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管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99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情绪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孩子情绪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孩子情绪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孩子情绪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孩子情绪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孩子情绪管理.docx

《孩子情绪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情绪管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孩子情绪管理.docx

孩子情绪管理

【篇一:

孩子情绪管理】

如何能够成长为一个开心工作、积极生活的人?

除了给予孩子必要的营养、提供基本的教育外,还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从小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复旦大学博士、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本期分享自己关于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观念和做法。

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句话: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有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成才,情商占80%,智商仅占20%。

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情商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呢?

让孩子学会暂停冲动

“冲动是魔鬼”,我们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当人在情绪而非理智操控的情况下,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从潜意识做主掌控的“冲动反应”状态,进入到意识做主掌控的“理性回应”状态。

只有在意识主宰的

情况下,人才有办法去做新的选择,才能够有效地去解决情绪问题。

那么怎么才能从潜意识状态,就是情绪控制的状态进入到理智控制的状态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暂停,让自己先冷静,然后再处理自己的情绪。

比如喜欢在生气的时候动手打人的孩子,可以让孩子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预先设置只要举起手,在脑子里马上就会有声音大声喊“停”!

引导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的情绪波动暂停以后,父母就要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这就需要父母成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认可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压制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

我们还要帮助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找到一些恰当的与情绪对应的词语,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让孩子更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

父母是孩子的情感导师,我们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教孩子掌握一些表达感受的词语,让孩子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

比如,当孩子被作业难住时,可以对孩子说“你现在很郁闷吧!

这道题好像很难”;当孩子被别人欺负时,

可以对孩子说“你现在很伤心吧”;当孩子被误解时,可以对孩子说

“你是不是很委屈啊”等等。

2、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基本常识,让孩子了解当遭遇某种情绪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比如,当人们害羞时,脸会变红;当人们愤怒时,会咬牙切齿;当人们沮丧时,会垂头丧气;当人们高兴时,会手舞足蹈等等。

3、利用可视化材料来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通过绘本、视频、照片或图片等可视化材料,声情并茂地告诉孩子别人经历的不同感受。

比如,“这张图片中的阿姨正在为丢了手机伤心不已,眼泪快要掉下来了”;“电视里的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妈妈,害怕得大声哭了”;跟孩子一起读绘本的时候,可以讨论故事中的人物的感受,“艾玛奶奶走了,思达是不是很难过啊”等等。

4、教孩子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来识别他人的感受。

我们经常会带孩子出去玩或去超市购物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多留意一些场景,观察和识别他人的情绪。

比如,很多人一起排队时突然看见有人插队,让孩子观察被挤到后面的人的反应,了解他人生气的感受。

5、利用机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们既可以利用真实场景,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为孩子创造机会描述自己的情绪。

比如,“你是不是还在为弟弟搞乱了你的抽屉难过呢?

你生气了吗?

”“如果你的金鱼死了,会很伤心吗?

”等等。

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可以面对的,不需要被压抑的,是可以被接纳的,疏导的。

当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自控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我女儿伊伊的很多爱好,往往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看不懂。

她每次出门,最喜欢捡拾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常常把这些分文不值的东西带回家。

这些成人眼中的“垃圾”,却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宝藏。

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盒子来装她捡来的东西。

而爱干净的外公,往往看不惯伊伊的这些行为。

有一次,趁大扫除的时候,外公把伊伊的宝藏进行了彻底清除,她眼里的很多“宝贝”都被外公扔进了垃圾桶。

伊伊知道后,跟外公大哭大闹了一番。

一边哭一边指责外公:

“我的东西,你为何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把它们扔掉了呢?

你赶快去垃圾

桶捡回来。

”等外公下楼去看的时候,这些“宝贝”已经被清洁工拉走了。

伊伊只好气得跺脚,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伤心和对外公的气愤。

“宝贝,这些东西是你辛辛苦苦捡来的,有一次为了捡一块漂亮的石头,还差点掉进水里了。

如果是我,也会很珍惜这些宝贝的。

现在已经被拉走了,你就是把地板跺穿也没有用啊!

爸爸知道,你一定很难过,对吗?

”伊伊慢慢停止跺脚,非常伤心地哭着点了点头。

我接着对她说:

“但外公也是为了让家里变得更整洁,才会收拾这些

东西的。

你现在无论怎么对他生气,那些东西都不会长腿跑回来的。

外公每天都给我们拖地抹屋,买菜做饭,是不是很辛苦的啊?

