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5214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总结(多篇)

第1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各位老师好,我是12级学前8班的xx,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题目叫《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描述的是:

鼠小弟为了吃到树上的苹果,极力模仿身边的动物。

矮小的鼠小弟想尽各种办法也摘不到苹果,但它依然坚持着,最后在海狮的帮助下摘到了苹果。

简洁的画面,夸张的神态动作,勾画出妙趣横生、情节曲折的故事。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环环相扣,反映了鼠小弟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海狮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大班幼儿正面临着步向小学的大门,对于遇事要有责任心,合作分享的情感还不是很深刻,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借助本次活动的学习,培养幼儿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同学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为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价值,在教学中把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与猜测,想象故事情节,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2.体会到小老鼠想吃苹果的心情,并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

3.学习鼠小弟与海狮成功摘得苹果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合作、分享与谦让以及鼠小弟坚持不懈的精神。

活动重点和活动难点都是感受鼠小弟与海狮成功摘得苹果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合作、分享与谦让以及鼠小弟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准备:

除了完整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课件,我还根据活动过程设计将课件做了一些调整。

例如:

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制作同时

出现四种动物,点击哪个动物就出现相应的绘本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看图讲述的能力,又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有了变化。

四、教法下面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①动作辅助法②心理暗示法。

③提问讲述法等。

五、学法再来说学法,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①观察法②分段阅读法③讨论评议法④猜测、想象法。

六、活动过程本次活动有五个环节:

(一)出示图片,兴趣导入出示鼠小弟和封面的图片,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兴趣,进行导入。

重点让幼儿感受苹果树的高大与鼠小弟的矮小。

(二)观察分析小鸟猴子两组图,让幼儿描述图片内容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小鸟和猴子这两组画面,我首先通过提问鼠小弟\"它在想什么?

它会怎么做?

\"留给孩子一定的思维想象空间,通过猜测鼠小弟的心理活动和大胆的讲述,增强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推理能力。

再通过讲解,帮助幼儿较全面地理解画面,并用较规范的语言讲述这一组画面。

细致引导,对幼儿阅读其他画面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每当幼儿讲述到鼠小弟的模仿动作时,我就请大家一起来学一学鼠小弟的动作。

这样大大增强了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调节了课堂气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能力,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三)播放结局前的绘本内容,描述图片内容

(1)在播放图片前先提要求,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想一想图画书中说了什么?

(2)接着通过集体讲述和个别讲述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幼儿连贯完整地讲述一组画面。

如当幼儿讲到犀牛一组画面,首先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犀牛和鼠小弟的动作、表情和神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引导其他幼儿相互补充和完善。

教师再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提升,并引导幼儿模仿讲述。

同时体验鼠小弟不放弃的精神。

(四)观看结局,对比体会精神播放绘本结局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绘本的结局。

在理解\"海狮与鼠小弟\"画面时又与前面几组有所不同,理解画面的时间要多一点,通过提问:

还发生了什么?

海狮和鼠小弟会说些什么?

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引发幼儿的想象和表达。

并采用师生互动讲述的方式,体验鼠小弟和海狮合作的快乐。

(五)完整阅读,加深理解。

从头到尾完整的观看一遍绘本的PPT,引导幼儿认真体会其中鼠小弟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以及鼠小弟与海狮成功摘得苹果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合作、分享与谦让。

七、活动反思整个过程中,只是使用PPT有些单调,应该再加入音频,使幼儿视听结合,更加利于课堂效果。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

第2篇: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计划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园幼儿现状:

优点:

本园幼儿接触的语言活动类型有:

童话故事、听说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诗歌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并且爱说、喜欢说,部分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缺点:

本园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同伴和老师交流时喜欢插嘴,部分幼儿的词汇量较局限,个别幼儿胆子小,不发言。

二、教学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

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能说普通话,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

学习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

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2)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

逐步学习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

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3)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

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画面。

(5)能仔细观察图书画面的有关细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

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

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

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三、具体措施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加强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联系。

(6)教师要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榜样。

(7)教师作为幼儿的实际对象对幼儿语言进行指导。

(8)教师要为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如提供良好的语言范例;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活动材料;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行为作出积极反馈,增进其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兴趣和信心。

第3篇:

幼儿园语言领域故事教学

语言领域:

文学作品活动故事教学活动活动名称:

《拔萝卜》(小班)

授课人:

系级班号

设计意图:

(1、要有理论支撑;2幼儿实际情况分析;3、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及作用)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养成2、技能目标:

学会,能够

3、认知目标: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词语“(或是学习句型“”),分析识。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形式:

以集体为主、小组和个别为辅活动方法:

三种方法活动准备:

”的性格特点,认

(1)物质准备:

(2)知识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环节:

采用你方式,目的是。

导入语设计为:

幼儿的活动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生动带感情的方式完整讲述第一遍故事,结合描述性提问,让幼儿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提问设计为:

1、2、3、4、幼儿的活动过渡语设计为:

(二)教师出示教具()分段讲述第二遍故事,结合思考性提问,让幼儿深入感知故事,分析的性格特点,进一步体会故事的情感。

1、从故事的开头讲到“”提问设计为:

(1)

(2)(3)(4)幼儿的活动过渡语设计为:

2、从“提问设计为:

(1)

(1)

(2)(3)幼儿的活动过渡语设计为:

3、从“提问设计为:

(1)

”讲到“

”讲到结束

(2)(3)(4)幼儿的活动过渡语设计为:

(1)讨论:

(2)练一练

(三)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或续编故事),结合假设性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旨,在活动中落实技能目标。

1、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具体写出教师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组织活动的。

)幼儿的活动

2、讨论(假设性提问):

(1)

(2)(3)

三、结束部分:

采用方式进行结束,目的是。

结束语设计为:

四、活动延伸:

1、五大领域:

(1)

(2)2、区角活动:

表演区——绘画区——3、家园合作:

第4篇: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模式

幼儿园语言教学模式

一、谈话活动的教学模式:

三环节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2.程序和策略环节一:

创设情境。

设计和组织谈话活动的第一步是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在谈话活动的开端,通过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帮助幼儿打开语言表达编码的思路,做好谈话的准备。

这是谈话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谈话情境的创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以实物创设的情境,即教师利用活动角布置、墙饰、桌面玩具、实物摆设,甚至于一张图片,向幼儿提供与谈话主题有关的可视形象,启迪幼儿谈话兴趣与思路;第二种方式是用语言创设情境,即教师通过自己讲一段话、提一些问题来唤起幼儿的记忆,调动他们的经验,以便进入谈话。

第一种方式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话题,第二种方式适用于幼儿已经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的话题或幼儿新近关注较多的话题。

情境是谈话话题的“助手”,应以达到引导谈话话题的目的为基本标准来衡量情境创设的量与度。

环节二:

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在幼儿就谈话话题开始谈话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向幼儿提供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机会。

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调动幼儿个人对有关谈话中心话题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谈话经验交流个人见解。

设计和组织这一环节时应做到:

不做示范,不给幼儿提示,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以三三两两自由结合的小组或一对一的小组形式,让每个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

在自由交流过程中,可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增进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在这个活动阶段,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观察了解幼儿的谈话情况并视情况参与谈话。

环节三:

拓展谈话范围。

经过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活动阶段之后,教师要集中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在此阶段教师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向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幼儿谈话水平进一步提高。

所谓新的谈话经验,是谈话活动目标在谈话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幼儿要学习的谈话思路和谈话范围的总和。

向幼儿提供的新的语言经验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每个年龄班幼儿的谈话水平应在幼儿原有谈话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的经验范畴;二是每个谈话设计的新语言经验尽可能有所侧重。

这次谈话活动可重点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中心话题谈话,下次可能是重点学习围绕中心话题深入拓展小话题,在之后的谈话活动中还可能学习幼儿自己提出话题谈话,等等。

另外,教师在此阶段向幼儿展示的新的谈话经验,不是用示范、指示的方法说给幼儿听,而是通过深入拓展的话题范围将这种经验逐步传递给幼儿。

教师用提问、平行谈话的方法,将新的谈话经验引入,让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沿着新的思路去说,潜移默化地应用新的谈话经验,最终学会这种新的谈话经验。

3.教学范例及评析

我要吃的水果(小班)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习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交谈,能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及味道。

3.鼓励幼儿与同伴个别交谈,并愿意参与集体谈话活动;在集体面前谈话时,要求幼儿讲话声音响亮。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用塑料袋装好,上课前放在幼儿椅子下面。

2.另买几个水果,切成块状,上面插上牙签,用盘子装好。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请幼儿品尝切好的水果,每人一小块,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问幼儿:

“水果好吃吗?

