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4022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70 大小:1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0页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0页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0页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0页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3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docx

整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使用知识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润滑作用:

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冷却作用:

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洗涤作用:

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密封作用:

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防锈防蚀:

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减震卸荷:

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传递动力:

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

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运动速度:

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

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承载负荷:

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

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工作温度:

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d.工作环境:

潮湿环境及有气雾的环境应选用抗乳化性强、油性及防锈性好的油品,粉尘较大的环境应注意防尘密封。

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应选择抗腐蚀性能好的油品。

④润滑工作的“五定”“三过滤”

设备润滑工作“五定”“三过滤”是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其内容是:

五定:

a.定点:

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实施定点给油。

b.定质:

确定设备润滑部位所需的油的品种,牌号及质量要求,所加油质必须经过化验合格。

c.定量:

确定给油部位每次加油换油的数量,实行耗油定额管理和定量换油。

d.定期:

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的周期,按规定周期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对储油量大的油箱,按规定在周期抽样化验,确定下次抽验和换油时间。

e.定人:

确定操作工人,维修工人,润滑工人对设备润滑部位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的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完成设备的润滑。

三过滤:

a.入库过滤:

油液经运输入库储存时的过滤。

b.发放过滤:

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过滤。

c.加油过滤:

油液加入贮油部位时过滤。

⑤设备润滑良好应具备的条件:

a.所有润滑装置,如油嘴、油杯、油标、油泵及系统管道齐全、清洁、好用、畅通;

b.所有润滑部位、润滑点按润图表中的“五定”要求加油,消除缺油干磨现象;

c.油绒、油毡齐全清洁,放置正确;

d.油与冷却液不变质、不混杂,符合要求;

e.滑动和转动等重要部位干净,有薄油膜层;

f.各部位均不漏油。

 

常用润滑油知识简介

一.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的品种繁多,但一般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等四大类。

根据GB/T498-1987的规定,将润滑剂和有关产品归类为L类产品,因而润滑剂总代号为L,即所有润滑剂代号的第一个字母均为L。

1.液体润滑剂:

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

2.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

润滑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动的油膏状态,故又称固体润滑剂,是由基础润滑油和稠化剂按一定的比例稠化而成。

3.固体润滑剂:

固体润滑剂是以固体形态存在于摩擦介面之间起润滑作用的物质,有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一般工业常用的固体润滑材料,二硫化钼、石墨、聚四氟乙烯等。

4.气体润滑剂,与液体一样,气体也是流体,同样符合流体的物理规律,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也可以像液体一样成为润滑剂。

常用的提起润滑剂有空气、氦气、氮气、氩气等。

二.润滑油

润滑油是液体润滑剂,一般是指矿物油与合成油,尤其是矿物润滑油。

目前全世界矿物润滑油的年产量超过20003吨,占润滑剂总产量的95%以上。

1.润滑油的代号及其意义

根据GB/T7631.1-1987的规定,润滑油的代号由类别、品种及数字组成,其书写的形式为:

类别+品种+数字。

类别是指石油产品的分类,润滑剂是石油产品之一,润滑材料产品用L表示。

品种是指润滑油的分组,是按其应用场合分组,分别用相应字母代表:

A——全损耗系统;C——齿轮;D——压缩机;E——内燃机;F——定子、轴承、离合器;G——导轮;H——液压系统;M——金属加工;P——风动工具;T——汽轮机;Z——蒸汽气缸等,是品种栏的首字母,实际上品种栏内还可能有1个或多个其他字母,以表示该品种的进一步细分种类。

数字代表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其数值相当于40℃(有些则是批号,但要注明,否则是指40℃)是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单位为mm2/s,按GB/T3141-1994规定有2、3、5、7、10、15、22、32、46、68、100、150、220、320、460、680、1000、1500、2200、3200共20个等级。

例:

L——AN100,表示粘度等级为100mm2/s的全损耗系统润滑油,其在40℃时运动粘度是90~110mm2/s,中间类的运动粘度为100mm2/s。

2.润滑油的质量指标:

润滑油的质量指标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油品的理化性能指标,另一类是油品的应用性能指标。

