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2608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

Throughtheprocessagreementtoachieveaunifiedactionpolicyfordifferentpeople,soastocoordinateaction,reduceblindness,andmaketheworkorderly.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

温馨提示:

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井下设备、材料回收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万通源二铺煤业有限公司的工作安排,需要对安太堡煤业有限公司井下设备、材料进行回收。

为确保设备回收期间的工作安全,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本措施。

  一、设备、材料回收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人员,必须是经过岗位安全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按章作业,杜绝“三违”。

  2、施工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器具、材料等,发现矿车有坏轮、死轮、掉耳、窜销等现象时必须提前检修好;对于销子、三环、锚链等必须检查其完好性、安全性,严禁使用非标准件;备足起吊工具:

如手拉葫芦、滑轮等。

  3、施工前工作现场及运输路线的巷道条件要符合设备、材料回撤要求,支护良好,高度、宽度不够要及时卧底、扩帮维护,顶板破碎的地段必须加强支护,并清理作业地段的浮煤、杂物、设备等,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和退路通畅。

  4、在运输沿线停车点或摘挂钩地点安设卡轨式阻车器,以备停车时使用,坚持使用阻车安全设施,并使用合格品,发现损坏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5、运输沿线所需绞车必须提前稳设好,用地锚固定,必要时加打压柱、戗柱接顶,并拴铁丝防倒。

  6、井下各部运输绞车存在电源断开、开关按钮受潮启动不灵,各部绞车牵引绳缠绕混乱,其中两部绞车钢丝绳老化,操作及转动部位锈蚀,需对运输绞车进行接线供电、更换钢丝绳、对运输绞车进行维修调试、整理至合格后方可操作。

  二、运输路线的确定

  根据设备布置及现场条件,确定运输路线如下(运输系统图附后):

  

(1)运输路线一(单体液压支柱、π钢梁、乳化液泵站):

  4201工作面→102运输大巷→305盘区运输巷→101运输斜巷→副井→地面

  

(2)运输路线二(主运输巷强力皮带、皮带连接杆、H架、40kW绞车、25kW绞车、11.4kW绞车、10、16、35、50、70、90mm²电缆线):

  102运输大巷→305盘区运输巷→101运输斜巷→副井→地面

  三、提升绞车的规定

  回收设备的绞车全部采用地锚配合压柱和戗柱固定,见到实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选钢丝绳直径,安全系数大于6.5倍。

  规定“四超”车辆每钩只准挂一辆(“四超”:

重量大于5t,长度大于4m,高度大于1.25m,宽度大于1.2m的设备车辆)。

  四、设备、材料的回收顺序及回收工艺

  

(一)设备、材料的回收顺序

  1、4201回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两泵一箱)。

  2、800皮带连接杆840根、840个H架;1000皮带连接杆339根、H架339个。

  3、单体液压支柱、π钢梁计390根;90、70、50、35、16、10mm²电缆线共计5468.7m;主运输巷强力皮带513m。

  4、40kW、25kW、11.4kW绞车共计5台。

  

(二)设备、材料的回收工艺

  1、皮带连接杆、H架

  1)、选择

适宜工具依次从胶带机尾解体拆卸电机减速器、卸载臂、主副滚筒、H架等。

  2)、人员严禁站在具有滚动倾向的滚筒上工作或作为脚手架。

严禁将物料放在能转动的滚筒上。

  3)、解体、拆除下的各种螺栓、螺帽、销子等小件不得丢弃,装袋或集中装入矿车,严禁乱丢乱放。

  2、乳化液泵站及各种电缆线

  1)、泵站撤除前泄掉残余压力,将各种连接件和阀件集中装车回收外运。

  2)、电缆回收时,首先清理好路线,拉电缆时前后人员互相照应,速度相当。

在巷道拐弯处,必须使用内肩。

行走过程中注意头上管线、吊挂物,脚下设备。

  3)、电缆从工作面人工拖出后,盘好装入矿车;严禁用绞车拖拉电缆。

  3、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

  1)、每班作业前,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工作面顶板、煤帮、三角区的维护情况等,发现异常必须先处理好后,再开工。

  2)、拆除时班长专人指挥,各工种分工明确。

  3)、拆卸π型梁时,至少有两人同时在现场,一人先卸液,一人看护好π型梁。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π型梁卸下,再抬单体液压支柱。

  4)、人工抬运单体支柱时,顺肩同起同落、轻抬轻放,任何人严禁未听指挥盲目操作接抬,防止误动作或重物掉落伤人。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皮带连接杆、H架、乳化液泵站、电缆线、绞车等回收安全措施

