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8530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docx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文化

一、名字由来

  远古时候,武夷山这地方是没有名的,后来为啥叫武夷山呢?

相传古时候,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

那时,武夷山洪水泛滥成灾,逼得老百姓只好躲进山坳里过着穷苦的日子。

俗话说,山有顶地有主。

老人就带领老百姓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含辛茹苦地开山治水。

到了白发白眉白须的时候,他已是远近闻名的开山始祖了,于是人们尊称他“彭祖”。

  彭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彭武,一个叫彭夷。

说来也怪,他俩一落地便见风就长。

一阵春风吹过,他们能喊爹叫娘;二遍春雨飘洒,他们能站立行走;三瓣春茶绽芽,他们能下地奔跑。

兄弟俩聪颖过人,智勇双全,从小就跟随彭祖翻峻岭,钻密林。

因彭祖长年累月开山有功,当八仙在武夷山棋盘岩上饮酒时,乡民们便去求仙人为彭祖赐寿。

彭祖活到880岁的时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

临走时只留下一把斧子,一柄锄头和一弯弓箭,嘱咐两个儿子要继承祖业,日夜不停地开山治水,为百姓造福。

  彭祖走后,两兄弟不忘父亲重托,扛起锄头,拿着斧子,背上弓箭就进山了。

他们挖呀挖,挖了360天,挖出了九曲十八弯,治住了咆哮的山洪。

他们砍呀砍,砍了720天,砍倒了一丛丛荆棘,开出了一片片良田。

他们种呀种,种了1800天,种上了垄垄岩茶,栽上了稻谷和果树……兄弟俩又用弓箭射死了猛虎,除掉了恶豹,把山上捉来的野兔、野鸡、野猪等送给村里的乡民饲养。

他们还在山上种了琪花瑞草和珍贵药材,把山山水水装点成人间仙境,百姓们过上了鸡犬相闻,安宁幸福的日子。

  彭武、彭夷死后,人们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为了纪念这一对开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此山,称这碧水丹山为“武夷山”了。

二、历史溯源 

  武夷山是座历史文化名山。

早在新石器时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

如今悬崖绝壁上遗留的“架壑船”和“虹桥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

西汉时,汉武帝曾遣使者到武夷山用乾鱼祭祀武夷君。

唐代,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武夷山也受到封表,并刻石记载,还明令保护山林,不准砍伐。

唐末五代初,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里,把武夷山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称之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宋绍圣二年(1095年),祷雨获应,又封武夷君为显道真人。

  武夷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誉。

1998年7月,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山列入“世遗”的区域总面积达999.7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是继泰山、黄山、峨嵋山-乐山大佛之后,我国第四个列入世界双重遗产的单位,成为全世界23个双重遗产地之一。

被评为全国5A级旅游区。

三、气候特征

  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境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座,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挡、削弱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夏季可抬升、截留东南海洋季风,形成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潮湿,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

保护区内年平均气温8.5--18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¼Œ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日照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

最佳旅游时间:

一年四季皆宜。

 四、文化遗产

  武夷山独特的山水景观勾留住无数神人奇士、名儒显宦的身心魂魄,建构、沉淀出博大精深的武夷古文化。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武夷山劳动生息,形成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闽越族”文化。

武夷山历代遗留下的文人字迹、摩崖石刻、古建筑等均闪烁着先人的智慧、艺术的光辉,令人浮想绵绵。

  1、武夷山古越文化

  武夷山市西周时为“七闽之地”是闽人聚居之地。

春秋末期越人入闽,形成闽越族,为闽越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秦末汉初,部分闽越人北上。

汉武帝平定闽越王叛汉之后,汉族居民逐步南移,留存的少数土著闽越族逐步同化为汉族。

此后,武夷山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

  武夷架壑船棺是现今国内外发现年代最久远的悬棺,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和已消逝的古闽族文化的极为珍贵资料。

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占地48万平方米,是江南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古城址。

  2、武夷山民俗节庆

  枫坡独特“拔烛桥”

