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9702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docx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猜一猜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教案:

猜一猜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100猜一猜

二、教学准备

简单多媒体课件;四人一小组,每小组分给糖果、红枣、花生、小石子、橡皮等小物品。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猜一猜既简单的逻辑推理,这一教学内容编排在二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称为数学广角。

猜一猜这教学内容又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

逻辑推理思维性比较强,学生对纯文字的推理可能会迷糊,如果在一定的情境中,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就会是另一种效果,于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方法--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根据此课时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和低段学生的爱玩好动性,我设计让学生合作游戏活动、合作讨论交流,并贯穿全课,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从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中领会到知识的真谛。

在学习二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推理中,我均设计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游戏活动。

让学生活动了、亲身体验了,才知道其中味道的酸甜苦辣,才能感悟到知识其中的内涵。

同时也投学生们所好,满足他们的活动欲、表现欲和求知欲。

活动中、活动后同学们都需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两次小组活动中、活动后又连环设计让学生组内、班内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让逻辑语言得以训练,让逻辑推理能力得以发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数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猜一猜讲台上两上盒子里分别装什么礼物

2、老师加提示语(分别装着红花和黄花),学生继续猜。

3、老师再加提示语(上面盒子里不是红花),学生继续猜。

4、引出课题:

简单的逻辑推理--猜一猜

先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猜,从中感悟无法猜准,再在老师的提示下明确是红花和黄花,学生还是不能猜准,最后老师再次提示,学生就能猜到确定的答案。

这样层层紧接,环环相扣,让学生们深刻感悟到逻辑推理要根据前提条件下结论,初步理解推理中的逻辑,这样的引入既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起点。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展开

1、探究两个条件的推理

(1)老师设计学生猜。

老师边设计边叙述:

老师左右手分别拿着糖和红枣,左手拿的不是红枣,猜猜老师右手什么?

(2)指名上台设计全班学生猜。

(3)小组轮换角色合作设计、猜、说理。

(4)小组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交流

(5)小结推理方法

2、探究三个条件的推理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3的情境。

①留足时间小组讨论交流

②全班交流

③师生小结推理方法

(2)小组合作活动

①师说明活动要求(三人设计、一人猜)

②组内分角色活动

③小组上台展示与全班交流

3.[备选]:

两个条件推理的思路有两种,可以先肯定这,也可以先肯定那,老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

三个条件推理设计题目的提示语可以变化,在学生游戏活动中要提示和鼓励学生变化提示语,以开发学生求异思维。

让学生小组合作游戏活动、合作交流;设计题目,说条件,猜结果,上台展示,全班交流。

正中学生们的意,中了他们爱玩、好表现的天性。

让学生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简单逻辑推理的过程,使他们感受逻辑推理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拓展(分礼物)

1、课件出示题目

红黄蓝绿

第一大组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红花

第二大组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红花,也不是黄花

第三大组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红花、不是黄花,也不是蓝花

第一大组小朋友的礼物第二大组小朋友的礼物

()()

第三大组小朋友的礼物第四大组小朋友的礼物

()()

2、同组学生自由讨论

3、派代表上台认领自己组的礼物

4、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说说自己这组同学的礼物是什么颜色的花;是怎么猜到的。

四个条件的推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让大组学生一起讨论找到推理的突破口,再猜到自己的礼物。

同时让学生体验到集体力量大无比,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

(四)全课总结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

(一):

引入

1、瞎猜(讲台上放着两个盒子)

师:

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礼物,装在这两个盒子里,猜猜上面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下面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学生漫无边际地猜)

师:

你们还要猜吗?

(学生迟凝了,举起的手又放下)

师:

为什么不猜了?

学生零散自由地说:

世界上礼物这么多种,这样是猜不着的。

2、犹豫猜

师:

是呀!

这样是猜不着的,老师给你们提示提示:

这两个盒子里的礼物分别是红花和黄花。

生1:

上面盒子里装的是红花,下面盒子里装的是黄花。

生2:

上面盒子里装的是黄花,下面盒子里装的是红花。

师:

有两种答案,还是不能确定,怎么办?

生自由:

再给我们提示提示吧!

3、确定猜

师:

上面盒子里的礼物不是红花,现在谁能猜得准?

生几乎异口同声:

上面盒子里的礼物是黄花,下面盒子里的礼物是红花。

片段

(二):

拓展(分礼物)

1、引言:

小朋友表现都很棒,老师要把礼物分给大家,请小朋友首先猜猜自己得到什么礼物?

2、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读题。

[题目同教学过程的(三)]

3、大组讨论。

(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紧锁眉头)

师边巡视边提醒:

每一大组小朋友得到的礼物是一样的,一个人猜不出来,可以一大组小朋友聚到一起商量啊,集体力量大无比呀!

(学生开始大组商量讨论)。

师:

商量好了的,每组派代表领去自己组小朋友的礼物。

(四组各领走了礼物)

4、全班交流

师:

哪一组先派代表说说自己这一组小朋友的礼物是什么花?

并说说是怎样猜到的?

第三组代表:

我们这一组得到的不是红花,不是蓝花,也不是黄花,那么一定是绿花。

第二组代表:

第三组得到绿花,剩下只有红花、黄花、蓝花了。

我们这一组得到的不是红花,也不是黄花,那一定是蓝花了。

第一组代表:

现在剩下只有红花和黄花,我这组得到的不是红花,那一定是黄花了。

第四组代表:

剩下只有红花了,我们想也不用想我们的礼物就是红花了。

师:

哦!

你们这一组捡了个便宜。

第四组的一女生连忙站起来说:

老师不是这样的,我们也想了的,就让我来说吧。

(此生把推理过程从头到尾很有条理的、很完整地叙述出来,赢得了同学们和听课老师的掌声。

六、教学反思

整堂课学生参与愿望强,参与广度,学生学得有味又有效。

(一)在想猜中领悟

平时,老师们有没有注意到,只要老师抛出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就来劲了,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急着要猜。

可见猜想是学生们最乐意答的题。

这节课引入环节。

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即漫无边际地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我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

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为本课对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在游戏中内化

游戏活动是学生的至爱,学生一做起游戏就不知疲倦,十分投入,掌握游戏的技巧,领会游戏的内涵,恐怕我们做老师的也比不上他们。

这节课中,我设计两次游戏活动,在组长的组织下,游戏活动井井有序,个个滋滋有味,效果也很显然。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分角色轮换设计猜想并叙理。

学生们从中内化了简单逻辑推理的来拢去脉、前因后果,也内化了推理的思路与方法。

(三)在合作中提升

这节课中,我多处让学生合作。

在学了两个条件的推理后,设计学生分小组游戏活动;在学习三个条件的推理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此后又安排学生分小组游戏活动;特别是最后,我鼓励学生以大组为单位自由合作商量。

在合作中,偶尔个别在活动中出错,组内会帮助解决;个别胆怯的学生一个人不敢上台展示,小组合作了,胆子也大了,能有能耐展示自我了。

学生们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从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就拿这节课的拓展题来说吧,四个条件的推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在合作商量下迎刃而解了。

合作拓宽了学生们的思路,拓展了同学们的策略,提升了同学们的多元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