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7310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张拉技术要求.docx

后张拉技术要求

高强螺杆后张拉技术要求

A、P&H风机基础灌浆槽清理准备工作:

1.清理灌浆槽中任何杂质异物,使用吸尘器,吹风机或相似设备,毛刷等将灌浆槽清理干净。

2.检查所有露出预应力高强螺杆及外套PE套管是否有破损情况,如有破损及时修补,防止高强灌浆进入PE套管。

3.灌浆前将灌浆槽用清洁水润湿,但灌浆槽内不可以有自由流动水珠。

灌浆前一小时内,灌浆槽内必须保持润湿状态。

由施工单位及灌浆生产厂家提供灌浆施工方案,内含养护说明等相关技术措施。

灌浆必须连续,不准出现间断。

4.每台风机基础取C80试块4组,分别测定24小时和28天强度,试块养护条件参考现场条件。

24小时试块实验抗压强度为38MPa,28天试块实验抗压强度为80MPa。

5.高强灌浆的技术要求按照GB/J50448-2008《高强灌浆技术规范》执行。

B、下段塔筒吊装工作:

6.风机基础设置16个调平点(根据现场预埋槽钢数量确定,不少于8个),间隔45度,每个调平点沿直径方向塔筒底法兰内外两侧各放置一套调平螺栓、螺母(细丝)。

螺栓直径30mm,螺栓长度5.5mm,螺母直径45mm,螺母高度不小于40mm。

用两套水准仪等设备对称检查校验调平螺母高度(测尺必须有水平观测点),调整相隔45度的8个方位的调平螺母水平度,保证全部调平螺母水平度高差在±0.5mm以内。

塔筒底法兰下表面应比灌浆槽上表面最低点低5mm。

7.确定风机厂家塔筒门的方位。

将塔筒下法兰穿过所有基础露出的预应力高强螺杆,如有偏差,需用撬杠等工具将每根预应力高强螺杆和其对应的每个塔筒下法兰螺栓孔调直在一条直线上。

将下段塔筒吊装至灌浆槽上端,用水平尺,水准仪等设备检查塔筒法兰上缘相隔45度的8个方位的水平度,调节调平螺母使塔筒水平度在±0.5mm以内。

同时必须满足风机厂家的塔筒水平度要求。

两者取更严格规定为准。

8.将所有螺母套在预应力高强螺杆上端,防止在调平过程中将塔筒再次提起而导致塔筒法兰脱出。

9.用扭矩扳手或同等设备初步拧紧螺母,拧紧次序从紧临调平螺母的第一个螺母开始。

所有螺母拧紧即可。

C.灌浆工作:

10.室外风力高于5级时,不准进行灌浆工作。

11.按照高强灌浆厂家说明书,将高强灌浆调至流态。

调制和灌浆室外温度条件必须严格遵守高强灌浆厂家说明书。

最后一袋灌浆料加入后,还必须至少搅拌3分钟,以厂家要求为准,以达到灌浆搅拌均匀为目的。

12.向灌浆槽内灌浆,一次性灌满。

13.将高强灌浆抹平,将所有粘接在预应力高强螺杆螺纹上的灌浆料清理干净。

14.在灌浆完成24小时后,强度达到38MPa,同时以灌浆厂家说明书为准,取两种要求严格者,进行所有预应力高强螺杆的后张拉。

15.后张拉完成后,可进行第二节塔筒的吊装。

D.预应力高强螺干后张拉工作:

16.确认灌浆工作结束,张拉前灌浆强度至少达到38MPa。

17.确认张拉设备准确无误,确认所用张拉设备的量程范围,几何尺寸等参数。

张拉设备生产厂家必须派技术人员全程协助张拉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张拉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8.按照后附张拉顺序说明开始进行预应力高强螺杆的张拉。

设立4个张拉器同时对对称方位(间隔90度)的预应力高强螺杆进行张拉。

19.预应力高强螺杆施加650MPa拉力(预应力施加强度依据具体设计情况)进行张拉。

在预应力高强螺杆上先施加设计张拉值10%的预张力使预应力高强螺杆和张拉器同轴,之后施加50%力,100%力顺序进行张拉。

张拉完成1-2个风机基础后,根据现场条件,张拉加力可按照10%-100%顺序进行。

张拉速度须张拉施工单位和预应力高强螺干生产厂家沟通协商,以达到安全、合理的张拉速度为要求。

注意:

