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9453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docx

泰州环境状况公报

泰州市2006年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现发布《泰州市2006年环境状况公报》。

泰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孙耀灿

2007年6月5日

综   述

2006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12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大会,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准入管理的决定》,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的方针,推动全市“十一五”环保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泰州市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进一步加大了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力度,企业环境专项整治挂牌督战和环境信访听证等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省纪委、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总局分别专题召开了经验推广现场会议,在全省、全国予以推广,中央有关媒体分别进行了多次报道。

2006年12月21日中央电视台又对我市沿江开发中坚持环保优先、控制污染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6年,我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主要河流水质略有好转;各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与上年持平。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与去年相比,有所好转,可吸入颗粒物仍然是影响全市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各市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水环境

(一)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6年泰州市工业用水总量为64365.4万吨,其中:

新鲜用水量为23982.9万吨,占总用水量的37.3%;重复用水量为40382.5万吨,占总用水量的62.7%。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8352.4万吨,其中,达标排放量为18162.1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99.0%。

按区域划分,泰兴市最高,为8338.4万吨,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45.4%,其次是靖江市、姜堰市。

泰兴市废水达标排放率最高为99.9%,其次是姜堰市99.6%。

2006年,泰州市废水重点污染源集中在化工、造纸、医药等行业,其中化工行业2006年废水排放量为5922.2万吨,占总排水量的36.1%,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印染行业,排放量占总排水量的3.1%。

按区域划分,重点水污染源主要集中在泰兴市和靖江市。

等标污染负荷占全市65%的11家重点污染源中,泰兴市5家,靖江市3家,姜堰市、市区和兴化市各1家。

泰州市2006年工业污染源排放首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9373.3吨,其次,氨氮1472.0吨,石油类550.7吨,挥发酚5.4吨。

与2005年相比,除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有所下降外,其它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有小幅上升。

(二)城市饮用水源

2006年泰州市饮用水源年取水总量为13414万立方米,达标水量为13392万立方米,水质达标率为99.8%,与上年持平。

其中市区、靖江和姜堰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兴化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9.9%,较上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超标项目为总磷;泰兴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7%,较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超标项目分别为铁、硒和总氮。

(三)地表水

2006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优于Ⅲ类水的断面占总断面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64.5%上升至66.0%,上升了1.5个百分点。

2006年,泰州市25条主要河流的50个断面中,水质类别达Ⅱ类水标准的断面占12%,Ⅲ类水断面占54%,Ⅲ~Ⅳ类水之间断面占24%,Ⅳ~Ⅴ类水之间断面占4%,劣于Ⅴ类水断面占6%。

水质达Ⅱ类水的断面位于长江泰州段、泰州引江河;劣于Ⅴ类水的断面位于卤汀河渔业社、靖泰界河广陵大桥和羌溪河国庆桥。

泰州市区河道经环境综合整治后,水质明显好转,基本消除了劣Ⅴ类水体。

(四)主要河流水质

长江泰州段 2006年,长江泰州段水质较好,总体水质达国家Ⅱ类水标准。

与上年相比,常规监测项目无明显变化。

引江河 引江河2006年全程基本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与2005年相比,高港大桥断面氨氮有一定升高,水质稍有下降。

新通扬运河 2006年,新通扬运河泰州市区段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林场公路桥至官庄大桥段水质较差,其中林场公路桥断面和官庄大桥断面均为Ⅳ类水,超标项目主要为氨氮。

姜堰市洪林大桥断面处水质达Ⅲ类水。

与2005年相比,该河流断面水质有所改善。

通扬运河 通扬运河河流水质介于Ⅲ类至Ⅳ类水之间。

其中姜堰白米刘池桥、杭家铺大桥断面两断面符合Ⅲ类水标准,市区莲花池、姜堰曲江桥符合Ⅳ类水标准。

与2005年相比,该河流各断面水质与上年持平。

卤汀河 卤汀河是泰州市区的主要纳污河流,由于受到西北工业区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渔业社断面水质较差,水质劣于Ⅴ类水。

经新通扬运河河水稀释,至朱庄大桥断面处,水质已明显好转,朱庄大桥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兴化冷冻机厂断面处水质达Ⅲ类水,该河流水质总体较上年有所好转。

南官河 南官河泰山公园断面由于受到生活污水和水上交通航运的影响,水质劣于Ⅲ类水,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变电所断面河水流畅,水质较好,符合Ⅲ类水标准;口岸闸断面水质状况良好,符合Ⅱ类水标准。

