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1997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docx

版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讲座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学案

遗传规律及解题方法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16页

一、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上也含有等位基因,另外其遗传还具有特殊性。

伴性遗传的特殊性

(1)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XX)和异型(XY)两种形式。

(2)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于纯合子(XbY或ZdW)内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得到表现。

(3)Y或W染色体上携带的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4)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在写基因型、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如XbY或XBXb。

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两种染色体上基因传递规律的比较

(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疾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母把每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随机传给子女,没有性别差异。

(2)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疾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亲的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传给他的女儿,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可以随机地传给儿子或女儿。

(3)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疾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亲的Y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传给他的儿子,代代相传不间断。

而女性体内不存在Y染色体,所以,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会在女性中出现。

二、“四定法”解答遗传病试题

1.定性:

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可依据“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进行判断。

2.定位:

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1)若为隐性遗传:

看患病女性的父亲和儿子,若其父亲和儿子正常,则不是伴性遗传,肯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为显性遗传:

看患病男性的母亲和女儿,若其母亲和女儿正常,则不是伴性遗传,肯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若无法作出肯定判断,则可根据男女患病比例和是否有交叉遗传来确定最可能的情况。

若男女患病比例相同、无交叉遗传,则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

若男女患病比例不同,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3.定型:

根据表现型及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大致确定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准确确定基因型。

4.定量:

确定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

根据已知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概率,推理或计算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

在计算两种以上遗传病的概率时,可先分别计算每种遗传病的概率,再根据要求将不同遗传病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组合即可轻松解答相关问题。

[题组突破演练]

1.

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

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Ⅰ;Ⅰ        B.Ⅱ1;Ⅰ

C.Ⅱ1或Ⅰ;ⅠD.Ⅱ1;Ⅱ1

解析:

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假若遗传基因为B、b,则亲本可能为XbXb×XBY或XbXb×XBYb,则基因位于Ⅱ1或Ⅰ上。

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亲本为XbXb×XbYB,即位于Ⅰ上。

答案:

C

2.已知控制果蝇某性状(完全显性)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为了依据性状分析其具体位置,以下方案可行的是(  )

解析:

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控制,显性纯合子交配或者隐性纯合子交配,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后代只能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或者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故B、D选项中所述组合无法予以判断。

对于A选项而言,由于雌性为显性纯合子,则子代一定会全部表现出显性性状,故A选项中所述组合也无法予以判断。

对于C选项中所述组合而言,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为aa×Aa,后代无论雌雄,显隐性个体比例都为1∶1;如果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杂交组合为XaXa×XAYa(或XaYA),则后代在雌雄群体中表现型会出现差异,即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不同。

故可以通过该组合的杂交结果来判断基因的位置。

答案:

C

3.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的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

野生型石刁柏(纯合体)叶窄产量低。

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了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

分析回答:

(1)阔叶型的出现可能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

在实验田中,选用阔叶石刁柏雌、雄株杂交,若杂交后代全部为________,则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若杂交后代出现________,则可能是可遗传的变异。

(2)如果通过某种方法证明了该性状出现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选取多组具有相对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并对全部子代叶片形状进行统计。

若阔叶个体数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窄叶个体数量,则阔叶突变型为显性性状,反之则窄叶野生型为显性性状。

(3)经实验证明窄叶野生型为显性性状。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如图Ⅱ2区段)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Ⅰ区段)上。

现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石刁柏:

A.窄叶野生型雌株

B.窄叶野生型雄株

C.阔叶突变型雌株

D.阔叶突变型雄株

应选取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杂交得F1,让F1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F2:

①若F1中雌株为________性状、雄株为________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②若F2中雌株为________性状、雄株为________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F2中雌株为________性状、雄株为________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解析:

(1)若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则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突变型性状,即全部为窄叶野生型;若是可遗传的变异,则杂交后代会出现突变型性状,即出现阔叶突变型。

(2)由于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有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显性杂合子,故将多组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进行杂交,子代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数量要大于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数量。

故当窄叶个体数量大于阔叶个体数量时,窄叶为显性性状;当窄叶个体数量小于阔叶个体数量时,阔叶为显性性状。

(3)假设该性状由E、e基因控制。

如果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A和B的基因型为EE,C和D的基因型为ee;如果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则A的基因型为XEXE,B的基因型为XEY,C的基因型为XeXe,D的基因型为XeY;如果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A的基因型为XEXE,B的基因型为XEYE,C的基因型为XeXe,D的基因型为XeYe。

