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5499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docx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1

六 有教无类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予者商也起:

站起来。

B.弃而违之违:

违反。

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反:

类推。

D.由也兼人,故退之退:

退后。

解析 A项应为“启发”;B项应为“离开”;D项应为使动用法,使……后退。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解析 A项,连词,表承接,就。

B项,兼词,之于。

C项,副词,表猜测,大概。

D项,动词,罢免/语气词,了。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求也退,故进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

④既东封郑 ⑤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⑥既来之,则安之

⑦必先苦其心志 ⑧越国以鄙远 ⑨齐威王欲将孙膑

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②③⑤/④⑧⑨/⑥⑦⑩

B.②③⑤/①④⑨/⑥⑦⑧⑩

C.①②③⑤/④⑥⑧⑨/⑦⑩

D.①④⑤/②⑥⑨/③⑦⑧⑩

解析 ①②③⑤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⑨是名词作动词;⑥⑦⑩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A

4.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其斯之谓与 ②何谓也 ③回也非助我者也 ④起予者商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②均为宾语前置句,③④均为判断句。

答案 A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C.思而不学则殆

D.求也退,故进之

解析 D项“进”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B、C三项均无活用现象。

答案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B.至于他邦,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C.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D.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解析 A项“中人”在句中指“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B项“至于”在句中指“到了”;D项“不说”在句中指“不喜欢”。

答案 C

7.名句默写。

(10分)

(1)__________,可以语上也;__________,不可以语上也。

(2)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____________,富而无骄,何如?

(6)如切如磋,____________。

答案 

(1)中人以上 中人以下 

(2)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3)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4)学而不思则罔 (5)贫而无谄 (6)如琢如磨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8~11题。

(1)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子张问曰: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

”子曰:

“忠矣。

”曰:

“仁矣乎?

”曰:

“未知。

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

”子曰:

“清矣。

”曰:

“仁矣乎?

”子曰:

“未知。

焉得仁?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求也退,故进之  退:

退缩。

B.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政:

政事。

C.由也兼人,故退之  兼人:

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情。

D.弃而违之  违:

离开。

解析 C项,兼人,一人顶两人,超过别人,即敢作敢为。

答案 C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解析 A项,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B项,介词,把/动词,认为。

C项,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啊,也可不译。

D项,动词,到/代词,这。

答案 A

10.下面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B.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许多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说的,因此我们对于孔子的话,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教条地照搬照用。

C.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白了,但他们两人还算不上仁。

D.在孔子看来,“忠”和“清”只是“仁”的一个方面,仅有忠和清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不能称为君子。

解析 D项,“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不能称为君子”错,根据文意可知,孔子仅仅认为他们两人不能称为“仁者”。

答案 D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推进他一把,以便他遇事能够放下包袱;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以使他遇事能够退一步想想。

(2)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陈文子抛下这四十匹马到别的国家去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_,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

“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孔子曰:

“改节即何取于仁廉哉?

”子贡曰:

“若回也,其不改节乎?

”子曰:

“然。

”子贡以所见告孔子,子曰:

“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

女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

“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

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

”对曰:

“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

不可祭也。

”孔子曰:

“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

“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

”二三子由此口服之。

子路问于孔子曰:

“君子亦有忧乎?

”子曰:

“无也。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选自《孔子家语》)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厄于陈蔡          厄:

穷困,灾难。

B.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赍:

携带。

C.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说:

陈述,解说。

D.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患:

担忧,忧虑。

解析 C项,“说”通“悦”。

答案 C

1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解析 D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代词,他/代词,修行。

B项,动词,表示应答时肯定对方,是的/代词,这样。

C项,介词,把/连词,因此。

答案 D

14.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颜回在做饭的时候,见到灰尘落入饭中,便把黏着灰尘的米粒捡出来吃了。

B.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

C.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作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D.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作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

解析 B项,“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错,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

答案 B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分)

(1)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颜回、仲由就在土屋之下做饭,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把黏着灰尘的米粒取出来吃了。

(2)我相信颜回为仁很久了,虽然你有这样的说法,我也不会怀疑他,这或许一定另有缘故吧?

(3)君子的修行啊,在没能做到的时候,欣喜满足于大道之意;在做到之后啊,又欣喜满足于实践着大道。

所以终生都能喜悦快乐,而没有一天的忧愁。

【参考译文】

孔子在陈蔡被困住了,随从的人七天没吃东西。

子贡怀揣着他所携带的一些财物,偷偷越过围截的人溜了出去,向乡民换回了一石米。

颜回、仲由在破房子里烧饭,有点儿黑灰掉到饭里,颜回拿出来吃了。

子贡从井边望见了这情景,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偷吃饭。

就进去问孔子:

“仁德而有操守的人穷困了会改变名节吗?

”孔子说:

“改变了名节怎么还称得上仁义之士呢?

”子贡问:

“像颜回这样的人,他不会改变名节吗?

”孔子说:

“是的。

”子贡就把颜回偷偷吃饭的事告诉孔子,孔子说:

“我相信颜回是仁义之士已经很久了。

虽然你说了方才那些情况,不能因此而怀疑他,他那样做一定有缘故。

你停一下,我去问他。

”孔子叫颜回进来说:

“以前我曾梦见祖先,这难道是祖先在上天开导我们,保佑我们吗?

你快煮好饭,我要献饭祭祖。

”颜回说:

“刚才有点儿黑灰掉到饭里,我想不管它,那么饭就不干净了;想扔掉那些饭,太可惜了,我就拿出来吃了,不能用这种饭祭祖啊。

”孔子说:

“这样的话,是我也会吃掉它。

”颜回出去后,孔子环顾对学生们说:

“我相信颜回,不只今天(已经很久了)。

”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

子路问孔子:

“君子也有忧虑吗?

”孔子说:

“没有。

君子的修行啊,在没有得到的时候,那就会自得自乐;如果已经得到了,就快乐于有所作为。

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快乐,没有一天的忧虑。

小人就不这样,在没有得到的时候,那就忧虑得不到;如果已经得到了,又会害怕失去。

所以小人有终身的忧虑,没有一天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