泰东河 泰东河是我市通往盐城的水上要道,也是苏中沿海地区重要的引水通道。

泰东河水质与去年持平,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

如泰运河 如泰运河是泰兴境内的一条重要水道,河流水质自西向东略有下降,与2005年相比,河流水质总体下降,水质达Ⅳ类。

靖泰界河 靖泰界河是靖江、泰兴两市的一条分界河流,自东向西水质逐渐下降,季市大桥断面水质与上年相比有明显改善,已符合Ⅲ类水标准。

广陵大桥与去年相比有明显下降,水质劣于Ⅴ类水。

毗芦大桥段水质也有所下降,水质劣于Ⅲ类水。

十圩港 十圩港是贯通靖江市南北的一条主要河流,目前主要功能有居民饮用水源﹑农业灌溉﹑渔业养殖﹑南北航运﹑防洪排涝等。

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污染较为严重。

与去年相比该河流水质已有明显好转,水质已达Ⅳ类水,主要污染因子有氨氮、化学需氧量。

全市农村地表水现状 2006年,我市开展了全市农村地表水调查,涉及全市80个乡镇、1059条河流、1308个断面,监测项目为CODcr。

从调查结果看,全市水质达到Ⅲ类水断面占总断面比例为52.7%,Ⅳ类水断面比例为22.3%,Ⅴ类及劣Ⅴ类水断面占25%。

通过分析发现,V类和劣V类水体绝大部分位于人口密集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区和城郊结合部,生活污水、乡镇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农村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空气环境

(一)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6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1147.4×104万标立方米,其中达标排放量1126.7×104万标立方米,达标率为98.2%。

靖江市废气排放量最大,为523.6×104万标立方米,占全市总量的45.6%,其次是市区。

全市废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2317.9吨、15069.5吨、15616.4吨。

二氧化硫为首要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靖江市、泰兴市,两市的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的49.0%;烟尘的排放集中在兴化市和泰兴市,两市的烟尘排放量占全市总量的48.0%;工业粉尘的排放集中在市区,市区的工业粉尘排放量占全市总量的33.8%。

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均明显升高。

(二)城市空气环境

2006年各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优良)以上的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分别为:

市区84.0%,姜堰87.1%,泰兴87.8%,靖江79.2%,兴化89.8%。

可吸入颗粒物仍然是影响全市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良好,与2005年相比市区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均略有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有所好转。

(三)酸雨

2006年全市降水pH均值在5.03~6.04之间,靖江、姜堰的降水pH均值小于5.60,全市酸雨发生率为31.1%。

其中靖江市酸雨发生频率最高,为49.2%;与2005年相比,全市的酸雨发生率普遍升高,其中,泰州市区酸雨发生率增幅较小,其他各市区均有明显升高,姜堰、兴化两市尤为明显。

三、声环境

2006年全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1.1—55.8分贝之间,其中泰兴市最高,靖江市最低。

泰州市区、兴化市、靖江市低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一类区标准,质量等级属较好级;泰兴市、姜堰市介于55至60分贝之间,属轻度污染级。

与去年相比,除靖江市平均等效声级有一定下降外,其它各市区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66.0~67.8分贝之间,泰州市区最高,姜堰市最低。

通过与2005年比较,除泰州市区、泰兴市污染有所加重外,兴化、靖江、姜堰各市均有所改善。

四、工业固体废物

2006年全市共产生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204.7万吨,其中炉渣产生量最大,为104.5万吨,占全市的51.0%;其次是其它废物39.2万吨,占19.2%;粉煤灰28.9万吨,占14.1%;危险废物2.9万吨,占1.4%;冶炼废渣1.5万吨,占0.7%。

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最大的是靖江市,为60.8万吨,占全市的29.7%,其余依次是泰兴市、市区、兴化市、姜堰市。

全市固废综合利用量203.2万吨,处置量1.5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历年累积堆存量18.6吨。

2006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为99.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现零排放,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尚不完全。

五、生态环境

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74.28,市区及下辖各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介于67.98~76.58之间,生态环境状况均为优。

其中兴化、姜堰两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好,泰兴、靖江和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排序相对靠后,且低于全市总体水平。

六、环保工作专栏

(一)环境综合整治

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沿江开发规划的落实,加大长江岸线不同类型保护区域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域的督查力度,严禁在引江河设置排污口,在引江河两侧各一公里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理设施、场所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各市(区)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加大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城区内河道实施了清淤、疏浚、驳岸、绿化、污水截流、引水活水等措施,改善了城区河道水体水质。

泰州市第一(城南)污水处理厂、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泰州市滨江污水处理厂、泰兴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靖江城区污水处理厂、姜堰城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

兴化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

南水北调重点工程九龙镇污水处理厂尚未正式开工建设。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2006年全市各地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对建成区范围内超标排放的炉、窑、灶进行了改造,淘汰一批除尘效果差的小吨位炉、窑,禁止新建使用1吨以下燃煤锅炉。

各市(区)在城区内继续巩固和扩大烟控区,在市区实施摩托车上牌总量控制,采取各种措施减轻烟尘、粉尘和扬尘污染。

各市均加强了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努力确保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组织开展饮食娱乐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工作。

环境噪声综合整治2006年全市加强了工业企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管理,扩大机动车禁鸣区域。