A和B组合后代只含有显性基因,C和D组合后代只含有隐性基因,故无法通过后代的表现型判断基因的位置。

由于Y染色体上有e基因,与Y染色体上没有e基因时表现型相同(如XeYe和XeY的表现型相同),故父本要选取显性纯合子(B),母本则要选取隐性纯合子(C)。

①如果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eXe×XEY,则子代雌性个体全部为窄叶野生型性状(XEXe),雄性个体全部为阔叶突变型性状(XeY)。

②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ee×EE,子一代全部为Ee,子二代无论雌、雄都存在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性状。

③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eXe×XEYE,则子一代均为窄叶野生型性状,基因型为XEXe和XeYE,子二代雌株中既有窄叶野生型性状(XEXe)又有阔叶突变型性状(XeXe),雌株全部为窄叶野生型性状(XEYE、XeYE)。

答案:

(1)窄叶野生型 阔叶突变型 

(2)大于 (3)B C ①窄叶野生型 阔叶突变型 ②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 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 ③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 窄叶野生型

4.如图甲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图乙,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图甲所示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

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图甲中的Ⅱ2片段,Y染色体上无相应片段。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应部分才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是Ⅰ片段(因为X和Y的Ⅰ片段是同源的)。

(3)从图乙中看出,该病的患者全部为男性,则可以推出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Ⅱ1片段上。

答案:

(1)Ⅱ-2 

(2)Ⅰ (3)Ⅱ-1 (4)不一定。

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专题培优|巧用遗传学比例破解遗传学难题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

 有关遗传学比例的分析及计算是《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一个重难点。

除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常规比例,由于致死效应、基因互作、基因存在位置不同(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等,还会有一些特殊的遗传学比例出现。

涉及特殊比例的试题一般比较难,解答时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1.巧用遗传学比例判断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性状分离比,且比例是显性∶隐性=3∶1,或者说显性性状个体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3/4)1;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双显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3/4)=(3/4)2。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几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都是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依同样方法可推知具有n对等位基因(假设这些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n。

根据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学比例进行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比例分析和计算,是解答遗传题的基本功。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常出现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试题,已知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要求考生判断该性状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是此类试题的常见类型。

[典例1] 某植物种子圆形对扁形为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可用A、a;B、b;C、c……表示。

现有甲、乙、丙、丁四个植株,其中丁为种子扁形,其余均为种子圆形。

其杂交情况如下:

①甲×丁→F1(全部圆形)自交→F2圆形∶扁形=27∶37;

②乙×丁→F1圆形∶扁形=1∶3;

③丙自交→F1圆形∶扁形=3∶1。

(1)该性状至少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依杂交结果判断甲、乙、丙、丁四个植株的基因型: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解析] 

(1)由①组F2圆形∶扁形=27∶37可知,圆形占27/64,为(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知该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可推知每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圆形,其余情况均为扁形。

(2)由①组F2圆形∶扁形=27∶37可知,F1(圆形)基因型为AaBbCc,已知丁为种子扁形、甲为种子圆形,故甲、丁分别为显性纯合个体(即AABBCC)和隐性纯合个体(即aabbcc)。

②组F1圆形占1/4,为(1/2)×(1/2),乙应有两对等位基因为杂合,乙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③组丙自交后代中圆形占3/4,则丙应有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丙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答案] 

(1)3 

(2)AABBCC 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aabbcc

 

该类试题需由后代性状比例推导出控制此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突破点通常为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由比例可推导出控制此性状的基因对数。

如27/64为3/43,可判断出该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如81/256为3/44,可判断出该性状至少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

熟练掌握常见的遗传学分离比及其组合、变化形式,即可轻松解决此类试题。

2.巧用遗传学比例解决“9∶3∶3∶1”变式题

当每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学比例表现为孟德尔常规比例。

但当两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时,孟德尔常规比例被修饰,表现修饰型比例,如12∶3∶1、9∶7、9∶6∶1、13∶3、9∶3∶4、1∶4∶6∶4∶1等情况。

若表现型的比对应数值相加之和等于16,则可认为属于两对等位基因的互作关系,接下来只需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具体作用情况,就可顺利解题。

[典例2]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基因     B基因

     ↓       ↓

前体物质(白色)

中间产物(白色)

紫色物质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花∶白花=1∶3。

若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可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其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所以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共五种。

(3)依题干F1中紫花∶白花=1∶3,紫花(基因型A_B_)占1/4[即(1/2)×(1/2)],可以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Aabb×aaBb。

(4)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9A_B_)∶红花(3A_bb)∶白花(3aaB_、1aabb)=9∶3∶4。

(5)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可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1)两 

(2)AaBb 5 (3)Aabb×aaBb (4)紫花∶红花∶白花=9∶3∶4 (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可以将“9∶3∶3∶1”的四种表现型归类为“双显”“一隐一显”“一显一隐”“双隐”。

