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1184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9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泰州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初一新生小升初语文分班摸底考试卷

卷首寄语:

前方的路还很长!

你想走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吗?

那就请你把握青春年华,以最佳姿态进入一个新的起点站,加足油,鼓足劲,认准方向,勇往直前!

你好学勤奋了六年,一定已有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支撑你向着新的彼岸进发。

今天先在这里亮个相吧。

全卷120分,其中书写整洁3分,基础与能力97分,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查(20分)。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8分)

1、写出拼音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jǐngūzhòu紧箍咒xiángyāochúmó降妖除魔不亦说(yuè)乎

Luàntánqín乱弹琴rĕshìshēngfēi惹是生非忍俊不禁(jīn)

2、成语解读填空(8分)

温故知新弃旧图新推陈出新所填的字都是“新”的反义词

讳疾忌医的“讳”声母是h破釜沉舟的“釜”韵母是u

滥竽充数的“滥”声调是去声汗流浃背的“浃”音节是jiā(hànliújiābèi)

3、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走马观花跑不屑一顾看、回头看

比肩继踵挨着杯水车薪柴草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A、晚餐很丰盛,有50%的菜肴为我首次品尝——怎样理解?

晚餐的菜肴品种、数量很多,其中有一半是我以前所没有吃过的。

B、“该事体万关疙瘩嘞,阿拉勿晓得咋弄弄嘞!

”这句宁波话啥意思?

这件事非常麻烦,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5、纠正错别字,并为错字写出一个有它意思的成语(8分)

示例:

情不自尽(尽~禁)山穷水尽短兵相结(结~接)张灯结彩

顾名思议(议~义)不可思议望尘莫急(急~及)急中生智

费寝忘食(费~废)枉费心机出人投地(投~头)自投罗网

6、写出常见的连缀语或对偶句(8分)

1头悬梁,锥刺股。

②玉不琢,不成器。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⑤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思维的辨析与判断(15分)

1、中央电视台办了档特别栏目,将智能机器人跟人进行较量。

供评委选择的两个预判答案是“机智过人”或“技不如人”,这里,两个成语在使用中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机智过人”原指机灵聪明超过一般人,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

“技不如人”原指技术本领比不过人家;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技能比不过人。

2、读好书,做好人,我们都要牢记于心。

——句子能有两种怎样不同的理解呢?

(4分)读好的书,做好的人,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或:

把书读好,把人做好,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3、将下列几个句子排序组合,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并在横线上填上依据。

(7分)

( 2)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

( 6)马克.吐温笑着说:

“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

( 1)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

( 3)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道:

“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

( 5)富翁十分惊奇地问:

“你是怎么知道的?

(4)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

“这只是假的。

这段文字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合(属时间顺序),对话内容则是事理上的承接(属逻辑顺序)。

三、阅读的理解与表述(24分)

(一)阅读朱自清散文《春》选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

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

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是作者描绘的一幅“春花图”,若将语段分成两层,“//”标在哪里?

(1分)

(2)语段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波浪线划出3处拟人的句子。

(3分)

问(3)划线的三个句子从纵向看作者是怎么安排语序的?

横向看语序上又有什么特点?

(2分)

纵向看是“树——花——果”;横向看都是“桃——杏——梨”,前后对应着写。

问(4):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虚实相间,你觉得哪个句子是虚写?

为什么?

(2分)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虚写,因为眼前正在开花,结满果实是作者的想象。

问(5):

语段中写到了蜜蜂和蝴蝶,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写法叫什么?

(2分)

写蜜蜂、蝴蝶是为了突出花的繁茂与甜香;这叫“侧面衬托”。

(二)阅读文言文《王戎识李》,然后按要求答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

(4分)

尝与诸小儿游曾经许多、众多

人问之,答曰指代“王戎”说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A.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众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树上的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B.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边却有那么多果子,这李子就一定是苦的。

3、回答问题(6分)

(1)王戎根据什么推断李子是苦的?

(2分)

长在路边,摘取方便,若好吃,应该没有那么多李子了。

(2)从“信然”一词看,其他孩子对王戎所讲的理由原来抱有怎样的态度?

(1分)

原来抱有不相信的态度。

(3)“王戎识李”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分)

如:

要善于观察,对事物要有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

或:

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两种启示都各有三个要点,每点1分)

四、语文的活学与活用(20分)

1、古代有一老人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写了一副对联:

“家有万金不富,人养五子还孤。

”你能读懂字背后的意思吗?

