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2536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应用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8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应用解析版

考向1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

解读:

在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时应注意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

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

;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体中,此时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过程: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

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

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典型例题【2016•四川广安卷】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6N的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再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为4N,此时杯中水的深度为8cm.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g取10N/kg)(  )

A.水对杯底的压强是p=8×104Pa

B.物体受到的浮力是F浮=2N

C.物体的体积是V=2×10﹣4m3

D.物体的密度是ρ=3×103kg/m3

【答案】A

【解析】

针对练习1【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图13(a)、(b)和(c)所示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的场景,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由图13(a)、(c)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牛。

②由图13(c)量筒内水面位置可知:

物体和水的总体积为_______厘米3。

③由图13(b)、(c)可知: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

④在误差范围内,经运算、比较可得: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________相等。

针对练习2【重庆市江津市三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期中联考】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

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针对练习3【重庆市江津市三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如图3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

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开水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不变、后变大,故选B。

3.C解析:

①根据题意可知,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来越大,因此受到的浮力变大,说法正确;②由F=G-F浮可知,由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法正确;③整个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铁块会给水向下的压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大,说法正确;④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来越大,水的深度越来越大,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说法正确.由上分析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C.学科网】

考向2浮力的应用

(1)通过牙膏皮实验已证明,实心的牙膏皮沉入水中,空心的浮于水面,由此可见我们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

如把木头挖成空心的独木舟,可以减小自身的重力,多装货物,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再有用钢铁做成轮船,也是根据这一道理。

(2)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①轮船:

钢铁制造的轮船是“空心”的,使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浮力,浮在水面。

(注意:

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根据轮船的排水量可以求出轮船受到的浮力

)。

②潜水艇:

钢铁制造的潜水艇也是“空心”的,在水中时

不变,则浮力不变,潜水艇的上浮、下潜和悬浮是通过对水舱充水和排水,达到改变自身的重力而实现的。

③气球和飞艇:

利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或飞艇中,靠气囊内的气体密度小于球外空气密度

而上升。

通过改变气囊的体积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

注意:

轮船在不同的水中(如江水、海水)都处在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相等;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与沉,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

气球升空时气球里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典型例题【2016·东营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烧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烧杯液体的密度

B.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甲、乙两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答案】C

【解析】

针对练习1【重庆市江津市三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期中联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针对练习2【2016·厦门卷】某些鱼的沉浮靠鳔的胀缩实现。

原来静止在水中的鱼()

A.鳔膨胀时浮力小于重力会下沉B.鳔膨胀时浮力大于重力会上浮

C.鳔收缩时浮力等于重力仍悬浮D.鳔收缩时浮力大于重力会漂浮

针对练习3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C.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考向3浮力的计算

1.称重法:

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F浮=G-F。

2.原理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普遍适用于计算任何形状物体受到的浮力。

3.漂浮或悬浮条件: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F浮=G。

解读:

(1)计算浮力时,可以依据物体所处状态和题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计算;

(2)将阿基米德原理与物体漂浮、悬浮条件结合在一起来计算浮力大小;(3)漂浮、悬浮的物体F浮=G排=G物,m排=m物。

典型例题【2016·六盘水卷】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kg,底面积为600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10N/kg,求: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3)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

【答案】

(1)60N;

(2)0.1m;(3)1×103Pa

【解析】

针对练习1【广西贵港市2016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9分)如图20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

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20乙所示。

(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10N/kg)

求:

(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

(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

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针对练习2【湖北省黄冈市五校联考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有一体积是2分米3,密度是0.8克/厘米3的木块,用绳子将它拴在水池底部的钩子上(如图所示),如果绳子断了,木块就上浮到水面。

问:

(1)木块在上浮过程(未露出水面)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是否变化?

(2)绳子未断之前所受的拉力是多大?

(3)木块漂浮在水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多大?

针对练习3【重庆市江津市三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期中联考】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

(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2)V排1=S物h1=40cm2×4cm=160cm3=1.6×10-4m3

由F浮=ρ液gV排得

(3)由

得,m液=ρ液V液=2.5×103kg/m3×100×10-4m2×0.16m=4kg

容器与液体总重G总=(m容器+m液)g=(0.4kg+4kg)×10N/kg=44N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G总+F浮1=44N+4N=48N

2.

(1)木块在上浮过程(未露出水面)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变;

(2)4N;(3)0.4dm3

解析:

(1)木块在上浮过程(未露出水面)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2)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2×10-3m3=20N,

木块的重力:

G=mg=ρ木Vg=0.8×103kg/m3×2×10-3m3×10N/kg=16N,

∵F浮=G+F拉,∴绳子对A向下的拉力:

F拉=F浮-G=20N-16N=4N;

(3)剪断绳子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F浮′=G=16N,

由F浮′=ρ水gV排′得:

∴V排′=F浮′ρ水g=16N/1×103kg/m3×10N/kg=1.6×10-3m3=1.6dm3

v露=V-V排=2dm3-1.6dm3=0.4dm3.

3.

(1)0.5N;

(2)1200Pa;(3)4×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