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794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讲积极心理学与课堂教学.ppt

心理学与课堂教学,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张义泉,个人简介,张义泉临床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催眠治疗师心理咨询地址:

新桥东路新桥路小学旁心理咨询电话:

13631012852,本讲主要内容:

教师要学习什么样的心理学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树立积极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教师要学习什么样的心理学,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以问题或疾病为中心)积极心理学(以发展和潜能开发为中心),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门新的心理学科,而是在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心理学有三个目标:

(1)治疗心理疾病

(2)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完美幸福(3)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但是战后,抛弃了使人类生活的更完美幸福的目标,而只强调治疗心理疾病。

成了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都是通过问题和缺陷观察世界的,这种矫正心理疾病的模式统治了心理学半个世纪。

正如塞里格曼(Seligman)所言: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积极心理学研究什么?

真正的心理学应该研究健康的、正常的人的心理,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创造性,人的积极情感,人的自我实现(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

-马斯洛,二、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形式化倾向有相当多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美德、创新教育仅是形式,升学、应试才是根本。

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忽视学习心理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动机指导学习兴趣指导学习习惯指导应试心理指导,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问题模式将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网络成瘾的消极对待vs积极预防。

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4、在学习上重优秀生,轻后进生;在心理上重后进生,轻优秀生。

三、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决不能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而要把学生看作是一座座待开发的宝藏。

教师应该开发学生潜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三、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寻求同伴接纳,三、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的认知品质积极的情绪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个性(人格)品质,三、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主动性成功的人总是找方法失败的人总是找理由培养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学会宽容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控制力培养孩子“任何事情只有自己靠自己”的观念,三、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基础教育的行动口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三、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同时,教师要牢牢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努力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四、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师生和谐,互尊互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互帮互学,相互鼓励。

四、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志:

1、良好的自我形象:

开放、客观、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自信自尊。

2、健康的情绪情感:

能满足合理的需要,情绪稳定、坦率、自然、乐观、有调适能力。

3、协调的人际关系:

待人真诚,尊重宽容,坦诚相处,能沟通,拥有良好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志:

4、正常的智能状态:

智力正常,思维敏捷,有自我觉察能力。

5、整合的人格品质: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感,有创造力。

6、积极的社会适应:

勇于改变,灵活有弹性,合理评估现实,客观面对现实。

“四Q”模式,IQ:

指的是智商;EQ:

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也就是自我觉察、自我激励、情绪的识别以及人际处理的能力等;AQ:

指的是“意志商”,指的是承受挫折的能力;CQ:

指的是“创造智商”,即创造能力、创新能力。

四、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3、把握好当前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具有求新、求知需要的心理特点。

另外,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不断发展,自尊和尊重信任的需要也日趋增强。

4、表达期望:

皮格马力翁效应,教师对学生不同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

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教师给予高的期望或好的期望,这种期望会在教育和教学中不知不觉传递给学生,使这些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越来越好;相反,对那些成绩差和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则很可能有意无意地给予低的期望或差的期望,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越来越差。

5、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认识论:

“学习”是起因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

主体是通过活动(动作)对客体的适应而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独立性。

建构主义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5、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评价以及融洽的课堂氛;允许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自由;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6、赏识教育:

翘起你的大拇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

渴望被赏识。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日本人江本胜的实验:

“水知道答案”,两杯同样的水,让每人每天对着其中的一杯水说赞美的话,对另一杯水说消极评判的话。

一段时间后,把两杯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体,第一杯水的晶型非常漂亮,第二杯的晶型则很紊乱。

这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啊!

我们人体中有60%-70%是水,听到肯定与赞美的话,身体也会有同样的改变,并带来愉悦的感觉。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肯定与赞美不可阻挡地会激起美好的感觉,起到正面作用。

如果我们不是在用积极的语言催眠身边的人让他们快乐,就是在用消极的语言催眠身边的人让他们不快乐。

7、培养积极的动机与归因方法,叫我学我要学,个人与他人归因的比较,成功,失败,对个人,对他人,努力、能力,机遇好、任务容易,任务难、机遇不好,不努力、能力弱,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运用,正确分析学生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若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工作难度大等稳定因素,则会降低成功的期望,失去信心,出现不再坚持努力的行为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或粗心大意等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增加努力去争取成功的机会。

个人简介,张义泉临床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催眠治疗师心理咨询地址:

新桥东路新桥路小学旁心理咨询电话:

13631012852,认识肤浅,谢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