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6536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辽宁省凌源市高三抽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凌源市2018届高三2月抽考

理综化学试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肥皂水涂抹在液化石油气罐阀门处可检验其是否漏气

B.天然气中加入少量特别气味的气体,用以警示气体的泄漏

C.用氯气杀灭游泳池水中绿藻时,同时加入H2O2 可提高杀灭效果

D.除去银器表面黑色的Ag2S,可将其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容器中煮沸

【答案】C

【解析】A.把肥皂水涂抹在液化石油气罐阀门处可检验其是否漏气,若漏气则可以看到气泡,A正确;B.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臭味的气体,用以警示气体的泄漏,B正确;C.氯气可与H2O2 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降低了杀灭效果,C不正确;D.除去银器表面黑色的Ag2S,可将其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容器中煮沸,发生原电池反应,铝是负极、银是正极,正极上Ag2S得电子被还原为银,D正确。

本题选C。

2.下列实验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乙烯和双氧水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氯水和二氧化硫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C.将苯和裂化汽油分别滴入溴水中.水层褪色

D.加热盛有I2和NH4Cl的试管,管口有固体凝结

【答案】A

【解析】A.乙烯和双氧水都有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它们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A正确;B.氯水和二氧化硫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但是其原理并不相同,氯水中有次氯酸,其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

而二氧化硫深于水后使溶液呈酸性,石蕊遇酸变红。

B不正确;C.将苯和裂化汽油分别滴入溴水中.水层褪色,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把溴水的溴萃取出来而使水层褪色,后者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C不正确;D.加热盛有I2和NH4Cl的试管,管口有固体凝结,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碘升华后遇冷凝华,后者是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管口重新化合为氯化铵,D不正确。

本题选A。

3.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的pH,前者的pH比后者大

非金属性:

C

B

盛有稀HNO3的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Fe 不能被HNO3氧化成Fe3+

C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SO2被氧化,沉淀为BaSO4

D

向NaOH溶液中滴加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的pH,前者的pH比后者大,说明碳酸根离子的水程度比亚硫酸根离子大,但是不能说明碳和硫的非金属哪个更强,因为亚硫酸根离子中的硫元素不是最高价,A不正确;B.盛有稀HNO3的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Fe 不能被HNO3氧化成Fe3+,因为过量的铁可以把Fe3+还原为Fe2+,B不正确;C.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呵以把SO2氧化为硫酸,所以沉淀为BaSO4,C正确;D.向NaOH溶液中滴加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因为NaOH溶液是足量的,所以沉淀中一定是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无法通过实验现象证明Ksp[FeOH)3]和Ksp[Al(OH)3]的相对大小,D不正确。

本题选C。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60 gSiO2中含Si-O键数目为2 NA

B.标准状况下,11.2 L乙酸含氢原子数为2 NA

C.1L1mol·L-1 Na2S溶液中硫离子数为NA

D.44 g由CO2和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为NA

【答案】D

【解析】A.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其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60 gSiO2中含1molSi,所以Si-O键数目为4NA,A不正确;B.标准状况下,乙酸是固体,无法计算11.2 L乙酸的物质的量,所以也无法计算其中所含氢原子数目,B不正确;C.Na2S溶液中硫离子会发生水解生成HS-,所以1L1mol·L-1 Na2S溶液中所含硫离子的数目小于NA,C不正确;D.CO2和C3H8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所以44 g由CO2和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为NA,D正确。

本题选D。

5.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盐酸和NaOH的装置如图所示。

a、b、c为阴、阳离子交换膜。

已知:

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分别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B.通电后Ⅲ室中的Cl-透过c迁移至阳极区

C.Ⅰ、Ⅱ、Ⅲ、Ⅳ四室中的溶液的pH均升高

D.电池总反应为4NaCl+6H2O

4NaOH+4HCl+2H2↑+O2↑

【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应用,难度较大。

根据电极的极性及图中相关信息可以判断离子交换膜的性质,根据电解原理判断电解产物,但是要注意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题中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变通。

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q、r、s、h 是这些元素形成的物质,其中h 是离子化合物,q是制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s常温下呈气态且其水溶液显碱性,r为二元化合物,其浓溶液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Z属于同一周期B.单质的沸点:

X>Z

C.常温常压下,W的氧化物为液态D.X的氧化物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C

...............