务必使预应力高强螺杆和张拉器同轴。

20.在预应力高强螺杆上用鲜艳色彩作出标记,测量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高强螺杆的伸长量。

用伸长显示计或类似仪器等精确测量预应力高强螺杆伸长量。

张拉过程中达到张拉值后底部螺母施加力紧固即可。

21.根据现场张拉实际观测情况,如出现张拉力松弛回缩现象严重,实际张拉力小于设计要求,张拉力或伸长量回缩大于5%,需要与设计单位沟通协商后决定是否再施加设计张拉力120%的张拉力。

22.注意:

施加110%设计值的张拉力是为防止张拉力松弛回缩。

如果土质条件不同,可能需要施加更大的张拉力以防止张力松弛。

施加更大张拉力需得到设计方的认可。

23.采用长度显示器或类似仪器读取伸长量读数,监测预应力高强螺杆伸长量。

长度伸长量为监测指标,张拉器的张拉力为实际张拉的控制因素。

张拉力达到时,停止对此根预应力高强螺杆的张拉。

长度伸长异常时参照27条。

24.拆除张拉设备,按张拉顺序进行下一根预应力高强螺杆的张拉。

25.所有预应力高强螺杆张拉结束后,从头开始检查第一根预应力高强螺杆的后张力值。

检测方法为:

一、采用张拉器加力进行张拉校核,复查下螺母是否松动,如有松动为不合格。

二、检测伸长量回缩数值。

初次张拉结束后、二次松弛监测选用第二者即可,数值参照21条。

第三、四次应力松弛检测采用第一种方法。

26.注意:

如果某根预应力高强螺杆在张拉后保持至少100%的设计张拉力,此根预应力高强螺杆则视为张拉过程通过。

无需后序工作。

未通过:

如果某根预应力高强螺杆在张拉后小于100%的设计张拉力,此根预应力高强螺杆则视为张拉过程未通过。

必须对此根预应力高强螺杆进行重新张拉,直到通过。

27.注意:

张拉过程中必须控制张拉力的施加速度,严格遵守张拉设备生产厂家的使用规定。

同时严格监测预应力高强螺杆伸长量,预应力高强螺杆伸长量应和施加张拉力成正比并且缓慢增加。

如果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请通知设计代表到现场,一、未达到19条要求张拉力前,伸长量超过设计预估的约

26mm+0.5mm,二、达到19条要求张拉力,而伸长量小于约26mm-0.5mm情况,三、跟据预应力高强螺杆伸长量应和施加张拉力成正比并且缓慢增加原则,伸长量增加速度异常加快或过慢,必须立即停止张拉,并立即通知设计单位解决,此条为张拉过程中重点监控事项。

28.为防止应力松弛,风机安装完毕后3日,检查应力松弛情况,采用第二种方法校核,如出现松弛现象,确定数值是否超过5%,并与设计沟通后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张拉。

风机安装完毕后90日,检查应力松弛情况,采用第一种方法全部进行校核,如出现松弛现象,则预应力高强螺杆应后张到设计值之上20%,根据现场情况,须与设计协商后确定具体数值。

风机安装完毕后365日,检查应力松弛情况,采用第一种方法全部校核,如出现松弛现象,则全部预应力高强螺杆应后张到设计值之上20%,根据现场情况,须与设计单位协商后确定具体数值。

29.为保证张拉过程中的安全,张拉受力螺母上方根据实际条件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具体措施由施工单位自行决定。

30.每次张拉后,必须将预应力高强螺杆伸出底法兰上侧长度数据记录在案,填写数据表格,并将相应的数据用油性记号笔标记在预应力高强螺杆对应的塔筒壁位置附近,同时在螺母表面上方的固定位置处用记号笔标记在高强螺杆上,便于后期运行时的监测维护。

本文件未尽事宜,设计,业主,施工(包含土建和张拉单位),监理四方可现场协商解决,并以设计方解释为准。

后张拉顺序说明

92根预应力高强螺杆(依设计情况)按照图纸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用记号笔标注在预应力高强螺杆对应的塔筒底法兰上,编号方法为内1、,内2、····内92以此类推。

