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7143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docx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

中商业商品流通能

 

 

————————————————————————————————作者:

————————————————————————————————日期:

 

中级商业第一章商品流通功能

商品流通功能(概念、功能、构成)

(一)商品流通概念

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课后练习第1题就是考察商品流通概念的。

(二)商品流通功能

1、实现功能商品流通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唯一途径。

2、中介功能商品流通一端连接着商品的生产者,另一端连接商品的消费者。

3、调节功能

主要表现为:

(1)调节社会再生产。

商品流通促进社会再生产,满足社会再生产迅速发展的各种需求。

(2)调节社会资源配置。

商品流通是调节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

(3)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关系。

商品流通调整着生产企业、消费企业经济利益关系

(4)调整生产力布局。

商品流通能促进社会生产分工及专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5)调节并优化各种比例关系。

高效率的商品流通,有利于协调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结构比例关系。

课后练习第17题多选考查流通的三大功能。

商品流通运行过程 

商品流通运行过程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分立和统一,这是现代流通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

课后练习第16题考查现代流通过程。

商品流通≠商流

(一)商流(概念、过程、功能、商流费用)

1、商流概念  

商流是指商品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过程中的商品的社会实体的运动,表现为商品与其等价物的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运动。

具体包括购销活动、信息流活动。

2、商流过程

商流过程是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或者说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商流的过程就是通过购销(交换)取得商品所有权过程。

商流过程是完成流通过程最核心内容——买卖活动。

微观过程是G——W(货币——商品)和W——G(商品——货币)的转化过程实现商品价值。

课后练习第3题考查商流过程核心内容。

3、商流功能 (3个) 

(1)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

商流把商品所有权由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实现商品价值。

(2)生产先导的功能。

G——W(货币——商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和持续运转的前提,没有这个环节生产中的人和物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商流畅通与否直接引导生产者的生产,将资金转移到效益更高的部门和单位,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4、商流费用 (4个) 

商流费用是商品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课外练习第四题)它不包括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

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是物流费用,与商流费用构成流通费用。

商流费用包括以下内容:

   

1.市场分析费用。

  

2.商品调整费用。

   

3.谈判签订契约费用。

4.履行契约的费用。

从交易关系看,一次性市场交易费用最高,反复交易费用下降。

交易费用还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则的完善、社会信息化程度有直接关系。

市场规模越大,市场规则越完善,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单位商品所承担的交易费用越低;反之,单位商品承担的交易费用就越高。

(二)物流(概念、分类、职能)

1、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商品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实体性)流动,是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的经济活动。

2、物流的分类 (3种) 

(1)按作用分类:

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供应物流是购入,销售物流是出售,回收物流指再利用所进行的流通。

 

课后练习第5题考查物流分类。

                                                                                                          

课后练习第6题考查生产物流。

2.空间范围分类:

地区、国内、国际物流。

3.性质分类:

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是宏观物流范畴,企业物流是微观物流范畴,指企业这一特定主体的物流活动,包括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3、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  (6个功能)

物流是一系列基本职能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包括:

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不同环节实现不同的功能。

(1)运输活动。

对运输活动管理基本要求是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最低的费用。

课后练习第19题多选考查该知识点。

(2)储存活动。

(3)包装活动。

(4)装卸搬运活动。

(5)流通加工活动。

实现商品质的升华。

课后练习第7题考查流通加工的功能。

(6)配送活动。

将货物配置并送到客户。

(三)信息流(概念、分类、功能)

1、流通信息流的概念 

流通信息流是指流通过程中流通信息的产生、传递、储存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包括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流。

课后练习第18题多选考查该知识点。

  

2、流通信息分类 (6类) 

(1)按来源:

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

(2)按稳定程度:

固定信息、流动信息与偶然信息

(3)按产生过程:

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

(4)按时间:

滞后信息、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

(5)按作用:

决策信息、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

(6)按内容:

市场营销信息、流通管理信息、商品科技信息和流通环境信息等。

   

3、流通信息流的功能(4个)   

(1)沟通功能。

(2)反馈功能。

(3)决策功能。

(4)增值功能。

(四)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相互关系(联系、区别)  

1、商流和物流的联系   

(1)是商品流通必要组成部分;

(2)都是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运动,他们有相同的流向、起点和终点;(3)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流通功能。

2、商流和物流的区别

(1)物流是商品物质实体的流转,克服供需时间和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商流是商品的社会实体运转,克服供需间的社会距离,创造商品所有权效用;

(2)物流和商流是互相独立的,各自可以独自运动,流动次序没有固定模式。

课后练习第8题考查物流、商流能否独立运动。

3、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

(1)信息流产生于商流和物流活动中,并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服务;

(2)流通信息流包括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流;

(3)信息流是商流和物流活动的描述和记录,反映商流和物流的运动过程;

(4)信息流对商流和物流的活动起指导和控制作用,并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的依据。

 商品流通渠道的概述(概念、中间商的作用、影响因素)

(一)商品流通渠道概念

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通道。

流通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或用户,中间环节包括各种批发商、零售商、商业服务机构(交易所、经纪人等),这些都是商品流通渠道的成员,中间商是最重要的成员。

中间商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课后练习第10题考查渠道起点。

(二)中间商的作用

1.可以提高流通的效率。

2.可以消除商品品种的差异性并进行商品归类。

(分类、归集、分散、配备)

3.中间商可以促使交易规范化。

课后练习第20题多选考查中间商作用。

(三)商品流通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一般因素、具体因素)

1、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一般因素(5个)

(1)商品的自然属性。

物理化学性能决定了商品的自然生命周期,尽快运送体积大、价值小、易腐烂、易变质的商品。

(2)商品的经济属性。

商品的经济寿命周期,不同周期采用不同流通渠道,生活必需品,分销范围大,渠道宽泛。

(3)商品消费需求的多样性。

有的要方便实用,有的要质量品牌,不同流通渠道,采取批发零售或专卖。

(4)信息的传递状况。

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做到零库存,即时生产即时流通的效果。

(5)批量交易。

批量生产和交易可采取直接渠道集中销售。

小商品多采取间接渠道。

课后练习第21题多选考查一般因素。

2、影响商品流通渠道选择的具体因素(4个)

(1)商品方面的因素。

单位价格,单位价格越低,分销渠道越长;商品体积与重量,体积大重量大,直接销售;商品式样款式,式样多变的多采取直接销售;技术和服务,技术要求高多直接销售;商品标准性和专业性,标准的,间接途径,专用设备的直接销售;商品季节性,充分中间商作用,更快销售;新商品,直销方式。

(2)市场方面的因素

包括:

①用户数量,市场大,依赖中间商;②市场的地区性,如高档服装家具多集中在城市,由少数商店出售;③消费者的购买习惯;④市场竞争情况。

(3)企业自身的因素。

①企业模式与信誉;②企业的管理能力;③控制渠道的愿望;④企业可能提供的服务;

(4)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因素。

课后练习第22题多选考查具体因素。

商品流通渠道的结构

(一)渠道的层级结构(4级)

渠道层级结构是指一个渠道系统中包括的中间机构的层次数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渠道长度。

1.零级渠道。

课后练习第9题

2.一级渠道。

3.二级渠道。

4.三级渠道。

渠道系统层级越多,渠道长度就越长,对于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费用的影响就越大。

(二)渠道系统(垂直、水平、混合)

1.垂直渠道系统

由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按照纵向一体化的原则组成一个统一联合体。

垂直渠道系统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公司式系统。

一家公司拥有和统一管理若干工厂、批发机构、零售机构。

(2)管理式系统。

由某一家大企业出面组织形成的。

(3)合同式系统。

签订协议结成的联合体。

有三种形式:

特许经营组织、批发商自愿连锁、零售商合作社。

课后练习第24题多选考查合同式垂直营销系统。

2.水平渠道系统。

指营销渠道内同一层次的若干企业采取合资或合作等横向联合的方式组成新的渠道系统。

3.混合渠道系统

指一个公司建立两条或更多渠道达到一个或更多顾客市场的做法。

课后练习第23题多选考查渠道系统分类。

商品流通渠道行为(依赖、权力、冲突)

(一)商品流通渠道依赖(概念、结构)

l.渠道依赖概念

渠道依赖指一个渠道成员为实现期望的目标而需要保持与特定渠道成员关系的程度。

2.渠道依赖结构

按紧密度,分松散依赖和紧密依赖;课后练习第27题多选考查渠道依赖紧密度。

按时间纬度,分短期依赖与长期依赖;

按权力是否对等,分单边依赖和双边依赖。

课后练习第11题考查权力角度的分类。

发展趋势是由松散向紧密、由短缺向长期、由单边向双边。

(二)商品流通渠道权力

指一个渠道成员对渠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和决策变量施加影响的能力。

渠道权力依赖于渠道成员所感知到的相互依赖程度。

共有三种类型:

高度权利均衡、低度权利均衡、权力倾斜。

(三)商品流通渠道冲突

根源在于渠道成员之间存在各自经济利益和相互依赖性。

课后练习第12题考查冲突根源。

冲突主要有5种原因:

1、目标差异;

2、价格取向;企业抱怨中间商过高过低价格影响其形象与定位。

3、大客户的存在;企业与最终用户直接销售,把余下份额交给中间商,威胁其生存。

4、付款方式;企业与分销售商对付款发货顺序的不同要求。

5、技术咨询与服务。

中间商不能良好技术咨询与服务,企业要直接销售。

商品流通运行机制构成(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一)价格机制

1、价格机制的概念

指价格作为一种市场信号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机制。

与供求机制密切联系,是最有效和最为灵敏的调节手段,通过价格机制可以激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课后练习第25题多选考查价格机制。

2、价格机制的作用

(1)价格变动调节资源配置

(2)要素价格的变动调节收入分配。

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价格也是市场供求决定的。

(二)供求机制(供求规律、供求机制)

1、供求规律的概念

供求规律指均衡价格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动,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的规律。

课后练习第13题考查供求规律。

2、供求机制概念

指供给与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平衡机制,其最终目标是使价格趋于均衡。

调节供求关系的方式有两种:

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

课后练习第29题多选考查调节供求关系的方式。

(三)竞争机制(同质竞争、异质竞争、并购竞争)

竞争的三种类型:

1、同质竞争。

商品和服务无差异、可完全替代,也称价格竞争或成本竞争。

课后练习第14题考查同质竞争内涵。

2、异质竞争。

性能、质量、品牌、专利技术、服务方面竞争,就是性价比竞争。

课后练习第28题多选考查异质竞争。

3、并购竞争。

竞争最高阶段。

商品流通的运行调控(监管体系的构成和运行)

(一)商品流通监管体系的构成

商品流通监管体系是由监管主体、监管客体、行为规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课后练习第15题考查三要素。

1、监管主体。

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行业协会对同行企业具有一定约束作用;企业和居民力量较弱。

2、监管客体。

即监管对象,包括主体行为和商品流通市场运行过程两个方面,也就是主体行为监管(监管主体行为)和市场运行监管(监管商品需求在数量、结构、质量、价格、时间等方面的状况)。

3、行为规范

 由法律与信用组成。

(二)商品流通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1、市场运行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2、主体行为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流通产业的概念

(一)产业与流通产业

产业是指由提供相近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所构成的企业集合。

产业的概念与内涵随社会发展逐步充实发展,产业形成是分工表现形式的结果。

课后练习第1题考查产业形成。

流通产业是指专业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经济组织或部门的集合,是第三产业中的主要产业。

