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8176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docx

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及考点对应知识点总汇

2019年全国卷I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题号

分数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难度要求

2019考纲要求的核心考点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

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与

探究的能力

选择题

7

6

新型电池、环境保护、流程图

8

6

基本营养物质及性质

9

6

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基本实验操

1

0

6

NA的相关计算

中难

1

1

6

有机物结构及同分异构体、性质

1

2

6

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

1

3

6

电化学的综合运用

非选择题

2

6

1

4

1.实验基本操作及仪器识别

2.方程式的书写,实验分析

3.实验综合考察

中难

2

7

1

4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流程图分析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4.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中难

2

8

1

5

1.盖斯定理,速率计算

2.平衡移动,K的计算,

中难

选做题

3

5

1

5

电子排布图,微粒半径判断,空间结构,杂化,化学键,电离能,键能,晶格能,晶胞密度计算

3

6

1

5

流程推断,反应类型判断,分子式书写,官能团,同分异构体

命题区间一化学基本素养的考查

角度一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高考有关“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试题的选材热点总结

(1)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2)大气污染

雾霾——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过多,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排放的废气(如:

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等)、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酸雨(pH<5.6)——大气中含硫氧化物、含氮氧化物过多,与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如硫酸、

硝酸的生产、冶金)、雷电等有关。

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过多,与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

(3)白色污染——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4)能源

最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氢能、风

能源——不产生负效应的能源,如氢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太阳能、核能等。

(5)无机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传统的和新型的无机材料两大类。

传统的无机材料是指以二氧化硅及其硅酸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备的材料,因此又称硅酸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玻璃和陶瓷。

新型无机材料是指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以及各种非金属化合物经特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具有某种优异性能的材料。

2.绿色化学的特点

研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化学制品和化学工艺。

它包括:

(1)开发绿色反应,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100%;

(2)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3)选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4)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5)发展“绿色工艺”;

(6)

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

1.熟记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化学式

(2)胆矾、蓝矾:

CuSO4·5H2O

 

(4)钡餐、重晶石:

BaSO4

(5)孔雀石(铜绿):

Cu2(OH)2CO3

(6)水晶、石英:

SiO2

(7)纯碱、苏打:

Na2CO3

(8)磁性氧化铁:

Fe3O4

2.熟记生活中的下列物质

(1)无机盐净水剂:

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铝,氯化铝,明矾。

其原理均是无机盐电离的金属阳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一起沉

降下来。

注:

K2FeO4是强氧化剂,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是新型净水剂。

(2)常见的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

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包括:

氯气、漂白粉(氯化钙与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次氯酸钠(84消毒液)、次氯酸钙(漂粉精)。

2过氧化物:

过氧化氢(H2O2)、过氧乙酸(CH3COOOH)。

3其他:

二氧化氯、臭氧、SO2、KMnO4、75%的酒精、苯酚。

(3)漂白剂:

漂白粉、次氯酸钠、SO2、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臭氧、活性炭。

(4)干燥剂:

浓硫酸(不能干燥NH3、H2S、HI)、生石灰(也可作食品干燥剂)、无水氯化钙(不能干燥氨气)、硅胶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P2O5(不能作食品干燥剂)。

3.常见无机物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归纳

性质

用途

(1)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2)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

柔韧度

可作光导纤维

(3)

4HF+SiO2===2H2O+SiF4↑

用HF雕刻玻璃

(4)

高温

2C+SiO2=====Si+2CO↑

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

(5)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6)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作保护气

(7)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8)

草木灰和硫铵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

降低

草木灰和硫铵不能混合施用

(9)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

(10)

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

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11)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12)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

(13)

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14)

Na2O2与H2O、CO2反应均生成O2

作供氧剂

(15)

肥皂水显碱性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6)

水玻璃不燃不爆

可用作耐火材料

(17)

硅酸钠的水溶液是一种无机黏合剂

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18)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19)

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20)

铝有还原性能发生铝热反应

可用于焊接铁轨、冶炼难熔金属

(21)

MgO、Al2O3的熔点很高

作耐高温材料

(22)

小苏打与硫酸铝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

可以作泡沫灭火器

(23)

Al(OH)3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

(24)

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

可用作高铁车厢材料

(25)

Fe粉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6)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

(27)

Cu+2FeCl3===2FeCl2+CuCl2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28)

CuSO4使蛋白质变性

误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

(29)