  活动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率领“舞灯队”举行。

舞灯队由两名年幼的男童提着吉祥灯在前开道,长竹竿吊串的高照灯紧随其后。

孩童和姑娘们举着各式各样的自扎花灯居中,上了年纪的壮年汉子,抬着花灯鼓亭,青年小伙子则扛着“烛桥”压阵。

这支不寻常的队伍走街串巷,每经一户家门,主人便合家相迎,每到拐弯处,扛烛桥的小伙子就在“呼”、“哈”的呐喊声中,相互牵扯着飞奔而过。

此时,炮声齐鸣,烟花焰火齐放,队伍中的唢呐声,锣鼓声汇成一片,大地为之震动。

队伍到达村中心闹区后,“拨烛桥”最精彩的节目开始。

  “烛桥”是由上下两层的木架组成,上可插两支大号蜡烛,下有把手可抓,两头与前后的木架用木插销联接,大的可接80个,小的也可接54个,接起来的架子弯弯曲曲似条木龙,拉直来又像山涧溪流的木架浮桥。

点燃的蜡烛之光在夜色中如银河星系中的北斗星座、联接的木插销是活动的,操作十分灵便。

随着执事者的号令一响,长长的烛桥时而翻滚,时而左右摇晃,燃着的烛光在快节奏的动作中,展示给人们的是一条活灵灵的翻腾着的火龙。

执事者又一声号令,翻滚着的火龙刹时停住,烛桥按事先的约定迅速分成两节──上村、下村两队,各队都有20多名精悍的小伙子将烛桥从路上往各自的田里拔去,谁能把对方拔到自家的田里,谁就是赢者,来年的丰收必定胜过对方。

因此,双方往往要拉到一身的泥水才能见分晓。

人们跳跃、欢呼,精彩、激昂、热烈的情景,非身临其境,难以领略其间的乐趣。

  这种“拔烛桥”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日才结束。

它在过去的确是令人陶醉的,特别是妇女,入夜可以外出观花灯、烛桥。

这是一个难得的自由活动的机会。

因而妇女都盛饰而往,真是“满街珠翠游村女”。

  “拔烛桥”实际上是枫坡村盛大的闹元宵活动。

 

蜡烛会和柴头会

  蜡烛会和柴头会是武夷山的二大民间集会。

  蜡烛会起源于唐朝,是为悼念辟支古佛而起。

千百年来,蜡烛会规模盛大,各地都有奉辟支古佛,以攘瘟疫,以消天灾。

吴屯会期是农历二月初一,黎口为二月初六,岚谷为二月十三(后改二月十一)、大浑为二月十五,城关为二月二十一,几乎整个二月份都被蜡烛会所笼罩。

在各地的蜡烛会中,以城关最为隆重。

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就有“议会”,十六日迎奉城关光化寺的老佛塑像,称为“佛过街”。

二十日派十多个彪形大汉,在凌晨前到吴屯小寺接老佛肉身像。

接佛时,这些大汉抬着古佛,急跑抬入城关,路上绝对不能休息停留,称为“赛佛”。

  老佛接到城关后,家家户户选一对最好的蜡烛送庵,庵中灯烛辉煌,一对对蜡烛从佛像前的香案桌一直点燃到大门口。

二月二十一日,虔诚的善男信女会集城内,整个城关人群熙攘,热闹非凡。

  在迎佛行列中相隔一段就配有闹鼓、仙幡、唢呐等各组乐器,时而一阵闹鼓像万马奔腾,咚咚作响;时而一阵阵管弦细乐,幽闲清新;时而一阵阵唢呐婉转响亮。

整个城关,沉浸在欢闹的乐曲声中和神话的境界里。

到了晚上,几十成百架的“烛桥”、“烛轮”、“烛亭”沿街游行,烛光冲天,有如火龙,颇为壮观。

沿街居民,燃放鞭炮,献烛礼拜、祝愿,迎佛盛况可谓空前。

烛会从唐至今,年年相传。

  柴头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51年农民领袖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太平军的影响下,武夷山和全国各地一样,四乡农民纷纷起来抗捐抗税,反对奴役压迫。

县衙门官吏见势头不妙,便加紧对农民进城买卖的检查,下令不准农民携带凶器、铁器之类的东西进城。

凡进城者,只允许挑柴木,携带竹、木家具等农副产品。

这样一来,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抗。

1866年,四乡农民在起义首领陈顺光的带领下,于农历二月初六凌晨,扛上木棍、竹叉和扁担等冲进县衙门,迫使县官下令免除农民的“竹丝税”、“明笋税”、“茶叶税”等,并立即张榜公布,起义获得了胜利。

