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38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1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doc

课题

1、观潮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⒈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

⒉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⒊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⒋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⒈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难点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

文字资料和图片、课件

教学步骤

学习活动

附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理清叙述顺序

第二课时

一、引入谈话

二、质疑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

说说海潮什么样?

⒈检查生字。

⒉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⒈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⒉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⒈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⒉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⒊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⒋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时数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难点

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学习活动

附记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同学们知道吗?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

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

(如:

“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晶位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

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

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

   神奇的大拐弯      “惊叹不已”

奇观 世界峡谷之最      “不可思议”

   瑰丽的自然博物馆    “鬼斧神工”

  “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无与伦比”

课题

3鸟的天堂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

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教学步骤

学习活动

附记

揭题

精读大榕树部分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精读写鸟部分

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第一课时

1、出示“天堂”,提问:

在大家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的地方?

(是很美,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

2、那课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

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

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

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

请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

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

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第二课时

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

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

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

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

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b.读不好的,老师说:

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c,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

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d.13小节呢?

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

好,试试看。

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的快乐?

如此的开心呢?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6、师接着说:

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敌人,没有威胁,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

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

小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

(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是呀,树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呢!

看图——点击画眉图,你想想画眉会唱些什么歌呢?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和谐)树大而茂盛静态美

鸟多而快乐动态美

课题

4*火烧云

教学时数

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学习活动

附记

一、导语激情,复习引入

二、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