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3892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1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docx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62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版,62页)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学案)

课型:

新授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1.探究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

2.概述水熄、珊瑚虫、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腔肠动物类、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情感性目标】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一)自学质疑:

一、阅读P2-P7文字并观察水螅涡虫图片及水螅纵切片,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2腔肠动物的代表有哪些.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3.水螅的生活环境身体呈色,形,长约。

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物体上,另一端有,周围有6~10条细长的。

4.水螅的体壁是由和两层细胞构成的。

两层细胞之间又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

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它与相通。

5.珊瑚是由珊瑚虫群集而成的。

在热带海洋中,许多种珊瑚虫的生长和繁殖都很快,它们的骨骼在海岛的四周或海边堆积,逐渐形成了和。

珊瑚的软组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转化成石油。

有些珊瑚可制成品,如红珊瑚;有些珊瑚能供药用,如柳珊瑚。

6.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哪些。

7.涡虫生活在全身只有10—15cm背部呈色,腹部颜色较浅。

身体柔软,背腹,体形像一片柳叶。

身体前端呈,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

8扁形动物的身体呈对称,生活方式代表动物有哪些。

9.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身体背腹,对称,有个胚层。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在自己不理解的情况下由组长带领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统一问题答案,准备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解答释疑。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根据老师的安排有序展示所学内容,脱稿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听随时补充和点评。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0.水螅体内的结构叫做()。

A.空腔B.消化腔C.体腔D.内脏

11.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游入口中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12.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

13.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以下最适于进行实验的一组是()。

A.新鲜的自来水中,生有芽体的饥饿的水螅B.井水中,生有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

C.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

D.蒸馏水中,不生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

14.与原生动物相比,水螅是动物,细胞有了;体壁由、中胶层和组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方式不仅有细胞内消化,还有消化。

以上表明,腔肠动物比原生动物而。

15.腔肠动物全为多细胞动物,但它仍然是低等的。

例如,在消化方面,从结构上来看,有无,从功能上来看,消化方式还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细胞内消化。

这种消化方式无论是消化食物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是不足的。

【拓展延伸】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

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

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

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

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

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

但是随着幼虫的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

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

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以为生。

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寄主有和。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

①。

②。

③。

【教学反思】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课型:

新授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技能性目标:

1、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动物。

2、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情感性目标: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和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自主学习:

一、观察蛔虫标本及蛔虫纵剖面图,并阅读P9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身体呈形,两端逐渐变细,较小,较大。

2、蛔虫的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能抵抗的侵蚀,对自身有保护作用。

蛔虫的消化器官十分,但它体内的发达的。

这些特点都是与其寄生活相适应的。

二、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的课件,阅读P10文字,回答问题:

1、蚯蚓的体色为暗红色或灰黑色,身体长而圆,由许多构成。

靠近前端几节,颜色较浅、表面光滑,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叫。

蚯蚓除前端和最后端几个体节外。

其它各节都生有,有协助运动的功能。

2、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或,,有和。

多生活在或,也有些种类营生活。

代表动物有、等。

3、环节动物生活在和的陆地环境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构

成,使它们的身体更灵活。

蚯蚓的身体分和,靠近有一环带。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教师激励】提出疑问,教师解难。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4、观察第9页图5-12,填空: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组成,身体靠近前段有一个,前段较后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的感觉,触摸其腹部则有的感觉。

蚯蚓的运动形式是爬行。

(三)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1、蚯蚓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结构特点

功能

身体

体壁

2、常见的环节动物举例:

3、概括环节动物的定义:

4、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2.在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哪项是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 )

A.虫体细长 B.具有消化腔 C.四周围有三片唇 D.具有口和肛门

3.蛔虫进入人体是通过( )

 A.呼吸道   B.口腔   C.蚊虫叮咬   D.皮肤

4.患蛔虫病的人常有失眠、烦躁、夜惊等症状,其原因是蛔虫( )

 A.唇片叮咬  B.虫体活动  C.分泌毒素  D.吸食人体营养

5.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状况应为( )

