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8448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五)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青青子,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衿》(2分)

(2)古人的送别诗多给人悲之感,这首诗却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更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分)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南不动安如山。

这几句

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高尚的爱国情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

(4)请默写完《题破山寺后禅院》:

(4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chíchěnɡ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

(驰骋)

(2)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yǎnyì长江的故事。

(演绎)

(3)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bùkěè。

(怒不可遏)

(4)此刻倒霉迹象jiēzhǒnɡérzhì,频频小震酝酸着一两次大地震。

(接踵而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月下的大海还未歇息,那喧腾的浪头如顽皮的孩子在倏忽变幻的浮光掠影中嬉戏。

B.无休无止的微信投票和点赞,其公正性和实际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诘难。

C.封建王朝兴衰更替,宦海浮浮沉沉,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常常令人莫衷一是。

D.古朴的庭院式布局,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新旧两种元素在这里相得益彰,堪称一绝。

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C)(3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判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伤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后句构成排比。

(4分)

油画之重描,国画之淡抹,怎敌季节这支画笔?

四季执笔,描红点翠,恣情任性。

春之生机,是“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新绿;

(1)夏之热情,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浓绿;秋之烂漫,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嫣红;

(2)冬之无暇,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白。

二、(46分)

(一)(10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①虽有佳肴(即使)

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甘美)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从自身找原因;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8、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3分)

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的更深刻。

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二)(10分)

【原文】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 单解裘而衣之。

襄王恶之,曰:

“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

不早图,恐后之。

”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②,襄王呼而问之曰:

“汝闻吾言乎?

”对曰:

“闻之。

”王曰:

“汝以为何若?

”对曰:

“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曰:

“奈何?

”曰:

“王嘉单之善,下令曰:

‘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

’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王曰:

“善。

【译文】田单立太子为襄王,自居相位。

(有一天,田单)路过zī淄水,看见一位老人渡河冻坏了,无法再走,坐在沙滩上。

田单看见老人身体寒冷,就想让后面车上的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袭给老人穿。

齐襄王很憎恶这件事,他自言自语说:

“田单这样的做法,莫非想要用来寄取我的王位吗?

如果不早想力法,恐怕就要晚了。

”他左右察看,没什么人,只是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过来问道:

“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

“采珠者坦白的承认:

“我听到了。

”襄王又问道:

“你认为我该怎么倣?

”那人说:

“大王不如借机会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

”襄王问:

“怎么做呢?

”采珠人说:

“您可以嘉奖田单的善行,并说:

“我担心百姓挨饿,田单就把他们召集来给他们吃的;我担心百姓受冻,田单就解下皮衣给他们穿上;我关心百姓,田单也关心他们,(他这样做,)正合我的心意。

田单既有这些善行,而您又赞扬他,田单的善行,也就变成您的善行了。

”襄王叹道:

“好主意!

”。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田单之立疑疑:

怀疑【正确:

犹疑不决】

B.襄王立,田单相之相:

辅佐

C.汝以为何若何若:

怎么样

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谷:

给粮食吃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单解裘而衣之。

田单看见老人身体寒冷,就想让后面车上的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给老人穿。

11、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也

(三)(10分)

和尚的钟也不好撞

刘绍义 

人们常把混日子消磨时光说成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字里行间都说明和尚的钟是非常好撞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和尚的钟真的那么好撞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说和尚的钟好撞,只不过是我们俗人的想当然,说明我们俗人看的只是表面现象,并不了解和尚的个中甘苦。

就拿“姑苏城外寒山寺”里的钟声来说吧,它要求撞钟的和尚必须在20分钟内敲完108下,而且最后一下一定是敲在12点整上,差一秒不行,超一秒也不行,这一秒不差的功夫是我们俗人望尘莫及的。

所以和尚撞的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轻松,那么简单,那么悠闲。

中国寺院里的钟又叫“大钟”、“diào钓钟”、“洪钟”、“jīnɡ鲸钟”、“撞钟”、“pú蒲牢”等,一般的钟都是高150厘米,直径60厘米,但也有比这大得多的钟,如现存北京觉生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钟寺)里的“永乐大钟”高675厘米,外直径330厘米,重量达到46500千克。

还有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幽冥钟”,都远远大于那些“一般”的钟。

这样的钟撞起来,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佛家规定,撞钟必须有人专司其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撞钟的。

撞钟的和尚不但手脚利索,头脑灵活,责任心强,而且还要精通经文,真是文武双全呀!

