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542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ocx

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成果公报

(赵红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赵红副教授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重点课题《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

DMA100350)。

课题组成员:

陶玉凤、魏兰、钟亚军、吴玉玲、马进等。

  一、内容与方法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这些民族文化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研究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丰富民族地区学校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并且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而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其实也是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民族文化的多元教育价值为起点,在分析和反思当前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着重对宁夏回族地区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

结合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回族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对其他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对比反思的基础上,重点对宁夏回族聚居区基础教育阶段回族文化开发利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3.回族文化的多元化课程形态研究:

根据课程理论,在对回族文化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回族文化的多元化课程形态建构,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搜集、整理多元文化教育(主要以民族教育为主)、课程理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各类文献资料,了解、熟悉并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

搜集各类回族文化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整理、分类。

 

  2.调查法:

依据宁夏的行政区划及各地区回族人口的比例,分别选择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等地市具有不同性质的12所初高中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一些初高中学校以及不同地市的十几所小学进行了访谈、座谈、课堂观察,收集相关的资料数据,了解回族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明原因,寻求有效对策。

  3.行动研究法:

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在分析回族文化多元教育价值的基础上,调查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建构起“回族音乐的校本化实践”、“走进回族”课程方案,在银川市选择银川十二中、宁夏大学幼儿园进行实验研究,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反思,修订并完善课程方案,逐步建立起比较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多元化课程形态。

 

  二、结论与对策

  

(一)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1.观念层面:

回汉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误区。

   调查显示,宁夏地区的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师生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意愿程度也较高,并且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大部分师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与回族文化有关的课程。

但从宁夏现行的教育来看,师生对回族文化本身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师生对回族文化比较认同,另一方面却是对回族文化疏于了解。

这种矛盾状况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单一的课程文化,这不仅导致课程在民族地区缺乏适切性,也使回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被淡忘甚至消失的命运。

而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不少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也缺乏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培训指导,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能力不强,这就造成了像回族文化这样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遭受闲置和浪费的残酷现实。

  

  2.政策层面:

宁夏尚缺少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政策,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文件为学校层面的回族非遗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宁夏一直存在一个不和谐音符,就是直至目前,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也未出台有关宁夏地方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宁夏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规范,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对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观望或无所适从。

不过,近年来,宁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计划实施纲要》,并且命名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基地。

这些文件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校园提供了政策保证。

 

  3.实践层面:

各级各类学校对回族文化的传承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浅层面。

 

  地方高校为了保护与传承回族文化不仅设置了回族研究所、回族与伊斯兰文化研究所、非物质文化研究所、回医药研究院等专门的研究机构,而且还开展多种形式的回族文化学校教育活动,比如,开设与回族文化相关的专业与课程;在音乐、体育的专业课程中进行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在各类活动或比赛中呈现回族文化元素等等。

不过,作为回族人口占三分之一的民族地区,宁夏地方高校并未对地域富有特色的回族文化教育做出总体规划和设计;回族文化教育只是个别教师的个体化行为,且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开设的与回族文化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寥寥无几;对回族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理论研究不能对教育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笔者通过座谈、访谈发现,不少学生(包括回族学生)对回族文化知之甚少。

 

  基础教育阶段,宁夏地区在学校领域开发利用的回族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体育三大板块。

音乐类的主要有花儿、口弦、泥哇呜、穆林扇,美术类的主要是回族剪纸,体育以回族踏脚、杨家拳、查拳为主。

回族历史、文学、民俗等也会在学科教学或活动课中点滴渗透。

回族文化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课程形态实施。

也有学校注重校园装饰的回族特色,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室、回族图书专柜,在校园网里增加民族教育专栏等等。

总体来说,在宁夏地区,部分回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已由家庭、社区向学校延伸,部分改善了学校文化疏离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但在学校有益的探索中,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层次还较单一,还停留在浅层面;开发活动仅仅是教师的一种自发、零星的探索行为,学校层面有意识的整体开发还很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不够明确,也没有形成从管理到实施的有效机制。

这不仅与当今课程文化单一性有关,也与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有关。

 

  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领略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但目前宁夏地区幼儿园的整体情况是,回族文化只是被零星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缺乏整体的计划与安排,教师也缺乏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孩子们对回族的生活习俗、传统美德等了解甚少。

通过“走进回族”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我们发现,优秀内容的选择是有效开展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根本保证,在选择民族文化教育主题内容时,应力求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

可以通过实践体验法、创设情景法、调查法、探索发现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回族文化教育。

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增强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的情感,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提高教师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4.支持系统:

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管理,各个部门、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合作。

 

  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很提倡民族文化进校园,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领导,而且对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工作没有作具体要求,也没有正式列入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计划。

二是没有专项资金作保障。

目前宁夏教育经费的投入非常有限,不少教师基本上是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三是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许多中小学教师,既没有掌握一定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知识,也不懂得一定的文化学、民族学方面的知识,甚至对回族文化内容知之甚少,尚不具备承担民族文化教育的能力。

