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3935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

海南中学2018年高一下学期段考试题语文卷

第Ⅰ卷

1、文言文阅读(48分)

(一)课内文言文(共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顺流而东

齐彭殇为妄作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

B.

C.

D.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相同句式的一项是()

【例句】何言复来还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

C.固时俗之工巧兮D.挟飞仙以遨游

(二)文学文化常识(3分)

4.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的说法。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C.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司马”在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共16分)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

B.既又直丰乐之东直:

笔直

C.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滋:

滋生

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殁:

去世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串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乐”展开议论,正体现曾巩散文平正周详而长于议论的特点。

C.在丰乐亭饮酒,在醒心亭观景,这“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正是欧阳修真正的快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欧公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5分)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5分)

(四)默写(20分)

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

①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

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②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

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③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是如此批判的:

“,。

④《雨霖铃》中“?

,。

”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⑥在《定风波》中,作者以自然界的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各种打击都能处变不惊的句子是:

,?

英雄泪尽美人巾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体现为“,,?

”这句恰好与词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呼应。

《醉花阴》以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见情,以花拟人,生动的表达抒情主人公憔悴面容和愁苦神情的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二、古诗词阅读(共14分)

(一)根据你掌握的文学文化常识,完成第9题。

(3分)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爱国词人。

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他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与李清照共为婉约派代表。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0~11题。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宋】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江山重叠倍销魂。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清愁满眼共谁论?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

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

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0.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寄托着强烈的悲愤。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E.“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11.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共17分)

海的寻觅

陈世旭

江与海的交汇处,两面是苍茫的岸。

历史从岸边出发,岸上的现代风景不断生长,一座城市在历史与梦想交织的波涛中,一次次挥洒让世人惊叹的笔墨,如神话流传。

②短短几十年,人口数万的小镇,成为人口数十万的重镇;水陆空交通无不便捷,是经济最发达区域的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永远向世界敞开大门的经济走廊;歌剧院、主题公园、五星级酒店、高级休闲度假商住区鳞次栉比,楼群拥塞若满载的货柜;当地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接近20亿元,净资产超过2亿元的社区、村组所在多有,烟尘和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气息。

③几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来此寻觅财富,寻觅梦想,寻觅纸醉金迷。

④我是迟来者,2011年立春来到这里。

此间已不知历经几度沧桑。

⑤倚天长望,波澜壮阔,水逐风云,山浮日月,森森寒芒动星斗,风在海的背上寻觅。

⑥来寻遗垒残石的创痕?

来寻江口掩埋的折戟?

来寻屈辱漂浮的碎片?

来寻悲壮拍打的海魂?

⑦销烟池上的青烟穿透时空。

那一片青烟,点燃了整个世界。

钦差大臣在万众簇拥中岿然端坐,骨子里深藏骄傲,佩剑拨动的心事铮铮作响。

“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

张开双臂,一手挽住历史,一手挽住未来,与大地作亘古的拥抱,大海和蓝天是永恒的伴侣。

⑧战场的回音与苍凉,早已落定。

要塞的石板路,沿着校场的断壁残垣盘旋。

明坑暗道,铁锁铜关。

黑色的硝烟在副将父子头上聚集,黑色的火药在水师提督胸膛引燃。

生铁闪烁黑色的光泽,浸透兵勇的鲜血。

将军利剑已经出鞘,砍刀因亢奋而颤抖。

孤舟百战久低昂,噀血衔须下大荒,披发何人诉上苍!

呐喊刚刚发出便在喉头凝噎,羸弱的王朝怯怯跪下,烈马悲鸣孤绝。

⑨号角沉寂,威严沉默。

兵已歇,血无痕,唯有海风猎猎。

咸腥的誓言,吹打年年月月。

血肉堆垒起记忆的基座,立在中国近代史首页。

不朽的断简,留下不朽的刀刻。

⑩乍响的惊雷,带着雄浑海风的气息,漫天洒落。

掀起将近两百年的帷幕,再也无法辨认所有的细节。

平夷靖寇的大炮,怅望着江海。

阳光远远斜来,把无边楼宇的森林,笼入茫茫雾霭。

海面一片迷蒙,身边人声鼎沸。

涛声依旧,皆和血与火无关。

节兵义坟,已是如此寂寞。

壮士的尸骨在悸动。

曾经的漫天火光,留下灰烬覆盖已逝的冬天。

那年,壮士倒下,沿着枪弹散射的方向。

被罪恶攻陷的城池,有另一种死亡。

古老的石碑,裹进丝绸般柔软的烟土。

灯笼熄灭。

但道路还在。

勾勒出大地最初轮廓的道路,穿过漫长的死亡地带,来到我的脚下,扬起了灰尘。

不断涌出的泪水,遮不住通向远方的门。

古老的炮台上,冰冷的铸铁,保持着冲动,呼唤雷声,呼唤从暴风雨中归来的祖先。

千万个幽灵,从地下长出,长成大树,树冠覆盖炮台,根须爬满了老迈的城墙。

是谁曾壮烈殉国?

是谁曾血染江海?

是谁曾让浊泪流过蜡黄的面颊?

是谁曾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是什么让那样的清瘦仰之弥高?

销烟池应该是永不愈合的创口,烙在每一张发亮的面颊上。

炮台上弯月如钩,经历风雨,站成路标。

折断股肱,只需一纸诏书;倾倒大厦,亦只在转瞬之间。

造就一个经济奇迹,只要几十年;造就一个民族精魄,需要几千年!

