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5219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docx

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幼儿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探索16

第一节幼儿语音发展规律9

第二节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词义的理解11

第三节早期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作用12

第四节谈幼儿阅读能力培养14

第五节幼儿阅读产品设计分析16

第二章儿童游戏市场调查20

第一节提言17

第二节市场上现有的软件类20

第三节市场现有产品特点21

第四节产品开发提出概念22

第三章幼儿早教产品市场调研26

第一节理论支持23

第二节现有产品类别25

第三节产品展望26

第四章早教产品的可行性及技术支持30

第一节产品简介27

第二节产品的主要技术支持30

第三节产品的面向对象30

第五章市场调研总结报告31

 

前言

儿童的早期阅读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相关的研究结果还是实际情况,都表明孩子的早期阅读经验很有意义,无论对孩子的当前发展,还是对日后的学业及成材,都有明显的作用。

早期阅读对促进孩子的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逐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丰富孩子的认知,扩大视野,从而开发孩子的智慧潜能;而且对于培养良好的个性与品质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许多家长种是孩子的早期阅读,许多相关的机构与产品也应运用而生。

但是,这其中也鱼龙混杂,有的认识与做法缺乏科学性,有必要正本清源,认识澄清了,才能效果良好。

对早期阅读的合理认识:

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这要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阅读能力谈起。

如果用一棵大树比喻人的阅读能力,那么树根就是由儿童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构成的。

儿童最需具备的阅读能力是什么?

是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因此不能因强调识字而忽略口头语言的发展,不然就难以弥足的。

还要注意,不能因识字的压力而导致孩子厌烦阅读,这是得不偿失的。

早期阅读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应学习的过程,其中包含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亲近的文字,同时让口头语言来帮助书面语言的获得。

早期阅读的基础是:

1.口头语言的丰富性和语音的敏感性,决定孩子在看到书面文字时,能否与口头词语对应;

2.孩子对书面语言的兴趣,是通过自身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3.孩子对文字敏感,并积累有关文字的知识。

入学前孩子的早期阅读主要是“自然习得”,就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或的,例如从糖纸包上认字,在广告上认字。

因此,大人要有意识得在生活中引起孩子对文字的主意,促使孩子主动认字、问字,有利于增长对文字敏感,把握文字的意义。

环境对早期阅读有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积极的文字环境中,才会对文字有积极的态度。

因此,孩子需要拥有自己的图书天地,能够方便阅读。

家长能够经常和孩子共同阅读,给他们讲述、狼读书上的内容。

而且,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别人投入的阅读和书写,感受阅读的气氛。

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深刻的。

孩子阅读的途径与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要尽量东用孩子的各种感官参与认读,让孩子在玩中阅读是很有效的。

有条件得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吸引孩子阅读,有生动的形象,有好听的声音,有动人的情节,有好玩的游戏,这样阅读会让孩子爱不释手。

基于此,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帮助孩子轻轻松松的培养阅读习惯,是我们和家长们一致的责任和愿望,因此我们秉着对孩子对家长负责的态度,致力于开发最适合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产品!

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材,我们一起努力!

(王丽丽)

第一章幼儿认知特点及规律探索

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幼儿,从而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及成才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只有正确认识了他们,我们才能了解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更准确的知道,作为负有培育孩子责任的大人们应肩负的责任。