7.R(OH)2和W(OH)2均难溶于水,且R2+和W2+均能水解,常温下,R(OH)2和W(OH)2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p(M2+)[p(M2+)=-lgc(M2+)]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

Ksp[R(OH)2]sp[W(OH)2]。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线表示饱和溶液中p(R2+)随溶液pH变化关系

B.R(OH)2和W(OH)2沉淀共存的溶液中存在

=104.6

C.常温下,R(OH)2在饱和W(OH)2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小

D.若RSO4溶液中含有少量W2+,可加入适量RCO3除去W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由Ksp[R(OH)2]

mol/L、c(R2+)=

mol/L,所以Ksp[R(OH)2]=

;pH=8时,c(OH-)=

mol/L、c(W2+)=

mol/L,所以Ksp[W(OH)2]=

A.由Ksp[R(OH)2]

W2++R(OH)2,其平衡常数K=

=104.6,B正确;C.常温下,R(OH)2在饱和W(OH)2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小,因为R(OH)2的溶解会受到W(OH)2溶液中的OH-的抑制,C正确;D.因为不知道RCO3和WCO3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所以,无法判断加入适量RCO3是否可以除去R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W2+,D不正确。

本题选D。

8.碘化钠用作甲状腺肿瘤防治剂、祛痰剂和利尿剂,食品添加剂、感光剂等。

实验室用NaOH、单质碘和水合肼(N2H4·H2O)为原料可制备碘化钠。

回答下列问题:

(1)水合肼的制备

有关反应原理为:

NaClO+2NH3=N2H4·H2O+NaCl。

①用下图装置制取水合肼,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碘化钠的制备

步骤一:

向三口烧瓶中加入8.2gNaOH及30mL水,搅拌冷却,加入25.4g单质碘,开动磁力搅拌器,保持60~70℃至反应充分;

步骤二:

继续加入稍过量的N2H4·H2O(水合肼),还原NaIO和NaIO3,得NaI溶液粗品,同时释放一种空气中的某气体;

步耀三:

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1.0g活性炭,煮沸半小时,然后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

步骤四:

将步骤三分离出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24.3g。

①步骤一反应温度不宜超过7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二中IO-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三“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__。

【答案】

(1).defabc(ef顺序可互换)

(2).CaO+NH3·H2O=NH3↑+Ca(OH)2(3).防止倒吸或安全瓶(4).防止碘升华(5).无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6).6IO-+N2H4=N2↑+2I-+2H2O(7).趁热过滤(8).81%

【解析】

(1)由反应原理NaClO+2NH3=N2H4·H2O+NaCl可知,要制取水合肼,可以先制备氨气,然后将氨气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反应,多余的氨气可以用水吸收,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

①用下图装置制取水合肼,其连接顺序为defabc(ef顺序可互换)。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NH3·H2O=NH3↑+Ca(OH)2,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或安全瓶)。

(2)由题意可知,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加入水合肼发生反应3N2H4•H2O+2NaIO3=2NaI+3N2↑+9H2O,得到氮气与NaI,NaI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NaI。

①步骤一反应温度不宜超过70℃的原因是防止碘升华;该步骤反应完全的现象是无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

②由题意知,步骤二中IO-被N2H4·H2O还原为NaI,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N2H4=N2↑+2I-+2H2O。

③步骤三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对溶液进行脱色,“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的方法是趁热过滤。

④8.2gNaOH与25.4g单质碘反应,氢氧化钠过量,碘单质反应完全,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为3I2+6NaOH=5NaI+NaIO3+3H2O,则生成的NaI的质量为

=25g,生成的NaIO3与N2H4•H2O反应所得的NaI,反应为3N2H4•H2O+2NaIO3=2NaI+3N2↑+9H2O,则6I2~2NaIO3~2NaI,该步生成的NaI质量为

=5g,故理论上生成的NaI为25g+5g=30g,所以,本次实验的产率为

=8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设计,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产率计算,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我国双氧水(蒽醌法)生产厂家每年都会排放一定量的废镍触媒(主要含有金属镍,还含有Fe、Ca、Mg等杂质)。