全面开展噪声达标区建设,市区建成噪声达标区面积40.4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79%;进一步巩固沁莲花园等8家“安静居住小区”创建成果,树立环境管理优秀、生活安静舒适的居住小区典范,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环境噪声管理。

固体废弃物防治2006年,投资近亿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常运行,实现了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

泰州宇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3000吨/年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无害化焚烧处置项目正常运行,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医疗废物全面得到了安全处理。

(二)生态保护与建设

根据省发改委、省环保厅要求,以2005年为基准年,对《泰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姜堰、兴化、泰兴、靖江市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效果显著。

在姜堰市建成江苏省农业生态示范市的基础上,泰兴、兴化、靖江于2006年建成了农业生态示范市。

2006年建成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市级生态村22个。

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共确定试点村102家。

按照包括风景名胜区、清水通道维护区在内的15类生态功能区对我市进行了划分,全市共划分生态功能保护区28处,共1154.5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2%。

(三)环境监督管理

环境政策与法制建设2006年度,全省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考核工作中,我市被评为“优秀”等级。

共对全市1369家企业2006年环境行为进行了评级,其中绿色企业25家,蓝色企业361家,黄色企业739家,红色企业212家,黑色企业32家。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2006年度,全市各地不断探索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执法水平,突出建设项目为重点的环境管理。

进一步强化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的环境监管,努力实现以环境规划推进环境管理,以环境管理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准入门槛。

全市各地严格执行省环保厅《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号)、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的决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坚决予以劝阻和否决,全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共劝退和否决265个各类不符合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有效地遏制了一些重污染项目由苏南或周边发达地区向我市转移的势头。

全市环保部门全年共审批6997个项目,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54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1806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5137个。

二、扎实开展环境风险排查。

对全市化工石化类项目进行全面清查,对经排查出来需补充环境风险评价和制定风险事故防范及救援措施方案的69个项目和需要进行整改的146个项目进行了跟踪督办,确保及时完成整改任务。

三、认真组织开展2006年度新开工和结转项目环保清理整改工作。

对全市2006年上半年列入统计总投资1亿元以上及3000万元以上的50个新开工项目进行彻底清查,对违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

四、强化对沿江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全面完成了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

环境监察2006年,全市环境监察工作围绕三个方面不断推进。

一是强化现场监察。

认真执行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三项制度,结合创模加强环境监管;对全市污染治理设施全面普查,建立信息库;完成全市2005年度4082家污染源排污申报数据的核定上报工作和2006年排污申报核定,初步建立排污申报数据库。

各级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26945厂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897份。

二是加强环境信访工作。

全面推行信访听证制度,开展“环境信访集中整治突击月”活动,全市共受理环保信访2225件,信访总量比上年下降8.5%,跨界信访比上年同期下降64%。

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安全处置了浓硫酸船沉没长江污染市三水厂水源事故等4起突发性事故。

三是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

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立案查处企业326家,市县两级挂牌督办单位有76件案件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数量从268个下降到214个,保护区内的污染源逐渐减少,其中一级保护区内的企业、码头及围网养殖已全部搬迁、二级保护区内的企业从34家减少到23家,码头从23座减少到11座,取缔围网养殖面积1万平方米,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69%提高到91%,全市8家日供水量一万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整治任务已全面完成。

环境监测和信息2006年,全市共获得环境监测数据228701个,其中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57887个,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79796个,污染事故监测数据2223个,其他监测数据88805个,编写各类报告1208份。

围绕江苏省“说清环境质量、特殊污染物状况行动计划”,全市完成了空气、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行政交界断面、土壤监测等基础点位优化调整工作,启动了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和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开展了淮河、长江流域入河(江)总量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顺利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调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一阶段监测任务,“说得清”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环境科技全面实施《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泰兴市(试点县级市)和姜堰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按照实施方案如期推进试点工作;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展顺利,2家企业完成强制清洁生产审核,27家企业完成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环境宣传和教育开展以环保进企业、环保进社区、环保进学校、环保进村镇的“四进”活动形式,大力推进环保宣教工作的社会化、立体化。

创建成省级绿色人社区5个,市级24个,至2006年底,各级绿色社区总数达34个;其中创建成国家表彰的绿色学校1所、省级9所、市级31所;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环境信访听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等工作,积极推广和放大“泰州经验”,共开设各类专栏20个;专版、专题80多个,刊登刊播各类新闻稿件240多篇;市区共设立大型广告牌45块;沿街墙体永久性创模宣传标语38处;挂过悬挂过街横幅550多条;编印创模《告市民一封信》16万份;编发《创模简报》100多期,报送至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厅,泰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相关部门。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6年继续加大创模工作推进力度,建成了滨江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海陵区、高港区城市污水管网;对泰东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有效封场,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新增了渗滤液预处理装置,并投入运行,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等环保基础工程,创模28项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2006年9月,泰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另外,所辖市均成立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组织机构,全面启动了创建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