首先我们看看孩子一般情况下个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孩子的接受情况

表1-1

孩子经常的表现

孩子可以接受的

从出生到三个月

大多数的时间是睡眠,学者抬头挺着。

学者用眼跟着在他面前移动的东西,注视人的脸,会微笑反应。

通过看能够发现它周围的事务。

对声音有反应

能辨认自己的妈妈

反射的动作,如握抓;把东西放在他的手上他不自觉地就抓住

格格的笑并会反应。

新生儿和它所接触的能发生关系,对妈妈的心理状态有所反应

这个时期孩子应当活动。

应当常常对孩子说话,还应当使孩子看到周围的事务,尽量把孩子放在有人的地方,在小床上挂颜色鲜明的能动的玩具,使孩子能够用眼跟踪。

从三个月到六个月

能很好抬头,在大人支撑下能静做几秒钟,

开始有目的的伸手去抓送到他面前的东西,并会伸手去接给他的东西

试图看周围,如伏卧时会用臂支着,大声笑可以,

会找丢了的玩具

在这个年龄孩子用首长和其他四个指头拿东西,认识事物的途径是用口

这期间可以把玩弄的东西放到孩子面前,和孩子笑、唱、玩讲故事

从六个月到九个月

用手交换拿东西火用双手拿东西,人东西玩

喃喃学语,没有词义

认识家里人的面孔,可能认生

开始和人玩类似捉迷藏的游戏

尽量使孩子接近妈妈,对孩子说话要简单准确,避免说小孩话。

利用吃饭穿衣的时间跟孩子玩和谈话,鼓励孩子每一个动作

从九个月到十二个月

用两脚站着抓着他的双手让他走,或拉着他,扶着家具走

模仿两种东西相撞的声音

模仿一个听过的声音,学会两三个词

重复听过的词音,并听到别人说的词义

对探索周围的环境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对什么都看看、摸摸

很起劲的和大人一起玩

帮助孩子走路

教孩子普通的句子,并向他重复发过的音

从十二个月到十八个月

能独立行走并观察周围的环境

会搭二至三块的积木,每次搭一块

用容器装小的东西

能说出五至十个字母

会嫉妒和哥哥姐姐玩的时候喜欢竞争

和孩子说话,给他讲故事,用相关的词(以前、以后、在后面、在旁边、在前面等等)

玩具:

小积木或是可以把玩具平白在里面的小套盒,带轮子可以退拉的玩具、秋、图片

从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

上下阶梯

指出眼和鼻

能把两个词用在一起,并会丰富词汇

学者自己吃饭

模仿别人在纸上或沙土上画道,对成人习惯有极大的兴趣,并开始学成人的动作

逐渐对其他孩子感兴趣,并从个人需要出发愿意和它们玩。

帮助鼓励孩子走路

叫他指出自己口鼻耳

让孩子玩沙和水允许他们弄乱

和孩子说话。

向她们做简单的解释

给孩子看画,向他讲画的都是什么

从两岁到三岁

学着跳、爬

能用三块积木搭一座桥

语言想当发展,用“我”这个词和宾语。

开始发问,能够理解对他说的华中的大多数的词句

能够摸仿在纸上或沙上画圈

开始正确的和其他孩子玩,两岁是社会化的开始

给孩子简单任务,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玩具:

纸、铅笔、粉笔、结构积木、模型

从三岁到四岁

独立的到处走走

自己脱穿衣服

模仿画十字。

画人有头有身,有是有其它部分

认识两到三种颜色

讲话很聪明,但仍有孩子话

能说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

问题很多,并对孩子是怎么来的感兴趣

能区别上和下、前和后

爱听故事,对爱听的故事要求再讲

和别的孩子玩,开始让别人玩它的东西

对弟妹表示爱

开始能够完成简单的任务

听孩子说话,听他自编的故事,回答他的问题,并且采用不同的说法词句来对孩子讲话

让孩子负一点责任

交给他简单愉快的任务

从四岁到五岁

跳跃

画人有头,有躯干和部分身体

仿画正方形和三角形,

说话相当聪明

知道怎么样数它的手指

知道自己的年龄及一星期的日子

听故事,并能复述故事

仍然问许多问题,对新的词句和它的意义感兴趣

当他的愿望遭到拒绝时表示抗议

能够认识四种颜色

能够区别形状和大小

对成人活动感兴趣

要求他数东西并认识颜色

教他分辨动物的声音,认识水果、树木

教他唱歌和背诵歌诀

教他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他按形状大小颜色来分类

教他弹乐器,要求他表演简单有兴趣的动作

从五岁到六岁

知道怎么样爬树,伴音乐跳舞

正确的说话,放弃孩子的语言

画人有头躯干身子和腿

开始分辨左右,今天和昨天

问抽象词的意义

对家庭和周围活动有兴趣

创造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改变规则

对权威反感,迟迟的服从命令

有兴趣得去完成简单的要求

听音乐按节奏跳舞

准许孩子玩创造性游戏。

用各种零碎做东西以及积累东西

准许孩子观察,听他描述东西和说情况

回答孩子所有问题,即使有些问题会令人难堪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幼儿语言文字学习型产品设计开发的可行性问题的探索,为此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语言学习的方式及可行性问题。

