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0155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一鸣人物挖掘.docx

张一鸣人物挖掘

成名后的张一鸣,在跟清华经管院院长钱颖一对话时提到:

“我一直觉得世界上的书,如果只能选择看少数书的话,两类书值得看,第一类是传记,第二类是教科书。

”张一鸣说,他在大学里看了很多人物传记,这些传记里描写的伟大人物,年轻的时候生活都差不多,生活是由点滴构成的,大家都是平凡人。

只要有耐心,选择一个领域深入下去,会取得对应的成绩。

所以,传记教会了他要有耐心。

张一鸣出生在闽西龙岩市,这里拥有红色景点——古田会议旧址,也拥有常出现在央视天气预报里的客家土楼。

36年前,张一鸣出生在龙岩市一个事业单位家庭,父亲从市科委离职后,去东莞开了家电子厂,母亲则是一名护士。

张一鸣的理性,大概从童年就已经种下了。

在别人都玩玩具、过家家的年纪,他则在父母聊技术的氛围中长大。

小时候的他,就已经是个重度信息搜集者,据说读报纸连中缝信息都不放过。

高中时,他特别讨厌支酒精灯、倒试管之类的化学实验,因为觉得它们琐碎且危险。

危险,便意味着不可控,这也为其后来选择软件专业,并去做写代码这样可控性强的工作奠下了基础。

选大学时,从小没见过雪的张一鸣,使用了排除法。

他希望自己读的大学,最好在会下雪的北方;并且还得离家远,以免父母干涉自己;得是综合性大学,以免偏科;男女比例要平衡,这样方便找对象;以及要靠海,因为自己喜欢吃海鲜。

这样选下来,就只剩下渤海湾的大学,最后,他选了南开大学。

大学

认识张一鸣十几年的大学室友说这个人像机器一样,“不打牌,不看碟,也不玩游戏,读了四年大学,除了上课、看书,他的业余活动就是写代码和修电脑。

  显然,如果张一鸣在他的大学生涯里遇到了今日头条,他恐怕连下载按钮都不会去点。

  张一鸣甚至很清醒的表达过一个现在看来相当残酷的观点:

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效率的少数精英,他们可以在现实生活里实现自我认知,另一类则是大部分需要围绕一个东西打转的人,不管这些东西是宗教、小说、爱情还是今日头条,用户需要沉迷其中。

  张一鸣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并未对号入座的把自己定位在哪一类人里,但是答案也不那么难猜。

  一个压根不是自己产品目标用户——甚至会有意识的约束自己远离类似诱惑——的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和数据,这简直理性到了硬核的地步。

  不过张一鸣对于今日头条以及抖音面向市场的长远判断,回头来看同样是精准得可怕。

此为选大学。

而选配偶,张一鸣用了同样的办法。

张一鸣的婚恋史,一如他的表情——寡而不淡。

他估计是大佬中少有的,一次恋爱就结婚的人。

大学时,因为修电脑,认识了初恋,并成功把初恋发展为妻子。

据《人物》杂志报道,他相中妻子后,就跑去给后者修电脑,还总在BBS上和对方聊天,但是表白后,女生立马拒绝了他。

可他丝毫不气馁,“继续修电脑、版聊、约出来玩,两个月之后有一次出游,两人牵着手(走回来)。

对于择偶,张一鸣有着一套看起来很佛系的观念:

“世界上可能有两万个人适合你,然后你只要找到那两万分之一就好了。

就是你在可接受的那个范围,近是最优解嘛。

西天取经式的创业史

2005年,22岁刚毕业的张一鸣,当了个“毕创族”,和很多毕业创业的大学生一样,这次和师兄协同创办的办公软件,以失败收尾。

2006年加入酷讯,跟随陈华、吴世春创业,他加入旅游搜索网站酷讯旅游,成为该司第一位程序员。

在这里,大学曾得过编程奖项的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有一次,在给酷讯做垂直搜索编程时,他要订一张火车票。