四是本土化的专家缺少,地方高校的研究者只注重相关的理论研究,而不进行教育实践的研究,这就难于实现对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指导。

五是没有建立起与民族文化资源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造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低效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依据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民族地区的教育一方面必须加强与全国范围的整体协调,缩小区域和民族间的差距,保持“一体性”;另一方面必须致力于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大力开发并合理利用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提升课程的适切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因而,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实现从单一课程文化向多元课程文化转变,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是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2.培养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

  教师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识别、筛选、加工、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师资队伍已成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

根据民族地区的现实需要,培训可多渠道展开。

地方高校应该在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对多元文化教育、民族知识的学习。

在职培训应加强课程开发技能方面的培训,并且应增加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聘请或鼓励相关教育科研人员直接介入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活动现场,给予定期及不定期的培训和指导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利用技能的最好方式。

同时,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

当然,在当前师资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应充分地发挥民族民间艺术人才资源,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培养民族文化教师。

  3.建设课程资源库——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

  针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缺少统筹规划,学校、教师缺乏共享与交流的平台,资源开发简单重复的现状,必须构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

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建设上可采取自治区统一规划管理,市、县、校、教师上下联动,共同创建的做法。

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板块:

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料——民族文化的文献资料,视频、音频、图片资料;教学实践的相关资料——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音频视频素材、教学论文、观摩课等。

管理部门必须对课程资源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督导,根据实践需要,随时对民族文化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更新,并注意及时总结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尽快提高教师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

  4.建构多样的课程形态——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的渠道

  

(1)民族文化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观念和传统,是承载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提倡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但当前教材编制仍以国家主流文化为主,据此,在学科课程中进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需要通过课程实施层面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即依据教材中的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学科的横向延伸与附加拓展。

学科的横向延伸主要是通过补充学科教材中相关的民族文化内容、适当增加举例、引进音像资料等手段,将民族文化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衔接。

学科的附加拓展主要是指在教材之外,通过补充一些民族文化方面的读物、增加专门的民族文化单元或设置民族文化的多种活动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但是原有的课程与教材架构不发生根本变化 

  

(2)民族文化地方课程 

  民族文化地方课程主要有两种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综合式地方课程与专题式地方课程。

综合式地方课程是系统介绍某一民族地区综合情况的地方课程,民族文化仅仅是地方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式地方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生活区域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专题式民族文化地方课程是指某一民族地区根据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内容比较单一、集中的地方课程。

此类课程不求知识内容系统,开发工作量小,实施周期短,见效较快。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统筹规划,监督评价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3)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类型,是兼具校本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新的人文素养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有三种内容组织形式:

综合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学科类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活动类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综合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倾向于较全面地反映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某一民族文化有全方位的了解与认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验、感悟民族文化的内涵,发展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学科类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从开发主体看,主要是某一学科教师;从开发内容看,主要侧重于某一学科的知识与活动。

从目前学科类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来看,艺术类、体育类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此类课程的主流。

活动类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实践性、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活动类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课外兴趣小组,但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要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实践内容以及具体的评价标准。

 

  (4)民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民族社区实践、兴趣特长培养、主题班团队活动、传承人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等,实施民族文化教育。

学校不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常规活动,应贯穿民族文化的内容,如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鼓励学生表演民族歌舞、器乐,增加民间游戏项目;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各类民俗活动,参与当地大型文化体育活动,观摩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民族民俗风情园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5)民族文化隐性课程 

  民族文化隐性课程的开发途径可以多样化。

其一,从校园的物质环境上突出民族特色的建设。

比如,在校园的装饰方面注重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专设民族文化教育宣传栏或宣传墙,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室、民族文化图书专柜等等。

其二,组织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活动。

比如,借助广播、校刊、校园网等媒介宣传民族文化知识;编排民族特色的课间操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各民族学生都受到了民族文化教育和民族艺术的熏陶,增强了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5.完善支持系统——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规范,协调配合。

国家要制定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课程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增强民族地区课程的适应性和公平性。

地方要制定配套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领导,尤其要在学制系统上建立起科学的联结框架,并对其实施进行有效的统筹和安排;而且要制定相关的检查、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保证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常态化。

学校应制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专题规划,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时间、人员、资金、教学方式等关键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和热情。

  教育评价体制对学校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要在教育评价机制上寻求突破。

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中考、高考除了考主干课程外,可以加试民族文化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加分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励,以促成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

总之应该确实落实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评价理念,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丰富化,以切实改变民族文化被冷落的命运。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学校的个体化行为,而是一种协同性的实践活动,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合作与交流。

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应协调配合,统一安排部署,共同推进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工作。

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优势互补的合作交流。

要加大与其他民族地区的交流及合作,加强校际同行、本校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以甘肃藏族为例》成果公报

(安富海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1教育部青年项目课题负责人安富海副教授主持完成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以甘肃藏族为例”(课题批准号:

EMA110407)。

课题组主要成员:

张善鑫、吴 芳、张 海、杨宝琰、杨 鑫、吴银银、姜振军。

  一、内容与方法 

  