以其为原料制备Ni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废镍触媒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提高镍的浸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镍废料进行“粉碎”b.用硫酸多次浸取

c.浸取时间缩短一半d.适当升高温度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n(Fe2+)∶n(H2O2)=_________,滤渣B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已知溶液中c(Fe3+)≤1.0×10-5mol·L-1即除铁完全,Ksp[Fe(OH)3]=1×10-39。

利用氨水调节溶液pH可以将铁除去。

若测得溶液的pH=3.5,则溶液中的铁是否完全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5)“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除去废镍触媒中有机物

(2).abd(3).2∶1(4).MgF2、CaF2(5).

=

=1×10-7.5<1.0×10-5,铁已完全除去(6).NiCO3+2H+=Ni2++CO2 ↑+ H2O

【解析】试题分析:

由流程可知,废料经灼烧后,再水洗,然后用硫酸浸取,加双氧水把亚铁离子氧化,加入氨水把铁离子沉淀,加氟化铵沉淀钙离子和镁离子,加碳酸钠沉镍,过滤后,把碳酸镍用硫酸溶解,得到硫酸镍溶液,最后分离提纯得到产品。

(1)灼烧废镍触媒的目的是除去废镍触媒中有机物。

(2)“酸浸”时,a.金属镍废料进行“粉碎”,可以使废料反应更充分;b.用硫酸多次浸取也可以使废料充分反应,提高浸取率;c.浸取时间缩短一半,浸取率会变小;d.适当升高温度,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提高了废料的浸取率。

综上所述,提高镍的浸取率的措施有abd。

(3)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可以判断“氧化”时发生反应的n(Fe2+) ∶n( H2O2) =2∶1,滤渣B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MgF2、CaF2。

(4)已知溶液中c(Fe3+)≤1.0×10-5 mol·L-1 即除铁完全,Ksp[Fe(OH)3]=1×10-39。

利用氨水调节溶液pH 可以将铁除去。

若测得溶液的pH=3.5,则溶液中的c(F3+)

=1×10-7.5<1.0×10-5,所以,铁已完全除去。

(5)“溶解”过程中碳酸镍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iCO3+2H+=Ni2++CO2 ↑+ H2O。

10.对工业废气物进行脱硫(SO2)处理并加以利用,不仅可防止大气污染,还能实现一定经济效益。

回答下列问题:

(1)热化学碘硫循环脱硫,涉及以下三个反应:

bunsen反应:

SO2(g)+I2(g)+2H2O(l)═2HI(g)+H2SO4(l)△H

硫酸分解反应:

2H2SO4(l)=2SO2(g)+O2(g)+2H2O(l)△H=+462kJ·mol-1

碘化氢分解反应:

2HI( g)=H2( g)+I2( g)△H=+10kJ·mol-1

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6kJ·mol-1,则bunsen反应的△H=_________kJ·mol-1。

(2)在活性炭催化下,SO2与Cl2发生反应:

SO2(g)+Cl2(g)

SO2Cl2(g)△H<0。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容器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充分混合(二者物质的量均为nmol)后,达到平衡后容器体积为8L。

①SO2Cl2能与水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酸,则这两种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下列事实中,不能作为判断硫元素和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_(填字母)。

A.硫化氢的分解温度为300℃左右,氯化氢1500℃才分解

B.氢硫酸(H2S的水溶液)是一种弱酸,盐酸是强酸

C. 将氯气通入氢硫酸中,溶液中产生黄色浑浊

D.高氯酸在无机含氧酸中酸性最强

③该 温 度下,SO2 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____, 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列式并计算)。

④下列措施中不能进一步提高氯气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

A.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4LB.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

C.升高温度D.将SO2Cl2 (g )液化分离

⑤若向该容器中初始投入SO2和Cl2的物质的量均为0.5nmol,则达到平衡时SO2的平衡转化率:

α2_________ 填“>”“<”或“=”)α1。

【答案】

(1).+45

(2).H2SO4、HCl(3).B(4).40%(5).