要知道,十几年前,网上根本查不出来车票余数。

索性他就用中午吃饭的一个小时,写了一个小程序,这个程序会自动搜索车票,搜到了就会发短信通知。

写完程序后,不到半小时他就收到了短信提示,然后就直接去买票了。

现在无法得知,这个程序究竟是偶然,还是确实有效果,但是张一鸣终究还是买到票了。

24岁的他很快做到了技术委员会主席,带领一支40人的开发团队,开始真正接触管理。

在酷讯的经历,让他了解到管理的重要性,并决心去大公司学一学相应的知识,于是2008去了微软。

于是在2008年离开酷讯、加入微软。

但却只在微软干了半年,在他眼中,当时微软那种四小时就能干完一天活的工作,显然不适合他。

微软的经历没给他留下什么好感,以至于在微博上,他常常提到微软这样的公司,对于年轻人不是好的选择:

“有一个朋友,让我帮忙推荐去ibm和微软工作,说要镀镀金。

且不说能力最重要,ibm和微软估计只能镀铜吧,要镀金应该去360、XX、小米或者其它新锐创业公司“

从微软离开后,加入饭否,跟着老乡王兴一起做事。

同年,应老乡王兴邀请,其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加入模仿Twitter的社交网站饭否。

2009年,饭否被关停;

2009年,张一鸣开始独立创业。

这时,张一鸣爱做信息搜集的特质,开始体现在产品上。

他创办了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这期间,他还开始做移动开发,推出了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5款移动应用,并把九九房做到了当时房产类应用的第一名。

十年前就一口气做出5款移动应用,对照今天,像极了当下的头条App工厂。

参与创业和主导创业是完全两码事,张一鸣说:

“99房那时候我当CEO,以前我把职责做完,还有问题向上汇报,但CEO不能向上汇报,要做独立的决定。

招聘、辞退不能推给别人,这是对今日头条创业的演练。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网)2011年是张一鸣在99房CEO岗位上的最后一年。

  那我们来看看,2011年的张一鸣在创业上到底学习到了什么?

按照舵舟的惯用逻辑,企业的组织打造,实际上是创始人思想的投射,那我们依然从自我认知提升,组织打造这两个点来剖析张一鸣的成长。

  2

(1)自我成长  

  关键词:

理性OR感性

  2月-3月,张一鸣在微博上三次发表了感性和理性的思考:

  第一条:

“做个理性人,很多事情就不必做。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的态度有其意义。

”这也许是在反思他自己过于理性,也会给实际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所以要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第二条:

“关于感性,但当你看到生活的真实面目时:

你会悲,但就不会因表象而伤感;你会喜,也不会而浮华而极乐。

生活中有时候猛然听到残酷而又真实有穿透力的话,看到本有违世界观而又有理的书,你的感性就变化了。

”这也许是想劝导世人,放下感性,去看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以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第三条:

“今天会(上)谈提到感性理性,我的观点:

感性深化放在深处,理性实化放在前锋。

”最后为这个困扰他两个月的问题,画上了一个句号。

  我们常常在公司里看到的情况,会议主题本身是一个实际业务问题的讨论,最后往往会以个人的情绪化来收尾。

对于工作不仅起不来作用,反而还会滋生出不好的文化。

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坦诚的来讨论理性和感性的话题,对于效率提升来讲,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关键词:

如何做决策

  从公开信息来推测,99房这个创业的点子,之于张一鸣有一定的被动因素。

从饭否出来后,海纳亚洲投资人王琼找到他,希望他把酷讯的房产频道单独拿出来做,之后就有了99房。

可以推断的是,这个点子发起人不是他,他是接了投资人的任务。

所以到最后有“离职”这一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CEO每天都得面对的就是做决策,每个决策后面又跟着无数的决策。

一个决策失误,后面层层出错,所有概率加起来,就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所以创业者焦虑到睡不着,拼命学习的原因也在这里,一是为长久,二是必须马上应付当下。

  5月,99房CEO张一鸣在微博上谈到痛苦决策这一话题:

“Youmaketoughdecisionwithoutexcessiveagonizing,要做到这点必须经常主动的去面对toughdecision。

”大意是,如果你想在做艰难抉择时,不会过度的痛苦,那么你就必须做到经常主动面对艰难抉择。

这应该也是熟能生巧的另一种解读吧。

  王琼在她的一份自述文章里这么写道:

“一鸣固执,但每一个董事会与他产生分歧最终由他拍板的决定,无论成败,他都会复盘。

通过自省,累计经验教训。

这使得他的判断一次比一次准确,格局越来越广阔。

”承受做出抉择时的艰难部分,并为此负责,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断成长。

  而选择做决策时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8月,张一鸣说:

“‘独立思考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越朴素不虚荣所做出的选择,会越实际而可行。

”也许他在此刻开始反思,他应该做一个决定,来忠于自己的内心。

  12月,张一鸣在微博上写道:

“参考别人的意见,只是判断线索,不可作为决定的决心。

”人的行为习惯,在做重大决定之前,会去问很多人的意见,比自己牛的人,或者是长辈,或者是朋友。

这个时候的张一鸣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决定呢?

2012年春天,在跟王琼简单沟通之后,张一鸣做了辞去了99房CEO的决定,并找了一个CEO继任者,算是对这个项目的交待。

  之后王琼依然代表海纳亚洲投资了张一鸣新项目的天使和A轮,可见对于这个年轻人的认可。

业内小道消息说,FA平台以太的创始人周子敬在做今日头条这个业务的时候,觉得张一鸣这个人一定能成,于是借了80万人民币投资他,这一把就成了。

可见看人准,也是人生的重要杠杆啊。

  关键词:

创始人的自我修养

  一些投资人聊到自己的被投项目时,其中有一个闹心的事儿,就是创始人总放不下自己擅长的领域。

比如搞销售出身的,不管新产品,天天在一线打单,写代码出身的,恐惧管理商务团队,一门心思在一线敲代码。

当创始人的自我认知不能调整过来,企业就很难长大。

不过张一鸣的投资人不用担心,张一鸣的老婆也能起到一定的管理创始人的作用。

6月,张一鸣在微博里写道:

“写了2小时代码,老婆问我你的职责是写代码,答复:

不是,我是在娱乐!

  读书依然是张一鸣获取成长的主要方式,6月,张一鸣写道:

“听说有人每天能看一本书,问题还不在看书速度,而是在知易行难,实践的速度赶不上所知的要求,欠账很多。

”9月,他说:

“遇到一本好书很愉快和遇到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是相似的。

”读书固然能让人进步,但是远不及生活中实际的教训,给人来得印象深刻,10月,他感叹道:

“最贵的是“学费”  (btw:

不是上学的费用)”

  2

(2)团队打造

  在上周《张一鸣的2010》发表后,有一位朋友做了精彩的点评,说:

王兴的战略,一鸣的管理。

意即虽然于每家公司而言,战略和管理都不可偏废,但这龙岩二杰各有偏重,张一鸣的组织打造能力非常值得大家研究和学习。

  2011年的张一鸣依然在持续招人,1月,更是在微博上夸张的说:

“冰天雪地一丝不挂720度向前翻腾三周半诚心跪求:

高级UI设计师、够细心、有洁癖、有sense。

”根据多项信息综合,张一鸣应该是一个对UI非常关注的老板,经常在微博上招UI。

  3月,他在微博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Findtherightpeoplepaythetopofmarket的基础上,and demandexcellentperformanceand professionalism。

”意思是,我们招人的标准是:

招最优秀的人开出市场上最丰厚的回报的基础上,要求大家追求卓越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

  和2009年刚创业相比,99房已经运行一年多了,别的小公司会遇到的团队问题,张一鸣也在经历。

  关键词:

如何处理跟不上的员工

  在业务执行上,如果自己总是在带头位置上,张一鸣就会觉得很沮丧,比如为什么问题总是他发现,为什么问题到现在才发现?

这个时候,也许已经出现员工跟不上趟的问题了。

  3月份,张一鸣转发了许晓辉的微博,这条微博主要是讲员工抱怨公司的问题,观点是员工应该爱工作,这样自己才能有收获,如果实在看不上可以分手,另投明主。

  @许晓辉:

中午吃饭,旁边两个女生一直抱怨工作。

马云曾在内部大会上说:

“我最讨厌整天骂公司却赖着不走的人。

”工作心态决定未来,要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要把每天当成学习提高的机会,要像爱你有缺点的恋人一样爱工作。

这样你每天必须付出的八个小时才会充实和开心,否则还是分手的好。

  尽管面试严苛,但还是挡不住有看走眼的时候,这种情况在每家公司都一样,如何应对呢?