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水果拿在手上。

2.引导幼儿围绕“水果”的话题自由交谈。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你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

幼儿手拿水果与旁边的小朋友自由交谈。

教师巡回参与谈话,提醒幼儿安静地听对方谈话,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讲;对跑题的幼儿给予指导,用插话的方式将幼儿谈话内容集中在谈自己带来的水果上。

教师注意倾听,发现讲得好的幼儿,为下一步集体谈话作准备。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论“水果”。

请在自由交谈中讲得好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围绕“水果”说话,并要求讲话声音响亮,让大家都能听见。

教师还要注意请语言表达水平较差的幼儿参与谈话,为他们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话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2)教师用提问方式提出新的话题:

你还吃过哪些水果?

吃水果有什么好处?

让幼儿围绕新话题思考自己的谈话内容。

此时,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参与谈话,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谈话经验,注意提醒幼儿用普通话谈论。

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吃水果有利身体的道理,最后唱“苹果歌”结束。

评析

该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对小班幼儿学习谈话的基本要求。

活动过程能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在“引出话题”这一过程中,教师采用“品尝水果”的方法导入,并在品尝的同时提出问题:

“水果好吃吗?

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这一品尝过程中的提问策略,旨在引起幼儿对话题的有意注意,帮助其集中注意力倾听所要谈论的话题,并通过味觉的参与,唤起幼儿对水果的已有经验的形象动态体验,从而为下面的谈话做好准备。

接着针对幼儿手中的水果提出问题,创设出亲切、温馨的谈话气氛。

针对小班幼儿具有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谈话特征,教师在第二环节中帮助幼儿学习结伴谈话,帮助幼儿逐步养成“有意识集中注意力倾听”的习惯。

第三环节的活动拓展的是:

①从这一个(水果)到那一个(水果)(从特殊到一般);②水果对人的益处(客体与人的关系)。

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定向思考:

噢,原来这一话题还能从这方面谈下去!

以此培养幼儿倾听和交谈的能力。

二、讲述活动的教学模式:

四层次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正确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根据语言环境要求,针对具体的言语凭借物的实际,组织口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运用正规的语言风格说话,使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达的语言经验。

2.程序和策略

第一层次: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讲述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相对固定的讲述对象即凭借物,因而在设计组织讲述活动时,首先要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主要通过观察的途径进行。

教师可根据讲述类型、凭借物的特点、具体活动的要求来指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第二层次:

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这一层次的活动组织,要求教师尽量放开让幼儿自由地讲述,给他们以充分的机会,实践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

可采用幼儿集体讲述、幼儿分小组讲述、幼儿个别交流讲述等形式。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

①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②仔细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

第三层次: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经过上一阶段“开放性”的讲述之后,教师应将活动导入“收”的程序,为幼儿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新的讲述经验是每次讲述活动的学习重点,主要是讲述的思路和讲述的方式。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的方式可以有:

①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②通过教师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③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新的讲述思路。

第四层次:

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讲述活动中,仅仅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幼儿实际操练新经验的机会,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获得这些经验。

因此,讲述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的具体做法是:

①由A及B,即提供同类不同内容的机会,让幼儿用新的讲述A的思路去讲述B;②由A及A,即让幼儿尝试用新的讲述方式来讲同一件事、同一情景;③由A及A1,即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原内容的讲述机会,让幼儿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3.教学范例及评析

会想办法的乌龟(大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准确的观察,了解图片所表现的重点内容。

2.重点指导幼儿讲述乌龟是怎样机智地躲过狗熊追捕的。

3.通过讲述活动,培养幼儿的幽默感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画面“会想办法的乌龟”。

活动过程

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教师不按照顺序出示图片,而是摆乱图片顺序让幼儿仔细观察,排列图片顺序。

期间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图中有谁?

它们在什么地方?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呢?

(2)在幼儿初步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地去观察。

理解图片中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的神态、动作。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乌龟看见熊来追它们,脸上露出什么样的表情?

熊看见乌龟是怎么想的?

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

乌龟想了什么办法来对付熊?

2.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进行结伴讲述。

在幼儿讲述时,教师倾听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注意说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细致地描述“乌龟”和“熊”的表情、动态或对话。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进行完整讲述。

3.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引导幼儿找出教师讲的与刚才小朋友讲的哪里不一样,从而帮助幼儿归纳出:

老师重点讲了乌龟怎样逃脱了熊的追捕的情节。

帮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表述的主要事件和冲突的角色身上。

4.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供幼儿思考:

如果一只乌龟到树林里来玩,它遇到熊,怎样逃脱熊的追捕呢?

