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40.01KB ,
资源ID:266648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648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史剖析.docx

1、中国古代史剖析中国史中国古代史夏朝(BC2070BC1600)(大禹,夏桀)公天下家天下,古代第一个世袭王朝商朝(BC1600BC1046)(商汤,商纣)一政治 1内外服制度(原始政治形态) 2神权统治(原始政治形态)二经济1农业:工具:石木工具 品种:五谷六畜 技术:施灌除休 2手工业:青铜时代(夏商周)已有丝绸(技术有限)原始瓷器(技术有限) 3商业:商人由来原始货币(贝壳货币)三文化1甲骨文(已知最早,比较成熟)西周(BC1046BC771)(镐京)(周武王,周公)一政治 1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君主个人所有,本质上仍是私有)土地分封给诸侯使用(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地不得

2、买卖,但是可以分封给下级或者由子孙继承 2分封制:分封制的主体:同姓亲族分封制的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的权力与义务关系:天子给予诸侯土地与人口,诸侯对天子负有朝觐、纳贡、从战的义务分封制的意义:在当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长期实行造成割据分裂 3宗法制:宗法制的基础:血缘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宗法制的意义:巩固了统治秩序;造成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 4礼乐制:礼乐制度的本质:严格的等级制礼乐制度的意义:巩固了统治秩序;强化了人身不平等二经济1农业:奴隶制;井田制;石木工具;集体劳动 2手工业:工商食官 3商业:工商食官三文化 1金文(与甲骨文同为大篆)春秋战国(BC770B

3、C221)(洛阳)(商鞅)一政治 1诸侯割据:原因:天子衰落,诸侯独立(礼崩乐坏)过程:分裂统一影响:造成长期内战,人民生活困苦;促进社会发展,造就文化繁荣 2变法改革:春秋时期的改革以经济改革为主(打破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有利地主阶级壮大):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公元前七世纪)战国时期的改革以政治改革为主(打破分封制),建立新型政体(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秦国商鞅变法(内容:A废井田,行私有;B废分封,行县制;C废宗法,行军功;D奖耕织,限工商;E建什伍,严法制F统度量,焚诗书;意义:A结束了秦国的奴隶制,建立了封建政治体制;B推动经济发展,增强了秦国实力;C初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

4、治模式,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实行严酷统治,成为后世秦国的暴政开端)二经济1农业:铁器牛耕个体劳动土地私有;战国时出现一批大型水利工程,代表:都江堰、郑国渠(社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建立,富国强兵的需要) 2手工业:冶铁业出现,能够冶炼生铁和钢;私人手工业开始发展 3商业:私人商业发展迅速(私商超过官商);金属货币大量使用(不统一);都市商业繁荣(各个诸侯国的首都);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代表:商鞅(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大规模争霸战争的需要)三文化 1百家争鸣: 背景:经济发展,生产力进步;诸侯争霸,旧秩序崩溃;士人崛起,思想界活跃内容:诸子思想,流传各国,相互争论,共同发展意义

5、:A取得了各个思想领域的丰硕成果,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B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各派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孔子:孔子的哲学思想:A仁;B礼(序);C中庸;D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政治思想:A德政(缓和阶矛);B正名(严格等级,保守复古)孔子的教育思想: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孔子思想的影响:A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B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C孔子的思想日后被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D孔子的思想流传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3孟子:仁政(民本思想);“民贵君轻”;“舍生取义”(三不能);性善论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6、);性恶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5老子:道(世界本源);无为(正反作用)辩证法 6庄子:“齐物”;“逍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文学成就高(浪漫主义)7墨子:“兼爱”;“非攻”8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制(“法不阿贵”);推崇变法革新 9艺术:诗经(现实主义);楚辞(浪漫主义) 10科技:九九乘法表;块炼钢;甘石星经;司南秦朝(BC221BC206)(咸阳)(始皇嬴政) 秦的统一 1统一原因:根本: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直接: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国力 2统一经过:东灭六国;北击匈奴(长城);南征越族(灵渠) 3国家性质: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巩固统一:政治上:A皇帝制

7、;B三公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郡县制(中央集权);经济上:D行私有(推动封建经济发展);E统货币(半两钱);F统度量;文化上:H统文字(小篆)(便利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I发交通(修驰道,同车轨);J搞焚坑(巩固统一,文化专制)5历史意义:结束了奴隶制政治体制,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形式;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中国日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制度基础;过于残暴的统治手段,导致国家短命而亡两汉(西汉BC2029,东汉25220)(长安)(汉高祖刘邦,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董仲舒)一政治 1汉高祖郡国并行原因:错误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内容:西部地区沿用郡县