张一鸣又转发了一条微博:

“团队中部分人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处理要点,三点原则:

1、以德为主,德有大问题则需离开;2、话说清楚不含糊、好好说,先鼓励给机会、不要让团队意外、猜测担心;3、德具备、才落后或者不匹配的情况,要给降下的人降落伞,降落伞要有含金量,要替人考虑好。

”三条方法,希望对各位创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如何激发员工

  自己当了老板才知道,当年打工真的是浪费了一些时间。

因为面对如狼似虎的外界环境,你的成长速度一定要快,才有活下来的机会。

张一鸣感叹:

“我去年有一个感想:

觉得之前的老板(是不是王兴和陈华?

)都对我不太苛刻啊。

否则我当时能做的更好。

当然很可能是他们认为,已经做的好,太苛刻人就跑了,其实对于会自我驱动的人是不会的。

”感想归感想,一家小小的创业公司,也不能无章法的苛刻要求团队,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当然还是看书,6月份,张一鸣看《卓有成效的管理》(推荐书单)感叹比较多,他说他看这书的一个目的是学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结果他的收获是:

“《卓有成效的管理》中经常强调勇气,就像《赢》中强调坦诚一样,让人知道,很多时候不是需要更精巧的技巧,而是需要更本质素质。

”以及“卓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

  张一鸣在这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重要的岗位的人入职,会安排这人跟他坐同一桌,以提高沟通效率。

据公开资料,后来在今日头条时期入职的高级副总裁张利东,也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北漂张一鸣在北京6年住了6个地方:

回龙观,双榆树,知春里,和平里,惠新西街,西土城。

从五环外,一直住到四环里。

如果没有记错,在一条跟帖里看到,早年的时候,为了住得离公司近,他选择卖房子,力求住得离公司近一点。

  推己及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住得离公司近一点,9月份,他连发两条微博,第一条说:

“一直认为年轻人在花钱省时间这个事情上应该激进激进,省时间!

省时间!

用好时间!

”第二条说:

“回家路上想到团队成员家和公司的加权平均距离是否和创业公司的成功概率统计正相关,系数是多少?

目前团队中步行10分钟内可以到公司的人有7位了,占20%。

比去年好很多。

”据了解,后来为了让员工在路上省时间,字节跳动后来推出了近租房给补贴的政策。

  5月,关于员工的福利,张一鸣做了畅想:

“好的公司应该争取提供:

健康的食品、宜居不远的房子、舒适抗职业病的的办公环境,这是真正的人力资本投资。

”下面有人留言问张一鸣,你们还提供房子啊?

张一鸣说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指标系统

  2010年,刚当CEO的张一鸣就已经开始关注组织原则的打造,只不过到了2011年,这个问题的思考开始深化了。

2月,张一鸣感叹指标系统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少数人不需要显性指标系统,而会自我构建内在的指标来推动自己。

另外他补充:

“至于有完全显性指标也做不好的情况,那是没药救了。

”这就属于跟不上趟的员工了,怎么处理,参见上上条。

  读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非常好奇,这个指标系统(也就是舵舟服务体系里的“立法”)该怎么搭建呢?

这是一个专业的活儿,专业需要深入和细化。

张一鸣是这么说的:

“提炼指标的过程,本身是分解事物特征的过程。

而且指标要常测量。

  指标系统(公司的立法系统)一旦建立,如果想要大家遵守,最重要的手段是什么呢?

就是维护。

缺乏维护,是规则崩盘的主要原因。

而且公司习惯于只出台规则,不维护规则,长此以往,员工就了解了公司的行为方式,知道每次都是“狼来了”的游戏。

积重难返,再想做好规则建立,就需要更深厚的功夫了。

6月,张一鸣:

“对原则最好保护还是对原则的捍卫而不是妥协,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一旦规则被推行下去,效果将是立竿见影的。

6月,张一鸣:

“有要求就是不一样。

从上一期开始打分制度以来,今天同事做的技术分享水平明显提高,据说花了许多时间准备,还提前和主持人提前review了ppt。

  想要在公司内部推行原则/立法/指标系统,根子在哪里?