A.湿润、光滑 B.干燥、光滑  C.湿润、粗糙 D.干燥、粗糙

6.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

 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7.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干燥,疏松的土壤  B.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D.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

8.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9.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

  

A.完成呼吸 B.在土壤中运动 C.吸收营养 D.保持水分

10.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

A.防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捕杀小动物 D.协助呼吸

11.观察蚯蚓标本时,应区分其前、后、背、腹,标志是( )

 A.有眼睛的是前端,颜色浅的是背面  B.有环带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背面

 C.有肛门的是后端,颜色浅的是腹面  D.有口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腹面

【课后反思】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1、在生活中你认识哪些软体动物呢?

举例说明。

2、软体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

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和足吗?

3、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用于水产养殖以;可入;用于制作;有一定的危害,如钉螺是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的传播有关。

4、在生活中你认识哪些节肢动物呢?

举例说明。

节肢动物是最多,最广泛的一类动物。

5、探究实验:

观察蝗虫

(1)结合蝗虫模型,根据P15实验观察方法、步骤,分组进行观察(会识图)

(3)结合观察结果完成下列讨论题:

A:

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B:

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

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C:

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D:

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6、归纳总结:

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相适应的功能。

结构

特点

功能

身体

躯体、足、触角

体表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提出疑问,教师解难。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7、观察图2。

2——10填空:

(1)蝗虫体表有,身体分、、,头上有,身体胸部长有足,翅。

革质,

狭长,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行。

(2)蝗虫足和触角均,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腹部长有,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

(3)蝗虫的运行方式为和。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葵B珊瑚虫C水母D沙蚕

2蚯蚓、沙蚕、水蛭都属于()

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线形动物

3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类群是()

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鱼类D鸟类

4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相同之处是()

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足和触角分节D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5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

A肛门的位置B体节的多少C口的位置D环带的位置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水螅形态结构特点的是()

A身体呈圆筒状B肛门位于身体的下端

C体壁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D有口无肛门

7.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C.都用腹足运动D.都用腕足捕食

【教学反思】

 

第四节鱼

课型:

新授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1、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2、观察与思考鱼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

1、了解动物分类。

2、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一、仔细阅读教材p19页第1、2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

脊柱是由脊椎骨构成的.

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有脊柱)和(无脊柱)。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二、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

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能靠来获取食物和。

2、能在水中。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

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同学们要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温馨提示:

(1)、鱼体的侧线:

感知水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

(2)、鱼鳔:

上浮下沉、减轻比重。

(3)体色:

背深腹浅(有利于防御敌害)。

(4)鱼的鳃有鳃丝、鳃弓、鳃耙三部分。

1、体形:

梭形,有利于克服鱼在游泳时对水的。

2、鱼的游泳器官是鳍(鲫鱼的鳍有种):

胸鳍(成对)—维持,辅助转变方向。

腹鳍(成对)—维持平衡。

背鳍—掌握鱼体的平衡(关键)。

臀鳍—维持平衡,协调运动。

尾鳍—产生前进的和改变运动方向。

3、鱼的鳃是色,说明内含丰富的。

4、鱼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呼吸,通过

和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鲫鱼身体呈梭形,这有利于()

A、游泳B、漂浮C、捕食D、升降

2、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体表有鳞片B、用鳃呼吸C、有各种鳍D、以上三项都是

3、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4、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来呼吸

A、皮肤B、体表C、体壁D、鳃

5、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A、毛细血管丰富B、静脉血管丰富C、大的血管丰富D、动脉血管丰富

【拓展提高】(考点链接—相信你能行!