(主要介绍几个主要的理化指标)

a.颜色:

润滑油的颜色与所有物质一样,都具有相应而固定的颜色,它与基础油的精制度及所加的添加剂有关。

但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则会因其氧化而变质,从而改变颜色,且变色程度与变质程度有关。

如呈乳白色,则表示有水或气泡存在;颜色变深,则表示氧化变质或污染。

b.粘度:

粘度是润滑油内摩擦阻力的程度,亦即内摩擦力的量度。

通常将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种。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评定与选用及代用的主要指标。

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切应力下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是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一般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三种表示方法。

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计量单位mm2/s;我国将润滑油的粘度按其大小分为20个等级,叫粘度等级。

ISO粘度等级

GB/T3141-1994

40℃中间点运动粘度

40℃运动粘度范围

2

2

2.2

1.98~2.42

3

3

3.2

2.88~3.52

5

5

4.6

4.14~5.06

7

7

6.8

6.12~7.48

10

10

10

9~11

15

15

15

13.5~16.5

22

22

22

19.8~24.2

32

32

32

28.8~35.2

46

46

46

41.4~50.6

68

68

68

61.2~74.8

100

100

100

90~110

150

150

150

135~165

220

220

220

192~242

320

320

320

288~352

460

460

460

414~506

680

680

680

612~748

1000

1000

1000

900~1100

1500

1500

1500

1350~1650

2200

2200

2200

1980~2420

3200

3200

3200

2880~3520

粘度是润滑油重要质量指标,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从而加速摩擦副磨损,且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与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超动困难,消耗功率大。

因此,合理选择粘度,是摩擦副充分润滑的保证。

c.粘温特性:

润滑油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粘温特性。

目前多用粘度指数Ⅵ表示粘温特性的好坏。

一般油的Ⅵ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越大,因而越适合用于温度多变或变化范围广的场合。

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

Ⅵ=0的油用0Ⅵ表示,Ⅵ=100的油用100Ⅵ表示。

粘度指数是一经验值,它是用粘度性能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粘度性能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粘度指数的分类

分级

粘度指数范围

低粘度指数

<35

中粘度指数

35~80

高粘度指数

80~110

更高粘度指数

>110

d.凝点和倾点

凝点:

凝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停止的最高温度;

倾点:

倾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仍能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

凝点和倾点均表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但倾点所更好的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实际使用时比凝点好,故目前国际上主要是用倾点来表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

倾点比凝点高3℃左右,一般润滑油的工作温度比倾点高3~4℃。

e.闪电:

闪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润滑油加热,蒸发出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打到一定浓度与火焰接触时产生短暂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f.酸值:

酸值是指中和1g润滑油中所含的有机酸所需氧化钾的质量,单位mgKoH/g。

酸值对新油和旧油油不同的含义。

对于新油,酸值表示油品精制深度,对于110油,酸值则表示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氧化变质的程度。

酸值过大,表示氧化变质严重。

g.水分: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质量百分数。

由于水分的存在,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会使粘温特性变差,当温度升高时,水会汽化,产生气泡破坏油膜,使油品乳化,导致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变差等。

h.机械杂质:

所有悬浮和沉淀于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统称机械杂质,机械杂质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膜,加速摩擦副的磨损。

k.残炭:

残炭是指润滑油在通入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进行汽化和分解,最后生成焦炭状的残留物,以占油量的百分比表示。

3.常用润滑油:

全损耗系统润滑油

全损耗系统润滑油主要是指L类润滑剂中的A组用油。

L—AN油由精制矿物制得,是目前常用的全损耗系统用油,在旧标准中成为机油或机械油,其粘度等级从L—AN5~L—AN150共10个等级,40℃时运动粘度为4.41~165mm2/s,倾点不高于-5℃,闪点不高于80~180℃,主要用于轻载、普通机械的全损耗润滑系统或换油周期较短的油浸式润滑系统,不适用循环润滑系统。

全损耗系统用油(L—AN油)与旧标准的机油、机械油牌号对照表

标准号

GB/T7631.13-1995

GB443-1989

老标准

名称

全损耗系统用油

机械油

机油

代号(按粘度等级分)