让幼儿将思考的结果大声地讲出来。

在幼儿讲述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刚刚获得的讲述经验(还可以这样迁移:

分别以龟、熊为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同样可以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评析

讲述的成功,关键之一在于观察仔细。

为提高幼儿观察水平,教师在出示图片时,可不按顺序出图。

因为大班幼儿已有了对事件发生、发展的正确的“序”的概念,因此在看图时格外认真,一旦他们发现出示的图序与事件原来发生、发展的顺序不相符时,又会激发起重新排图的欲望。

在欢快、有趣地重排图序及讨论的过程中,孩子达到了“仔细、准确”观图的目的。

将老师讲述与幼儿的讲述相比较,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看到什么是教师讲述的重点,理解这个活动要让幼儿学习讲述的方法:

有重点地讲。

但是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如果幼儿已经能够较好地讲出重点了,甚至比老师的想像还要丰富,教师应当及时调整原有的计划,放弃教师讲述与幼儿讲述比较的环节,而直接分析比较幼儿的讲述,帮助他们掌握有重点讲述的方法。

这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采用了更换情景的方法。

同样的角色,同样的中心情节,但是更换了情景后,就将人物角色和故事事件置于不同的环境之中,也就可能有不同的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

让幼儿在讲述时练习用同样的思路讲一个新的故事。

三、听说游戏的教学模式:

四步式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复习巩固发音,扩展练习词汇,尝试运用句型。

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2.程序和策略

第一步骤:

设置游戏情景。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幼儿展示听说游戏的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教师应调动一些手段去设置游戏的情景,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一是用物品创设游戏情景;二是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三是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

第二步骤:

交代游戏规则。

这一步骤的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对幼儿布置任务,讲解要求的过程。

教师在交代游戏规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第二,注意讲清楚听说游戏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第三,注意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三步骤:

教师引导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角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

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在游戏中充当重要角色,可以主宰游戏的过程。

幼儿此时参与活动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部分地参与游戏;另一种是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一部分活动,待幼儿熟练掌握游戏后再完全参加游戏。

这一步骤有利于幼儿在活动进展过程中熟悉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游戏的程序,掌握在游戏中运用语言交往的思路,从而为独立开展听说游戏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步骤:

幼儿自主游戏。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阶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

此时,教师已从游戏领导者的身份退出,处于旁观的地位。

观察幼儿游戏时,应注意对个别不熟悉规则的幼儿进行及时地指导点拨,帮助这些幼儿更快地加入到游戏的队伍中去,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一员。

同时,教师也须要注意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及时予以解决,以免因角色分派不当或其他问题影响游戏顺利进行。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可以根据每一个听说游戏的具体要求来考虑适当的活动形式,可以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游戏,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游戏,还可以一对一结伴进行游戏。

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取决于幼儿参与活动的最佳效果。

3.教学范例及评析

顶锅盖(中班)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发准“盖(gài)、怪(guài)、菜(cài)”等容易混淆的字。

2.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倾听,迅速把握语言信息的习惯与能力。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动作反应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小铝锅盖一个(锅盖中心最好有个孔)。

2.丰富幼儿对有关菜名的经验。

活动过程1.设置游戏情境。

(1)教师出示锅盖,用手指顶着锅盖的中心孔,口念游戏儿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附游戏儿歌)。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游戏儿歌,练习发准“盖、怪、菜”等字的音。

2.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

(1)幼儿必须边念儿歌,边用食指顶着“手掌锅盖”。

(2)儿歌念完,“手掌锅盖”才能去抓顶着锅盖的食指,同时食指也要赶紧缩回,不让“锅盖”抓住。

(3)若被抓住,就要问“烧的什么菜”,被抓住的幼儿必须说出一道菜的名称,方能与“锅盖”交换角色,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1)教师扮锅盖,组织引导幼儿玩“顶锅盖”游戏。

游戏时,教师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锅盖,请3~5名幼儿上来分别伸出食指顶着“锅盖”。

然后大家一起念游戏儿歌,念到“噗!

一口风”时,可做吹风状,以增加趣味性。

儿歌一念完,教师迅速去抓顶锅盖的食指,同时,幼儿的食指赶紧缩回。

如被抓住,教师问“烧的什么菜?

”,幼儿答“炒菠菜”等。

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2)教师组织幼儿每人用一只手做锅盖,另一只手顶锅盖,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练习游戏中的语言,从而让每位幼儿都能亲身体验和感受游戏的整个过程和具体规则。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采用两两相对结伴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观察全体幼儿活动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与同伴在一起愉快地游戏。

活动延伸

在幼儿比较熟练地玩上述游戏之后,教师可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