1、下列动物类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是()

A、软体动物B、甲壳动物C、腔肠动物D、两栖动物

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螃蟹B、河蚌C、乌龟D、珊瑚虫

3、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A、胸鳍和尾鳍的摆动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尾鳍的摆动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A、脊索B、脊柱C、脊椎D、脊髓

5、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海马B、鱿鱼C、章鱼D、鲸鱼

6、当人从潜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

A、鱼能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B、鱼能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变化

C、鱼耳能听到水声D、通过鼻孔鱼感知了水的波动

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呼吸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C、呼吸和取食D、游泳时产生动力

8、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水中缺少食物B、水中微生物过多C、水中缺氧D、水质容易变坏

【教学反思】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型:

新授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习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1、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2、青蛙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观察、思考、讨论。

3、青蛙为什么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前肢短支撑,后肢长跳跃、有蹼划水;能用肺呼吸。

4、其他两栖动物:

蟾蜍、大鲵、蝾螈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

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农田害虫的天敌;

禁止对它们滥捕乱杀。

3、爬行动物

(1)、蜥蜴的身体结构、呼吸、生殖

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的重要原因

头部后面有颈;

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发达的肺;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4、其他爬行动物:

龟、鳖、蛇、鳄。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6、盘点收获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主要特征

 

 

与人类关系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A.缺氧B.饥饿C.惊吓D.水质有问题

2、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两栖动物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

3、下列动物都属于两栖类的一组是()

A、大壁虎、蛙、黄金蟒B、蛙、大鲵、蟒蛇

C、蟾蜍、蝾螈、红瘰疣螈D、娃娃鱼、红瘰疣螈、大壁虎

4、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这有利于()。

A.适应水生生活B.利用皮肤呼吸C.适应陆地生活D.自由活动

5、蜥蜴呼吸的特点是()。

A.完全用肺呼吸B.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用体表呼吸D.用鳃呼吸

6、蜥蜴卵的发育方式是()。

A.产大型卵,靠雌蜥蜴孵化蜥蜴卵B.产大型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靠阳光的热量孵化

C.卵很小,产于沙土中,借阳光的照射孵化D.卵较大,在雌蜥蜴体内孵化成小蜥蜴

7、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A.昆虫纲B.爬行纲C.蛛形纲D.两栖纲

8、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A.蜥蜴B.扬子鳄C.马门溪龙D.蛇

【教学反思】

 

第六节鸟课型:

新授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学习重点】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外形:

体形呈型,体表,前肢。

(2)运动系统:

翼是鸟类的器官,羽毛在排列上是的,生有大型正羽,展开时

呈型;骨骼,中空,有;肌特别发达。

(3)消化系统:

食量,消化能力,直肠,体内不贮存粪便。

(4)循环系统:

发达,的能力强。

体温。

(5)呼吸系统:

有和,进行双重呼吸。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

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2.归纳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主要特征)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质疑探究一】同学们要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1.从高处放一张纸与向前抛一个纸飞机的现象有哪些不同?

鸟飞行与此的共同点是什么?

2.鸟类的体形是怎样的?

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质疑探究二】.填写下表,说明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形态结构

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体形

体表

前肢

骨骼

肌肉

呼吸

消化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大多数鸟类体内具有气囊,气囊在鸟飞行时所起的作用不包括(   )

A.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B.减轻体重,增加浮力

C.散失热量,降低体温                  D.保温保暖,使体温恒定

2.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B.全身被覆羽毛

C.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D.身体呈流线型

3.家鸽排便频繁的原因是()。

A.食量大B.消化功能差C.吸收功能差D.直肠短,不能长时间储存粪便

4.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A.胸肌发达B.骨骼薄而轻C.气囊发达D.胃发达

5.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 )

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

6.家鸽飞行时,牵动两翼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

A.后肢 B.脊椎骨 C.颈部  D.胸骨

7.蜂鸟的心搏次数为615次/min,是人的8倍还多,这与它下面的哪项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A.飞行B.呼吸C.生殖D.孵卵

8.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鸽的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动作。

(2)飞行器官发达:

前肢变成了        ,生有几排大型的        ,胸部有很突出的        ,其两侧有发达的        ,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直肠,粪便可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        ,利于飞行。

(4)飞行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体内的        经呼吸作用,散失到体外,以便保持体温恒定(5)心脏腔,发达,输氧能力强。

9.鸟类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气囊的一端与____相通,分布在______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里。

由此可见,鸟类的气囊具有、、、减轻的作用。

【教学反思】

 

第七节哺乳动物课型:

新授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

境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