终于明白,我们执着的寻觅,不仅仅是拾起历史失落而又复苏的致富梦想,不仅仅是凭吊烈士的热血、忠贞和气魄,更重要的,是在这块荡气回肠的土地上,站起一个真正身心强健的民族。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中,“一次次挥洒让世人惊叹的笔墨”是指这个城市由小镇变成重镇,交通无不便捷,是商品集散地、经济走廊等物质上的变化令世人惊叹。

B.B.第⑦段中,“钦差大臣”是林则徐,这可从“销烟池”与“苟利社稷”等语词中看出。

该段刻画了他忠君、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C.C.第⑧段中,“呐喊刚刚发出便在喉头凝噎,赢弱的王朝怯怯跪下”,读之令人扼腕,为国家的懦弱而叹息,为人民不屈的抗争而赞赏。

我们决不能让悲剧重演。

D.D.第

段运用借代和对偶的手法述说历史教训,说明无论人才还是国家,都可能被轻易毁灭掉,语言精练,发人深思。

E.E.全文立意深远,境界开阔。

由“寻觅”逐层推进,刻画了包括“钦差大臣”在内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让人难以忘怀,末尾点出主旨。

13.第

段中说“造就一个经济奇迹,只要几十年;造就一个民族精魄,需要几千年!

”有什么用意?

(6分)

14.细读本文第⑩—

段,赏析其中蕴含的多种情感。

(6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1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众星捧月到被冷落一旁,一些退休官员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甚至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状况。

  ②在儒家传统中,孔子和孟子总是形影相吊:

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③在亘古而苍茫的宇宙间,路遥《平凡的世界》发出的虽是平凡的声音,但这种声音荡气回肠。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不能用一饭千金的方式去挥霍浪费。

  ⑤作者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读写的好习惯。

  ⑥我头上树木的宏伟、四周灌木的纤丽、脚下花草的纷繁使我目不转睛,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王羲之被后世称为“书圣”,王献之则被后世认为可与其父比肩的书法家。

B.苏轼的散文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C.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

D.王安石和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5分)

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

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了不少人才。

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

作家和清代宗派诗人的推崇。

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

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1)有一个句子与本段的话题不统一,应删去,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林清玄小时候读书很差,考试常常不及格,但他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而着急。

有一次考试林清玄好不容易超过60分,他高兴地拿回家给父亲看,父亲哈哈大笑着说: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

”(林父是一位农夫)后来林清玄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著名作家。

而央视主持人董卿的父亲对董卿却是“魔鬼教育”,董卿稍微能识字就要每天抄成语、抄古诗,不但如此,天还没亮,董卿就被从床上提起来跑一千米,除此之外,董卿的父亲还不准董卿照镜子。

对于这两种教育孩子的方式,你怎么看?

是赞同林清玄父亲的“放手”式教育,还是赞同董卿父亲的“魔鬼”式教育?

还是认为两种教育方式折中一下更合适?

【要求】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海南中学2018高一下学期段考语文卷参考答案

1、【D】

活用为动词;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2、【D】(A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定语后置。

B被动句,于,被,介词。

C随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字。

D宾语前置句。

3、【D】(A古:

到,到了;今: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B古: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

儿子。

C工巧:

古:

善于投机取巧今:

技艺巧妙。

4、【C】(不包括长江流域)

5、【B】B项,“直”,正。

正东方之意。

6、【C】C项,“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错误。

文中已经说明,欧阳修的“乐”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国君无为而治,百姓安居乐业;人才各尽其能,万物自然生长。

7、

(1)他可以说是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关键词:

善,见)

(2)而曾巩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能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关键词:

以,其)

8、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辍)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B】A项,“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词人。

C项,“词要有词牌和题目”有误,例如柳永的《望海潮》就只有词牌名。

D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是婉约手法写的,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10、【BC】

11、①伤春之情:

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

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

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

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2.【C E】(A项,一次次挥洒让世人惊叹的笔墨。

,不仅仅是指这个城市的物质上的变化令世人惊叹,更指其厚重且沧桑的历史。

B项,第

段中刻画了林则徐作为爱国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但没有明确写到他的忠君、爱民。

D项,第

段没有使用借代手法,“股肱”和“大厦”属于比喻。

13、运用对比手法,意在说明相比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精魄的造就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同时,呼吁执政者不仅应重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应注重民族精神的塑造。

14、多种情感

(1)悲怆、伤感。

大炮怅望着江海,节兵义坟是如此寂寞,壮士的尸骨在悸动等,折射出英雄受到冷落而令人伤感、悲怆之情。

(2)赞扬、崇敬。

炮台上的铸铁大炮保持着冲动,呼唤雷声,呼唤从暴风雨中归来的祖先,还有“千万个幽灵,从地下长出,长成大树,树冠覆盖炮台,根须爬满了老迈的城墙”,表达了作者对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的赞扬和崇敬。

(3)提醒、警示。

第四段的连续发问,谆谆告诫世人,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苦难,不要忘记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英雄。

15.【D】(众星捧月: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尊敬爱戴的人。

形影相吊:

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独。

应改为“形影不离”。

形影不离: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荡气回肠:

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一饭千金:

指受恩厚报。

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一掷千金”。

粗枝大叶:

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目不转睛:

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此处使用不当,应改为“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

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16、【C】A杂糅;B不合逻辑;D指代不明。

17.

(1)他热心奖掖后金,培植了不少人才。

(2)苏轼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