=

=

mol·L-1(6).C(7).=

【解析】

(1)由氢气的燃烧热286kJ·mol-1可得,①2H2(g)+O2(g)═2H2O(l)△H=﹣572kJ•mol﹣1;②2HI( g)=H2( g)+I2( g)△H=+10kJ·mol-1;③2H2SO4(l)=2SO2(g)+O2(g)+2H2O(l)△H=+462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③)×

可以得到热化学方程式2HI(g)+H2SO4(l)=SO2(g)+I2(g)+2H2O(l)△H=﹣45KJ/mol,则其逆反应(Bunsen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I2(g)+2H2O(l)═2HI(g)+H2SO4(l)△H=+45KJ/mol。

(2)在活性炭催化下,SO2与Cl2发生反应:

SO2(g)+Cl2(g)

SO2Cl2(g)△H<0。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容器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充分混合(二者物质的量均为nmol)后,达到平衡后容器体积为8L。

①SO2Cl2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酸,这两种酸为H2SO4、HCl。

②下列事实中,A.硫化氢的分解温度为300℃左右,氯化氢1500℃才分解,所以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所以可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B.由于氢硫酸和盐酸都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无法根据它们的酸性判断硫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C. 将氯气通入氢硫酸中,溶液中产生黄色浑浊,说明氯气可以把氢硫酸中的硫置换出来,可以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D.高氯酸在无机含氧酸中酸性最强,强于硫酸,可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综上所述,不能作为判断硫元素和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B。

③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

,解之得,SO2 的平衡转化率α1=40%,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

mol·L-1。

④下列措施中,A.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4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氯气的平衡转化率;B.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氯气的平衡转化率;C.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将SO2Cl2 (g )液化分离,可以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氯气的平衡转化率。

综上所述,不能进一步提高氯气的平衡转化率的是C。

⑤若向该容器中初始投入SO2和Cl2的物质的量均为0.5nmol,在同温同压下,投料的比例与平衡相同,所以,达到平衡时SO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即α2=α1。

11.磷元素是组成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而锡元素(Sn)形成的某些化合物能够促进核酸的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磷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_形。

(2)锡元素可形成白锡、灰锡、脆锡三种单质。

研究灰锡晶体的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灰锡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同,但灰锡不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态PCl5结构中存在PCl4-和PCl6-两种结构单元,其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PCl4-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PCl3的键角小于PCl4-键角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用NA表示。

则PCl4-和PCl6-之间的最短离为_________pm,固态PCl5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答案】

(1).M

(2).3(3).哑铃(4).X-射线衍射仪(5).Sn-Sn键的键长长,键能小,故灰锡不稳定(6).正四面体(7).PCl3和PCl4-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PCl3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有一对孤电子对,PCl4-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皮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8).

a×103(9).

【解析】

(1)磷为15号元素,基态磷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M,占据该能层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为3p,其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哑铃形,故答案为:

M;3;哑铃;

(2)研究晶体的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X-射线衍射仪;灰锡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同,Sn-Sn键的键长较长,键能较小,导致灰锡不稳定,故答案为:

X-射线衍射仪;Sn-Sn键的键长长,键能小,故灰锡不稳定;

(3)①PCl4+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4+

=4,采用sp3杂化,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PCl3和PCl4+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PCl3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有一对孤电子对,PCl4+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使得PCl3的键角小于PCl4+键角,故答案为:

正四面体;PCl3和PCl4+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PCl3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有一对孤电子对,PCl4+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

②根据晶胞结构可知,PCl4+和PCl6-的个数比为1:

1,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nm,则PCl4+和PCl6-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一半,为

a×103pm,晶胞中含有2个P和10个Cl原子,固态PCl5的密度为

g.cm-3=

g.cm-3,故答案为:

a×10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基础知识是关键。

本题的难点是(3)②中晶胞的计算,注意晶胞中含有1个PCl4+和1个PCl6-。

12.阿魏酸(

)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合成阿魏酸的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①A能使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②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羟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由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B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阿魏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阿魏酸分子中最多有10个碳原子共平面

b.阿魏酸能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c.阿魏酸可清除体内有氧化性的自由基

d.阿魏酸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官能团只有一种

(5)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6)C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两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