8、,东部沿海设置诸侯国(同姓诸侯)影响:初期有利于稳定西汉统治,刘邦死后诸侯国势力渐大,威胁到中央 2汉景帝“七国之乱”原因:汉景帝听取晁错的意见,准备“削藩”经过:诸侯联合反叛,遭到武力镇压,但是实力依然很强影响:王国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武力“削藩”不可取 3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原因:巩固西汉封建统治手段:A“推恩令”(极大削弱诸侯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B“中朝”(削弱相权,强化君主专制)C“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强化中央控制)(东汉更名“州牧”,形成新的地方割据势力)结果:巩固了西汉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经济1农业:汉武帝严格的重农抑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正反作用)

9、;汉武帝时期兴建漕渠、白渠(便利了关中地区的灌溉运输) 2手工业:东汉时期制成青瓷(成熟的瓷器) 3商业: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陆海丝绸之路(陆路为主)三文化1思想:西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有利经济恢复,削弱中央控制)董仲舒吸收百家,改造儒学(适应时代需要,突出皇权专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统一,树立儒学主体)2艺术:汉赋(司马相如)(华丽空洞)(统一盛世,文化专制)3科技:造纸术:西汉已有,东汉改进(蔡伦) 九章算术:东汉成书(应用数学形成体系)黄帝内经:西汉成书(奠定中医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中医临床学经典)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10、)(洛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原因:根因:巩固北魏拓跋氏的政权,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需要封建化)直因:民族矛盾激化,严重影响北魏的发展(需要民族融合) 2内容: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农民与国家皆得利)三长制(强化控制地方,有利中央集权)俸禄制(整顿吏治,完善行政体系)迁都(平成洛阳,摆脱守旧势力阻碍,接近中原先进文化,有利国家长远发展)改俗(服装、语言、姓名)通婚(拉拢汉族上层,扩大统治基础) 3意义:促进了北方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完成了政权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为日后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人为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而不是采用正确的扬弃态度。二经济1农业:马钧改

11、进翻车(曹魏时期) 2手工业:灌钢法(南北朝);白瓷(南北朝)三文化1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与儒学三足鼎立(中原地区的佛教道教都是汉代形成) 2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书法艺术形成,王羲之兰亭序 4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五代十国(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907960)(长安、洛阳)(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一政治 1三省六部制:结构(中书门下尚书吏户礼兵刑工)职能(提案审批执行人事财政文化军政司法工程)作用(A分工高效,B强化皇权,C历朝沿用) 2科举制:内容:儒家经典(抬高儒学地位)目的: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3法律制

12、度:隋律唐律(严酷宽简)(稳定社会,巩固统治) 4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原因:吸取隋亡教训,体现民本思想(“存百姓”)内容:A经济:“均田”“轻赋”“节俭”B政治:“纳谏”“选材”C民族:开明D外交:开放 5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开始)五代十国(严重)北宋(结束)二经济1农业:均田制(唐前期);筒车(不需人力);曲辕犁(调节耕深) 2手工业:制瓷工艺成熟,形成南青北白 3商业:城市商业受到时空限制(唐中后期逐渐失去控制)对外贸易发达(原因:统一稳定,文化先进)(表现:A陆海丝绸之路空前繁荣,B长安洛阳成为国际大都会,C广州成为最重要外贸港口)三文化1科技:雕版印刷术出现;火药已经出现 2艺术:唐诗:

13、A历史背景:国统政稳,经济发展,社会开放,科举推动;B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意境,随同唐朝涨落变化);书法:颜、柳、欧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绘画: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3思想: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更加明显宋元时期(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元12061368)(开封、杭州、大都)(宋太祖赵匡胤、王安石、朱熹)一政治 1宋太祖加强专集权:措施:A中书门下:掌行政权,正副长官为平章政事与参知政事B枢密院:掌军事权,长官为枢密使C三司:掌财政权,长官为三司使D收精兵:禁军守中央,兵将要分离E削实权:文官做知州,通判搞监察F制钱谷:税赋运中央,地方无钱粮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

14、,造成了三宂两积 2北宋王安石变法:原因:巩固北宋的封建统治,解决北宋政府当时面对的“三宂两积”问题内容:A青苗法:政府对农民进行小额借贷(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B募役法:政府按照贫富收取免役钱(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C均输法:政府就近采购国家所需物资(减少政府开支)D市易法:政府收购滞销货物,缺乏时再卖出(增加政府收入)E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F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据此收税(增加政府收入)G将兵法:军队有固定将领训练统帅(提高军队战斗力)H保甲法:十家一保,农闲练兵,战时入役(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I保马法:政府鼓励民间养

