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3880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docx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问题?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1979年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1984年10月,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2](P225)至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

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

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

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

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形成潮流。

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

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

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它既承担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

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农业方面,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

工业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

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

此外,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

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

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

”[1](P135~13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

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

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

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

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等。

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

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P284)为此,所有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赞同

66

|评论(19)

其他答案共11条

2009-11-502:

56—无所为—|一级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1979年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1984年10月,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2](P225)至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

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

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它既承担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

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

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

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

”[1](P135~13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

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

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

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等。

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

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P284)为此,所有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社会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之路。

时至今日,这一历程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形成了梯度发展、渐进改革的模式,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总结30年来中国政治体改革发展的成就,反对教条化的沾沾自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经验基础和实践指南,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得到转变,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和增强

建国之初,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领导国家的建设毫无经验。

由于继续沿袭了战争时期的某些做法,给国家、人民和党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从执政方式上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30年来,这一认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得以实现。

1、执政理念上的变化,为执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不应当等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行政工作和生产指挥。

"党的十三大更明确提出了"应当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从而确立了执政党领导职能改革和转变的总体原则和方向。

这一原则的落实使党的十三大做出了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举措,即实行"党政分开"。

党的十四大审时度势地重新思考了党政关系这一重大问题。

而党的十五大则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将党政关系放在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深人考察。

从十五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以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体现了对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认识上的新突破。

2.执政方式实现了科学执政的转变要做到科学执政,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科学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科学设计、组织、开展各项执政活动。

科学执政内置于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

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思想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任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的做出都要依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根据中国的现实状况;科学制度方面,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同时创立、发展和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科学完善和发展;科学决策方面,注重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组织和机制,完善决策制度,探索并运用了现代决策理论和科学方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决策信息支持系统。

3.执政方式实现了民主执政的转变。

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民主执政"方式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两大方面。

30年来,党内民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很多在党的领导体制方面,集体领导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了常委会的集体决策,加强了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听取各方意见。

党内民主生活方面,颁布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原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机制,推进了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党内民主机制,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得到增强。

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健全和完善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县以上各级党组织设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重视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努力健全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重点加强各级党委全体会议的作用。

在党内选举制度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选举候选人提名方式,扩大了差额选举的比例和直选的范围,丰富了选举的形式。

在干部人事制度中的民主方面,规定了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建立健全了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提高了干部任用的民主化程度。

此外,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方面,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反腐倡廉的制度、机制和办法。

这些举措的施行及其成果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共同构成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

但是由于各项制度的不成熟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制度建立的初衷没有得到完全表达,优越性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挥。

因此,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各项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优越性得到了发挥。

(二)选举制度得到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发挥

(三)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扬人民民主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1982年,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1989年底,中共中央经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人宪法,使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

2.加强了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和协商,实现了对大政方针、重要问题多渠道、多形式的沟通和探讨。

中共中央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一般都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召开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共商国是。

3.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30年的恢复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下,各民主党派的组织更加健全,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更具生机和活力。

(四)基层民主制度有较明显发展,推进了基层社会自治

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

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三、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完善

五、利益关系得到调整,社会和谐不断显现

改革本质上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政治体制改革所针对的是在政治的发展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不利于政治系统正常运转的利益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始终强调利益的单一性和整体性。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利益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承认。

利益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复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