(一)内容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

这部分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是从文化与民族人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民族文化对于民族人的生存、生活以及整个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是从“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角度论述了民族文化之于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三是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四是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退出民族人的生活,走进历史博物馆的困境,并在充分论证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应该承载少数民族文化的策略建议。

第二部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证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维度对现存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民族语言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存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民族语言课程传承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在综合分析民族文化的价值,考量民族文化之于民族人生存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意义的基础上,以“泰勒原理”为依据,以藏族文化为课程资源,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尝试开发了藏族地区地方课程。

 

  

(二)方法

  依据本课题的需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举,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质的研究部分,主要采用了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民族文化与民族人的生活的关系和学校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两个方面运用了田野研究方法。

走进村庄,走进民族人人的生活进行田野研究,能从微观层面上了解民族文化在民族人生活中的意义;融入学校,走进课堂进行田野研究,能对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兴趣爱好和对民族文化的态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为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对地方课程、民族文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

对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实施的策略、评价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个案研究、课堂实录、半结构式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展开研究。

关于现有民族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实施的策略、评价的方法等方面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和建议,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量的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法

  文献法是本课题进行的基础,本课题首先对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

明确了现有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状况。

最后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研究策略,设制问卷、访谈提纲等具体的研究工具。

  2.观察法

  本课题是研究者与民族人共同生活、共同交流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主要运用了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多次深入藏族地区的村落、学校、寺院参与观察)。

因为研究者只有作为被研究者文化群体中的一个“成员”参加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从而使研究更加深入。

  3.调查法

  本课题在参考了大量的关于课程研究方面的问卷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自行设计了《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和《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研究调查问卷<学生>》两份问卷。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访谈中,为了保证访谈质量,通常是在征得受访者的同意之后,先列出详细的访谈提纲,访谈时进行现场录音。

本课题将依照文献分析结果,研定访谈提纲,拟对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民族文化的精英分别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民族文化及其传承方式的认识、看法和建议。

并将他们的合理建议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到课程开发中去。

  4.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按照“目的性抽样”的要求,遵循选择那些能够为本课题提供尽可能多信息的原则,对拟作为个案的学校进行了遴选。

在进行个案学校的遴选中又借鉴了“强度抽样”和“典型抽样”的理念和做法。

由于受时间、精力、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无法选择多个样本进行大规模的实地调查。

鉴于此,本课题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加乡为个案。

除了理论关照以外,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夏河县甘加乡位于县城东北28公里处的甘加草原上,境内有闻名中外的八角城遗址,作海苯教寺院,白石崖溶洞等历史文化遗迹,一世嘉木样活佛出生在甘加乡哇代村,这里的藏族文化保护的相对完整;二是甘加乡政府和中心小学都有研究者的学生,他们能为研究者提供许多帮助翻译和生活上的帮助。

 

  二、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及分析

  1.藏族文化对于“藏族人”的生存生活和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且不可取代

  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黑格尔认为,一个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密切的联系。

赫德在其《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一书中也指出,不但人民的生存、人民的思想行为,以至于整个历史,都依赖于地理环境。

现实中我们也发现生活在山地、平原、高原、荒漠、森林、草原、河谷、海滨等不同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精神文化。

藏族传统文化是藏族人长期与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进行调适的产物,是藏族人为适应高原环境而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我国藏学家马长寿明确指出:

“藏族宗教文化流行于青藏非为偶然,而为藏民自然环境之反映”。

[1] 

  第一,藏族文化是藏族人对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和总结。

青藏高原以它高亢的地势、广袤的幅员、寒冷的气候而被称为“世界的屋脊”。

青藏高原南自喜马拉雅山、北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与塔里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相连。

西起帕米尔高原与喀喇昆仑山,东到秦岭与黄土高原衔接。

高高耸立的雪山,荒凉辽阔的戈壁滩,高山峡谷中奔腾的水流,群山怀抱中绿茵茵的草原,这些都是藏族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但这些丰富的自然景观中,最突出的仍然是山,山是藏族人生活的主体地貌。

藏族的文化和知识是从山发源,围绕山而展开。

对于藏族人来说,他们看见的只有一个个因高原反应倒在山面前的人,几乎没有见到过自夸能征服大山的人。

由于山高挺拔入云端,故而它离天最近,能够接触到天宫天神,是人类通往天宫的梯子。

因此,藏族人奉高山为祖宗之山,对神山磕头致敬。

为了保护神山,产生了许多关于神山的禁忌。

禁忌在山上挖掘、采集、砍伐、打猎,禁忌伤害神山的兽禽飞虫等。

第二,藏族文化是藏族人对高原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总结。

受地势高亢、山原地貌的影响,青藏高原具有典型的高原干旱气候特征。

高亢的海拔,巨大的山体,寒冷干燥的气候,使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化学作用比较弱小,物理作用则强烈。

土壤发育表现出土层薄,土壤养分差,土壤中砂砾含量多。

青藏高原约86%的土地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带,约四分之三的土地是丘陵、沙漠、山地和荒漠;36.6%的土地为高山冰川、裸岩、盐碱地,根本无法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