因为撞钟前,和尚必须默诵佛经,默诵完毕才能撞钟。

和尚所撞之钟通常称为晨昏钟,也就是早晨和黄昏各敲一次,每次都是108下。

这是因为佛家认为,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早晚各敲108下,就能消除人生的烦恼。

当然,这钟也不是乱撞一通的,撞时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因为只有这样,撞出的钟声才能抑扬顿挫,传得遥远而又回荡不息。

就像《百丈清规》中说的一样,“引持钟chǔ杵宜缓,击钟扬声宜长;分三通,各36杵,起止三杵稍紧。

这三通又名‘三转’”。

 

张继诗中的“夜半钟声”,系后半夜鸣击,又称“幽冥钟”,据说是为了拯救地狱亡灵而特意击打的。

据《增一阿含经》上说,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及佛经咒,得除500亿劫生死重罪。

《续高僧传》上就有一则“释智兴夜半鸣钟感应缘”的故事,说隋朝大业年间,禅定寺僧人智兴自愿按照上述经典的教导,坚持寒天露手夜半鸣钟,发声响彻地狱,许多受苦者都得以解脱了。

还有梁武帝和南唐先主感应地狱中事而造钟息苦的故事等,千古流传。

 

正是因为撞钟的重要,撞钟的规矩才多,很是讲究。

撞钟时先是紧七下,后是缓八下,然后是不缓不急二十下,这叫一通。

如此往复三次,名为三通,计击105下,最后再撞三下,共108下。

据说和尚每敲完一次钟,“犹如卸下千斤担”。

看看,撞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容易吧。

 

(选自《羊城晚报》2014年10月2日,有改动)

12、下列选项与文章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B)(3分)

A.和尚撞钟要求必须在20分钟内敲完108下,每一次的撞钟都是如此。

B.钟的别称有很多,如“大钟”、“diào钓钟”、“洪钟”、“jīnɡ鲸钟”、“撞钟”、“pú蒲牢”等,但规格只有两种。

【不止两种】

C.晨昏钟指的是早晨和黄昏各敲一次,每次都是108下。

D.撞钟总共有三通,每一通有三十五”,最后再三下。

13、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第一段从一句俗语说起,并运用设问,意在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B.文中《续高僧传》里提到的“钟”属于为了括救地亡灵而击打的幽冥钟。

C.文章介超了钟的别称、规格、种类、撞钟的规矩,意在说明“和尚的钟也不好撞”。

D.时间、次数、轻重缓急,撞钟的规矩如此的多,所以撞钟才显得如此重要。

14、如果一奇院要选一名撞钟的槽人,所选人要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

为什么?

请结合原文回答。

(4分)

(1)撞钟人必须要在二十分钟内敲完一百零八下,最后一下一定要敲在整点上,差一秒不行,超秒也不行,所以这名僧人必须手脚利索,头脑灵活,责任心强:

(2)撞钟时先是紧七下,后是缓八下,然后是不缓不急二十下,共百零八下,所以这名僧人必须身体素质好才能完成高强度的工作:

(3)如果撞的是幽冥钟,还要兼说佛咒,所以这名僧人还要精通经文。

(能答出“手脚利索、头脑灵活、责任心强、身体素质好、精通经文”)

(四)(17分)

尺子(刘建超)

(1)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郑祺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尺子。

(2)郑祺的父亲是裁缝,在老街开着一家裁缝铺。

手工缝制,工艺讲究,在老街有着很好的口碑。

郑祺“抓周”时,绕过父母故意放在他眼前的“元宝”“官印”,抓住了郑裁缝天天离不开的量衣软尺。

郑裁缝不甘心,把软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郑祺重新抓,结果郑祺竟然摇摇晃晃站起来,踉跄着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稳稳地抓住了郑裁缝脖子上挂着的尺子。

这孩子,莫非要子承父业,长大了也做裁缝?