在没有致死现象的情况下,“9∶6∶1”“12∶3∶1”“9∶3∶4”“9∶7”“15∶1”等都是“9∶3∶3∶1”的变形,这些分离比仍符合A_B_∶A_bb∶aaB_∶aabb=9∶3∶3∶1。

“9∶3∶3∶1”各种变形的具体情况分析如表所示:

F1表现型比例

相当于自由组合比例

12∶3∶1

(9+3)∶3∶1

9∶3∶4

9∶3∶(3+1)

9∶7

9∶(3+3+1)

15∶1

(9+3+3)∶1

9∶6∶1

9∶(3+3)∶1

13∶3

(9+3+1)∶3

3.巧用遗传学比例解答遗传学致死类试题

致死类遗传问题属于遗传学较难的一类问题。

自然条件下的致死问题一般包括以下4类:

(1)隐性致死:

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对个体发育有致死作用,如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导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

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3)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夭折的现象。

此类题目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就很容易解答。

[典例3]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刚毛变短,称“截毛”)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a和D、d控制。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是灰身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灰身刚毛

灰身截毛

黑身刚毛

黑身截毛

3/15

3/15

1/15

1/15

5/15

0

2/15

0

(1)果蝇中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F1表现型为________的个体中有致死现象发生,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 

(1)亲代果蝇为灰身刚毛,子代中有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所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F1中雌性个体只有刚毛,而雄性个体有刚毛也有截毛,由此可见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果蝇中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由于雌、雄个体中都有灰身和黑身,由此可见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所以果蝇中控制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因此,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以减少因数目较少而产生的误差。

(3)解答本小题的关键首先应判断有无致死现象。

F1表现型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8∶3∶3∶1,分离比对应数值相加之和为15,所以判断有致死现象发生。

其次应判断致死个体的类型及其基因型。

由题干及题表可判断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XDXd、AaXDY。

从分离比中可以看出,致死个体的类型应为雌性灰身刚毛,且致死个体在整个F1中所占的比例为1/16。

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AAXDXd、AaXDXD、AaXDXd,其中AAXDXD、AAXDXd两种类型在F1中所占的比例均为1/16,所以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

[答案] 

(1)X 基因的自由组合 

(2)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 (3)灰身刚毛 AAXDXD或AAXDXd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有无致死现象:

如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杂合个体自交后代分离比对应数值相加小于4,则说明有致死现象发生;如果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分离比对应数值相加之和小于16,则说明有致死现象发生,然后结合致死个体所占的比例推测致死个体的基因型。

虽然遗传学比例变化多样,但其变化均源于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常规比例,不同的比例反映的都是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各种对应关系。

通过对以上三类运用遗传学比例解答遗传学问题的试题分析,我们可掌握“遗传学比例”类习题的有关解题策略,同时加深对遗传学比例的本质认识,提高解题能力。

[题组突破演练]

1.(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当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基因型为mm的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雄植株在进行杂交实验时,雌株需在花蕾期将雌花________,待雌蕊成熟时,______________。

(2)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为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基因型为mm的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

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____________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____________,则说明所测植株为“表型模拟”;如果____________,则说明所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解析:

(1)雌株个体只有雌花,无须去雄操作,只要套上纸袋即可,待雌蕊成熟时,授以父本花粉,再套上纸袋。

(2)由题意可知,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为M_F_∶M_ff∶mm__=3∶3∶2,故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Mmff、MmFf;雄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MMff和2/3Mmff,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雌株∶雄株∶两性植株=[(1/3)×(1/2)+(2/3)×(3/4)×(1/2)]∶[(1/3)×(1/2)+(2/3)×(3/4)×(1/2)]∶[(2/3)×(1/4)]=5∶5∶2。

(3)探究性实验的结论不唯一,要逐一对结果进行分析。

若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与两性植株杂交,后代没有单性植株;若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后代有单性植株。

答案:

(1)套上纸袋 授以父本花粉,再套上纸袋 

(2)Mmff、MmFf 雌株∶雄株∶两性植株=5∶5∶2 (3)①两性植株(或mm个体) ②没有单性植株 有单性植株

2.在一个自然种群的野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科学工作者利用纯种雌性长毛兔与纯种雄性短毛兔杂交得到F1,F1中雄兔全为长毛,雌兔全为短毛,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2,F2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该野兔的体色有三种:

黄色、灰色、褐色,控制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其中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控制野兔上述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1)若只考虑野兔的长毛和短毛这一对相对性状,控制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HL、HS)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若只考虑野兔的体色,黄色兔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若让多只雌性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