第一节幼儿语音发展规律

一、发音能力的发展

(一)出生至三个月,最初的发声阶段

婴儿初始的喊叫是呼吸的开始,是发音器官最早的活动。

该阶段的婴儿有两种声音,一是哭声,由身体不舒服所引起,另一种是细语声,发生在母亲对他微笑“交谈”的时候,是一种比较深沉的没有鼻化的呜呜声,如a、ai、ei、i、ou等。

接着出现的是某些辅音,发生在大声喊叫之后换气停顿的时候,由于气流通过喉部口腔收到某些阻塞而引起,如m-maha等,此外,还有打嗝、咽食、吐唾沫以及笑声都类似于辅音。

初始发声以发类似元音的占多数,辅音很少,都属一些气流冲出口腔就能发出的音,如原来闭着嘴,嘴一张,气流出来就成m-ma;所发元音也是与哭叫时的口形很相似的音,如a;只有很少是圆唇音,如u、ou。

凡是需要舌、唇等较多部位参与运动才能发出的音,此阶段都没有;因为没有牙齿,所以也没有齿音。

这些声音锻炼了言语呼吸和舌头的活动,使软腭向下移动,有助于元音和辅音的出现。

(二)四至八个月,咿呀学语阶段

出生三个月后,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为了取乐而开始玩弄发出连续的声音和音节,于是进入了咿哑学语阶段。

这时的发声特点是一个音节有节奏地重复发出。

因为发音的增加,其中有些音很像词音,如ba-ba(爸爸),ma-ma(妈妈),ge-ge(哥哥),a-i(阿姨)等,这样成人就有可能利用形象进行强化。

吃饱、睡足的时候、成人逗乐的时候,或者视线内有一个吸引他的目标(玩具),都会引发出更多的音。

这时的婴儿发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婴儿和成人欢乐交往的一种表示。

咿哑学语使婴儿了解了有关语言的机制,练习如何控制和协调发音时的动作与呼吸,了解口腔发音和听觉结果的关系,学着把口腔的某种运动和发出某种声音联系起来,逐渐取得控制发音活动的经验。

成人经常模仿婴儿的发音与其“对话”,能使孩子发出更多的音,使发音器官得到更多的锻炼,并且,在下一阶段,婴儿就会模仿成人的发音。

据研究,本阶段婴儿的发音又增加了b、d、g、p、n、f和ong、eng等音。

(三)九至十二个月,句子模式和词的萌芽阶段

约8~9个月,婴儿的咿哑学语发生了变化,除了同音节的重复,明显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而且出现了音调的变化,除发出第一声外,其他三声也出现了,国外有学者称其为“小儿语”,很像对成人句子模式的模仿,可持续到1岁以后。

成人无法辨认这种具有句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的非语言声音流的确切意思,但从它的音调变化中都使人感受到似乎含有命令、陈述、问题的意思,有时好像是在发牢骚。

说明婴儿已经在为句子的物质形式做准备了。

类似词的音进一步增多,如jie-jie等,已经会模仿成人发出的词音,并开始将特定的声音与具体形象结合起来,使声音具有了一定的意义,如发ba-ba时找爸爸,最初的词音就这样产生了。

该阶段婴儿还能自己“创造”一个声音来表示一定的意思,如东西掉在地上要成人捡起来时发“ng-ng”,说明他已经知道声音可以作为符号表征意义了。

(四)一至一岁半,学话阶段的发音

这一阶段开始的时候,连续音节和类似词的音节都比上一阶段多,随着词音节的增多和能说出一些单词,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就减少了。

这是一个由无意义的音节发展到词音的过渡阶段。

(五)一岁半至六岁,积极言语发展过程中的语音发展

从一岁半开始儿童已由单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的阶段,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已经消失,此时的发音已与发出词和句子整合在一起。