人们为了纪念这木棍、竹叉和扁担取得的胜利,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这一天在城关举行盛会,名为“柴头会”。

  柴头会沿袭至今,已成为福建省民间的较大盛会之一。

喝茶俗

  武夷山的喝茶风俗很多,这里仅介绍一下吴屯妇女喝茶俗。

  这里的妇女喝茶俗与其他地区的饮茶风格大不一样,它不是品茶,也不是饮茶,而是喝茶,它即不用茶杯,又不用热水瓶,也不用当今最流行的紫砂茶具,而是用饭碗。

用的茶叶也不很讲究,当地山茶即可。

茶水用三角茶壶放在灶门炉前文火煨开。

  这里的喝茶习俗,男人概不介入,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

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做东,当天“茶宴”少不了邀请进村来的女宾客入席。

做东者都想借此机会表现自己的手艺和盛情,拿出自己所有的好菜摆上茶宴,让姐妹们品尝。

银根紧缩的日子,她们也会想方设法“就地取材”,亲手制作小菜,如雪里蕻、豆腐卤、豆渣饼、腌辣椒、南瓜干、咸笋干、沙炒黄豆、花生等。

如今,“茶宴”则丰富了起来。

“茶宴”上农家以茶代酒,相互敬茶,且边喝边聊,谈趣风生。

“喝茶”不仅交流女性情感,而且还起到了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发挥着“妇委会”的调解功能。

  吴屯红园、上村、大际、小际一带,这种农家妇女的喝茶习俗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喊山与开山

  喊山与开山原是武夷山御茶园内举行的一种仪式,每年于惊蛰日由知县主持祭祀活动,在规定的程序中,茶农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以祈求神灵保佑武夷岩茶丰收、甘醇,是为“喊山”。

“开山”一般定于立夏前三日之内,茶农们赶早在制茶祖师杨太白塑像前静默行祭。

早餐后由专人带至休茶地,分散采茶,待太阳升起、露水初收之后,带山人向采茶工们分民烟卷,表示可相互对话,开山仪式才正式结束。

喊山与开山是武夷山茶农特有的习俗。

  婚丧之俗重礼仪

  武夷山的旧婚嫁礼俗,一般有下列程序:

说媒、相亲、换贴(交换生辰八字)送聘、过门、回门。

其中“换帖”很微妙,互换庚贴后,庚贴要放置祖先香位前七天,点燃香烛,不让停熄。

如果烛尽香残或杯盘破损,出生年月又有些抵触,这起婚事就要告吹。

若成,男家凭媒以聘书、礼物送上女家,叫做“插记”。

  3、神仙信仰

  神仙,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完善,最理想的人格,他们完美无缺。

神仙成为人们潜意识中的最高追求目标由来已久。

《说文解字》中说:

“仙,迁也,迁入山中也”。

在武夷山有“洞天仟府”碑刻,其中仙字(仟)就是人字傍加一个迁字榜而成,桃源洞附近“仟源”二字仙字也是这么写。

《汉书·艺文志》中说:

“所以保全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

“仙人或升天,或住地,要于俱长生,去留各从其所好耳”。

既然神仙来去自由,所以武夷山灵岩一线天上有飞舄台。

舄,鞋子;习舄,即是脱鞋飞去。

大王峰顶有通仙台,小藏峰上有飞仙洞,御茶园有通仙井,意思是神仙自由通行,可上天,可入地,“去留各从其所好”。

神仙并不是道家的发明,它源自先民的想象,但神仙学却是道家文化的主体,所以道家也叫“仙家”。

  武夷山是“仙源”,所以武夷山是道家的世外桃花源,是“尘圜别界”(水光石题刻)。

神仙快乐无比,逍遥自在,所以游九曲溪叫“逍遥游”。

接笋峰有仙云亭,三曲有宴仙坛,四曲有仙人床,六曲有游岩:

丰衣足食,游乐快活。

  5、朱子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武夷山与泰山各有千秋。

泰山孕育孔子,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骨干。

武夷山造就了朱熹,朱熹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构建了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朱子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700余年间的正统思想。

因而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中国文化史、传统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

综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获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现代。

五、历代名人

  夷山是三教名山。

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是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