15、马(提高军队战斗力)J贡举法:改革科举,考察真才实学(选拔人才,促进变法)K三舍法:整顿太学,培养真正人才(培养人才,保证变法)失败原因:A触犯大大大的利益,遭到严重阻挠B用人不当,执行不善,伤害百姓利益C神宗皇帝去世后,变法失去支持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宂两积”问题;新发最终被废除,改革遭遇完全失败;为后世的变法图强提供了经验教训。3元代三省并一省:原因:领土广阔,需要提高办事效率;内容:将三省六部合并为一个中书省,长官为丞相,总管全国政务;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造成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地位二经济1农业:棉花在中原地区被大量种植(推

16、动棉纺业,农业商品化)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三两开始,唐末加快,南宋完全) 2手工业:景德镇成为“瓷都”(宋)青花瓷出现(元)棉纺织技术提高(元代,黄道婆)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元) 3商业:城市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北宋出现“交子”(世界最早纸币)对外贸易发达,海上“陶瓷之路”兴盛一时三文化1宋明理学历史背景:A三教合一的趋势B强化专集的需要(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产生途径:吸取佛教道教的思想代表人物:程颐、程颢(二程)(北宋)(奠基人);朱熹(南宋)(集大成者);陆九渊(南宋)(心学);王守仁(王阳明)(明)(心学)主要思想:A“理”是世界本源;B“理”表现为儒家道德;C“天理”与“人欲”

17、是对立的,应当“存天理,灭人欲”;D“理”存在于万物之中,应当用“格物致知”的方式获得;(心学认为“理”存在于人的内心,可以通过“发明本心”,“致良知”的方式获得) 历史影响:A强化专制,扼杀人性,阻碍社会进步;B崇尚节俭,注重气节,中华优秀传统 2科技:四大发明完成:A造纸:西汉已有,东汉改进(蔡伦)B印刷:唐代雕版,北宋活字(毕昇)C火药:唐代出现,宋代军事D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航海天文学家郭守敬:元朝人,制造多种天文仪器,编订授时历(古代最精准历法)农学家王祯:元朝人,编写农书(农业手工业工具兼有,图文并茂) 3艺术:宋词:A产生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下移,需求通俗)B

18、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讽刺国家暗弱,彰显爱国情操)元杂剧:A产生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元朝停止科举,文人无路仕途B代表人物:关汉卿C历史意义:标志着古代戏剧艺术成熟书法:A特点:追求个性B代表:苏轼绘画:A特点:出现分化(文人画与风俗画),各自发展B代表人物: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风俗画代表)明清时期(明:13681644,清:16441912)(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康熙、雍正)一政治 1明朝建立内阁明太祖时期:A裁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B权力分六部,皇帝直接管C殿阁大学士,协助做顾问(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明成祖时期:正式建立内阁(大学士在此参与军国大事商

19、讨)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扩大,取得“票拟”权力 2清朝建立军机处(雍正时期)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影响了王权(根因),处理边疆紧急军务的需要(直因)职能:记录,传达皇帝的命令作用:A提高了行政效率;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3康熙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平三番、收台湾(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剿抚并用打击分裂)反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侵略者,签订平等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二经济1农业: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粮食产量提高,推动人口增长)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大,专门种植区扩大) 2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成为主导(官营手工业不讲经济效益,生产积极性差)彩瓷大发展(行销全世界)专门化的工

20、商业市镇出现(多在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产生标志:具有雇佣关系B最初产生:丝绸纺织业(机房、机工、机户)C缓慢原因: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广大农民既没有购买需求,也没有购买能力)、封建制度与政策的阻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3商业: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源自美洲,促进商经)出现区域性商帮实行“海禁”政策:A原因:稳定封建统治,防止外来侵扰;B结果:对内阻碍商经资萌,对外落后世界潮流三文化1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产生背景:A商经资萌的发展;B封建体制的衰落;C理学思想的束缚代表人物:A李贽(明朝)(异端)(“反孔”)B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君专、工商皆本

21、、经世致用)历史意义:在当时对君主专制造成了一定冲击,在近代给反封建民主思想以启迪 2科技: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中西合璧)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中医药物学经典)(具有初步的进化论思想) 3艺术:小说:A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的衰落B代表:四大名著(不同角度的体现反封建思想)京剧:清朝时形成 中国近代史(18401949)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中国遭遇的四次大规模侵略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战争原因:根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直因:虎门销烟(西方侵略者利用鸦片走私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