我国流通产业主体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课后练习第20题考查流通产业主体。

(二)产业分类

国际上通用的将经济社会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

根据产业的关联性和递进行原理,可以将产业划分为三次产业。

课后练习第2题考查产业的划分。

流通产业结构(概念、形成、类型)

(一)概念

流通产业结构是指流通产业内部按照各种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等标志划分出来的各个专业领域之间的配置关系。

取决于生产结构,服务于消费结构。

(二)流通产业结构的形成

1、由生产结构决定的。

2、受消费结构的影响。

(三)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

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是指流通产业的布局和流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

1、商品流通网络的形成。

商品流通网络是商业结构的基础,没有商品流通网络就不能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2、商品流通网络的构成

由无数流通主体和客体交叉结合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商业网点的组合体,基本状态为:

(1)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形成的向外辐射网络系统。

(2)构成一种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立体网络结构。

(3)不同地区商品流通网络有较大的差异。

有四种类型:

①多中心平行结构;②同心圆外推结构;③远程集散型结构;④远程对流型结构。

3、以城市为中心优化流通产业的网络结构。

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市场结构类型(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

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包括几种市场关系:

卖方(企业)之间关系、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关系、买卖双方关系、市场内现有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市场结构反映市场中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

课后练习第5题考查市场结构本质。

市场类型也叫市场结构,反映的是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状态。

决定市场类型的主要因素有四个:

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

第二,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第四,厂商进入退出一个市场的难易程度。

前两个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课后练习第23题考查最基本因素。

课后练习第21题考查决定市场类型的4个主要因素。

(一)完全竞争市场

特征有4个: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2、商品为同质商品;

3、完全信息的市场;

4、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的市场。

课后练习第22题考查完全市场特征。

是一种理想状态,属于理论抽象,现实中不具备这些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

课后练习第6题考查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决定机制。

(二)垄断竞争市场

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

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同种商品,但这些商品又存在一定的差别。

商品差别体现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条件等,还体现在商标、广告方面的差别和以消费者的想象为基础的虚构差别。

3个特征:

1、市场上厂商数量非常多;

2、商品具有差异性;

3、进入和退出产业比较容易。

现实中加油站、服装店、食品餐馆等都是垄断竞争。

(三)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

指少数几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市场上某一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

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

4个特征:

1、市场上厂商只有少数几家,每个厂商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寡头厂商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3、寡头垄断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或退出障碍。

4、寡头市场中更主要的是非价格竞争。

寡头垄断是很普遍的市场结构,许多国家的汽车、钢铁、铝业、石油化工、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行业都是这样。

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一国家的经济命脉。

课后练习第7题考查寡头垄断。

(四)垄断市场

整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结构。

3个特征:

1、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企业,是某种商品唯一的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

2、厂商提供的商品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为零。

3、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主要有资本、技术、法律壁垒等。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商品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

(一)市场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

反映市场集中程度,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

分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

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主要有:

行业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课后练习第24题考查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1、 行业集中度

最常见、最简单绝对集中度衡量指标。

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CRn:

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Xi:

表示第i家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

n:

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数;

N:

产业内的企业总数。

通常n=4或者n=8,此时,行业集中度就分别表示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4家或者前8家企业的集中度。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和日本通产省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将产业市场结构粗分为寡占型(CR8≥40%)和竞争型(CR8<40%)两类。

其中,寡占型又细分为极高寡占型(CR8≥70%)和低集中寡占型(40%≤CR8<70%);竞争型又细分为低集中竞争型(20%≤CR8<40%)和分散竞争型(CR8<20%)。

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中,可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主要方面的指标是行业集中度。

课后练习第8题考查行业集中度。

2、洛伦兹曲线

反映相对集中度的指标,表明市场占有率(纵轴)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积百分(横轴)比之间的关系。