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

陈朝顾野王首创武夷讲学之风。

宋代学者杨时、胡安国和朱熹等都先后在此聚徒讲学。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颂赐宋儒朱熹,匾额悬挂于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故后人称武夷山为“三朝理学驻足之薮”。

至今山间还保存着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的武夷宫、武夷精舍、遇林亭古窑址、元代皇家御茶园、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山寨以及400多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为研究武夷山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著述讲学,使武夷山成为“三朝(宋、元、明)”理学驻足之薮,至今仍吸引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理学思想的研究。

  朱熹与武夷山

  (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首不可分割的联系。

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发展。

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余年。

  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

在朱熹的影响下,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在武夷山溪畔峰麓择基筑室,著述授徒,仅宋元间在武夷山创立书院的著名学者就有43位,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赞誉: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朱熹及其门人、后人在武夷山的活动,为武夷山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如书院遗址武夷精舍、有朱熹等理学家富有哲理的题刻,“逝者发斯”、“修身为本”、“智动仁静”等、有现存朱熹撰并书字数最多的“武夷神道碑”、还有朱熹创办的社仓等等。

这些文化遗存,对研究朱子理学和儒学的兴衰演变以及中国哲学理想史都是非常珍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柳永与武夷山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柳永于雍熙四年(987)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淳化元年(990)至淳化三年(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

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

所以四至九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此后柳永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崇安。

《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

  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人,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洒脱飘溢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观,故柳永一出家门,便没再回来,那个美丽的家乡,那蕖白荷只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纯粹思念中。

在今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的武夷山,风景区内武夷宫古街中段建有柳永纪念馆,还有一尊2米一般高的青铜柳永像。

六、建筑文化

  武夷山历代遗留下的文人字迹、摩崖石刻、古建筑等均闪烁着先人的智慧、艺术的光辉,令人浮想绵绵。

  闽越王城

  闽越王城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南面27公里处。

面积48万平方米,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城市遗址。

位于城区中央的“王殿基址”,规模宏大,建筑格局与秦咸阳宫、汉末央宫类似,极富地方特色,出土文物丰富多彩,空心砖、“万岁”瓦当、陶制生活器皿及铁、铜生产工具和兵器等,反映了西汉闽越人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

宫殿后院的王宫御井,至今水质纯净,清冽可饮,有华厦第一古井之称。

  下梅村保存了以邹氏祠堂为代表的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典型清代民居特色建筑群。

900多米的人工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建有凉亭美人靠,造就了一个江南水乡的风貌。

下梅村建筑中砖雕、木雕、石雕十分丰富,尤以历史人物、民间风物、神话传说为题,图案讲究精雕细刻,人物造型逼真,环境描绘贴切自然,书法艺术气韵灵活,展现丰厚的文化韵味。

  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利用挑梁减柱来扩大屋宇空间,宅内为三厅四进,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

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封闭、安全意识。

各民居布错落有致,里弄纵横,巷道曲径通幽。

大门精美的砖雕体现了豪华与宝贵富贵。

民居建筑为了采光、采雨、通风,都设置了四方天井,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井下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之用。

  从古民居的砖雕、石雕图案和墙头彩绘中,我们可领略到当年这里的村民们崇尚文化艺术、追求典雅民风的良好风气。

 

武夷宫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

据《武夷宫武夷山志》记载:

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武夷宫初建时,并不在今址上,而是筑屋于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

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

会仙观建成后,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惜花费重金,多次修葺、扩建这座宫殿,改名“仲佑观”。

  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理学家刘子军、朱熹等都主管过冲佑观。

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

  明正统四年(1439年),观毁于兵燹。

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虽经官府多次拨款修葺,都未能恢复旧观。

嘉靖四年(1525年),观又遭火焚,次年创复。

即为现在的武夷宫。

  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燹,后仅留下几间空房。

近年在旅游、文化部门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又重新修复,庭院里的两株桂树,则是宋代遗存下来的,是800—900年的古树。

