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777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

《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班会: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doc

“我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主题班会教案

第3周五(5)班刘再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懂得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2.使学生懂得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缺点、错误不隐瞒。

 

活动准备:

小白杨头饰两个,啄木鸟头饰一个,白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导入:

广播引导

一、《两棵小白杨》 

(一)情景剧

(旁白:

在一条小河边,长着两棵小白杨。

) 

小白杨(合):

我是一棵小白杨,白天为你们遮荫,晚上供你们乘凉。

 

(旁白:

一天,飞来了一只啄木鸟。

) 

啄木鸟(一边飞一边唱):

我是一只啄木鸟,尖尖的嘴巴像把刀,免费为你来治疗。

 

啄木鸟(停下来,歪着头看):

喂!

朋友,我发现你们身上生了虫子,我给你们治治好吗?

 

小白杨A(傲慢地):

谁说我身上有虫子?

我比谁都健康!

 

啄木鸟(诚恳地):

你身上真长了虫子,你看你的叶子都开始发黄了,不治虫子会害死你的!

 

小白杨A(蛮横地):

你的眼睛怎么光盯着别人的缺点?

我用不着你帮忙?

 

小白杨B(自言自语):

啄木鸟是治虫的专家,他指出我们身上有虫子,一定不会错。

 

小白杨B(高兴地):

谢谢你,啄木鸟,请您帮我治治吧!

 

(啄木鸟为小白杨B捉虫。

) 

(旁白:

几个月过去了,这两棵小白杨有了很大的变化,请看:

) 

小白杨B(喜气洋洋地唱):

感谢啄木鸟,帮助我恢复健康,枝繁叶茂身体壮,快快成为祖国栋梁。

 

小白杨A(惭愧地):

没听医生的忠告,害虫没及时治疗,害得我枝枯叶黄,风雨中摇摇晃晃…… 

(二)讨论 

1.看了这段表演,你有什么想法?

 

2.从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

 

3.你是否拒绝过别人给你提的意见?

 

4.你怎样给别人提过意见?

 

5.你怎样和给你提过的人相处?

 

二、讲故事 (可任选其一)

(一)《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 

在厦门大学图书资料室工作的青年数学家陈景润立志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难题,他把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找来,仔细研读。

因为他早就听老师们说,早在三十年代代华罗庚就研究过哥德巴赫猜想,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陈景润日夜苦心钻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七八遍,重要的地方读了多达40遍以上。

不仅如此,他还按照自己的思路演算,而后在《塔内问题》的论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对华罗庚的论点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可是当陈景润把论文交出去的时候,他心里也有些忐忑不安。

“《堆垒素数论》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著作,我这样做,人们会不会说我太放肆、太狂妄了呢?

”陈景润提心吊胆地去问自己的老师。

过了几天,老师看过论文后对陈景润说:

“《堆垒素数论》好比一颗明珠,你的工作好比把这颗明珠的灰尘拭掉了。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觉得不如直接把它寄给华罗庚教授本人看看。

“可是,这……合适吗?

陈景润迟疑地说。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华罗庚教授是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

凡是真正的科学家都崇尚真理,不迷信权威,都会提携后辈的。

” 

这下陈景润放下了心,他的论文飞到了华罗庚手里。

华罗庚看后,立即被这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智慧和胆识震动了。

他没有因为这位年轻人是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就对其见解打上问号,也没有因为这位“小人物”给他的著作提出修改建议就在心里不舒服。

华罗庚反而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

“你们朝夕在我的身边工作,,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呢?

你们怎么就没人想到对我的著作提意见呢?

不久以后,陈景润收到了华罗庚的亲笔邀请信。

去北京的列车上,他辗转不能成眠。

“华罗庚教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他对我的大胆冒犯不但不生气,反而邀请我到北京当众做报告,这是为什么呢?

到了北京,华罗庚立即约见他。

“噢,你就是陈景润!

”在北京西苑饭店一间会客室,华罗庚笑盈盈地打量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陌生、腼腆的青年人。

“谢谢,谢谢,谢谢华老师的关怀!

”陈景润轻轻地说。

“你写的《塔内问题》论文我看了,很好,很有想法!

”华罗庚一边吸烟一边说。

“谢谢,谢谢……”

第二天,在华罗庚亲自引荐下,陈景润走上讲台,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数学家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后来,又是在华罗庚的帮助下,使陈景润从一个学校图使馆的狭小天地里走了出来,置身于高手云集的北京数学专门研究机构。

从此他眼界大开,如鱼得水,经过10年艰苦努力,终于在哥德巴赫猜想上获得重大成果。

(二)《牛顿做风车的故事》 

二百多年前,英国有位大科学家叫牛顿。

牛顿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

他在小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

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锯,买斧头,买凿子。

他整天忙着做手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

他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

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风车装好了,牛顿帮奶奶背着一口袋面粉从石磨周围撒下来。

牛顿说:

“奶奶,回去我也要做一个。

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钻进屋子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

过了些日子,一架小风车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风车就吱吱地转起来。

奶奶说:

“你的风车能磨面吗?

”牛顿天真地说:

“能!

”奶奶笑了。

第二天上学,牛顿把他那小小的风车带去,摆在课桌上。

同学们都围上来看。

牛顿得意地转着风车,大家也夸奖他做得好。

正在这时候,同班的卡特大声说:

“牛顿,风车为什么会转,你能讲出道理来吗?

“道理?

”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

卡特看牛顿发愣了,笑着说;“讲不出道理来,光会做有什么希罕呢?

真可笑!

”同学中也迸发出一阵笑声。

不知被谁一推,那架小风车掉在地上摔坏了。

牛顿羞得满脸通红。

他捡起摔坏的风车,心里难受极了,但是没有流一滴眼泪。

从此,牛顿发愤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三、做一做,评一评,改一改 

1、活动一: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制作比赛(作品请别人提意见)。

 

2、活动二:

每个人针对同桌或好朋友的缺点提一条合理化的意见。

 

四、活动总结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应把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我们的行动中去,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板书设计: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帮助——成长

行动——进步

2017年9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