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3471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

  一、预设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读写“锄禾”“辛苦”等词。

会用“辛苦”写句子。

  2、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并且能转换成儿童的语言。

  教学难点:

“餐”的字形,“日当午”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字底,理解“锄禾”“辛苦”“日当午”等词的意思。

  2、培养学生正确看图,了解图意的能力;图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课件点击,出现一幅中午炎热的情景,特写一个火辣辣的太阳。

  看图说话:

图上画着什么?

画着这样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课件点击,出现小朋友中午吃饭、午睡及农民锄禾的画面。

)进行对比。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锄禾》。

教师边板书边教学“锄”:

注意读准翘舌音,想想为什么是金字旁?

请一位小朋友做个锄地的动作。

说说“锄禾”是什么意思?

  2、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背诵已不是难点,重点放在对古诗的理解上)

  

(1)看看图,读读诗,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自由练习——指名说并评议——同桌说——四人小组讨论

  

(2)说说全诗的意思。

提示:

☆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锄草。

  可以让学生找找,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是对应的?

板书:

锄禾日当午

  理解:

“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

“汗滴禾下土”

  ☆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碗中的饭)(全、都)

  3、朗读指导。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指名背诵,比赛谁读得有感情。

提出疑义。

  5、齐背古诗。

  6、学习生字:

  盘:

认识“皿”字底。

  餐:

(字形分析是重点)上下结构,上半要书空记形。

  皆:

口诀“上比下白皆都是”。

  辛:

立+十=辛,立下一横要长一些。

  7、固生字、生词,卡片抽读。

  8、练习。

  

(1)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个并组词。

  

(2)抄写句子: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农民在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

农民脸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滴在泥土里。

  (3)抄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1、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农民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2、进一步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扩词:

  锄——锄头锄草锄禾

  餐——早餐午餐晚餐

  辛——辛苦辛劳辛勤

  (3)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给禾苗锄草松土。

(  )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  )

  (4)默写古诗比赛:

四人小组开火车,每人一句,比谁写得又对又好。

  2、进一步理解诗意。

  

(1)教师描述情景,学生说诗句。

  

(2)教师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3)四人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2)辨析:

  A、小明盛饭盛得满满的,吃不完就剩下。

         (  )

  B、阳阳吃饭时,掉了许多饭粒。

             (  )

  C、课间点心吃不完,趁老师不注意,扔进垃圾桶。

     (  )

  D、丁丁帮妈妈淘米时,把掉下来的米都一粒一粒捡起来。

  (  )

  4、巩固练习

  

(1)用“辛苦”造句。

  

(2)默写《锄禾》。

  (3)比一比,组词。

  锄(  ) 滴(  ) 粒(  ) 盘(  )

  助(  ) 摘(  ) 位(  ) 盆(  )

(4)把古诗《锄禾》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

  导入:

  1、出示课题,指名读。

正音。

齐读。

  2、齐读古诗。

  3、检查生字。

  一、检查字音:

  1、PPT: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读?

指出“辛”和“苦”合起来是一个词,分性别读。

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难句子。

  3、去拼音读诗。

  4、指导古诗停顿。

  二、精读:

  1、学生质疑:

对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PPT出示插图:

看一看图,读一读诗,再想一想,诗里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些?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1)禾:

PPT出示“禾”,理解“禾”。

字形演变教学“禾”。

  

(2)锄:

PPT,图片出示锄头。

相机讲解锄禾。

  (3)禾下土:

结合插图,看着图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

  (4)盘中餐:

当何苗长大成熟以后就成了这样一粒粒饱满的果实,理解“粒粒”。

“盘中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盘中餐:

PPT。

当何苗长大成熟以后就成了这样一粒粒饱满的果实,理解“粒粒”。

“盘中餐”。

你知道这盘中餐是怎么来的吗?

  (1.2)PPT。

PPT出示图片“禾”。

根据字形演变教学生字。

锄:

PPT,这就是古代农民使用的劳动工具,叫锄头。

锄禾就是用锄去田里的杂草,好让禾苗更加茁壮的成长。

  (1.3)禾下土:

看着图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锄禾、禾下土、盘中餐、粒粒。

再读一读古诗,看一看插图,想一想,诗中写的是什么时候?

  (5)、日当午:

看图,理解现在太阳正高高地挂在空中,此时就是中午。

  (6)、皆辛苦:

再看看图上农夫的打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创设情景:

如果此时你就是这位老农,正在劳动,你有什么感觉?

引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也就是诗中

  再读读这个词,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诗,读出老农的辛苦。

  PPT:

可见,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老农辛苦换来的。

  (7)、学到这,想一想,以后你再有吃不掉的饭菜你会怎么做?

再有吃了一口就觉得不好吃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结:

是呀,我们应该珍惜粮食,(板书)。

你们的改变都是因为今天学了《锄禾》这首诗,多种方法朗读古诗。

  5、引导背诵。

  6、评价:

老师发现你们把自己的感受都融入到了古诗当中,让诗充满了韵味。

  7、指出作者。

这首诗就是唐朝诗人李绅的作品。

  他除了写了《锄禾》还写了什么?

  8、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锄禾》,用了看一看图,读一读诗,想一想的方法读懂了诗,再试着用同样的方法预习《悯农》。

这两首诗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

  三、复习:

  1、你们学的多认真啊,连小禾苗都赶着来参加你们的学习,瞧,他们给大家送来了本课的生字。

让我们一起读准他们。

PPT。

  2、PPT。

生字“午”。

对于这个字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牛字不出头就是午)。

看笔顺书空。

师范写,生描红。

  3、师范写:

禾、苦、辛。

生描红。

  4、配乐写字,关注写字姿势。

  板书:

         锄禾

  珍惜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