  1、起吊设备时作业人员身体任何部位都不得伸在起吊和悬吊设备下方,若需斜拉时跟班人员必须现场指挥,采取防止设备倾翻滚动伤人、前移后退滑动挤伤人员的安全措施后再进行操作,使用千斤或顶溜器时,要及时在被顶设备下方垫好支木,同时人员应躲离设备可能倾倒的方位,千斤顶或顶溜器前方与设备加木板防止打滑。

  2、用绞车拖拉解体开的设备时,钢丝绳两侧严禁站人,钩头必须联实,U型环螺栓拧紧带满扣,同时观察被拖设备不得撞倒巷道支护。

  3、人工抬运大件时,必须同肩起落,轻抬轻放,防止挤伤手脚,同时作业人员由班长统一分配协调,防止卸排部件时,误动作挤伤手脚。

  

(二)、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等回收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原则,必要时加打木垛,按由里到外的顺序逐根进行,钢丝绳挽好绳头,防止绳卡子等铁具甩出伤人,提前将单体底部挖出,防止绞车硬拖损坏绞车或断绳伤人。

  2、作业人员躲至绞车后方,待单体回撤下来,通风畅通稳定良好再人工抬出,人工抬运时顺肩同起同落,并快速撤离作业场所。

  3、听从班长统一指挥,回撤过程中钢丝绳两侧严禁站人,派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操作,随时观察顶板、帮的压力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或听到声音异样(有闷雷声)必须立即撤人至安全地点,待顶板压力稳定后再作业。

  4、人工用长柄工具撬落单体时,其下方严禁站人,防止单体滑倒伤人,单体排液口不得对准人员身体,回撤下的π梁、单体装车,要捆绑规范,防止窜车。

  5、“压死”的单体采用“卧底法”松动后再回收,不准强行硬拉。

  (三)、设备、材料装车安全措施

  1、两人以上推、拉、扛、抬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统一号令,协调一致。

严防碰挤、砸伤人员。

  2、所使用的起吊工具如手拉葫芦、滑轮等不允许超负荷使用,防止超载使用损坏工具或设备,危及人员安全。

  3、装车所用架子车、矿车等必须用阻车器挡住,并加木楔防止跑车。

  4、设备装车时必须找好重心、中心,防止上下坡过程中前倾后仰落道翻车。

  5、所有捆绑车辆,用背板绑紧加固时,两人协同作业,防止背板受力甩脱伤人,钢丝绳镖紧后

用铁丝将背板与设备再捆绑住,防止其挣脱。

  (四)、设备、材料运输安全措施

  1、设备运输过程中,人员必须在有掩体的安全区域进行指挥及作业,所有人员严禁在绳道、设备下滑范围及钢丝绳受力波及区域站立或行走。

严禁在钢丝绳受力状态下撬、拨、推、拖、拉、运设备或车辆。

  2、绞车司机在有掩体的安全位置操作,精力集中、听清信号,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谨慎操作。

  3、绞车运行要平稳,现场作业负责人随时检查钢丝绳情况,严格执行钢丝绳检查制度,保证绞车在完好状态下运行。

  4、“四超”车辆及电机减速器等主要车辆无论平巷或斜巷每钩只准提放一车,其它车辆按绞车规定数量执行,联车必须用合格的锚链、U型环,并穿标准无损坏螺栓带满扣紧到位。

  5、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制度。

  6、人力推车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62条规定执行外,无论车辆大小一人或几人同时只准推一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防止设备倾倒伤人,严禁放手不管放飞车。

  7、阻车装置只有在车辆通过时才允许打开,车辆通过后必须立即关闭。

  8、运输过程中必须在运输路线上、下方和通过该线路的各个通道口派专人在安全位置设警戒,同时严禁任何人蹬钩乘车。

  9、设备车辆在斜坡上运输时无特殊情况不准停车,若遇有车辆落道或设备挂住巷道管线、帮壁时,绞车司机必须停车刹闸处理且不得离开岗位。

采用千斤顶或顶溜器进行上道,每次抬起的高度不得超过100mm,抬起后及时用垫木或道木垫稳,人员身体任何部位严禁伸入抬起设备下方。

  10、运输过程中发生落道翻车事故时,监护工必须及时用口哨向就近司机按规定的信号发出事故信号,绞车司机根据负荷变化情况立即停车。

  (五)、其它安全措施

  1、值班领导安排工作的同时交待安全注意事项,跟班人员和班长对当班安全生产负责,做好现场指挥和监督,在无安全隐患、物料备齐后方可开始工作。

  2、认真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3、地面卸车人员要遵守回收设备场地的相关规定,并听从专人指挥。

  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

措施》。

  5、作业地点要设置瓦斯检查点,每班检查两次,如发现瓦斯浓度升高或有其它有害气体时,应及时汇报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6、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以内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7、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作业,爱护通风设施。

  8、如果本安全技术措施与上级有关条文或《操作规程》发生抵触,应以上级条文或《操作规程》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