还是在老板身上,如果老板相信规则,或者老板意识到了规则的建立,可以让组织管理更加透明和有章法,来配合战略的达成,而不能永远是人治。

那么这个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了。

张一鸣很显然是一个对规则/原则敏感的人,他认为公平的文化和公平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奖罚分明,这样大家才相信游戏规则存在,才会挑战自己更大回报,才不会有侥幸心理。

  在他的理念里,坚持原则很多时候是经济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短期浮亏的长期受益的投资。

很多老板在组织上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不奏效,为什么?

关键在于“短期浮亏”,和跟出去跑业务的立竿见影相比,做组织和做系统,太费神了,不能今天播下种子,明天见效果。

所以总是回到出现问题,应对问题,而不能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死循环中。

  张一鸣这个人很有意思,6月的微博上,他分享了一个趣事:

“今天办事不回程,打出租司机嫌近欲谎称不认路拒载,被我指出严词质问,结果司机恼羞成怒一路猛开,感觉要同归于尽似的。

”可见其人之特征。

  关键词:

建立企业文化

  非常有意思,很会说话的老板就不一定特别关注公司内部的沟通情况,因为他感知不到“沟通不畅”带来的问题。

但是不会沟通的老板,每天都会这类问题卡住,所以他就有可能不断思考,如何系统化解决沟通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家公司规则的综合体现:

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准备做一件什么样的事儿,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

  而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这个点上,张一鸣非常关注“坦诚沟通”。

4月,他连发三条微博,示意坦诚沟通的重要性:

第一条:

“能否坦诚沟通是公司团队管理的主要问题。

”第二条:

“别装,做个坦诚真实的人。

团队中都是坦诚真实的人,沟通成本将小很多。

”第三条:

“在这个信息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透明的社会,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做一个表里不一的人成本越来越高,龌龊的人会越来越倒霉,不装不但是一个道德品性优选,而且也是更经济的。

  在做事方式上,张一鸣还关注抓重点的能力,他认为能够迅速 Getthepoint 和Gettothepoint都是很好很重要的两个素质。

在公司内部的沟通会上,他发现自己:

“最近老拿《植物大战僵尸》为例子来和同事强调:

工作中为什么要分清优先级。

  不过,做了这么多努力,团队依然还是给到了张一鸣负反馈——觉得公司比较闷。

这是很多性格内向的,或者程序员出身的老板,打造公司的通病。

以至于员工上班的心情就像上坟。

张一鸣反思:

“以前酷讯的团队倒是不闷,但是较浮躁,饭否的团队倒不浮躁,但其实更闷很多。

不过平衡或者折中其实不一定更好。

这周末思如何引导改进做到:

high而不浮躁,踏实而不闷。

  其实不仅员工害怕公司闷,老板看到大家到公司后不声不响,压抑沉闷也会有所担心。

但是在打造公司氛围上,也不能为了high而high。

舵舟的建议是,最能激活团队的,还是共同目标的建立与共识,以及去激情的拆解目标和执行目标,最后达成目标,让员工有参与感和收获感。

据悉,当前的字节跳动的目标管理做得很充分。

  3月,张一鸣在微博里说到:

“算了一下,3月下旬公司将好多位新人入职,这个月的HR工作优先级提高看来有效果了,得加紧文化培训和团队活动策划。

各个岗位陆续到位,冲冲!

”8月,张一鸣:

“非常期待两处办公地点合并,9月份要加强文化建设团队激励。

”不得不说,2011年的创业公司,就开始提企业文化建设,这是非常超前的管理方式。

  据《创业家》杂志的内容,其实王琼找到张一鸣做99房,张一开始只想要个CTO的岗位。

但因为一直没有找到主管业务的合伙人,所以张一鸣就得兼顾日常的经营。

一开始张一鸣也是非常痛苦的,比如面对他无法容忍的员工偷懒,办公室政治等问题。

他一开始的处理方式并不得到。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王琼看来,张一鸣已经具备了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这也为接下来事业突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

  纠结

  在前文我提到,2011年张一鸣的关键词,主要是求知,其次是纠结,这是从时间分配上来讲的。

如果从结果影响来看,应该主要是纠结,其次是求知。

因为他在思考改变他人生方向的问题——要不要换个事儿来做。

  关键词:

去挑战吧

  见过张一鸣的人都知道,这个人看上去呆萌呆萌的,甚至因为他很秀气,以至于王琼带着他去见朱啸虎,朱啸虎就没相中他,觉得太斯文了。

朋友们,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完全以外貌来判断一个人,走眼的概率极大,也不要以他说了什么来判断一个人,走眼的概率也很大。

最保险的,就是看他的过去经历,以及他未来的做事方式为依据来做判断,虽然还是有可能会走眼。

  表面斯文的张一鸣,通过微博来看,实际是一个话唠(喜欢线上发表观点)和有激情的人,他非常向往挑战。

1月份,他参加了大学毕业五周年的聚会,他还给其他同学建议:

“向更广阔天地挑战正当其实。

”他的理由是,经过几年时间,大家的积累学习磨练多了,更适合到了敢于调整的时候。

他在酝酿他自己的调整——向更广阔天地挑战。

  1月,他说:

“想做的事情太多,经常要抑制自己的激动。

”他想做什么呢?

  2月,他在微博上发问:

“过去10年,3年,1年你做了什么可以算是大胆的事情。

”他的微博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人看,我们可以看作,他其实是在问自己,他还在酝酿。

  9月,他说:

“如果给过去5年的自己一个建议,就是激进再激进一点。

  10月,他说:

“不停地想应该如何让未来更精彩。

  12月,他说:

“谋事不求易成,具备强烈的成功动机和韧性才能成功。

”很快他做了决定。

  做过管理和做过投资的人,经过几年的捶打都会了解到一个道理,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大概率是他天生或者环境和自我塑造而成的,我们很难凭一己之力去改变人。

所以如果想打造好奋斗型组织,第一步就是严把准入门槛,降低之后的维护成本。

2011年的张一鸣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突然想起《普通生物学》介绍的一个物质:

多巴胺。

最近愈发想起人与人之间状态区别,是否有激情,是否自我激励,是否是由这类物质的代谢水平决定了基本面。

  关键词:

延迟满足感

  换一个角度来看刚毕业的年轻人张一鸣三年换四份工作,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延迟满足感,而不是定义为“跳跳蛙”。

比如他在酷讯,年纪轻轻做到了技术委员会主席的职位,但是他看到了无法弥补的问题,所以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所以离开;比如他在微软,很多中国的80后一代,刚出道的时候,受市场的误导,觉得去外企是很风光的,一呆就是近10年,结果出来之后,才发现有可能是耽误了时间。

大部分在中国的外企,都是执行机构,很难在决策层发表意见。

张一鸣也看到了这点,果断选择离开。

  他花了两年时间所经营的99房,持续在移动端数据保持第一,按理说成绩是很好的。

但是基于他个人喜欢做的,能做的,对别人有更大价值的三项合一,也许他看到了问题,果断放弃现有的成果,启动新项目。

  在张一鸣2011年的微博里,他多达近8次提到“延迟满足感”这件事。

  2月,“凡事就怕不认真,不思考。

好多问题我应该能知道的,只是之前没有认真看,认真想,想当然(不是没时间)。

延迟满足感是一项长期修炼。

  3月,“最近感想:

口碑很重要,人品很重要,信用很重要,越老越重要,原则要坚定。

与各位分享。

  4月,“做产品一定要坚持面对事实仔细辨析小心求证,不绕弯不侥幸不鸵鸟,延迟满足感。

  9月,“短期交往说话忽悠会有溢价,长期交往说话实在会有溢价。

  10月,“三年前和朋友聊天,问他对合作者对人才看重什么,其它点我已经记不住了,唯记住:

不装B。

当时楞了一下,随后越发觉得有道理。

经常要提醒自己,这也是延迟满足感的一种锻炼。

  11月,“高中的时候,经常发现自己一年前喜欢的一首歌忽然流行起来。

最近,发现一个好用的服务,经常在3年之后才火热起来。

这个时间就是创业的耐心。

  11月,“与智慧的常见敌人:

未延迟的满足感,经验带来的麻痹或恐惧。

  12月,“路径依赖的强弱可表征延迟满足感。

  关键词:

关于创业

  99房是张一鸣的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