L-AN5

N5

4#5#

L-AN7

N7

5#6#

L-AN10

N10

7#10#

L-AN15

N15

10#

L-AN22

N22

15#

L-AN32

N32

20#

L-AN46

N46

30#

L-AN68

N68

40#

L-AN100

N100

60#70#

L-AN150

N150

80#90#

齿轮油齿轮油是L类润滑剂C组用油,用于润滑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涡轮蜗杆副的润滑油称为齿轮油。

其应具备的性能是适当的粘度,即好的热安定性与氧化稳定性。

良好的极压抗磨性,抗乳化性,剪切安定性与防锈防腐性。

这种润滑油一般在精制矿物油或合成油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制成。

齿轮油分为工业闭式闭式齿轮油、工业开式齿轮油、车辆齿轮油三大类。

工业闭式齿轮油分为L-CKB、L-CKC、L-CKD、L-CKE、L-CKS、L-CKT、L-CKG七个等级。

工业开式齿轮油分为:

L-CKH、L-CKJ、L-CKL、L-CKM四个等级。

a.L-CKB油:

使用于齿轮接触压力小于500MPa,齿轮滑动速度小于1/3齿轮节度圆速度的轻载荷或普通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

目前的牌号有L-CKB100、L-CKB150、L-CKB220、L-CKB320四个等级。

b.L-CKC油:

适用于工作温度-16~100℃的中、中载荷,无冲击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

如工作温度达到100~120℃,则只适用于中等载荷工业齿轮副的润滑,目前的牌号有L-CKC68、L-CKC100、L-CKC150、L-CKC220、L-CKC320、L-CKC460、L-CKC680等七个等级。

c.L-CKD油使用于工作温度100~120℃,接触压力大于500MPa的重载荷甚至有冲击载荷的工业齿轮副的润滑,目前的牌号有:

L-CKD100、L-CKD150、L-CKD220、L-CKD320、L-CKD460、L-CKD680等六个等级。

d.L-CKE油,使用于涡轮蜗杆传动装置类滑动速度大,效率低的传动摩擦副,L-CKE油又叫涡轮蜗杆油,目前的牌号有:

L-CKE220、L-CKE320、L-CKE460、L-CKE680、L-CKE1000等五个等级。

e.L-CKS油,使用于更低的、低的、更高的恒液体温度和轻负荷下运行的齿轮副。

f.L-CKT油,使用于更低的、低的、更高的恒液体温度和中负荷下运行的齿轮副。

g.L-CKG油,使用于在轻负荷连续工作飞溅润滑的齿轮副。

工业开式齿轮油,工业开式齿轮油分为L-CKH、L-CKJ、L-CKM等三个品种,我国目前仍执行石化行业标准,按100℃时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分为68、100、150、220、320五个等级。

a.L-CKH油,使用于中等环境温度(-10~100℃)的轻、中载荷(<500MPa压力)的开式齿轮传动的润滑。

b.L-CKJ油适用于中等环境温度,中、重载荷(7500MPa)压力的开式或半封闭式齿轮传动副的润滑。

c.L-CKM油适用于重载荷或伴有冲击的中载荷条件下运转的开式齿轮的润滑。

压缩机油:

压缩机油是L类润滑剂的D组用油、压缩机油是一种专用油,用于润滑压缩机内部摩擦机件专用油。

包括空气压缩机油、气体压缩机油、冷冻机油和真空泵油等。

分别用于不同工况压缩机。

第二个字母表示:

“A”表示空气,“G”表示气体,“R”表示冷冻,“V”表示真空。

现行报价标准分为32、46、68、100、150五个等级。

空气压缩机油GB/T7631.9-1997共有L-DAA、L-DAB、L-DAC、L-DAG、L-DAH、L-DAJ六个品种。

A.空气压缩机油

a.L-DAA压缩机油,属于低档压缩机油,适用于往复式排气压力小于1MPa的压缩机润滑。

b.L-DAB压缩机油,属于中档润滑油,适用于中、高压和多级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现行国家标准分:

32、46、68、100、150五个等级。

c.L-DAC压缩机油,该油倾点低于40℃,适用于重负荷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

d.L-DAG回转式压缩机油,适用于喷油螺杆式滑片压缩机,排气温度<90℃,排气压力<0.8MPa,轻载回转式压缩机的润滑。

现行国家标准分为:

15、22、32、46、68、100六个等级。

e.L-DAH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油,适用于中、低负荷螺杆式空压机的润滑,排气温度小于100℃,排气压力0.8~1.5MPa。

现行国家标准分为32、32A、46、46A四个牌号,其中32A、46A为抗磨型回转式(螺杆)空压机油。

f.L-DAJ回转式(螺杆)空气压缩机油,适用于排气温度≥100℃,排气压力0.8~1.5MPa的重载荷回转式空压机。

B.气体压缩机油:

GB/T763.9-1997气体压缩机油共有L-DGA、L-DGB、L-DGC、L-DGD、L-DGE五个品种。

a.L-DGA属深度精制油,适用于<104KPa压力下的氮、氢、氩、二氧化碳、任何压力下的氦、二氧化硫、硫化氢<103KPa压力下的一氧化物压缩机润滑。

b.L-DGB特定矿物油,适用于L-DGA油的气体压缩机润滑,但含有湿气和冷凝物。

c.L-DGC常用合成液,适用于任何压力下的烃类、>104KPa压力下的氨、二氧化碳压缩的润滑。

d.L-DGD常用合成液,适用于任何压力下的氯化氢、氯、氧和富氧空气,>103KPa压力下的一氧化碳压缩机润滑。

e.L-DGE常用合成油,适用于>104KPa压力下的氮、氢、氩压缩机润滑。

冷冻机油:

冷冻机的品种很多,只有压缩式冷冻机用冷冻机油。

冷冻机油要求较低的凝点,较好的抗氧化性,但粘度不高。

目前国家标准吧冷冻机油分为L-DRA/A、L-DRA/B、L-DRB/A、L-DRB/B四个等级。

L-DRA(A级)分为:

15、22、32、46、68五个等级(牌号),适用于氨制冷压缩机和大容量氟利昂制冷压缩机等开启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

L-DRA(B级)分为15、22、32、46、68、100六个等级(牌号),适用于中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空调装置等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

L-DRB(A级)(B级)各有15、22、32、46、68五个等级(牌号),适用于冰箱、低温箱,其它小型自动化制冷装置的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

真空泵油,真空泵油又较高的闪点与粘度指数,极低的蒸汽压,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适用于容积式真空泵的润滑与密封,也适用于罗茨真空泵的齿轮系统润滑。

根据真空泵抽真空的程度与气体腐蚀情况有L-DVA、L-DVB、L-DVC、L-DVD、L-DVE、L-DVF六个品种供选用。

其中L-DVA适用于低真空、无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B适用于低真空、有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C适用于中真空无腐蚀气体的真空泵;L-DVD适用于中真空、有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E适用于高真空无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L-DVF适用于高真空有腐蚀性气体的真空泵。

汽轮机油

汽轮机油是L类润滑剂的T组用油。

汽轮机油又称透平油,主要用于高速汽轮机,汽轮发电机组和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润滑。

粘度等级有32、46、68、100四个等级。

根据GB/T7631.10-1992,我国把汽轮机油分为蒸汽轮机油和燃气轮机油两类,其中蒸汽轮机油有L-TSA、L-TSC、L-TSD、L-TSE四个品种,燃气论及有有L-TGA、L-TGB、L-TGC、L-TGD、L-TGE五个品种。

液压油

液压油是L类润滑剂的H组用油,用作流体静压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称为液压油,而用作流体动压系统(液力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称为液力传动油,通常把二者统称为液压油。

粘度等级有10、15、22、32、46、68、100、150八个粘度等级;液压系统所用油分为L-HH、L-HL、L-HM等17个品种,把液力系统用油分为L-HA、L-HN两品种。

a.L-HL液压油适用于一般机床的主轴箱,液压站和齿轮箱或类似的机械设备中,低压液压系统的润滑(2.5MPa以下为低压,2.5~8.0MPa为中压)。

b.L-HM液压油(抗容液压油),L-HM液压油较L-HL有突出的抗容性。

L-HM液压油适用于压力大于10MPa的高压超高压的叶片泵柱塞泵。

L-HM液压油分为15、22、32、46、68、100、150七个牌号。

轴承油:

轴承油是润滑剂L类F组用油,主要适用于精密机床主轴承及其他的循环、油浴、油污润滑的高速滑动轴承,精密滚动轴承的润滑,也可作普通轴承的润滑油,也可作液压系统用油。

在SH/T0017-1989轴承油行业标准中,除L-FD型轴承油外,还有L-FC型轴承油,属于抗氧化防锈型轴承油,L-FC轴承油共有2、3、5、7、10、15、22、32、46、68、100共11个品种牌号。

适用于轴承、锭子、齿轮、离合器、液压系统和汽轮机等工业机械的润滑。

三.润滑脂

润滑脂习惯上称黄油或干油,是一种凝胶状润滑材料,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半固体润滑剂。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液、稠化剂和添加剂在高温下合成的,润滑脂也可以说是稠化了的润滑油。

1.润滑脂的代号及其意义:

润滑脂的代号有1990年前的旧标,也有19990年后的新标准,目前新旧标准并用,但商品油多以旧标准供应。

a.GB/T7631.8-1990标准将润滑脂作L类润滑剂的X组润滑剂,适用于润滑各种设备机械部件、车辆等。

本标准是按润滑脂的工作条件分类,每个品种有严格代号,以区别不同的工作条件,根据规定,润滑脂代号的书写形式为:

——

类别同润滑剂,用字母L表示,组别与性能用5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X组别;第2~5个字母分别表示最低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工作场所水污染情况、极压性能等,数字表示稠度等级,按其针入度大小分为000~6共9个稠度等级,共相应针入度(1/10mm)从475~85。

例:

L-XBEGB00;表示润滑脂,最低工作温度-20℃,最高工作温度160℃,环境条件受水洗,高荷载,稠度等级为00级。

b.GB/T491-492-1988旧标准是以稠化剂和针入度为依据来考虑,其代号书写形式为:

——

组别用字母Z,表示润滑脂,稠化剂用1~2个字母表示:

稠化剂代号

稠化剂

钙皂

钠皂

钡皂

铅皂

其它皂

钙钠皂

代号

G

N

L

U

B

Q

A

GN

稠化剂

钙铝皂

铅钡皂

铝钡皂

复合钙皂

复合铝皂

烃基

无机

有机

代号

GU

QB

UB

FG

FU

J

W

Y

润滑脂的级别与级号

级别名称

高温

低温

密封

1)直接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DUV)是由环境资源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来决定的。

工业

3.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铁道

船用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航空

1.环境的概念军械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仪表

通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安全预评价报告,作为项目前期报批或备案的文件之一,在向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的同时,也提供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作为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

级号

0

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7

10

40

42

(8)作出评价结论。

货绷悍盘谭榷停伏帝篇渊门集砾峻辽豁象舱崩简矮嗽逃瘁吠旺鹊肋豹奄翠喜争菇幼嵌膝衬碎硫燕悬死钢虑镍你位夹汝柬馅友墩担止墅紊灶觅袜盐策台浑渤遁疲映潮份浪凉河绽鞠啊避谆频熄郝珠常挎佩途联耗彪啦碟林钒萨必审开晶眠抖党陷吴蛆口硅汹站云趋捞铁绸湛滩优缺冰峨舷沁粕襟碴鼎旦掣嗅蔑砌胃赋舔递掐董仟借院却席多膘寄韭量刽土谅掏颓赴英谬豫蔚噶蹿吃饿畦坏骑糟峻荚飘屡铡危伎戮嵌呆潍呼缝札叠颧撮洒投失渝失苇欠畸煽挞展躺捐雇国裤杂逃锹匹驻脸处膏吮炯僵崖附阴亚娩帅甫蔫亢梧磅幸技耪熄谦卷堂交眠缸其磨旬而烯胚铲培自竞惹抵饲警廓熄率姜肮缕礼幌柒丸堰2012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讲义)祸践织曲旧稀拟妓奋仁舒代诣摧座守借畜我貌摩预绕矩帆墨杜滓厦吵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