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在医疗上用作“钡餐”透视

命题区间二化学反应与常见反应类型

角度一正确理解表示物质及变化的概念

1.准确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①多种物质组成

①一种物质组成

②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

③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③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联系

分离

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简单混合纯净物

实例

漂白粉、合金、高分子化合物

CuSO4·52HO、冰水混合物

2.正确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

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

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有的有能量变化,有的无能量变化,如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扩散等。

(4)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并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

 

3.化学反应“5种”分类方法

 

4.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发生化学反应时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不相同,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1E反E2,反应吸收能量;E反>E生或E1

2反应热:

ΔH=E生-E反或ΔH=E1-E2。

(2)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图认识反应热

图示

各段表示

的意义

微观

宏观

a表示断裂旧化学键

吸收的能量;

b表示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a表示反应物的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形成生成物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角度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性判断

1.辨析4对概念,理清知识关系

2.警惕三个易错点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同一反应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

(2)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SO2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反应。

(3)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如H2O2与FeCl2反应时作氧化剂,而与KMnO4溶液反应时作还原剂。

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1)强弱规律

1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2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由强制弱。

3判断竞争反应的顺序:

强者优先。

(2)价态规律

1判断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

高价氧,低价还。

2判断“歧化”反应、“归中”反应元素化合价变化。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只靠拢,不交叉”。

(3)守恒规律①计算反应中转移电子数;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

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角度三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1.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

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准则:

看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否反应。

其判断步骤:

先看条件,后看反应。

(1)先看条件——题干条件一看准题干要求,需辨别的离子组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可能”还是“一定”。

二看准附加条件,如①溶液的颜色,若为无色溶液,则MnO4-、Fe3+、Cu2+、Fe2+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

在;②溶液的酸、碱性;③特定离子或分子的存在等。

(2)后看反应——所给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熟记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几种情况

反应类型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复分解反应

生成沉淀

Ba2+与CO32-、SO24-、SO23-;SiO32-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气体

H+与CO23-、HCO3-、S2-、SO23-等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弱电解质

H+与OH-、ClO-、F-、CH3COO-等不能大量共存

氧化还原反应

Fe3+能氧化S2-、I-等;MnO4-、ClO-在酸性、碱性、中性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能将I-、Fe2+、SO32-等氧化

盐的双水解

Al3+与AlO2-、HCO3-、CO23-、S2-、HS-等水解彻底;Fe3+与

AlO2-、HCO3-、CO23-等水解彻底,不能大量共存

络合反应

Fe3+与SCN-;Ag+与NH3·H2O

(3)“5点”特别提醒

①澄清溶液不代表无色。

②含有大量Fe3+的溶液,隐含是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

3含有大量NO3-的溶液,隐含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4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

5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也可能大量共存。

如:

NH4+与CH3COO-、CO23-,Mg2+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存在相互促进水解的情况,但水解程度较小,在溶液中仍然能大量共存。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技巧

(1)观察离子方程式中的符号是否正确、合理,如非可逆反应用“===”,可逆反应用“”,气体符号

为“↑”、沉淀符号为“↓”。

(2)离子方程式中必须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有难溶于水的物质(如AgCl、BaSO4等)、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

弱碱等)、非电解质(如SO2、CO2等)、单质(如O2等)。

(3)离子方程式中的微溶物[如Ca(OH)2等]有时用化学式表示,有时用离子符号表示。

作为反应物时,若为澄清溶液则写离子符号,若是浊液则写化学式;作为生成物时一般写化学式。

(4)注意酸式盐中酸式酸根离子的书写方式,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离子是Na+和HCO3-,其中HCO3-不能写成H+和CO32-;而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必须拆写,如NaHSO4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写为Na+、H+和SO24-。

(5)注意灵活应用电荷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角度四无机物转化过程的综合考查

(1)满足此关系的有Na、K、Ca。

(2)

O2O2H2O

(3)化合物A――2→B――2→C――2→酸,满足此条件的有CH4、NH3、H2S。

2.熟记下列变化过程的现象

(1)氯气:

新制氯水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滴加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2)溴(碘)水:

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3)二氧化硫:

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通入Na2S溶液会产生浅黄色沉淀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4)氨气: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氯化氢产生大量白烟。

(5)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浑浊又会变澄清,加热溶液又变浑浊。

(6)氢氧化亚铁:

在空气中由白色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的Fe(OH)3。

(7)浓硝酸:

无色试剂瓶中长期放置呈黄色;加入铜片,剧烈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加深。

(8)焰色反应(物理变化):