22、难) 2战争过程:东南沿海,英国直接,美法借机 3战争结果:直接结果: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割地赔款(香港岛)五口通商(东南沿海)协定关税(最体现侵略时代特征)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后演化成租界地)深远结果:开始沦为半半,学习西方自强;卷入世界市场,促进自经瓦解;遭遇文化侵略,改变传统生活。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战争原因:根因:英法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直因: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增大商品输出) 2战争过程:东南沿海和京津地区,英法直接,美俄借机 3战争结果:直接结果: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地赔款(九龙半岛)十一口通商(整

23、个沿海和长江下游)外国人可在中国内地经商传教游历外国船只自由往来各个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清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允许华工出国(掠夺劳动力)深远结果:进一步沦为半半,进一步学习西方自强;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自经瓦解;进一步文化侵略,进一步改变传统生活。三甲午战争(18941895) 1战争原因:根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占领中国市场,掠夺自然资源,进行资本输出直因:朝鲜问题(朝鲜农民起义,日本借机插手,挑起中日战争) 2战争过程:朝鲜半岛、黄海海战、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日本 3战争结果:直接结果: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台湾及澎湖列岛)四口通商(长江中游,深入内地)开办工厂(最体现侵略

24、时代特征)深远结果:大大沦为半半,强烈需求学习西方自强;大大卷入世界市场,自经加速瓦解;大大文化侵略,加速改变传统生活。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战争原因:根因: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直因:义和团运动 2战争过程:京津地区,英法美德意日奥俄 3战争结果:直接结果:辛丑条约赔款解除山海关、天津到北京一线的军事防御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对外国人的组织,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深远结果:完全沦为半半,更加强烈需求学习西方自强;完全卷入世界市场,自经更加加速瓦解;完全文化侵略,更加加速改变传统生活。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中国人民图强自立

25、的七次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背景:内忧外患,天灾人祸 2过程:金田起义(1851)定都天京(南京)(势力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朝田亩制度(反对封制,体现农利;平均主义,空想难行)天京事变(农民局限性,由盛转衰落)资政新篇(反对封制,发展资义;不合农需,无法实行)失败(1864)(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打击清政府,农义最高峰;反封又反侵,时代新特色二洋务运动(19C6090年代)1背景:内忧外患,巩固清统 2过程: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中体西用(体现运动性质);自强求富(体现实践手段)实践活动:A兴办近代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第一

26、家),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的),开平煤矿(李鸿章,民用企业)B建立近代教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近代人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组建近代军队:建立三洋海军(北洋舰队最强) 3意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培养了近代人才;但是不能让中国从根本上走向富强;(运动性质所决定)使中国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三戊戌变法运动(18951898)1背景:民族危亡加剧(根本);马关条约签订(直接);用资义政治改造中国(主目)民族资产阶级获得一定发展(客条) 2过程:早期维新思想:A产生时间:19C60年代;B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C主要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君主

27、立宪制度、借鉴西方文化(教育、科技)维新思潮发展:A产生时间:19C90年代;B代表人物: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变法思想基础);梁启超(变法通议,提倡民权);谭嗣同(仁学,提倡平等);严复(天演论,宣传进化论思想)公车上书:标志维新变法运动开始(1895)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强学会、强学报、时务报、保国会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康有为,维新派施政纲领百日维新:定国是诏(光绪皇帝,开始标志);主要举措:A鼓励工商业,取消旗人特权;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滥官员;C设立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D编练新式军队,淘汰旧式军队北京政变:慈禧囚禁光绪,杀害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28、3意义:宣传了维新思想,是中国人的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由于民资自身的软弱性和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而失败;为之后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四义和团运动(1898-1900)1背景:民族危亡(根),反对洋教(直) 2过程:主要地区:华北地区(京津为主)口号:“扶清灭洋”(盲目排外,被清政府利用)结果:被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联合镇压 3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五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01-1905,1905-1911)1目的:挽救满清政府的统治 2过程:组建新军(北方新军成为北洋军阀的基础,南方新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废除科举(新式学制,鼓励留学)促进实业(放松限制,民资发展)预备立宪(1905五大臣出国,1908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专制,丧失支持) 3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不能挽救清政府灭亡,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六辛亥革命运动(19051915)1背景:民族危亡加剧(根本);革命思想的兴起(直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主目)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获得发展(客条) 2过程:组建革命团体:A兴中会(1894)(孙中山,最早);B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