这时为了使音携带一定的意义,发音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就要服从于词的需要,由于他们的发音器官不成熟,因此存在着许多语音错误。

据研究,在讲英语的儿童中,最常见的语音错误有:

(1)删除,如用top代替stop,用da代替dog;

(2)替代,如用浊辅音代替词首的清辅音如:

用bie代替pie,用b、g代替p、k。

(3)同化,如将doggy发成goggy或者doddy。

说汉语的儿童上述3方面的错误均存在,“删除”如“汽车”,不是只发“汽汽”、就是只发“车车”;“替代”如用d、t,替代g、k;“同化”如“老公公快快来”变成“老蹦蹦派派来”。

汉语的叠音词的大量存在,笔者认为与儿童早期语音同化现象有关,如“汽-车”儿童发不出来,成人只能发“车车”让孩子模仿。

我国学者对幼儿阶段的发音情况研究较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一下的结论:

(1)2.5岁~4岁是语音发展飞跃期,可持续到4岁半,4~5岁儿童的语音进步最明显。

(2)幼儿发声母比发韵母困难,错误较多。

(3)幼儿对zh、ch、sh(舌尖后清擦音)、r(舌尖后浊擦音)的发音感到困难,zh、ch、sh容易与z、c、s相混。

(4)将后鼻音neng、ang、ing发成前鼻音nen、on、un等。

二、影响儿童正确发音的因素

(一)听音发音机制的成熟是正确发音的物质基础

各类调查表明,儿童掌握语音的正确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机制的成熟而不断上升。

四至四岁半,这一机制基本成熟。

(二)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

我国南方各方言区儿童学讲普通话的难度就是要比北方的儿童大;调查发现,农村儿童发音状况落后于城市的同龄儿童。

教师的语音质量对幼儿的影响极为重要。

儿童一旦具备了一定的知觉和动作的控制能力之后,他们看到榜样的言行就会加以模仿。

这一情况也适用于家庭成员所创造的语音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学前期(尤其是2~4岁)是人的一生中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语音教育非常重要。

三、语音知觉的发展

(一)辨音辨调能力的发展

出生后的第一周,婴儿听到一个轻柔的声音会停止他的嚷嚷发声;出生后两周的婴儿,能把语音从其他声音中区别出来;2~3个月的婴儿对人的声音会作出凝视、微笑或停止哭叫的反应;4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分辨愤怒和友好的声音,也能分辨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声音。

如果婴儿听到声音时不作出上述反应,可能是听力受到了损伤,应引起成人的关注并及时请教专家。

除了对声音的敏感外,婴儿对声调也非常敏感,大约出生后7周,就能辨别升调和降调,这说明孩子在辨别词的意义之前就学会辨别声音里的音调模式,成人如果用同样的声调发出不同的词,孩子会做出相同的反应。

婴儿对词的重音也很敏感,国外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发现,1~3岁儿童在自发言语中很少把重音念错。

这一情况表明,语音的感知顺序与语音产生中先学会语音的声调和句子的声音模式,后发展有意义的词音的顺序完全一致。

(二)区别语音系列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卡里科给1~3岁的儿童呈现两个玩具人,每一个玩具人都有一个无意义音节的名字,如一个叫bok,一个叫pok,两个词的唯一区别是第一个辅音的清浊声。

当儿童知道它们的名字之后,成人发出指令叫儿童完成,如将帽子戴在bok头上,或者把pok放在车上,如果儿童选择正确的物体达到一定的次数,就认为已经能够区别b和p。

卡里科发现,孩子要到2岁才能掌握浊音b、d……和清音p、t……之间的区别,而差别较大的无意义音节,如bok和pok,较小的儿童就能区别。

儿童学会辨别不同的因素之后,接着就要学习什么因素系列是词,什么不是词。

在某些民族的语言里,在音节、词、甚至词与词之间只允许有某些组合或系列。

能识别词与非词,是对语音结构规则的感知问题,研究表明,学英语的4岁儿童才能具有这种能力。

(三)词的语音表象的建立

儿童的语音记忆表象主要是按成人的发音形式来储存的。

一些研究发现,儿童能够识别他们自己还不能发音的词,例如一个儿童把他的玩具充气塑料鱼叫做fis(正确的发音是fish),这时成人模仿儿童的发音问:

“这是你的fis?

