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0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docx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

有机化学实验专题

1.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到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B.干燥C.检漏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

2.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

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B.50%C.61%D.70%

3.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

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I)合成:

在三颈瓶中加入20g无水AlCl3和30mL无水苯。

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mL乙酸酐和10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

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

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太剧烈B.液体太多搅不动C.反应变缓慢D.副产物增多

(4)分离和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中是

否可改用乙醇萃取?

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_______________并洗净备用。

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分层。

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__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

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5.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以下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B.50mLC.250mLD.500mL

6.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制备草酸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瓶中

②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O4的质量比为2:

1.5)溶液

③反应3h左右,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1)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需用的试剂为。

(2)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率下降,其原因

是。

(3)装置C用于尾气吸收,当尾气中n(NO2):

n(NO)=1:

1时,过量的NaOH溶液能将NOx全部吸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相比较,若用淀粉水解液吸收尾气,其优、缺点

是。

(5)草酸重结晶的减压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

7.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

+2FeCl3

+2FeCl2+2HCl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

反应结束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

重结晶过程:

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

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

____。

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

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

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__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

(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

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

(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

___________。

(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_______。

A.15minB.30minC.45minD.60min

8.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