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6138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识字四

课时

1

教案

序号

43

教材分析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

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

“识字4”有三组成语。

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次备课

一、读词巩固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

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

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少一点。

拔:

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

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

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四、练习

  1、把成语填完整。

    ( )苗( )长    ( )到渠成  

( )井( )天取( )补( )    

相得( )( )    瓜( )蒂( )

    一叶( )( )        徒劳( )( )

2、把你收集的成语写下来,和同学互换,互相读一读、记一记。

3、把你积累的成语中的生字做成卡片,以备复习时使用。

识字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3.坐井观天

课时

1

教案

序号

44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另外教材中出现了三次对话,要指导学生把语气读好。

可以进行故事续编,写写青蛙跳出井底以后会看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4.发挥想象,续编小鸟跳出井口后的故事。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二次备课

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

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

“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问:

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

“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

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

(井底之蛙)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有条件可用多媒体)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喜欢读哪几段,读给大家听听。

 4、同桌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互相评议。

13、坐井观天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3.坐井观天

课时

2

教案

序号

45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另外教材中出现了三次对话,要指导学生把语气读好。

可以进行故事续编,写写青蛙跳出井底以后会看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4.发挥想象,续编小鸟跳出井口后的故事。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二次备课

一、齐读课文

  二、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自己练一练)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小结:

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坐井观天”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做课后练习题

   1、读课后第4题的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两个动作连得很紧。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来仿说句子。

 

 

 

 

 3、指名按这样的句式说话。

  四、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齐读生字卡片。

   2、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

谁能告诉大家?

(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

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写“答”字时,注意上边的竹字头约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沿”、“答”、“弄”、“错”等字。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五、比较形近字,用形近字组词

    

(1)教师出示小黑板,比较课后第3题的3组形近字。

    

(2)学生自己组词,同桌互相批改纠错。

13、坐井观天

沿、答、弄、错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4.我要的是葫芦

课时

1

教案

序号

4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

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

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

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二次备课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边看第一幅图边讲)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葫芦藤上长满绿叶,开出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这个人天天都去看几次,可是最后一个葫芦也没结。

这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看图读课文。

  说说这课书讲的是什么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应注意的读音。

  2、记忆字形。

  葫:

上边是草字头,下边是“湖”字去掉三点水。

组成“葫芦”。

  挂:

提手旁加双“土”。

组成“挂着”。

  些:

横部,左上容易错,不能丢掉竖。

组成“一些、有些”,表示不定的数量。

  盯:

左边是眼目旁,右边是“丁”,指不错眼珠地看。

 

 

 

 

居:

上边是尸字头,下边是“古”,组成“邻居、居住”。

  四、巩固练习。

  1、读生字词卡片。

  2、读课文。

  3、读二类字并组词。

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葫芦    

蚜虫

       叶花   (黄落)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4.我要的是葫芦

课时

2

教案

序号

47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

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

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

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二次备课

一、边看插图,边读课文。

  这课书有几段:

(四段)看看每段都讲的是什么?

  二、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

他的样子是怎样的?

(看葫芦,很高兴、很得意)

  

(2)读第一段,这个人种的葫芦怎么样?

  “细长”说出了葫芦的形状,“长满”说明什么?

(长得好,枝叶茂盛)说说小葫芦长成的过程。

(长叶、开花、结葫芦)这个人对小葫芦的态度怎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喜爱,每天看好几次)这个人当时想什么?

(快长大)

  2、自学第二段。

注意这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蚜虫:

植物上的害虫。

“一些”说明蚜虫还不多。

  自言自语:

自己跟自己说。

 

 

 

 

3、小组讨论第三段。

(1)那个人听了邻居说的话以后,“感到很奇怪”,“奇怪”是什么意思?

(纳闷,不理解、不明白)

 

(2)那个人“奇怪”的是什么?

(还用治虫?

我要的是葫芦。

 (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那个人的话说得对不对?

为什么?

(不对。

因为叶子可以帮助植物输送养料,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才长得好。

叶子都掉了,植物就没法生长了,也就不能结葫芦了。

  4、学习第四段。

  

(1)看第四幅图,这个人这时的样子是怎样的?

(垂头丧气,后悔极了)

  

(2)读课文,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多、黄、落)

  三、巩固练习。

  看图读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葫芦    

蚜虫

       叶花   (黄落)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4.我要的是葫芦

课时

3

教案

序号

48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

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

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

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二次备课

一、总结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看看图上的这个人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得意——盼望——满不在乎——垂头丧气

  3、你从哪儿看出这个人喜爱这棵葫芦?