”“不”儿童答道:

“我的fis”,儿童一直企图纠正成人对他发音的模仿,直到成人说:

“那是你的fish?

”儿童说“是”,但又说“我的fis。

伯科和布朗称其为”fis现象”。

这说明儿童虽然在发音上还不能区别,但能知觉到成人发音和自己发音时的区别,多德做过一个实验,叫3岁儿童辨别自己发出的和陌生人发出的相同的词音,结果发现,儿童在辨认自己的发音时错误更多,当他们听到自己对一个词的错误发音时不能正确地加以识别。

因此研究者认为,儿童储存自己异常发音时所用的方式和储存成人发音所用的方式是不同的。

上述情况表明,儿童的语音听觉表象与语音的动觉表象之间并不是马上就能吻合的,需要不断实践和调整。

这期间,成人的语音模式是非常重要。

上述情况还表明,儿童在学会说话前很有顺序地进行了语音的准备,说明语音发展的内在动机和内部程序,成人必须掌握这一程序,根据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发展,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去做违反规律的事情,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词义的理解

(一)形容词的使用

根据研究表明,2岁儿童已能使用少量形容词,4.5岁以后使用量增长较快,6.5岁使用的形容词可达206个。

幼儿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表现如下:

1.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到时间情景的描述:

从年龄看:

2岁出现物体特征的描述;2.5岁出现饿、饱、痛等关于机体感知的词;3岁出现形容动作的词;3.5岁出现对个体外形的描述;4.5岁出现个性品质、表情、情感及其时间情景的描述。

从各类形容词使用的百分率(人词数)看:

对物体的描述的使用率最高占32.8%;对动作的描述占28.5%;对人体外形的描述占25.7%;其他(主要是机体觉)占29.7%;个性品质的占13.2%;使用率最低的为事件情境的描述占5.98%。

2.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如胖、瘦3.5岁就能使用,老、年青要到4.5岁至5.5岁才先后使用。

3、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词汇

以上海地区调查的几组同义词为例,按各词最早使用的年龄排列,表现如下顺序:

好看(2岁)、漂亮(3岁)、美丽(3.5)、清爽(3岁)、干净(4.5)、清洁(5.5)、开心(3岁)、高兴(4.5)、快乐(5.5)、愉快(6.5岁使用人数只达44%)。

上述好看、清爽、开心等都是上海地区的方言;漂亮、干净、高兴等词在普通话口语中常使用;美丽、清洁、快乐、愉快等词接近书面语言词汇。

4.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势到复杂形式

如儿童先会讲红(2岁)到会讲红红的(4.5岁)再到讲红彤彤(6.5岁)。

又如2.5岁会说干净、4.5岁时能说干干净净。

该调查还发现,使用形容词有较大的个别差异。

儿童使用的形容词不一定掌握其完整的词义,在使用中往往出现扩大或缩小现象。

(二)对时间词的理解

对时间词语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下特点:

1、对事件发生次序的理解顺序为:

3岁能理解先、后、同时的顺向句(如轿车先开,卡车后开)。

3~4岁能理解先、后、同时的逆向句(如卡车后开,轿车先开),以前、以后的顺向句。

4~6岁能主部理解以前、以后、同时的顺向、逆向的一般形式和饱含形式(如大娃娃上车以前,小娃娃上车)。

2.时间词的理解顺序为:

3~5岁掌握:

今天、昨天、明天。

4~6岁掌握:

上午、下午、晚上。

5~6岁掌握:

上午x时、晚上x时、今年、明年。

3.动作时态词的掌握顺序3~4岁理解:

“正在”;3~5岁理解:

“已经”;4~6岁理解:

“就要”。

4.持续时间长短的判断:

这类调查要求被试对特定情况下两个对象动作的持续时间长短作出判断。

研究表明,5岁儿童开始能完成如“A、B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从同地开出,A车先停,B车后停”这样的作业。

