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083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docx

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

2021年高三复习质量检测(文综)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为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编号填写清楚;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

图1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图1

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高度相差

A.800m及以下B.1200m及以上

C.1000~1200mD.800~1000m

2.F地为世界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多云雨

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水文历线是河流流量与时间关系所组成的曲线,图2是“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据此回答4—5题。

4.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

A.10小时B.16小时

C.18小时D.24小时

5.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向右偏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测站上游植被受到破坏

B.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D.观测站下游围湖造田

图3为“xx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图4为“xx年M市从业人员

构成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M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入人口性别的差异可能会引起M市的婚育问题

B.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重工业发达

C.人口的迁入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

D.迁入男性数量少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不相关

7.下列关于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缓解就业压力 B.制约经济发展

C.减轻环境污染D.造成基础设施紧张

图5为“某类工业收益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

读图回答8—9题。

8.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A.①一②B.②一③

C.③一④D.④一⑤

9.为了吸引投资者,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

该政策可能导致

A.①点与②点间距离增加

B.企业利润增多,分布范围减小

C.平均费用的最低值升高

D.②点与④点间距离增加

图6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读图回答10—11题。

10.C点的夜长为

A.14小时B.10小时

C.8小时D.16小时

11.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地中海沿岸干旱少雨

B.该时期利于到南极科学考察

图6

C.图中N点为北极点

D.C点可能位于10ºN

12.假定xx年某款工艺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589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7元人民币。

如果xx年生产该款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0%,且美元对人民币贬值10%,其他条件不变,该款工艺品以美元标价约为

A.178.2美元B.180美元C.199美元D.200美元

13.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①大力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物价

②加强经济干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

③完善宏观调控→健全价格监管法规→打击恶意囤积→稳定物价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11年4月12日央视《消费主张》报道,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

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

这启示我们

①企业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②政府要加大监管监测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惩治

③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④消费者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积累良好的个人信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2011年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和自身经营不善的影响,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因盲目扩张规模、借贷高利资金等原因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

目前至少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

老板逃跑事件不仅拖累了大批资金链上的企业,对地方经济造成重创,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①连续性②盲目性③滞后性④自发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6.某市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参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人员范围将由以前的以下级和同级为主,扩大到以服务对象和一般群众为主,变“官评官”为“民评官”。

这一转变意味着

①真正赋予人民群众的监督权②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③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④公民的选举权落到实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7.我国某村300名村民因质疑县政府对该村的征地批复,向县政府提请行政复议,遭拒绝后,村民将县政府告上法庭。

经过法院审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村民胜诉。

材料中体现的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形式有

①社会与公民的监督②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④司法机关的监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2010年11月28日,江苏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苏北振兴、重点支持宿迁发展。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②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③坚持科学执政,协调区域发展④加强立法,执政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30多年来,鞍钢集团职工郭明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用6万毫升的鲜血挽救了75条生命,用20年执著的无私奉献激发了5000多人的爱心。

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要勇于否定自我,培养奉献精神

③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④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提升自身文化品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1.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凭经验开药方,在某些方面,这些经验可能不一定非常准确,但都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的;并会根据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没有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会被取消,或者被减量。

这种治疗方法,说明

①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基础②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③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④认识需要得到检验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

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就。

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网络用语: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把它看成洗(喜)具。

”这说明

①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②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没有标准的

③意识是具有能动作用的④表明人生随着认识的角度而改变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4.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B.中书省

C.行中书省D.枢密院

25.在明末棉花基本普及的基础上,清代棉花种植更加盛行。

如松江府属诸州县,“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

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农业商品化取得了一定进展

B.农本思想受到了冲击

C.商品经济取得了进展

D.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广泛

26.“《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27.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确保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罗马公民在帝国的特殊地位

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8.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

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

或者用句老话比喻:

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

A.1787年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

B.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C.1787年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

29.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

“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

流血遍全国……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

”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①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②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③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④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④

30.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的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同时发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协议,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与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

”这表明

A.中英两国正式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B.资本主义对华敌对体系已经崩溃

C.英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共反苏美

D.英国正式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31.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

“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32.1911年中国草帽辫(欧洲妇女装饰用品)输往欧洲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又增至771万余两。

同期中国面粉畅销英、法、俄、东南亚等国。

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A.海外市场影响着中国民族经济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辛亥革命冲击了西方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33.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这是因为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4.早在1961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只有靠科技才能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35.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

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

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

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

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8为地中海和大西洋(局部)及部分国家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9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图8

图9

(1)简述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

(2)简述埃及的地理位置。

(8分)

(3)分析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8分)

37.(20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东北亚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能,未来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之一。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0为“日本核电站、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图11为中、日在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

(1)日本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为什么日本大力发展核电?

(8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附加值方面的特点;面对产业转移,阐述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2分)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月15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本次年会以“包容性发展:

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

包容性发展有着深刻内涵。

从国内看,“包容性发展”首先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

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

第三,这种发展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国际视野看,“包容性发展”应该是一国的经济发展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另一国;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发展,是共赢和多赢的。

不仅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材料二:

2011年1月9日~11日,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要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促进实现包容性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在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增长?

(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中央坚持反腐倡廉、严惩腐败分子的原因。

(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

“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材料二: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

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分析材料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

(12分)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4分)

 

40.(25分)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

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

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

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

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

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材料四: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

(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

(4分)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6分)

(3)你认为材料三中家庭改革后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3分)

(4)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6分)

41.(12分)“小”和“大”问题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图12

根据材料并结合你所学习的知识,阐述对材料中关于16—20世纪40年代中期“变”的认识。

(12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分析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沿河房屋被冲毁,造成特大泥石流灾害。

 

试分析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并简述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44.(10分)【环境保护】

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性是什么?

分析①⑤两地出现该问题的自然原因。

(10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管子治国:

“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

以为军令:

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卒,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两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

”……管仲曾对齐桓公说:

“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

”……“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

”“是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

有司见而不告,其罪五。

——贾文言《管仲与梭伦军制改革异同论》

材料二:

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材料三:

梭伦在改革的时候,保留了原先已经存在的地域性单位“诺克拉里”,它既是一个地方的行政单位,也是一个军制单位。

他将公民按照土地财产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即:

五百斗级、骑士级、牛耕级和日佣级,根据等级而享有不同的军制义务,前两个等级提供骑兵,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第四个等级提供轻装步兵。

……公民通过划分等级,享有不同的军制义务和政治权利。

——贾文言《管仲与梭伦军制改革异同论》

(1)依据材料比较管仲改革与梭伦改革在内容上的异同。

(8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和梭伦改革的影响。

(7分)

 

46.(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据统治地位的士大夫。

不过他们是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的……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挖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为什么会“震惊同僚”?

(6分)

(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维新思想者们的手段都很高明。

高明在何处?

(3分)分析两者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相同原因。

(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的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

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