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4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时.可向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

B.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

【答案】B

【解析】解:

A.氯乙烷沸点低,液态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以用于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故A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故B错误;

C.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对环境无污染,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C正确;

D.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故D正确;

故选:

B。

A.氯乙烷沸点低,液态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B.福尔马林为甲醛水溶液,甲醛有毒;

C.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对环境无污染,且循环利用;

D.依据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把握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化学与环境、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2.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

【答案】B

【解析】解: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

可用逆推法判断:

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

则2-氯丙烷应首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CH3CH=C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2Br,CH3CHBrCH2Br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1,2-丙二醇。

故选:

B。

可用逆推法判断:

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以此判断合成时所发生的反应类型.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的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3.下列关于“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石油通过常压蒸馏所得到的汽油主要成分是烷烃

B.人造黄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化学成分相同

D.乙醇汽油替代汽油将大大节省化石能源

【答案】C

【解析】解:

A.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为烷烃的混合物,故A正确;

B.人造黄油大多为硬化油,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B正确;

C.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而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二者成分不同,故C错误;

D.乙醇汽油替代汽油,可减少汽油的使用量,则将大大节省化石能源,故D正确。

故选:

C。

A.石油为烷烃的混合物;

B.人造黄油大多为硬化油;

C.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

D.乙醇汽油替代汽油,可减少汽油的使用量。

本题考查油脂的性质与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双基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

4.下列有机物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A.甲醛B.一氯甲烷

C.三亚油酸甘油酯D.苯甲酸

【答案】C

【解析】解:

A.HCHO常温下是气体,故A不选;

B.CH3Cl常温下是气体,故B不选;

C.三亚油酸甘油酯常温下为液体,故C选;

D.苯甲酸常温下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故D不选;

故选:

C。

常见有机物中常温下为气态有:

C原子数≤4烃、新戊烷、一氯甲烷、甲醛等,据此判断。

由5到16个碳组成的烷烃常温下为液态,由17个碳以上组成的烷烃常温下为固态,苯甲酸常温下为固态。

本题考查烃的熔沸点规律,比较基础,注意掌握常温下为气态常见有机物,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

B.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把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C.除去乙醇中的氢氧化钠,用蒸馏法

D.提纯蛋白质时可先加入(CH3COO)2Pb 溶液,过滤后再加水重新溶解

【答案】C

【解析】解:

A.苯酚加入溴生成三溴苯酚,溴以及三溴苯酚都溶于苯,不能除去杂质,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分液可除杂,故A错误;

B.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得到纯净的乙烷,可用溴水除杂,溴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B错误;

C.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D.醋酸铅可使蛋白质变性,加入蒸馏水不溶解,应用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故D错误。

故选:

C。

A.溴以及三溴苯酚都溶于苯;

B.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乙醇沸点较低,易挥发;

D.醋酸铅可使蛋白质变性。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本题主要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难度不大。

6.某一定量有机物和足量Na反应得到Va L氢气,取另一份等物质的量的同种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b L二氧化碳,若在同温同压下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①CH3CH(OH)COOH  ②HOOC-COOH  ③CH3CH2COOH  ④HOOCCH2CH(OH)CH2COOH ⑤CH3CH(OH)CH2OH.

A.②B.②③④C.只有④D.①

【答案】D

【解析】解:

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aL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R-OH或-COOH,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bL二氧化碳,说明分子中含有-COOH,

存在反应关系式:

R-OH~H2,-COOH~H2,以及-COOH

CO2进行判断。

若Va=Vb≠0,

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R-OH和1个-COOH,只有①符合,

故选:

D。

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aL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R-OH或-COOH,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bL二氧化碳,说明分子中含有-COOH,根据反应关系式R-OH~H2,-COOH~H2,以及-COOH

CO2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看,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名称为 2,2,4-三甲基-4-戊烯

B.化合物 CH3CH2NHCHO 属于醛

C.

分子中最多 10 个碳原子共平面

D.通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要么互为同系物要么互为同分异构

【答案】C

【解析】解:

A、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编号,应为2,4,4-三甲基-1-戊烯,故A错误;

B.醛是含醛基的烃类衍生物,官能团和分子结构分析判断物质类型,分子中含肽键,存在醛基,但不是醛,故B错误;

C.

分子中最多10个碳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

D.通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如乙烯和环丙烷,故D错误;

故选:

C。

A、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据此解答即可;

B.醛是含醛基的烃类衍生物;

C.分子中苯环上和与苯环直接连接的碳共平面,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和直接连接的碳共平面可以共平面;

D.烯烃和环烷烃的通式相同,不同C原子的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物组成、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8.符合下列分子式的物质中不可能只含一种氢的是(  )

A.C6H6B.C6H4Br2C.C5H10Cl2D.C4H9Br

【答案】C

【解析】解:

A、C6H6可以表示苯环,只含有一种氢原子,故A不选;

B、C6H4Br2可以表示苯环上两个氢原子被溴原子代替的二溴苯,若是对二溴苯时,所有的氢原子等效,只含一种氢,故B不符合;

C、戊烷存在三种同分异构体,戊烷的二氯代物都不只一种,该分子式的物质中不可能只含一种氢,故C符合;

D、C4H9Br表示一溴丁烷,C(CH3)Br中只含一种氢,故D不符合。

故选:

C。

A、C6H6可以表示苯环,还可以表示炔烃;

B、C6H4Br2可以表示苯环上两个氢原子被溴原子代替的二溴苯;

C、C5H10Cl2是戊烷的二氯代物;

D、C4H9Br表示一溴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

本题考查学生同分异构的判断知识,注意等效氢的判断是关键,难度不大。

9.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属于官能团异构的是(  )

A.1-氯丙烷和 2-氯丙烷B.乙苯和对二甲苯

C.乙酸甲酯和丁酸D.1-丁醇和乙醚

【答案】D

【解析】解:

A.1-氯丙烷和 2-氯丙烷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属于位置异构,故A不选;

B.乙苯和对二甲苯不含官能团,苯环含有的烃基不同,故B不选;

C.乙酸甲酯和丁酸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不选;

D.1-丁醇和乙醚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羟基、醚键,故D选。

故选:

D。

属于官能团异构,则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比较的角度,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0.苯甲酸粗品中含有泥沙和 NaCl 杂质,可通过系列操作完成苯甲酸的提纯。

则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均可做食品防腐剂

B.溶解粗苯甲酸样品后,需要趁热过滤的目的是减少产品损失

C.冷却结晶时,是利用苯甲酸和 NaCl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存在差异的原理

D.重复结晶可以使苯甲酸的纯度提高,同时也会提高苯甲酸的产量

【答案】D

【解析】解:

A.苯甲酸钠可水解生成苯甲酸,苯甲酸具有还原性,均可做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

B.因苯甲酸的溶解度不大,趁热过滤的目的是减少产品损失,故B正确;

C.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冷却结晶可分离,故C正确;

D.重复结晶使苯甲酸的析出量减少,但纯度提高,故D错误;

故选:

D。

A.苯甲酸钠可水解生成苯甲酸,苯甲酸具有还原性;

B.苯甲酸的溶解度不大,温度高时溶解度大;

C.苯甲酸和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D.重复结晶使苯甲酸的析出量减少。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苯甲酸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溶液中

溴水溶液逐渐褪色

可利用此法实现二氧化硫的除杂

B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反应后有还原性气体产生

C

向甲酸甲酯中加少量稀硫酸共热数分钟后,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甲酸甲酯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

向溴乙烷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再加入AgNO3溶液

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可利用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检验其卤原子官能团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

A.乙烯、二氧化硫均与溴水反应,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洗气,故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