市场占有率指销售额占市场销售总额的百分比。

当企业规模不完全相同时,洛伦兹曲线是对角线下方的曲线,曲线越偏向右下角表明企业规模不均匀越大,市场集中程度越高。

但,极少数规模相同企业的寡头垄断无法反映。

3、基尼系数

相对集中度的指标。

建立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

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

基尼系数原是反映收入分配的指标,数值在0到1之间变动,为0时企业规模完全相等,趋向1时,企业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课后练习第9题考查基尼系数趋于1。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有:

(1)   企业规模。

规模大,集中度会提高。

(2)   市场容量。

容量小,集中度会提高。

(3)   行业进入条件。

进入难,集中度会提高。

(4)   市场需求增长率。

增长快,集中度下降。

(二)商品差别化

商品差别化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稳定市场目标,使市场垄断向稳定方向发展,甚至出现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主要方法:

商品主体差别化、品牌差别化、价格差别化、渠道差别化、促销差别化。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一种成本,新企业必须承担,原有企业无需承担。

结构性进入壁垒和行为性进入壁垒两大类。

结构性进入壁垒包括:

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商品差别等。

行为性进入壁垒包括:

进入遏制、进入封锁行为和驱逐竞争对手行为等。

进入和退出壁垒还包括政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制度性障碍。

1、退出壁垒。

包括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

课后练习第11题考查进入与退出成本。

产业差别化可以形成市场进入壁垒,差别化程度越高,进入市场壁垒越高,价格差别化也是实现商品差别化的主要方法之一。

课后练习第10题考查产业差别化的概述。

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市场行为受制于市场结构也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是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

市场行为有四种:

合谋、价格歧视、纵向关系、策略性行为。

一、合谋(卡特尔、价格领导制)

合谋有两种类型:

(一)卡特尔(串谋或共谋)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联合成同盟提价限产。

在很多国家是非法的。

(二)价格领导制

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为。

有三种模式:

1、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

2、串谋领导定价模式。

3、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也是随机领导定价的,没有串谋也没有固定的领导者。

二、价格歧视(三个级别)

也称价格差别,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要不同的价格。

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

根据歧视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一)一级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指企业把每一个商品的价格定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水平,所确定的价格正好是对商品的需求价格,能够侵占全部消费者剩余,现实中很少。

课后练习第12题考查一级价格歧视。

(二)二级价格歧视

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

共用事业中的差别价格就是典型二级价格歧视。

(三)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将消费者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或阶层,对每一个阶层索要不同的价格。

这是普遍的价格歧视,如学生乘车价,航空公司的仓位价。

价格歧视实现的三个条件:

1、企业必须具有定价能力。

提高价格也不至于失去消费者。

2、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需求弹性不同。

弹性高,低价格,弹性低,高价格。

3、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个部分之间分开。

课后练习第25题考查价格歧视。

三、纵向关系(纵向一体化、纵向限制、多样化经营)

(一)纵向一体化

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分销过程中,一个厂商参与了其中两个以上相继阶段,就可以称之为纵向一体化。

原因如下:

1、降低交易费用。

2、避免政府干预。

3、增加垄断利润。

4、消除市场其他垄断力量。

5、保证投入品的供应,维护生产稳定。

6、经济外部性内部化。

课后练习第13题考查纵向一体化。

(二)纵向限制

与有关厂商签订有长期约束力的协议,包括价格和其他条款,以确保上下游生产或分销的联系,这种契约限制称为纵向限制。

原因有2个:

1、限制垄断价格。

2、限制分销商之间的搭便车。

(三)多样化经营

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生产多种商品的经营方式称之为多样化经营。

有三种类型:

一是商品扩展,新商品与原有商品有联系;

二是地区扩展;

三是纯粹多样化经营,商品没有联系。

3种原因:

1、转移技术。

2、分散经营风险。

3、资本配置。

四、策略性行为(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

指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