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1846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纸的发明

1.背景:

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

西汉早期可能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影响

(1)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外传:

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3.意义

(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

(1)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2)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记录了三种火药配方。

(3)明代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传播: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演进

(1)雕版印刷术:

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

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3)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4)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较多应用。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代编订的使用铜活字印制最大的一部书。

2.传播

(1)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2)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3)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

3.意义: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轻巧记忆]中国古代科技

[概念阐释]“蔡侯纸”

自古书籍大多由竹简编成,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

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

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成纸。

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称“蔡侯纸”。

[易错提醒]

1.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文艺复兴后西方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名师点拨]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源泉:

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2)政治因素:

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经济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

(4)人为因素:

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是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在15世纪以前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受没落专制制度的阻碍而越来越滞后。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材料一]在我国的造纸术没有传到欧洲之前,欧洲人使用“羊皮纸”作为代用品。

据说抄一部圣经要用300多只羊的皮,价格昂贵。

——钱伟长《我国历史上的科技发明》

(1)中国造纸术的传入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

[教你读史]

注意欧洲“羊皮纸”的局限并以此来反衬我国造纸术的意义。

[提示]取代“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印刷术是“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2)据材料二,印刷术传入欧洲的影响是什么?

[教你读史]

材料中“马丁·路德”对印刷术的“评价”是关键,由此理解马丁·路德所说“福音”所具有的独特含义。

[提示]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新教理论的传播和人们的思想解放。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3)怎样理解马克思这句话?

[教你读史]

材料中的“预兆”是关键词,科学地评价了三大发明所发挥的作用。

[提示]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对于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制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

(4)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一、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命运不同的原因

项目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思想文化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充分重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发展

对外政策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

二、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比较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是应用科学,倾向于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与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注重理论的研究和整理、总结。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3.中国古代科技重农业,西方近代科技重工业。

4.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用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述,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明确的方向。

题组一四大发明

1.如图是我国古代某工具的剖面图。

这一工具可用于()

A.炼制丹药

B.制作纸张

C.印刷书籍

D.测定方向

解析:

选D根据图片中“磁石”“针”等信息可以判断指的是指南针,因此可用于测定方向,D项符合题意。

2.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是()

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C.书写材料中的一次伟大革命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解析:

选C根据题干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可判断这项发明是造纸术。

联系教材知识判断A、B、D三项是错误的,选C项。

3.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

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A.耕作B.采矿

C.铸造D.炼丹

解析:

选D本题考查对火药发明的理解。

火药发明是在唐朝中期;但是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从战国到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

故D项符合题意。

4.据《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解析:

选D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

A、B、C三项表述错误。

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出现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大发明中活版出现最晚。

题组二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5.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

其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的是()

A.造纸术B.指南针

C.火药D.印刷术

解析:

选D根据所学,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故D项正确。

6.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解析:

选A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7.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中“?

”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解析:

选A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3~14世纪处于中国宋元时期。

13世纪,火药武器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入欧洲,故A项正确。

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

8.“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解析:

选B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两种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四大发明与此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培根的言论中心意思为“四大发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说明对近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故B项正确;宗教信仰的弱化不是四大发明引起的,故C项错误;四大发明起不到遏制殖民扩张的作用,故D项错误。

一、选择题

1.《后汉书·蔡伦传》记载: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此可得出蔡伦()

A.是纸的最早发明者

B.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C.扩大了纸的用途

D.因造纸有功被西汉皇帝封为侯

解析:

选B依据材料中,蔡伦造纸用的是树皮,麻头等,成本低,故B项正确;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是西汉时期的,故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错误。

2.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

“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A.告别骑士时代B.加速了文化发展进程

C.推动了地理大发现D.引发了社会转型

解析:

选C由材料关键信息“惟凭针盘而行”“一舟人命所系”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古代中国的指南针。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

A项属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与指南针的影响没有关联性。

B、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

指南针传到欧洲,用于航海,推动了西欧新航路开辟,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3.马克思认为: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________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________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________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________”上依次应填入的是()

A.火药、罗盘、印刷术B.罗盘、印刷术、火药

C.罗盘、火药、印刷术D.火药、印刷术、罗盘

解析:

选A根据所学知识,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故选A项。

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西汉发明造纸术

西汉后,纸成为书写的唯一材料

B

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C

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

以后,雕版印刷技术不再使用

D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火药配方

东晋广泛制作火药并迅速运用于军事

解析:

选B西汉时,纸还没有广泛使用,故A项错误;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故B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朝,但并不是宋朝唯一的印刷方法,雕版印刷术仍在使用,故C项错误;火药在唐末才被用于为军事,故D项错误。

5.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解析:

选C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C项正确,D项错误。

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解析:

选C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运用能力。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排除A;中国造纸术出现于西汉,“蔡侯纸”是东汉时蔡伦发明的,排除B;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排除D。

7.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据此,你认为雨果的观点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解析:

选D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作用。

A项不符合材料“中国比我们早”;B项违背这段材料的主旨——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阻碍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C项与材料不符。

8.“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使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

D.中国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解析:

选BA项是三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与材料的主题意图不符;从材料可以看出,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以后,为西方战胜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未能推进社会的根本变革,B项正确;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D项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排除。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南

材料二《韩非子·有度》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

“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材料一所示仪器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最初样式,它在后来发展成为什么?

中国的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

(2)从材料二来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3)材料三中“外国用罗盘针”的影响是什么?

(4)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该项发明成就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能够说明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影响。

(1)问,考查基础知识,结合所学即可回答。

(2)问,从韩非子、郑国等可以判断是在战国时期,从司南“端朝夕”“为其不惑”得知其功能是辨别方向。

第(3)问,根据“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回答作用。

第(4)问,注意东西方对比,“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说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差距的原因主要在社会环境的不同。

答案:

(1)指南针。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2)战国。

功能:

辨别方向。

(3)影响:

为哥伦布等人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或者答新航路的开辟);它也是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和殖民扩张的技术条件之一。

(4)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说明: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中国汉字

(1)起源:

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

商代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3)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书法艺术

(1)含义:

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征:

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

(3)成就:

字体

形成发展

特点

著名书法家

小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秦代:

李斯

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形成于汉末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唐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东晋:

王羲之;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

草书

形成于汉代

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东晋:

王羲之

唐代:

怀素和张旭

此外著名的书法家还有元代的赵孟

,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等。

二、画中有诗

1.演变

(1)石器时代:

制陶工匠就开始在陶器上绘制绚丽的图形;刻画在岩壁上、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比陶器上的画作更早。

(2)先秦两汉:

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分类

(1)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3.特点——“画中有诗”

(1)山水画:

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讲究布局构图,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②以意境为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2)文人画:

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奉为鼻祖。

三、京剧的产生与发展(供选考学生使用)

1.形成:

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的优点逐渐演变而成的。

2.时间:

伴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大约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正式形成。

3.特点: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角色行当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4.地位:

京剧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轻巧识记]汉字的演变及特点

[易错提醒]

(1)我国最早的文字不能说是甲骨文,甲骨文只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文字不等同于书法。

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而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

[概念阐释]

1.中国画

中国画又称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

作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绢素以及矿物颜料。

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又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在艺术风格上,中国画可分为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大类型。

2.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共同构成另一要素“舞”。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中国的书法艺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历经发展,最后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主要字体。

魏晋时期,书法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

3.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画中有诗”是诸多中国画杰作的共同特点。

4.中国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京剧是戏曲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的“国粹”。

(供选考学生使用)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材料一]

(1)结合图片分析唐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

[教你读史]

判读图片史料一般分两步,第一步观察图片获取表面信息;第二步深层分析图片,判断图片相关的历史知识。

如本材料中的四幅图片,第一步看书法特征,第二步看书法作者。

[提示]唐朝时期,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既有张旭、怀素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

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书法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

认清两人的相同主张:

苏轼强调“书意”而“无法”,与黄庭坚“入神”异曲同工。

[提示]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楷书、行书、草书臻于成熟

①社会的变迁影响了人的心理;②士人群体渐趋形成,书法成为其追求神韵、意境和风骨的理想形式;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提供条件

隋唐

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注重规范,风格多样

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法度和规范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宋代

崇尚意趣、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