(3)郑祺喜欢尺子。

上学后,他书包里总放个软尺,课间没事就拿出来量墙量树,量校园后墙根的小草。

班里男女生同桌,中间画一道线,谁也不能超过“三八”线;班里的王大头,仗着身高体壮,在课桌上画的线明显是偏的,同桌只要过线,他就用胳膊肘顶人家。

女同桌哭了,找到班长告状,班长也惧王大头,就推给郑祺,说郑祺有尺子,给量量谁侵略谁!

郑祺马上拿出尺子,认真地量了两次,说王大头侵略了十五点四厘米。

同学们起哄,郑祺潇洒地收回尺子,看也不看身后叉着腰,瞪着眼的王大头。

(4)放学路上,王大头把郑祺堵在了河边的木桥旁,手里拿着根枝条。

王大头说:

“你不是会量吗?

我手里的枝条有一米二,你量量。

(5)郑祺拿出尺子量过,说:

“一米一”。

(6)“一米二!

(7)“一米一!

(8)王大头的枝条抽在郑祺的身上。

(9)“一米二!

(10)“一米一!

(11)枝条又落在郑祺身上。

(12)“一米二,你再给我量。

(13)郑祺拿尺子量过:

“一米,你刚才把枝条打折了。

(14)王大头气得哇哇叫,夺过郑祺手中的尺子扔进了河里。

(15)回家后,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

“你做得对,孩子。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心正,尺子就正。

(16)郑祺大学学的专业是工程建筑,学业虽紧张了,收集尺子的喜好仍没有变。

各式各样的尺子装了好几纸箱。

(17)郑祺在宿舍里经常给大家表演测量,屋子里凡能看到拿到的物件,郑祺就用手来丈量,结果也和尺子量的不差分毫。

更绝的是,他还能目测出你两眼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长短、步幅的长度。

(18)郑祺毕业分配到了建设局,要和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打交道。

经过六年的历练,郑祺升任局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19)郑祺喜欢尺子,还将搜集到的老木尺子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给同事朋友。

尤其是朋友家只要添丁,他是必定要选个好尺子送给人家的,寓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赤子,爱国爱家,孝敬父母。

朋友都说他抠门儿,他呵呵一笑,礼轻寓意重。

(20)郑祺再次见到老同学王大头是个午后。

王大头已经是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手眼通天的人物。

(21)郑祺知道王大头约他喝茶的目的。

王大头开发的几个小区竣工验收,有人举报单元实际面积与施工图纸有差异,却被王大头打通关节过了关。

郑祺带着调查组去了现场,查看了情况。

郑祺认为至少有百分之二的误差,果真工作人员再次测量的结果是百分之二点一,每个单元面积少了二点七三平方米。

大家都惊奇地咋舌。

(22)茶过三泡,王大头沉不住气了:

“老同学,你就大度些,我不会亏待你。

(23)郑祺呷了一口茶:

“老同学,你这两个小区,八百套住房就要昧下老百姓一千多万啊,这钱你就挣得安心?

(24)王大头说:

“老同学,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

我也不为难你,误差总会有的。

差一平方米,行了吧?

给个面子。

(25)郑祺摇摇头。

(26)王大头拿出一个纸袋放在郑祺眼前:

“美金,五万,一平方米!

(27)“二点七三平方米!

(28)王大头的脸有些扭曲了:

“老同学,别把事情做绝,处世小心为妙。

(29)郑祺站起身,说:

“老同学,我又不是没有挨过你的枝条,呵呵。

谢谢你的茶,真是好茶啊。

送你一把我收藏多年的木尺。

告辞!