全面恢复武夷宫的计划将逐步进行。

这座千古名观必将重现昔日的雄姿。

七、美食文化

  武夷山物种丰富,菜肴的主要原料有蛇、野兔、山羊、麂等野味及猪肉、鲜鱼、禽蛋、蔬菜、豆类、香菇、红菇、笋等。

当地特色菜有鸡茸金丝笋、兰花蛇丝、菊花草鱼、泥鳅粉丝等。

  武夷山的“特色宴”名扬天下,其中“幔亭宴”是武夷山最具传奇色彩的神仙宴;“八卦宴”盛行800年而不衰;“蛇宴”花样繁多,鲜美无比。

如果你能喝两盅的话,那么武夷留香、武夷沁泉、菊花酒、五步蛇酒以及十月白米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鸡茸金丝笋

  “鸡茸金丝笋”是福建较早著名的菜肴之一,在筵席上一向列为上品。

《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

“先帝最喜用……笋鸡脯。

”这是明神宗皇帝最喜欢食用的名菜之一。

历代食鸡是整只或切碎,带骨食用,明代宫廷食用鸡脯肉,说明当时炒菜已经用出骨鸡脯肉切成鸡片,这与清代及当代制法大同小异。

明代《宋氏养生部》记载了烹鸡、烧鸡、油煎鸡、酒烹鸡等多种制法。

而用鸡茸制菜更大有进步了。

相传“鸡茸金丝笋”为清末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名厨师郑春发与名厨陈水妹等人所创制,不久便闻名于世。

  “鸡茸金丝笋”色泽金黄,冬笋嫩脆,鸡茸松软,鲜润爽口,芳香扑鼻。

一些中外著名人士宴请客人时都用此菜,它以质优味美而盛誉不衰。

幔亭宴

  幔亭招宴是武夷山传说最具远古历史的宴席。

相传秦始皇二年中秋,武夷君、皇太姥和魏子骞等武夷十三仙在武夷山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宴乡民,仙凡高聚。

幔亭招宴由此而来。

而如今幔亭招宴讲究场景气氛,要求宴会厅正上方悬挂牛头一架,两边柱子上各悬挂牛头,另两侧高挂棕衣、红辣椒干,大红绸布。

红灯笼挂宴会厅内,在门口有天香6根,大红蜡烛一对,宾客置身在浓郁民俗风味的宴会厅中,听赏典雅的古乐曲,服务小姐送上一杯武夷山民间最高贵“敬亲茶”其是由桂花、葱、绿豆冲泡而成。

然后请宾客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用香在自己名字下烧洞表示宾客已到,之后司仪宣布宴会开始,主任或主宾点燃宴会的喜烛,此时礼仪小姐托出酒壶、爵、酒提等酒皿,两青年抬出一米缸米酒,绕厅一圈放下,开始酒坛,酒坛封条处写着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开坛之后酒味飘香四溢,倒入锡壶之中,此时幔亭宴正式开始。

  幔亭宴菜肴可分为四道,第一道“玉女迎宾”,10小碟,用冬笋片拼配成武夷山景点玉女峰的晨曦图案,还有武夷山特色美食南山寿饼、五香咸笋、青梅珍珠;第二道是主菜,翡翠流霞、干鱼宴仙、龙游凤舞等武夷山民间美食。

第三道是点心例如:

清明果、山粉、杂粮包等武夷山小吃。

第四道是甜点。

 特色小吃

  薜荔冻

  为武夷山一带传统清凉饮品。

采用野生薜荔果,将籽剥出暴晒后,加工制成半凝固的清凉饮品,调以蜂蜜、蔗糖饮用,具有解热清暑、提神健身之功效。

苦槠糕

  为武夷山风味食品。

采用山中野生苦槠、甜槠等壳斗科植物的果仁磨成桨,加热调成块状软糕,再加佐料精煮,味道清滑可口而又略带苦涩,别有风味。

武夷留香酒

  武夷山著名物产。

系用当地优质的糯米和甘洌山泉为原料,陈放两年以上而酿成。

酒色由淡黄色逐渐变成茶红色,是自然含糖成色的传统佳酿酒。

酒店清亮透明,酒香浓郁,醇和适口,余味悠长。

  雪里红

  武夷山传统风味素菜。

味美清香具有开胃健脾、助消化等作用;雪里红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故称“健康菜”。

鼠曲果

  是一种用鲜嫩的鼠曲草和米桨分开蒸熟后,混合搅匀,加上香菇、肉丝、笋丝、腌菜等馅,包成花绿色的大饺子。

这在武夷山区属清明食品,俗成清明果,有浓郁的农家田园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