-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

以其书具而事多也。

今之言者必曰:

“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

”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

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

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

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夫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楚王问萍实,对曰:

“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

”此乃以童子为师耳。

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

诸葛孔明曰:

“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4-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

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注使君:

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

缪:

通“谬”。

郑玄:

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

萍实:

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5-B解析解析:

依据上下文语境,此处“可惜”意为“值得珍惜”。

-6-B解析解析:

A项,介词,此处放在动词“饰”后作补语,相当于“用”/连词,表示目的,“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B项,两个“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代词,意为“那些”/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是还是”。

D项,连词,表承接关系/表修饰关系。

-7-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C解析解析:

C项,结合原文最后一段中“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一句,此处作者认为并非自己在学问上存在弊病,而是指文中的那些“学者”。

-8-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答案: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解析:

文言断句,要注意结合文意,抓住句子结构特点来判断,一般首句为“主谓宾”式,即“代词+动词+名词”的形式,故“顽滞”后宜停顿;接着能愿动词“不能”加普通动词短语“苦心为学”;接下来“假使”为假设关系复句的前半句,在“之”后停顿;接着又出现“亦不能”,需在动词短语“出而施之”后停顿;接下来还是动宾式,“成足下之美”;接下来“异日”为时间状语,后面一个动宾短语“受足下之教”,显然在其后应该停顿;最后“于而而已”收尾。

-9-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参考答案:

(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解析:

翻译时注意字字落实,第

(1)句中“天资”意为“上天给予,赋予”,“异日”指将来,“迹业”即“业绩”,“正”意为“恰好”;第

(2)句中注意把代词“其”代指的写出来,后面要注意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游、夏”要注意点出人名“子游、子夏”。

-10-参考译文我与您年龄相同而主张不同,您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内心纯正平和,再加以柔顺谨慎,所以处世光明高尚没有罪过。

我在京城间,家事人事,整天急促忙碌,不能每天展示自己的内心,自然不敢用同辈人的看法期待您。

去年请假,从长江、汉水之间归京,才知道您被贬官的缘由。

您勇于坚持正义,以前我对您深怀期望,果然没有差错,我私下高兴祝贺,您果然没有辜负上天的托付,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这两个方面是我私下高兴庆贺的原因,真是庆幸啊,庆幸啊。

我是不值一提的,虽然能够做学问,也没有什么长进,像您这样有才能又得天时,真应该值得珍惜。

前面所说的俊逸通达,坚定明确,纯正平和,加以柔顺谨慎,这是您才能值得珍惜的地方;您四十岁做了刺史,生活在偏远的小郡,有穿的吃的,又没有做官的苦恼,这是您天时值得珍惜的地方。

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11-我常想百代之后,不一定是不幸的,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书完备了而且学习的人事多啊!

今天评论者一定说:

“让圣人精深微妙意旨不流传,是郑玄这类人做注解的过错。

”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假如郑玄这类人的注解不值得师法学习,必须要圣人再生,就像周公、孔夫子亲自传授精深微妙的意旨,这样以后才学习。

虽则圣人不再出生,始终不去治学;假使圣人再次出生,也是随波逐流不治学。

这是那类不喜欢学习的人,喜欢说大话,欺骗扰乱一般人罢了。

自汉代以来,那些分封的诸侯王的成败兴衰,功业事迹,很多很多,如同青黄白黑不同颜色,真实存在,都可以描绘出来,推究他们的缘由,评价他们的优劣,能够得到十分之四五,足够来应对当时的世务。

-12-孔夫子说:

“三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这是随时所见所闻,能够不被遗忘而想到至今。

楚王问蓬草的果实的事情,有人回答说:

“我往年听到童谣而了解了这个东西。

”这是把童子作为老师。

拿上古的事情来检验,再拿自己看到听到的加以斟酌,就能成为圣人了。

诸葛孔明说:

“诸位先生们读书,是想成为博士罢了。

”这大概就是拘泥于所看到的事物,不知道适应变通,被人称为腐儒,这也是求学的人存在的一大弊病。

-13-我从元和年间以来,一直到今天,那些名人才子讨论的事情,有关法典刑罚制度,征伐和叛乱的事情,推究他们当时情形,和前人古人来检验,能够不被遗忘而想到至今,也可以凭此成就一家的功业。

但是随时看到随时忘记,随时听到随时丢弃,或者轻视看到的却重视听到的,这也是求学的人一大弊病。

像您这样上天赋予你了秉性,确实比我高出很多。

我知道自己愚顽呆板,不能苦心治学,假使能够学习,也不能拿出来用,殷勤恳切地想成就您的美好前程,有朝一日能接受您的教诲后,在为官做事上就没有过失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不学习就留名后世的人,您好好努力吧。

-14-二、(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19分)琅嬛福地记明张岱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

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老人问茂先曰:

“君读书几何?

”茂先曰:

“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

问老人曰:

“何书?

”曰:

“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愈富。

又问:

“何书?

”老人曰:

“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

问老人曰:

“何地?

”曰:

“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

“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15-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

“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

”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

甫出,门石忽然自闭。

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

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

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

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

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

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张茂先:

名华,字茂先。

西晋文学家。

-16-A解析解析:

“肃”,深深地作揖。

古有“肃客”一词,是迎接宾客的意思。

-17-B解析解析:

A项,都是介词,跟、和。

B项,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代词,你。

C项,都是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形成名词性词组。

D项,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18-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

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

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

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

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C解析解析:

C项,“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理解错误,文中写“嬴氏焚书史”旨在说明福地藏书广博,对始皇焚书、火烧咸阳之事都有记载。

-19-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3分)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4分)参考答案:

(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

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解析:

对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结合上下文把握大意,然后重点分析实词、虚词和句式。

(1)“爽然”,突然;“乃”,于是;“饷”,招待;“鲜洁”,鲜美洁净。

(2)“方”,才;“见”,见识;“春秋问蛄蟪”是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即“蟪蛄不知春秋”,比喻人生短暂或见识短浅。

要注意语句通顺,不能出现语病。

-20-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选自贾谊治安策)答案: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解析:

首先要通读语段,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