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6487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

中国古代史剖析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夏朝(BC2070—BC1600)(大禹,夏桀)

公天下—→家天下,古代第一个世袭王朝

商朝(BC1600—BC1046)(商汤,商纣)

一.政治

1.内外服制度(原始政治形态)

2.神权统治(原始政治形态)

二.经济

1.农业:

①工具:

石木工具

②品种:

五谷六畜

③技术:

施灌除休

2.手工业:

①青铜时代(夏商周)

②已有丝绸(技术有限)

③原始瓷器(技术有限)

3.商业:

①商人由来

②原始货币(贝壳货币)

三.文化

1.甲骨文(已知最早,比较成熟)

西周(BC1046—BC771)(镐京)(周武王,周公)

一.政治

1.井田制:

①奴隶制土地制度

②土地国有(君主个人所有,本质上仍是私有)

③土地分封给诸侯使用(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④土地不得买卖,但是可以分封给下级或者由子孙继承

2.分封制:

①分封制的主体:

同姓亲族

②分封制的结构: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分封制的权力与义务关系:

天子给予诸侯土地与人口,诸侯对天子负有朝觐、纳贡、从战的义务

④分封制的意义:

在当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长期实行造成割据分裂

3.宗法制:

①宗法制的基础:

血缘

②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③宗法制的意义:

巩固了统治秩序;造成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

4.礼乐制:

①礼乐制度的本质:

严格的等级制

②礼乐制度的意义:

巩固了统治秩序;强化了人身不平等

二.经济

1.农业:

①奴隶制;②井田制;③石木工具;④集体劳动

2.手工业:

工商食官

3.商业:

工商食官

三.文化

1.金文(与甲骨文同为大篆)

春秋战国(BC770—BC221)(洛阳)(商鞅)

一.政治

1.诸侯割据:

①原因:

天子衰落,诸侯独立(礼崩乐坏)

②过程:

分裂→统一

③影响:

造成长期内战,人民生活困苦;促进社会发展,造就文化繁荣

2.变法改革:

①春秋时期的改革以经济改革为主(打破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有利地主阶级壮大):

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公元前七世纪)

②战国时期的改革以政治改革为主(打破分封制),建立新型政体(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秦国商鞅变法(内容:

A废井田,行私有;B废分封,行县制;C废宗法,行军功;D奖耕织,限工商;E建什伍,严法制F统度量,焚诗书;意义:

A结束了秦国的奴隶制,建立了封建政治体制;B推动经济发展,增强了秦国实力;C初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实行严酷统治,成为后世秦国的暴政开端)

二.经济

1.农业:

①铁器牛耕→②个体劳动→③土地私有;④战国时出现一批大型水利工程,代表:

都江堰、郑国渠(社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建立,富国强兵的需要)

2.手工业:

①冶铁业出现,能够冶炼生铁和钢;②私人手工业开始发展

3.商业:

①私人商业发展迅速(私商超过官商);②金属货币大量使用(不统一);③都市商业繁荣(各个诸侯国的首都);④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代表:

商鞅(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大规模争霸战争的需要)

三.文化

1.百家争鸣:

①背景:

经济发展,生产力进步;诸侯争霸,旧秩序崩溃;士人崛起,思想界活跃

②内容:

诸子思想,流传各国,相互争论,共同发展

③意义:

A取得了各个思想领域的丰硕成果,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B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各派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孔子:

①孔子的哲学思想:

A仁;B礼(序);C中庸;D敬鬼神而远之

②孔子的政治思想:

A德政(缓和阶矛);B正名(严格等级,保守复古)

③孔子的教育思想: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

④孔子思想的影响: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B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C孔子的思想日后被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D孔子的思想流传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3.孟子:

①仁政(民本思想);②“民贵君轻”;③“舍生取义”(三不能);④性善论

4.荀子:

①“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②性恶论;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老子:

①道(世界本源);②无为(正反作用)③辩证法

6.庄子:

①“齐物”;②“逍遥”;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④文学成就高(浪漫主义)

7.墨子:

①“兼爱”;②“非攻”

8.韩非子: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法制(“法不阿贵”);③推崇变法革新

9.艺术:

①《诗经》(现实主义);②楚辞(浪漫主义)

10.科技:

①九九乘法表;②块炼钢;③《甘石星经》;④司南

秦朝(BC221—BC206)(咸阳)(始皇嬴政)

秦的统一

1.统一原因:

①根本:

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②直接:

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国力

2.统一经过:

①东灭六国;②北击匈奴(长城);③南征越族(灵渠)

3.国家性质:

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巩固统一:

①政治上:

A皇帝制;B三公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郡县制(中央集权);②经济上:

D行私有(推动封建经济发展);E统货币(半两钱);F统度量;③文化上:

H统文字(小篆)(便利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I发交通(修驰道,同车轨);J搞焚坑(巩固统一,文化专制)

5.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奴隶制政治体制,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形式;②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③奠定中国日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制度基础;④过于残暴的统治手段,导致国家短命而亡

两汉(西汉BC202—9,东汉25—220)(长安)(汉高祖刘邦,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董仲舒)

一.政治

1.汉高祖郡国并行

①原因:

错误吸取秦灭亡的教训

②内容:

西部地区沿用郡县,东部沿海设置诸侯国(同姓诸侯)

③影响:

初期有利于稳定西汉统治,刘邦死后诸侯国势力渐大,威胁到中央

2.汉景帝“七国之乱”

①原因:

汉景帝听取晁错的意见,准备“削藩”

②经过:

诸侯联合反叛,遭到武力镇压,但是实力依然很强

③影响:

王国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武力“削藩”不可取

3.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

①原因:

巩固西汉封建统治

②手段:

A“推恩令”(极大削弱诸侯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

B“中朝”(削弱相权,强化君主专制)

C“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强化中央控制)(东汉更名“州牧”,形成新的地方割据势力)

③结果:

巩固了西汉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二.经济

1.农业:

①汉武帝严格的重农抑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正反作用);②汉武帝时期兴建漕渠、白渠(便利了关中地区的灌溉运输)

2.手工业:

①东汉时期制成青瓷(成熟的瓷器)

3.商业:

①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陆海丝绸之路(陆路为主)

三.文化

1.思想:

①西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有利经济恢复,削弱中央控制)

②董仲舒吸收百家,改造儒学(适应时代需要,突出皇权专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

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统一,树立儒学主体)

2.艺术:

汉赋(司马相如)(华丽空洞)(统一盛世,文化专制)

3.科技:

①造纸术:

西汉已有,东汉改进(蔡伦)

②《九章算术》:

东汉成书(应用数学形成体系)

③《黄帝内经》:

西汉成书(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④《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中医临床学经典)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洛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一.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原因:

①根因:

巩固北魏拓跋氏的政权,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需要封建化)

②直因:

民族矛盾激化,严重影响北魏的发展(需要民族融合)

2.内容:

①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农民与国家皆得利)

②三长制(强化控制地方,有利中央集权)

③俸禄制(整顿吏治,完善行政体系)

④迁都(平成→洛阳,摆脱守旧势力阻碍,接近中原先进文化,有利国家长远发展)

⑤改俗(服装、语言、姓名)

⑥通婚(拉拢汉族上层,扩大统治基础)

3.意义:

①促进了北方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②完成了政权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③为日后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④人为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而不是采用正确的扬弃态度。

二.经济

1.农业:

①马钧改进翻车(曹魏时期)

2.手工业:

①灌钢法(南北朝);②白瓷(南北朝)

三.文化

1.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与儒学三足鼎立(中原地区的佛教道教都是汉代形成)

2.《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书法艺术形成,王羲之《兰亭序》

4.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五代十国(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907—960)(长安、洛阳)(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一.政治

1.三省六部制:

①结构(中书→门下→尚书→吏户礼兵刑工)

②职能(提案→审批→执行→人事财政文化军政司法工程)

③作用(A分工高效,B强化皇权,C历朝沿用)

2.科举制:

①内容:

儒家经典(抬高儒学地位)

②目的:

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3.法律制度:

《隋律》→《唐律》(严酷→宽简)(稳定社会,巩固统治)

4.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①原因:

吸取隋亡教训,体现民本思想(“存百姓”)

②内容:

A经济:

“均田”“轻赋”“节俭”

B政治:

“纳谏”“选材”

C民族:

开明

D外交:

开放

5.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开始)→五代十国(严重)→北宋(结束)

二.经济

1.农业:

①均田制(唐前期);②筒车(不需人力);③曲辕犁(调节耕深)

2.手工业:

制瓷工艺成熟,形成南青北白

3.商业:

①城市商业受到时空限制(唐中后期逐渐失去控制)

②对外贸易发达(原因:

统一稳定,文化先进)(表现:

A陆海丝绸之路空前繁荣,B长安洛阳成为国际大都会,C广州成为最重要外贸港口)

三.文化

1.科技:

①雕版印刷术出现;②火药已经出现

2.艺术:

①唐诗:

A历史背景:

国统政稳,经济发展,社会开放,科举推动;B代表人物:

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意境,随同唐朝涨落变化);

②书法:

颜、柳、欧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

③绘画: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3.思想: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更加明显

宋元时期(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元1206—1368)(开封、杭州、大都)(宋太祖赵匡胤、王安石、朱熹)

一.政治

1.宋太祖加强专集权:

①措施:

A中书门下:

掌行政权,正副长官为平章政事与参知政事

B枢密院:

掌军事权,长官为枢密使

C三司:

掌财政权,长官为三司使

D收精兵:

禁军守中央,兵将要分离

E削实权:

文官做知州,通判搞监察

F制钱谷:

税赋运中央,地方无钱粮

②影响:

强化了中央集权,造成了三宂两积

2.北宋王安石变法:

①原因:

巩固北宋的封建统治,解决北宋政府当时面对的“三宂两积”问题

②内容:

A青苗法:

政府对农民进行小额借贷(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B募役法:

政府按照贫富收取免役钱(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C均输法:

政府就近采购国家所需物资(减少政府开支)

D市易法:

政府收购滞销货物,缺乏时再卖出(增加政府收入)

E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

F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据此收税(增加政府收入)

G将兵法:

军队有固定将领训练统帅(提高军队战斗力)

H保甲法:

十家一保,农闲练兵,战时入役(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加强对人民

的控制)

I保马法:

政府鼓励民间养马(提高军队战斗力)

J贡举法:

改革科举,考察真才实学(选拔人才,促进变法)

K三舍法:

整顿太学,培养真正人才(培养人才,保证变法)

③失败原因:

A触犯大大大的利益,遭到严重阻挠

B用人不当,执行不善,伤害百姓利益

C神宗皇帝去世后,变法失去支持

④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②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宂两积”问题;③新发最终被废除,改革遭遇完全失败;④为后世的变法图强提供了经验教训。

3.元代三省并一省:

①原因:

领土广阔,需要提高办事效率;

②内容:

将三省六部合并为一个中书省,长官为丞相,总管全国政务;

③影响: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造成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地位

二.经济

1.农业:

①棉花在中原地区被大量种植(推动棉纺业,农业商品化)

②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三两开始,唐末加快,南宋完全)

2.手工业:

①景德镇成为“瓷都”(宋)

②青花瓷出现(元)

③棉纺织技术提高(元代,黄道婆)

④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元)

3.商业:

①城市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②北宋出现“交子”(世界最早纸币)

③对外贸易发达,海上“陶瓷之路”兴盛一时

三.文化

1.宋明理学

①历史背景:

A三教合一的趋势

B强化专集的需要(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

②产生途径:

吸取佛教道教的思想

③代表人物:

程颐、程颢(二程)(北宋)(奠基人);朱熹(南宋)(集大成者);陆九渊(南宋)(心学);王守仁(王阳明)(明)(心学)

④主要思想:

A“理”是世界本源;

B“理”表现为儒家道德;

C“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应当“存天理,灭人欲”;

D“理”存在于万物之中,应当用“格物致知”的方式获得;(心学认为“理”存在于人的内心,可以通过“发明本心”,“致良知”的方式获得)

⑤历史影响:

A强化专制,扼杀人性,阻碍社会进步;B崇尚节俭,注重气节,中华优秀传统

2.科技:

①四大发明完成:

A造纸:

西汉已有,东汉改进(蔡伦)

B印刷:

唐代雕版,北宋活字(毕昇)

C火药:

唐代出现,宋代军事

D指南针:

战国司南,北宋航海

②天文学家郭守敬:

元朝人,制造多种天文仪器,编订《授时历》(古代最精准历法)

③农学家王祯:

元朝人,编写《农书》(农业手工业工具兼有,图文并茂)

3.艺术:

①宋词:

A产生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下移,需求通俗)

B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讽刺国家暗弱,彰显爱国情操)

②元杂剧:

A产生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元朝停止科举,文人无路仕途

B代表人物:

关汉卿

C历史意义:

标志着古代戏剧艺术成熟

③书法:

A特点:

追求个性

B代表:

苏轼

④绘画:

A特点:

出现分化(文人画与风俗画),各自发展

B代表人物: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风俗画代表)

明清时期(明:

1368—1644,清:

1644—1912)(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康熙、雍正)

一.政治

1.明朝建立内阁

①明太祖时期:

A裁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B权力分六部,皇帝直接管

C殿阁大学士,协助做顾问(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②明成祖时期:

正式建立内阁(大学士在此参与军国大事商讨)

③明朝中后期:

内阁权力扩大,取得“票拟”权力

2.清朝建立军机处(雍正时期)

①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影响了王权(根因),处理边疆紧急军务的需要(直因)

②职能:

记录,传达皇帝的命令

③作用:

A提高了行政效率;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3.康熙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①平三番、收台湾(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剿抚并用打击分裂)

②反击沙俄侵略:

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侵略者,签订平等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二.经济

1.农业:

①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粮食产量提高,推动人口增长)

②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大,专门种植区扩大)

2.手工业:

①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成为主导(官营手工业不讲经济效益,生产积极性差)

②彩瓷大发展(行销全世界)

③专门化的工商业市镇出现(多在江南地区)

④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产生标志:

具有雇佣关系

B最初产生:

丝绸纺织业(机房、机工、机户)

C缓慢原因:

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广大农民既没有购买需求,也没有购买能力)、封建制度与政策的阻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3.商业:

①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源自美洲,促进商经)

②出现区域性商帮

③实行“海禁”政策:

A原因:

稳定封建统治,防止外来侵扰;B结果:

对内阻碍商经资萌,对外落后世界潮流

三.文化

1.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

①产生背景:

A商经资萌的发展;B封建体制的衰落;C理学思想的束缚

②代表人物:

A李贽(明朝)(异端)(“反孔”)

B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君专、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③历史意义:

在当时对君主专制造成了一定冲击,在近代给反封建民主思想以启迪

2.科技:

①《农政全书》:

明朝徐光启(中西合璧)

②《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中医药物学经典)(具有初步的进化论思想)

3.艺术:

①小说:

A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的衰落

B代表:

四大名著(不同角度的体现反封建思想)

②京剧:

清朝时形成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中国遭遇的四次大规模侵略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战争原因:

①根因: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

②直因:

虎门销烟(西方侵略者利用鸦片走私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战争过程:

东南沿海,英国直接,美法借机

3.战争结果:

直接结果: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①割地赔款(香港岛)

②五口通商(东南沿海)

③协定关税(最体现侵略时代特征)

④领事裁判权

⑤片面最惠国

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后演化成租界地)

深远结果:

①开始沦为半半,学习西方自强;

②卷入世界市场,促进自经瓦解;

③遭遇文化侵略,改变传统生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战争原因:

①根因:

英法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

②直因:

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增大商品输出)

2.战争过程:

东南沿海和京津地区,英法直接,美俄借机

3.战争结果:

直接结果: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①割地赔款(九龙半岛)

②十一口通商(整个沿海和长江下游)

③外国人可在中国内地经商传教游历

④外国船只自由往来各个口岸

⑤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清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⑥允许华工出国(掠夺劳动力)

深远结果:

①进一步沦为半半,进一步学习西方自强;

②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自经瓦解;

③进一步文化侵略,进一步改变传统生活。

三.甲午战争(1894—1895)