(每天看、盼长大)

  4、这个人得到葫芦了吗?

为什么?

(他的眼睛只盯着葫芦,有了虫子也不治。

虫子吃叶子,影响了植物生长,所以没得到葫芦。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植物的叶子直接影响果实的生长,叶子掉了,就不能结葫芦了。

  

(2)要听别人劝告。

这个人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早点治蚜虫,葫芦就可以保住。

由于他不听人的劝告,所以才使自己的想法落空。

  二、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第一段要读出喜悦之情。

第二段读出急切盼望小葫芦快长大的心情。

第三段邻居的话读出诚恳,这个人的话读出奇怪、不解、满不在乎的口气。

第四段读出失望、后悔的语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葫芦    

蚜虫

       叶花   (黄落)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课时

1

教案

序号

49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文章通过“绿绿的、细细的”和“光秃秃、弯弯曲曲”等词语的对比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并且积累了一些“——的”“又—又—”“AABB”“ABB”式的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次备课

一、引入。

   1、引入谈话。

   2、课件演示小柳树生长过程,认识“小柳树”。

   3、课件演示小枣树生长过程,认识“小枣树”的“枣”。

   4、请学生大胆猜想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识字。

(一)阅读课文,印证猜想。

   1、自读课文,

   

(1)方法储备:

    ①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②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怎么办?

   

(2)学生自由读。

   (3)引导交流。

   (4)教师检查。

   2、和你的猜想进行对比。

  

(二)阅读课文,体会文意。

 

 

 

 

1、抛出问题:

你喜欢它们吗?

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找各人的理由。

  4、教师分类引导。

    ①学习分类处理资料。

    ②学习读好。

  三、总结。

    你学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真美(绿绿的细细的又细又长)乘凉

什么也没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小枣树:

难看(弯弯曲曲光秃秃小小的)

枣子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课时

2

教案

序号

50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文章通过“绿绿的、细细的”和“光秃秃、弯弯曲曲”等词语的对比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并且积累了一些“——的”“又—又—”“AABB”“ABB”式的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次备课

一、感悟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1——4节,找一找小柳树美的句子。

   2、交流,并进行朗读指导。

    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出示这句话。

(图)①抽生读,评议。

(你读的比小柳树还美)你是怎么来读好这句话的。

给重点词加点。

②齐读。

    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①自由读,你觉得哪个词写得特别美?

谁还觉得哪个词特别美?

课件加点。

   ②想不想看看小柳树浅绿色的美(图)谁能通过朗读来夸一夸它?

   ③芽儿变成小叶子,多高兴啊,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柳树。

   小朋友假如你是小柳树,想不想到美丽的大自然去看看。

C、课间游戏,听音乐,小柳树们扭扭腰,动动手,梳梳

 

 

 

 

自己的头发。

  D、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柳树又发生了变化,它变得?

  ①出示:

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②谁来读读。

 ③谁能来得意地读一读这一句话。

④小朋友,你知道小柳树在得意什么?

⑤齐声来夸一夸自己。

  3、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感受小柳树的美,齐读这三句话。

 二、朗读、感悟小柳树的得意。

   1、小柳树长得这么美,可是小枣树呢?

(图)看图说说。

   2、找一找课文是怎么写小枣树的?

   3、我们的小柳树看到了小枣树是怎么说的?

   ①自由读。

②抽生读。

③动起柳枝读一读。

   4、小朋友,你认为小柳树这样说小枣树对吗?

假如你在院子里,听到小柳树这样对小枣树说,你会怎样劝说小柳树呢?

   5、小朋友说得真好。

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这是非常不对的,小朋友可不能像小柳树这样啊!

   6、齐读1——4节。

  三、书写指导。

   1、学生描写“浅、漂”2、教师示范。

3、学生书写。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真美(绿绿的细细的又细又长)乘凉

什么也没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小枣树:

难看(弯弯曲曲光秃秃小小的)

枣子

教后反思

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

韩月

课题

16、风娃娃

课时

1

教案

序号

51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材中“断断续续”和一些带量词的词语是要求积累的,还要引导学生了解风娃娃做的好事和坏事,做坏事的环节可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重难点及

突破措施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

哪些做得不好?

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风)

   2、板书:

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

   

2、认读没有拼音的字:

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