单台风机张拉现场必须配有不少于4套的后张拉锚具,建议为8套。

后张拉数据记录表格见附表1

 

附表1P&H风机基础后张拉验收表格

编号

张拉力(KN)

测量基点高度(mm)

(距底塔筒下法兰上表面)

伸长量(mm)

备注

编号

张拉力(KN)

测量基点高度(mm)(距底塔筒下法兰上表面)

伸长量(mm)

备注

1

55

2

56

3

57

4

58

5

59

6

60

7

61

8

62

9

63

10

64

11

65

12

66

13

67

14

68

15

69

16

70

17

71

18

72

19

73

20

74

21

75

22

76

23

77

24

78

外编号

张拉力(KN)

测量基点高度(mm距底塔筒下法兰上表面)

伸长量(mm)

是否合格

编号

张拉力(KN)

测量基点高度(mm距底塔筒下法兰上表面)

伸长量(mm)

是否合格

25

79

26

80

27

81

28

82

29

83

30

84

31

85

32

86

33

87

34

88

35

89

36

90

37

91

38

92

39

93

40

94

41

95

42

96

43

97

44

98

45

99

46

100

47

101

48

102

49

103

50

104

51

52

53

54

施工单位:

验收意见:

 

时间:

总包单位:

验收意见:

 

时间:

监理单位

验收意见:

 

时间:

高强锚杆后张拉技术要求

A、P&H风机基础灌浆槽清理准备工作:

1.清理灌浆槽中任何杂质异物,使用吸尘器,吹风机或相似设备,毛刷等将灌浆槽清理干净。

2.检查所有露出预应力高强锚杆及外套PE套管是否有破损情况,如有破损及时修补,防止高强灌浆进入PE套管。

3.灌浆前将灌浆槽用清洁水润湿,但灌浆槽内不可以有自由流动水珠。

灌浆前一小时内,灌浆槽内必须保持润湿状态。

由施工单位及灌浆生产厂家提供灌浆施工方案,内含养护说明等相关技术措施。

灌浆必须连续,不准出现间断。

4.每台风机基础取C80试块1组,分别测定24小时和28天强度,试块养护条件参考现场条件。

24小时试块实验抗压强度为32MPa,28天试块实验抗压强度为82MPa。

5.高强灌浆的技术要求按照GB/J50448-2008《高强灌浆技术规范》执行。

C.灌浆工作:

6.室外风力高于5级时,不准进行灌浆工作。

7.按照高强灌浆厂家说明书,将高强灌浆调至流态。

调制和灌浆室外温度条件必须严格遵守高强灌浆厂家说明书。

最后一袋灌浆料加入后,还必须至少搅拌3分钟,以厂家要求为准,以达到灌浆搅拌均匀为目的。

8.向灌浆槽内灌浆。

9.将高强灌浆抹平,将所有粘接在预应力高强锚杆螺纹上的灌浆料清理干净。

10.在灌浆完成24小时后,强度达到38MPa,同时以灌浆厂家说明书为准,取两种要求严格者,进行所有预应力高强锚杆的后张拉。

D.预应力高强锚杆后张拉工作:

11.确认灌浆工作结束,张拉前灌浆强度至少达到38MPa。

12.确认张拉设备准确无误,确认所用张拉设备的量程范围,几何尺寸等参数。

张拉设备生产厂家必须派技术人员全程协助张拉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张拉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3.按照后附张拉顺序说明开始进行预应力高强锚杆的张拉。

14.预应力高强锚杆施加549MPa拉力(预应力施加强度依据具体设计情况)进行张拉。

在预应力高强螺杆上先施加设计张拉值10%的预张力使预应力高强螺杆和张拉器同轴,之后施加50%力,100%力顺序进行张拉。

张拉完成1-2个风机基础后,根据现场条件,张拉加力可按照10%-100%顺序进行。

张拉速度须张拉施工单位和预应力高强锚杆生产厂家沟通协商,以达到安全、合理的张拉速度为要求。

注意:

务必使预应力高强锚杆和张拉器同轴。

15.张拉过程中达到张拉值后底部螺母施加力紧固即可。

16.根据现场张拉实际观测情况,如出现张拉力松弛回缩现象严重,实际张拉力小于设计要求,张拉力或伸长量回缩大于5%,需要与设计单位沟通协商后决定是否再施加设计张拉力120%的张拉力。