(30)郑祺走出茶社,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5、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郑棋”为陈述对象,概述他与王大头的两次冲突,(4分)

(1)帮助女同学量课桌上的“三八”线,遭到了王大头的报复,但最终没有屈服;

(2)坚持王大头开发的小区单元面积的实际误差,断然拒绝王大头的美金收买。

16、文章多次运用村托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分)

(例1)用班长惧怕王大头,不敢为同学伸张正义,从反面衬托郑祺,突出了郑祺不畏暴力、勇敢、有正义感的特点。

(例2)用父亲表扬郑棋的言行从正面衬托郑棋,突出郑祺坚持原则、不畏暴力、勇敢、有正义感的特点。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同学就起哄,郑棋活酒地收国尺子,看也不看身后又着着眼的王大头.Q分)

“潇洒”看也不看“描写了郑祺量完课桌上的“三八”线后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不畏暴力,勇敢、有正义感的特点,事后的畅快心情。

(2)郑棋走出茶社,正是秋高气的季节,(2分)

“秋高气爽”一语双关,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又巧妙地表现了人物按原则办事。

18、有人认为本题目可以定为“尺子”,也有人认为本文题目可以定为坚守”,你赞同种说法?

请说理由。

(5分)

示例:

我认为以“尺子”为题好。

理由:

(1)从情节上看,全文情节围绕“尺子"展开,“尺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从寓意上看,“尺子”"既是生活中测量物体的工具,也征着测量人品的尺码。

(3)从主题上看,己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深化主题。

再有,警示人们心中要有一把尺子来约束和鞭策自己。

三、作文(50分)

请以“那一刻,我用了洪荒之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

保尔没有死于伤寒。

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疲的保尔已能够粒强用两条擒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他的母亲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

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注,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

外面己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曦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

这大城市以及它沸勝的生活,活跃的气,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

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

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选文中说“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你能说一下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吗?

(4分)

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第二次是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的素反工作击倒了有伤病的保尔:

第四次是在筑路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2、画线句子属于景物描写,这种句子在作品中还有很多。

如:

“他走过一座小桥,上了大路。

这条路很像公园的林荫道。

右边是池塘池塘周围长着垂柳和茂密的柳丛,左边是一片树林。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这些环境是自然环境描写,描绘了冬去春来时温暖的景象,不仅点明了时令,而且象征着苏维埃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3、保尔死里逃生,并没有感到侥幸,试分析一下保尔的性格特点。

(3分)

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和多次伤病的折磨,但一次一次的打击没有把他击垮,而是使他意志更加坚强,他用钢铁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作文】那一刻,我用尽了洪荒之力

青春,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让我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而那次比赛,我则是用尽了洪荒之力,取得了成功。

       我是学校跳绳队的一员,常常要接受异常刻苦的训练,使我喘不过气来。

每当清晨同学们在早读温习功课时,我们在艰苦训练;当大课间同学们休息玩耍时,我们在挥洒汗水,一次次超乎想象的体能训练,使我们在极限中铸就了自己。

       进入学校跳绳队,表面是光鲜亮丽的,可其中的苦和累却也只有自己知道。

高强度的训练和超高的淘汰率使身边的队友一个个相继离开,而我只能拼尽全力,努力使自己能跻身参加接下来的全国比赛。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我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终于有幸参加全国比赛。

可这也就意味着,训练将变的更加刻苦。

很快便到了比赛那天,我参加的是女子单摇,望着前面几组选手的比赛,不禁有些紧张起来,心“砰砰”直跳。

在这个高手如云的地方,我的自信心瞬间被打击了不少。

可以想到昔日付出的艰辛,大家信任的目光便又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

      时间过的飞快,轮到我上场了。

走上比赛的场地,我的步子竟异常的稳健,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我便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摇动绳子,双脚也飞速的抬动着,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到了这一根绳子上,耳边只有绳子和脚落地的声音。

不知为何,感觉此时时间过的格外的慢,我渐渐有些体力不支了,可一想到自己的艰辛只为这一刻,便像使出了洪荒之力一样加快了速度。

随着“嘘——”的一声哨响,我顿时得到了解脱,整个人都像虚脱了一样,去台下等待比赛的结果。

不知过了多久,教练欣喜且激动的声音传入了耳畔:

“小顾啊,你太棒了,这次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啊!

”那一刹那,我愣住了,随即溢满心头的则是那份喜悦,幸福。

       那一次比赛,这如选手傅园慧所说,用尽了洪荒之力,虽然累,可却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未曾辜负自己那份付出,同时也为我的成长画卷增添了一抹异常绚丽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