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127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对联题训练.docx

高考对联题训练

高考对联题训练

篇一:

2015-高考对联类型训练

高考对联类型训练

写对联:

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二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

这是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名联:

1.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2.顾炎武: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3.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喜欢的对联:

1、

2、

3、

高考对联题:

一、根据对联知识选择上、下联:

1.2014年北京高考题,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下联为

A万户春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

【】

理由:

2.201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数峰无语立斜阳B水面风回聚落花

C蝉曳残声过别枝D楼上春容带雨来

答案:

【】

理由:

3.2009年湖南,上联:

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

【】

理由:

二、根据对联知识及要求组合对联

4.2014年山东,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

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

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5.2009年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

千里绿春绣锦万山金座凝香

新春联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上联:

下联:

三、根据对象确定对联归属

6.2010天津.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

7.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

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

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

答案:

【】

8.2009年浙江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答案:

【】

四、律诗排序。

9.给下列一首律诗排定颔联与颈联。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

,。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四句分别是:

①入郭僧寻尘里去②小艇归时闻草声

③过桥人似鉴中行④浮萍破处见山影

请你根据律诗常识进行排序,能还原成正文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

答案:

【】

理由:

10.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哪一种排列次序正确:

①调角断清秋②征人倚戍楼③春风对青冢④白日落梁州⑤蕃情似此水⑥长愿向南流⑦大漠无兵阻⑧穷边有客游

A、①②⑤⑥⑦⑧③④B、⑤⑥⑦⑧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⑦⑧⑤⑥D、⑤⑥①②⑦⑧③④

答案:

【】

理由:

五、根据对联知识修改对联

11.有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此联总体不错,但从工对的角度看,上联的“天下”二字改为更妙。

12.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你修改。

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修改“”

13.据对联的特点,修改下面一副对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

山间竹笋,尖尖的嘴厚厚的皮空空的腹。

下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联,任选一副,把你认为不妥之处请修改过来。

要求:

这是《状元之路》丛书的两副对联,修改时必须把丛书名字《《状元之路》镶嵌在对联中。

(1)上联:

承日月精华出人间好书;下联:

《状元之路》越走路越宽。

宜修改联,此联修改为:

(2)上联:

升一轮旭日,看神州大地分外妖娆;

下联:

圆一个梦想,借状元之路千帆竞发。

此联应修改为:

六、作对联

15.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①扫千年旧习

②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16.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

学问藏今古下联:

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参考答案

1.C

2.B

3.C

4.春节:

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

青艾驱瘴千家乐陶陶碧波竞舟十里欢

5.春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

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6.分别是⑤③①

7.B

8.B

9.D

10.D

11.把“天下”改为“中外”

12.把“稻麦”改为“五谷”

13.第一上下联,调换位置;第二改为“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14⑴,依下联改:

日月精华愈出书愈好.依上联改“走状元之路铺大学坦途”,并把上联稍改为:

“承日月精华创人间书典”。

⑵升一轮旭日,看神州大地百花齐放;

15.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迎十里春风,展千秋新颜;②大地气象新,人民志气高,

第二题: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16.才识贯中西

17.第一题①梅花朵朵香,生活步步高②神州面貌新,一枝杏花娇

第二题:

春光融融新气象新风貌伴新年到来

篇二: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及答案、对应练习题)

高考对联知识复习

一、简约式掌握对联相关知识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从结构上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重复的字;②上下联词组要对应,词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③上下联的意境要相随;④上下联平仄要相对。

对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①春联(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②楹联(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刻琢的联语),③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对联),④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后人怀念之情的对联),⑤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此外还有赠联、勉联等。

二、完整式

对联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

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

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

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

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

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二、内容上的要求

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

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

①反对侵略/学习下棋②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

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可挑剔,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毫无关联。

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

通常有三种类型:

1、正对:

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如上文中的对联。

又如:

“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

”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

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

2、反对:

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上联的“横眉冷对”,下联的“俯首甘为”,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3、流水对:

也叫串对,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意思。

例如: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

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对联的高标准。

但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做到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内容彼此相关,也就可以了。

三、对联的写作方法指导

1、对联的内容都相关,在解答对联题时,就可以借助联想,利用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