已知:

古代女儿叫“千金”,女婿算半个儿子。

(3+1+10分)

求解:

老人晚年是一种怎样的处境?

你若是他的亲人,看到对联会怎么做?

为什么?

解答:

老人虽有10个女儿,10个女婿,但晚年还是过着孤苦、凄凉的生活。

以后多去看他。

(短文250字以上,围绕“尽孝”展开,要有自命题。

2、读下列这首诗,按要求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6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汉·刘桢)(注:

从弟,堂兄弟。

(1)从松柏角度提问——松柏有怎样的本性或松柏的本性是什么?

(2)从作者角度提问——为什么写这样的诗赠送给堂兄弟?

(3)从读者角度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启发?

(或:

你认为该如何面对困境?

五、附加题:

暑假作业检测(20分)

1、背诵的古诗填空:

(12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1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2、《西游记》的阅读记忆:

(8分)(2+3+3)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

《西游记》中许多故事脍炙人口,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2)《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

他的武器是在东海龙宫得到的,在那里这东西叫什么?

重二万三千五百斤,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了?

菩提祖师、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3)唐僧分别在哪里收了三个徒弟?

观音赐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示例:

鹰愁涧收白龙马)

五行山救孙悟空高老庄收猪悟能流沙河收沙悟净

重点中学初一新生分班语文摸底试卷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绷带(běng)湖畔(pàn)心旷神怡(yí)

B.坠落(zhuì)泥渍(zì)踉踉跄跄(qiàng)

C.淙淙(cóng)俯瞰(hàn)坚持不懈(xiè)

D.河蚌(bèng)分泌(bì)千里迢迢(t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向是()(3分)

A.告诫戒备森严皱纹蚊丝不动

B.震撼骇人听闻微型得意忘型

C.栽种载歌载舞急切迫不急待

D.隔壁完璧归赵布置置之不理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两山之间往往着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许多野花呀。

②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不已。

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典礼。

A.晃动感叹举行B.晃动赞叹进行

C.流动赞叹举行D.流动感叹进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

②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③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A.①东西太多,手都来不及接;②愤怒地号叫;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B.①鸟儿繁多,来不及观看;②愤怒地号叫;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C.①东西太多,手都来不接;②形容风很大,生硬响亮;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D.①鸟儿繁多,来不及观看;②形容风很大,声影响亮;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5.填入下列句子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3分)

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糟了□眼看就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水来喊□往河沿跑!

往河沿跑□

A.。

,“。

”B.!

;“!

C.!

,“。

”D.。

,: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

A.只要我们多读多些,作文水平就会不断进步。

B.星期天看的《功夫熊猫》,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C.爷爷监督我修理了做错的数学题,并叮嘱我做题目要仔细。

D.入梅以来,全省持续出现了连续雨天,防汛工作又进入了备战时期。

7.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深蓝的夜空升起了一轮圆月,银色的月光洒遍大地

②月光和水波相映,闪烁着点点银光

③白天的喧闹消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

④月光下的小河轻轻流淌,唱着水不疲倦的歌

⑤田野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

A.③⑤②①④B.①④②③⑤C.③⑤①④②D.⑤④①②③

8.下列人物不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是()(3分)

A.蔺相如B.武松C.唐僧D.诸葛亮

9.补写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3分)

(1)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

(2),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3)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根据要求,不改变愿意,完成句子转换()(3分)

抗震救灾中的事迹一次一次地感动着我们。

(1)感染句:

(2)双重否定句:

(3)把字句:

二、阅读与理解

(一)一分钟

著名教育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虽然高大宽敞,但房间却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

“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口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

”说着,他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让进了客厅。

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不仅摆放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

“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很尴尬(gāngà)又遗憾地说:

“可是,我……还没有像你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

突然,他大声说:

“我懂了,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

只要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

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1.文中“井然有序”的两个反义词是()()(2分)

2.结合全文,写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6分)

(1)“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

(2)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3.文中青年人的心理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用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

(3分)

惊讶(颇感意外)——()——尴尬(遗憾)——()——开心——()

4.文章以“一分钟”作题目,有什么作用?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二)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自习课。

我家离学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山岭我是极惧怕的。

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

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

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

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

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

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

总之,晚上自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

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次晚自习回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来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

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惧怕。

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

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

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

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

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父亲的话:

你是男子汉。

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

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来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

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

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

以后,我每天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个火把走在我的前面。

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

它终究没有伤害我,并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肚子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

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

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你父亲的火把。

(选文有改动)

1.文章为什么说“过山岭是我极惧怕的”?