1.战争原因:

①根因: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占领中国市场,掠夺自然资源,进行资本输出

②直因:

朝鲜问题(朝鲜农民起义,日本借机插手,挑起中日战争)

2.战争过程:

朝鲜半岛、黄海海战、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日本

3.战争结果:

直接结果:

《马关条约》

①割地赔款(台湾及澎湖列岛)

②四口通商(长江中游,深入内地)

③开办工厂(最体现侵略时代特征)

深远结果:

①大大沦为半半,强烈需求学习西方自强;

②大大卷入世界市场,自经加速瓦解;

③大大文化侵略,加速改变传统生活。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战争原因:

①根因: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

②直因:

义和团运动

2.战争过程:

京津地区,英法美德意日奥俄

3.战争结果:

直接结果:

《辛丑条约》

①赔款

②解除山海关、天津到北京一线的军事防御

③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对外国人的组织,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深远结果:

①完全沦为半半,更加强烈需求学习西方自强;

②完全卷入世界市场,自经更加加速瓦解;

③完全文化侵略,更加加速改变传统生活。

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中国人民图强自立的七次探索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背景:

内忧外患,天灾人祸

2.过程:

①金田起义(1851)

②定都天京(南京)(势力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天朝田亩制度》(反对封制,体现农利;平均主义,空想难行)

④天京事变(农民局限性,由盛转衰落)

⑤《资政新篇》(反对封制,发展资义;不合农需,无法实行)

⑥失败(1864)(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

①打击清政府,农义最高峰;②反封又反侵,时代新特色

二.洋务运动(19C60—90年代)

1.背景:

内忧外患,巩固清统

2.过程:

①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②口号:

中体西用(体现运动性质);自强求富(体现实践手段)

③实践活动:

A兴办近代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第一家),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的),开平煤矿(李鸿章,民用企业)

B建立近代教育:

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近代人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组建近代军队:

建立三洋海军(北洋舰队最强)

3.意义:

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培养了近代人才;

②但是不能让中国从根本上走向富强;(运动性质所决定)

③使中国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戊戌变法运动(1895—1898)

1.背景:

①民族危亡加剧(根本);②《马关条约》签订(直接);③用资义政治改造中国(主目)④民族资产阶级获得一定发展(客条)

2.过程:

①早期维新思想:

A产生时间:

19C60年代;B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C主要思想: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借鉴西方文化(教育、科技)

②维新思潮发展:

A产生时间:

19C90年代;B代表人物: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变法思想基础);梁启超(《变法通议》,提倡民权);谭嗣同(《仁学》,提倡平等);严复(《天演论》,宣传进化论思想)

③公车上书:

标志维新变法运动开始(1895)

④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中外纪闻》、强学会、《强学报》、《时务报》、保国会

⑤《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康有为,维新派施政纲领

⑥百日维新:

《定国是诏》(光绪皇帝,开始标志);主要举措:

A鼓励工商业,取消旗人特权;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滥官员;C设立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D编练新式军队,淘汰旧式军队

⑦北京政变:

慈禧囚禁光绪,杀害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3.意义:

①宣传了维新思想,是中国人的首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③由于民资自身的软弱性和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而失败;④为之后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

四.义和团运动(1898-1900)

1.背景:

民族危亡(根),反对洋教(直)

2.过程:

①主要地区:

华北地区(京津为主)

②口号:

“扶清灭洋”(盲目排外,被清政府利用)

③结果:

被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联合镇压

3.意义: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②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01-1905,1905-1911)

1.目的:

挽救满清政府的统治

2.过程:

①组建新军(北方新军成为北洋军阀的基础,南方新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

②废除科举(新式学制,鼓励留学)

③促进实业(放松限制,民资发展)

④预备立宪(1905五大臣出国,1908《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专制,丧失支持)

3.意义:

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②不能挽救清政府灭亡,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六.辛亥革命运动(1905—1915)

1.背景:

①民族危亡加剧(根本);②革命思想的兴起(直接);③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主目)④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获得发展(客条)

2.过程:

①组建革命团体:

A兴中会(1894)(孙中山,最早);B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