先把一句拆成几个词组,利用联想的方法,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

例如2004年高考题全国卷出的上联“扫千年旧习”可拆成“扫--千年——旧习”,与“扫”相关的词有“除、革、去、改、破、树、立、乘、展”等,与“千年”相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三秋、四时、一代、几辈”等,与“旧习”相关的词有“陋俗、歪风、恶俗、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就可

以成“除百岁陋俗”“树一代新风”。

这种拆合法对初学练习写对联的学生比较实用。

2、一副对联就像一首浓缩的诗歌,也要注意立意。

或写景或言志或抒情,或深思历史,或剖析现实,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得有明确的感情,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选取符合这一立意要求的意象。

3、学生在平时应该多积累,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工整的对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读得多,记得多,对写对联大有裨益。

4、要善于化用。

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

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

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中融进“青出于蓝”“庖丁解牛”成语典故。

四、了解对联命题形式

A、根据提供的语境要求写一副完整的对联。

B、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这种题型考查是最常见的,2004年的高考对联题全是这种题型。

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

1、填空式。

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如: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2、补拟式。

这种形式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采用的就是这种命题形式。

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

如:

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30字。

(对联:

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

3、调整式。

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结合。

如:

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下联调整为: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情景式。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如:

教师节到

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参考答案:

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5、话题式。

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例如,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

(参考答案:

奉献——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

立志——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

恒心——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能穿。

6、改写式。

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

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划线部分可改为:

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7、概括式。

这种形式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

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语段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

举例略。

七、强化对联习题训练

(1)、关注佳联妙对,增加感性认识。

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诗词名篇目中的对偶句的赏析,像王勃、李白、杜甫、苏轼、毛泽东等的佳联妙对以及民间楹联和诗联。

如:

王勃的千古绝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再如:

岳阳楼上何绍基的一副绝好长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联巧妙地把与岳阳有关的历史人物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及八仙中的吕洞宾嵌入对联中(“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

“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

此外,我们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名胜古迹也有很多好对联,也是值得一读的,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拟写对联。

历届高考对联题(附答案)

1987年

六、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

句与它组成对偶句?

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A)

1991年

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

A.邓拓毛泽东曹雪芹B.邓拓邓小平曹禺C.吴晗毛泽东曹禺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

(A)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

传统;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C)

1992年

10.“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2分)

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C]

2004年

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篇三:

高考对联练习

.对联练习

1、东湖波纹细,

2.镜台山上悬日月,

3.残雪梅中尽,

4.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5、柳丝系落日,

6、夕阳无限好,

7、几多风雨心难老,

8、千年修炼,

9、万里旅途,

10、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

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

迎候在码头的数百

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

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

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

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

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

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当刘翔、田亮、郭晶晶

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

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

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11、话题式:

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

对联。

12、组合式: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

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

13、调整式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

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

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

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1、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

难报恩来生为国家耿耿忠心昭日月何堪魂去青史千秋功同五岳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死为人民

①对联:

②对联:

2、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

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对联:

3、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

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

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

所合精锐四方。

下联调整为: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用对联形式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

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林匹克男子110米栏领

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

决赛中,从始自终一路领先的刘翔将对手拉

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栏和200米——始终是

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

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

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

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

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

地。

身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

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

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

点。

对联练习答案

1、东湖波纹细(西园花气浓)(南山树色深)

2、镜台山上悬日月(如意塔下镇妖邪)(官井洋中浮乾坤)(白鹤岭前挂虹霓)(桃源洞里

藏神仙)

3、残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4、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

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蓝轩客)

5、出句:

柳丝系落日对句:

芳草接暮鸦归燕剪流霞

6、夕阳无限好,晚霞分外明。

7、几多风雨心难老,无限情意手犹牵。

8、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9、万里旅途,绝无半点负心。

10、对联: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

做这种对联题,首

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

参考答案:

香港欢送

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11、对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

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

性,显才情,见灵气。

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12、对联:

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性较高。

要正确

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先要判断对联所写的是谁。

把陆游的生平及“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提供的短语相对照,

可知对联写的是陆游。

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

收等特点,加以组合。

答案为: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13、下联调整为:

这种题型既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测试了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

修辞方法等考点。

考生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