(三)4~7岁儿童掌握量词的特点

研究表明儿童对量词的掌握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对个体量词、临时量词和集合量词三类材料的测查结果表明,各年龄组对三类量词的掌握是不平衡的,表现出一定的发展顺序:

由个体量词(个、只等)-临时量词(x碗饭、x盆花等)-集合量词(x串葡萄、x对枕头等)6岁组的临时量词的正确率已赶上个体量词而跃居首位。

该研究发现,儿童量词的掌握特点与人质发展有一定关系,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名词”的公式,4岁儿童已能运用这一公式,但只能使用量词中高频词个、只,并表现出对个、只的高度概括,在任何名词前都加上个或只作为量词。

5岁儿童已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但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和所掌握词汇的贫乏,往往出现两种不适当的发配,一种情况是用“数词+动词+名词”的组合方法,6岁儿童已能初步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不少儿童能根据事物的类别标准来选择量词。

7岁组的多数儿童已经了解与名词搭配的量词需要借用表示容器的名词,说明已掌握临时量词的使用规则。

此外,环境、教育、方言均对量词的应用有影响。

有关研究认为,影响学前儿童使用量词的主要因素有二:

一是词汇内容与儿童生活的密切程度、二是词汇所代表的概念的抽象程度。

例如用来与儿童最接近的事物搭配的量词,使用的人数量多,出现的频次最高,而且多在4岁以前出现,如“杯”-水,“个”-娃娃、水果等许多事物,“碗”-饭、奶,“块”-饼干、蛋糕,“只”-许多事物。

4岁儿童的量词中已出现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不是太紧密的词,如“辆”、“张”、“本”、“次”、“粒”、“遍”等。

使用的最少的量词则是本身带有抽象的数概念的“双”、“对”等词。

(四)对指示代词的理解

有关调查用分别包含“这”“这边”“那”“那边”四个指示代词的句子发出指令,让儿童按指令完成操作任务,发现儿童理解这些词是以自我作为参照点的。

在以主试作为参照点和以自我作为参照点不发生矛盾、不需任何转换时,成绩最好,当必须把主试的“这”、“这边”理解成自己的“那”、“那边”时,需作参照点的逆向转换,其操作成绩最差。

儿童对4个指示代词的理解水平呈阶段性的上升,3~4岁为最低阶段,5~6岁为第二阶段,7岁为第三阶段。

(五)对人称代词的理解

实验对象为3.5岁、4.5岁、5.5岁的幼儿,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词项的难易程度为“我-你-他”,年龄越小,对“他”的理解越差,幼儿很难理解别人说的“他”就是指“自己”,他们通常把别人说的“你”当作指自己,5.5岁组的儿童对“他”的理解仍未达到另两个词项的相同理解水平。

(六)对疑问词的理解

此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3岁、4岁、5岁、6岁、7岁儿童,调查过程是:

用含有“什么”、“谁”、“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向幼儿提问,要求幼儿回答图上的内容和生活中的问题,结果表明,3岁儿童基本上已理解并回答“谁”、“什么”、“什么地方”,可见他们已具有人、物和空间的概念。

4岁儿童基本理解并回答“什么时候”、“怎样”,说明他们已具有“时间”和“事物状态、方式”的概念,5岁儿童已基本理解并回答“为什么”,说明已具有因果的概念。

(七)对空间词汇的理解和使用

根据研究,儿童获得各空间词的年龄大致是:

里-从3岁开始,3.5岁基本掌握

上-始于2岁,4岁基本掌握

下、后-从3岁开始,4岁基本掌握

外-3岁开始,4.5岁基本掌握

中间-掌握的年龄是4~5岁之间

左、右-起始年龄为4岁,但到6岁尚未基本掌握

事实充分说明,儿童学词和用词的能动性,如果没有被吸收的词语,没有用词的环境,孩子的能动性无从发挥,因此周围成人应该为儿童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宽松的言语交际情境,使儿童不断产生需要和水平之间的矛盾,让这一矛盾去推动儿童更加自主地去吸收和尝试应用新词语。

第三节早期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1、早期阅读能养成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温和善良的小白兔、机灵活泼的小松鼠、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