17.注意:

施加110%设计值的张拉力是为防止张拉力松弛回缩。

如果土质条件不同,可能需要施加更大的张拉力以防止张力松弛。

施加更大张拉力需得到设计方的认可。

18.采用长度显示器或类似仪器读取伸长量读数,监测预应力高强锚杆伸长量。

长度伸长量为监测指标,张拉器的张拉力为实际张拉的控制因素。

张拉力达到时,停止对此根预应力高强螺杆的张拉。

长度伸长异常时参照22条。

19.拆除张拉设备,按张拉顺序进行下一根预应力高强锚杆的张拉。

20.所有预应力高强锚杆张拉结束后,从头开始检查第一根预应力高强锚杆的后张力值。

检测方法为:

一、采用张拉器加力进行张拉校核,复查下螺母是否松动,如有松动为不合格。

二、检测伸长量回缩数值。

初次张拉结束后、二次松弛监测选用第二者即可,数值参照16条。

第三、四次应力松弛检测采用第一种方法。

21.注意:

如果某根预应力高强锚杆在张拉后保持至少100%的设计张拉力,此根预应力高强锚杆则视为张拉过程通过。

无需后序工作。

未通过:

如果某根预应力高强锚杆在张拉后小于100%的设计张拉力,此根预应力高强锚杆则视为张拉过程未通过。

必须对此根预应力高强锚杆进行重新张拉,直到通过。

22.注意:

张拉过程中必须控制张拉力的施加速度,严格遵守张拉设备生产厂家的使用规定。

同时严格监测预应力高强锚杆伸长量,预应力高强锚杆伸长量应和施加张拉力成正比并且缓慢增加。

如果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请通知设计代表到现场,一、未达到14条要求张拉力前,伸长量超过设计预估的约

8mm+0.5mm,二、达到14条要求张拉力,而伸长量小于约8mm-0.5mm情况,三、跟据预应力高强锚杆伸长量应和施加张拉力成正比并且缓慢增加原则,伸长量增加速度异常加快或过慢,必须立即停止张拉,并立即通知设计单位解决,此条为张拉过程中重点监控事项。

23.为防止应力松弛,风机安装完毕后3日,检查应力松弛情况,采用第二种方法校核,如出现松弛现象,确定数值是否超过5%,并与设计沟通后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张拉。

风机安装完毕后90日,检查应力松弛情况,采用第一种方法全部进行校核,如出现松弛现象,则预应力高强锚杆应后张到设计值之上20%,根据现场情况,须与设计协商后确定具体数值。

风机安装完毕后365日,检查应力松弛情况,采用第一种方法全部校核,如出现松弛现象,则全部预应力高强锚杆应后张到设计值之上20%,根据现场情况,须与设计单位协商后确定具体数值。

24.为保证张拉过程中的安全,张拉受力螺母上方根据实际条件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具体措施由施工单位自行决定。

本文件未尽事宜,设计,业主,施工(包含土建和张拉单位),监理四方可现场协商解决,并以设计方解释为准。

后张拉顺序说明

25根预应力高强锚杆(依设计情况)按照图纸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并,编号方法为1、,2、,····20以此类推。

单台风机张拉现场必须配有不少于2套的后张拉锚具,建议为4套:

对角张拉顺序

张拉顺序为1-2(同时张拉),3-4(同时张拉),5-6(同时张拉),7-8(同时张拉),张拉顺序为9-10(同时张拉),11-12(同时张拉),13-14(同时张拉),15-16(同时张拉),张拉顺序为17-18(同时张拉),19-20(同时张拉)。

如果工具到位,可以四点同时张拉。

后张拉数据记录表格见附表2

附表2P&H风机基础后张拉验收表格

编号

张拉力(KN)

测量基点高度(mm)

(距底塔筒下法兰上表面)

伸长量(mm)

备注

编号

张拉力(KN)

测量基点高度(mm)(距底塔筒下法兰上表面)

伸长量(mm)

备注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施工单位:

验收意见:

 

时间:

总包单位:

验收意见:

 

时间:

监理单位

验收意见: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