黄色火焰,含钠元素的物质在无色灯焰上灼烧;紫色火焰,含钾元素的物质在无色灯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3.牢记常考离子的检验方法与现象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命题区间三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应用

角度一一定量物质中微粒(共价键)数目的判断

1.宏观量(m、V)与微粒数的换算公式

物质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数目的计算公式为N=n·NA,因此确定微粒数目

(N)的前提是确定目标微粒的物质的量

(n),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量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②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溶液的

[说明]①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目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无关。

体积无关。

2.熟悉每摩常考物质中指定微粒(共价键)数目

(1)求微粒数目

举例

判断正误

注意事项

①1L0.1mol·-1LK2CO3溶液中含有K+数目为0.1NA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溶质中和溶剂中都含有的微粒

c.是离子还是官能团

②1L0.1mol·-1LH2O2溶液中含有O原子数为0.2NA

×

③1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

④1mol—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

⑤1mol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⑥1mol熔融的KHSO4中含有2NA个阳离子

×

⑦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

用电子对数为0.4NA

×

(2)求共价键数

举例

判断正误

注意事项

①0.1molCaC2中含碳碳三键数为

0.2NA

×

1molNa2O2、CaC2中含O22、C22分别是1mol;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不含有碳碳双键;1mol白磷(P4)中含有的P—P键的数目为6NA;1molS8含8molS—S键;1mol金刚石(硅)中含有2molC—C(Si—Si)键;1molSiO2含有4molSi—O键

②1mol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3NA

×

③0.1mol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

④1mol白磷中含有的P—P键的数目为4NA

×

⑤1mol甲烷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4NA

×

⑥1mol金刚石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4NA

3.判断混合物中指定微粒数目的常用技巧——求同存异

举例

判断正误

注意事项

①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a.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不同物质找相同,如:

①、②、③的相同部分分别是最简式为“CH2”“NO2”

“O”;

④中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都含3个离子;⑤每摩尔物质中都含两摩尔“O”;⑥虽然都是水,但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②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③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O原子数为NA

④78gNa2O2和Na2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二者不反应)

⑤1mol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⑥18gH2O、D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

每个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也

不相同

角度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考查

1.常考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总结

举例

判断正误

注意事项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

要注意特殊物质,如由过氧化钠、过氧化氢制取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铁与硫、碘、非氧化性酸反应,1mol铁转移2mol电子;1mol铁与足量的氯气、稀硝酸反应,转移3mol电子

②铁与硫的反应中,1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

③1mol氯气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④标准状况下,6.72LNO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⑤3mol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9NA

×

⑥1mol铁在1mol氯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⑦KIO3+6HI===KI+3H2O+3I2中,生成1molI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2NA

×

2.规避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陷阱

常考陷阱

举例

判断正误

注意事项

(1)溶液体积未知

①在pH=13的NaOH溶液中OH-的数目为0.1×6.02×1023

×

溶液的体积未知,溶

质的物质的量无法

②0.1mol·-L1NaF溶液中所含F-的

×

计算,所含微粒数也

数目小于0.1NA

无法计算

③0.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1NA

×

④0.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

×

(2)标准状况下与非标准状况下的陷阱

①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气体若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能用22.4L·mo-l1计算;标准状况下为非气体的物质:

水、乙醇、硫酸、三氧化硫、四氯化碳、苯、甲醇等

②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2.4L

H2,转移电子数为2NA

×

③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

0.3NA个氧原子

×

④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NA个分子

×

(3)不能完全反应

的陷阱

①2molNO2置于密闭容器中,最终生成的N2O4分子数为NA

×

可逆反应进行不到

②密闭容器中1molN2与3molH2充

分反应,生成2molNH3

×

③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

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底;一定量的浓盐酸(浓硫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金属铜)不能反应完全

④含2mol硫酸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⑤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

(4)盐类水解、弱

电解质的电离

①1L0.1mol·-1LCH3COOH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1NA

×

弱电解质仅部分电

离;注意盐类水解进

②1L0.1mol·-1LNH3·H2O溶液中所含OH-的数目为0.1NA

×

行不彻底

③2L1mol·-1L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2NA

×

命题区间四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角度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

1.一个信息丰富的粒子(原子或离子)符号

2.微粒间的“四个”数量关系

(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

(4)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

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4.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两种模型、四种符号、六种图示

②比例模型:

③电子式:

3六种表达方式

④结构式:

⑤结构简式:

CH3CH2OH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角度二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