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4分)

2.“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着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3.“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中“这件怪事”具体指什么?

请简要回答。

(4分)

4.“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

三、写作(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高兴地升入中学,和新的伙伴们一起学习、生活。

你很喜欢这个集体,很想为班级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现在,有许多岗位等着你去竞选:

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卫生委员、学生委员……

请你以“假如我当”为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书写时字迹端正,语句通顺,并表达真情实感。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识记能力。

A项的“绷”是个多音字,读第一或第三声,但意思不一样,“绷带”应读第一声,而“畔”应读“pàn”;C项的“淙”应读“cóng”,“瞰”应读“kàn”;D项的“蚌”应读“bàng”,“泌”应读“mì”。

2.D

解析考查学生对常用词的识记能力。

A项中的“蚊丝不动”的“蚊”应改为“纹”;B项中的“得意忘型”的“型”改为“形”;C项中的“迫不急待”的“急”应改为“及”。

3.C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答题时一要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二要采用排除法。

①河流应是“流动”而不能用“晃动”;②对“伟大工程”应是“赞叹”,而不能用“感叹”;③与“典礼”搭配只能用“举行”。

4.D

解析考查学生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①眼睛看,只有选择B或D;②“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形容风声很大;③“名胜”之解四个答案都一样,答题时最好采用排除法。

5.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6.B

解析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水平”与“进步”不能搭配;C项用词不当,“修理”应该为“订正”;D项词义重复,“持续”与“连续”只能保留一个。

7.C

解析考查学生语感及把握中心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寻找中心句,其次看时间及空间顺序,然后确定顺序。

8.A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名著的情况。

B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C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人物;D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9.

(1)一枝红杏出墙来

(2)暖风熏得游人醉(3)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4)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析考查学生古诗词名句的识记能力。

一靠平时积累;二不能写错别字。

10.

(1)抗震救灾中的事迹一次一次地感动着我们啊!

(2)抗震救灾中的事迹不可能不一次一次地感动着我们。

(3)抗震救灾中的事迹把我们一次一次地感动了。

二、阅读与理解

(一)1.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解析首先要理解“井然有序”的意思(形容非常整齐),与之相反意义的词语在第2自然段中有两个:

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2.

(1)“这些”指代:

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不仅摆放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2)成功在于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1)题的答案区界在第4自然段;第

(2)题的答案区界在倒数第3自然段:

“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

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3.愣住若有所思感谢(道谢)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只要紧扣题干要求,把握文中青年人的心理情感,选取情感变化的词语即可得出答案。

4.“一分钟”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而且能使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教育青年人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能力。

“一分钟”主要体现的是文章的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紧紧扣住。

(二)1.山道窄窄;路两旁的小树林,风一吹飒飒作响;间或有动物鸣叫;有时遇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的区界在第2自然段。

①山道债,难走;②两旁小树林,风吹飒飒作响;③间或有动物鸣叫,更显得幽静,衬托出害怕;④夜黑更使人怕。

2.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出“我”的害怕心理。

解析首先找到题干所在的区界第5自然段,再联系上下文,可知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夜间过山道的奇遇,将怕“鬼”的心理揭示了出来。

3.有像火把的东西(当时“我”认为是“鬼火”)在“我”前面走夜路,而“我”始终跟不上它,心里很害怕。

解析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主要的答案区界在第3、4、5自然段。

4.“胆是锻炼出来的”是父亲想让“我”成为一个堂堂男子汉,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并且用特别方法与“我”同行,暗中保护“我”,帮“我”胆量,让“我”变得勇敢;而“你是男子汉”一句则一直激励“我”成长。

三、写作

新初一分班分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说明:

1.全卷共6页,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姓名、学号按要求填写好。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答在答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题

1.请用正楷字写下学校校训。

团结拼搏务实求真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天苍苍,野茫茫。

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敕勒歌》)

(2)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元日》)

(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青山绿树的美丽风景。

(5)请默写朱熹的《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duànliàn(___________)能提高人们的体质。

(2)kǒnɡbù(_________)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产生的处于惊慌与紧急的状态。

(3)她shíshìqiúshì(_____________),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

(4)做一个人,我们要讲究诚信;做一个公民,我们要àigǎngjìngyè(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