听到这里,她若有所思,由刚才的大声哭泣转为低声抽泣,还哀求说:

“爸爸,你能不能告诉外公今后不要乱扔我的东西啊?

他老是把我的东西扔到垃圾桶。

”外公正好在旁边听到,赶紧答应她以后一定先问问她再收拾。

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我马上接着外公的话说道:

“伊伊,爸爸以后带你去更多的地方旅游,然后捡更多的宝贝回来收藏。

如果把你的收藏箱挤破了,那该怎么办啊?

听说要带她出去旅行,伊伊马上破涕为笑:

“我们明天就去厦门玩吧!

妈妈说那里的海滩有很多贝壳,我要捡一大箱回来。

“宝贝,哪有这么快呢?

爸爸答应你,春节后我们全家都去厦门海边晒太阳,捡贝壳。

”说完,我们还进行拉钩确认。

吃了定心丸的她,又手舞足蹈地跑去给全家人通报我们的旅行计划。

让孩子体验父母如何管理情绪

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遇到情绪崩溃,控制不住的时候。

比如,有一次,伊伊对别人出现很不礼貌的举动,我让她一个人反思,但是她非但没有认识到错误,反而情绪激烈地说:

“你不是我的爸爸了,我没有爸爸了!

”这句话让我怒火中烧。

面对这个令人生气的场面,我是这样调节自己情绪的。

首先,我大声地说:

“你这样说爸爸很生气”,然后我离开她,让自己先冷静冷静。

其次,当我冷静以后,我以观察者的身份重现了当时的场景,当我教育孩子的时候,因为我采取的教育方式,孩子很抵触,说了很伤人的话。

我觉得很生气,有挫败感。

接下来,我剖析了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我会有这样的情绪,是因为觉得她怎么会这么没有礼貌,而且不知好歹,我处罚她了,她还不改正。

我其实最需要的是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改正错误。

然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女儿不是故意和我作对,是因为我的做法让她情绪激动,她是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说出那番话的,而且还不是她的真心话。

最后,我要采取一个她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于是,我改变了最初强硬的让她自己反省的方式,而是先告诉她爸爸其实很爱她,不能忍受她说的不要爸爸的话。

而且,爸爸还很生气她的不礼貌行为,因为讲礼貌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我还顺势讲了一个没有礼貌的小猴子的故事。

结果,女儿很配合,她的情绪也完全平复,而且最后我也达到了我的初衷,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做出改变。

◆◆非回享用户暂时不能发布经验“有得”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相关经验

02015.09.1112011.07.1302013.06.0642013.10.1702013.04.27 相关

标签

作者的经验如要投诉,请到,如要提出意见、建议,请到反馈。

热门杂志第1期作文书写技巧802次

分享第12期祝你好“孕”406次分享第1期当我们有了孩子304次分享第1期新学期新气象132次分享

第1期孕妇饮食指导481次分享2017baidu◆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

【篇三:

孩子情绪管理】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

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

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

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

幼小的儿童已经是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三至六岁的儿童对情绪已大致了解。

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其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

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这里所提到的情绪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聆听别人谈话、欣赏别人优点、对待生活中得失等。

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

儿童在5-6岁时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掌握了简单的表现规则。

在做了大人禁止做的事情后,为了逃避惩罚,掩饰自己的负罪感,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孩子会学会撒谎,但是他们的策略是简单的,很容易被成人发现。

成人这时也不必发怒,要先检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同时要记住,原先如果申明要惩罚的,就一定要执行。

此时的爸爸妈妈,更要细微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加有效。

爸妈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1、摸摸、拍拍

3-4岁的孩子仍然喜欢身体接触。

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愿意老师牵他的手,喜欢搂着妈妈。

喜欢熟悉的人,特别是老师摸摸他,亲亲他。

有时拍拍他的肩膀,他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

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这样鼓励和支持,所以妈妈也要尽量地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2、避免对孩子的惩罚

5岁以后的孩子,要求别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中,如果小朋友们不和他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严厉的处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

同时成人如果对孩子不加理睬,孩子会觉得非常沮丧,很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

所以这样的惩罚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

3、合理的生活制度

丰富的生活内容、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

丰富的生活内容会让幼儿产生兴趣,有探索欲望,感到快乐和满足。

所以爸爸妈妈尽量让各项活动轻松、活泼和多样化。

多带孩子走出去,进行各种的,让孩子接触到较多的事物和情境。

4、和谐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绪示范、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

成人要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幼儿等良好的情绪。

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

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