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范进中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4325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范进中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3范进中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3范进中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3范进中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3范进中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范进中举.docx

《13范进中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范进中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范进中举.docx

13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运用了夸张讽刺等多种手法成功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等形象的丑态与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是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的好范文,同时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都有很大帮助。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讽刺小说中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民的毒害。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习讽刺小说中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重点句段采取多种形式朗读来品味感悟。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把握范进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3、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一、导入新课

“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成名天下知”,古代知识分子一旦跨越了科举考试的这道门槛,自然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可是有人中举后却发疯了,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二、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把握范进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三、检查预习:

课前,让同学们熟读课文,解除文字障碍,查询作者、作品。

看看你掌握了吗?

1、生交流整理的字词,师作补充。

倒运(dǎo)作揖(yī)腆(tiǎn)着肚子商酌(zhuó)叙功(xù)拙病(zhuō)兀自(wù)带挈(qiè)唯唯连声央及管待

2、相关资料

对本文的作者和出处你了解多少?

学生介绍吴敬梓、《儒林外史》,老师补充。

(大屏幕显示)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

他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

他33岁时移居南京,生活愈加贫困,到后来甚至常常无米下锅。

1754年病逝于扬州。

他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

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又有《文木山房诗文集》。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

《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

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

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小说虽以明朝为背景,反映的却是清朝的社会现实。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四、整体感知

1.小说写了哪些人物?

范进胡屠夫众乡邻张乡绅老太太等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前后的不同境遇。

五、深入探究,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后思考。

1、范进中了举本是高兴的事,却突然疯了。

他为什么会疯?

插入背景资料:

在《范进中举》这节文字之前,有一段与范进有关的情节:

一个同范进有着相似遭遇的儒生周进,一生在科场考了数十次,连个秀才也没捞着,受尽了困顿和屈辱,后来在一群商人的资助下,侥幸地中了举人、进士,做上了“广东学道”。

当他主持秀才考试那天,见考场上有一个“面黄饥瘦,胡子花白,头上戴一顶破毡帽”的老童生,十二月天气,“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此人便是范进。

不禁勾起了自己辛酸往事的回忆,动了怜悯之情,还没有阅完其他考生的试卷,就把范进取为第一名,并面嘱他一定要去参加选拔举人的考试。

明确:

中举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事情,他20岁开始应试,连考了34年,前后考过二十多次,极力追求却追求不到,在他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得到考中的消息,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过度发了疯。

2、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认识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方法指导:

跳读课文,注意标画;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教师明确:

(幻灯片)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每日小菜饭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

众乡邻拿蛋送酒

背米捉鸡

胡屠户送肉

茅草棚

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

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

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纹银50两

地位

 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无人理会

无人帮助

胡屠户奉承恭维

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

张乡绅拜访拉拢

师归纳:

由此可见范进以后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会扬眉吐气,也就高兴得发疯了。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范进什么样的形象?

(学生交流讨论,发言,教师明确)

热衷功名,为功名而神魂颠倒的人物形象。

4、这是范进这个下层知识分子最典型的特点,但人物的性格特点不是唯一的,除此,他身上还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

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性格懦弱:

受到胡屠户的辱骂,他听了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

圆滑世故:

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虚伪。

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

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5、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是否绝无仅有?

你能从课本中找到依据吗?

这说明什么?

是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说明像范进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

课文刻画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的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这正是文章的主题所在。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认识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七、布置作业:

阅读《儒林外史》中的其它章节,进一步感受作品的主题。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中举前范进中举后

经济状况差疯经济状况好转

社会地位低热衷功名地位显著提高

科举之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讽刺小说中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民的毒害。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范进这一人物,初步了解了小说的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

二、精段欣赏,品读人物。

1、你认为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刻画得最为精彩?

哪些情节让你觉得最好笑?

作者运用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范进:

中举发疯;胡屠户:

对范进前后态度的变化

范进这个人物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文章第5段,思考:

①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

②运用了什么描写?

找出文中的语句,分析有何作用?

推荐班内朗读最好的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同学们试着在头脑中展现画面。

生相互交流,师明确

分为四层来写:

第一层昏倒。

第二层写疯跑。

第三层写跌倒。

第四层写疯走上集。

作者对人物进行的描写及作用:

正面描写

(1)语言描写。

“噫!

好了!

我中了!

”简练的语言一再重复写出范进惊喜过望的心情。

(这里,找生用恰当的语气读一读,师点评,全班再齐读。

在读中体会范进惊喜过望的心情)

(2)动作、神态描写。

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

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

(3)外貌描写。

“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写出了范进一脚踹在塘里的丑态。

提问: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在范进发疯的描写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语言和动作。

生交流:

“好,我中了”“拍手、笑”。

师明确:

作者抓住了这一典型的情节进行细致的描写,这种描写手法叫做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还写了老太太、娘子胡氏、众乡邻等其它人的反应。

侧面描写将各色人等的趋炎附势的心态展露无遗,又烘托出范进发疯的丑态。

提问:

这一情节作者又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

夸张。

情节有些夸张,对人物的描写有些夸张。

通过以上的多角度描写、夸张手法的运用,作者把范进的丑态真是刻画得淋漓尽致了。

胡屠户这一形象。

(生边交流,边将相关语句进行有声有色地朗读,老师适当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前后语气的变化。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

(l)语言描写:

中举前,胡屠户可以任意辱骂范进,说他是“现世宝”“因我积了甚什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并训斥他“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骂他“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范进因去乡试设有盘缠,向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不要失了你的时”“癞虾蟆想吃天鹅肉”说他中相公是宗师看见他老.不过舍与他的,骂他长相“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骂他野心“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极力表现他的粗鲁无礼,尖酸刻薄。

中举后,大家请胡屠户“治疯”,胡屠户作难道:

“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称范进是“贤婿老爷”夸范进“我的这个贤婚,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说他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突出他的嫌贫爱富、庸俗势利、见风使舵的本质。

(2)动作、神态描写:

中举前,范进进学回家,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贺喜,吃到日西时分,吃得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范进向他商议到城里去乡试的盘缠,被他一口啐在脸上。

中举后,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前来贺喜。

众人请他“治疯”,胡屠户“作难”,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凶神似的走到范进跟前,一个嘴巴打将去,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第二下。

打完不觉得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想一想,更疼得很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胡屠户跟着范进回家时,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看见张乡绅来拜见,他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

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范进给他两锭银子。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假装推脱。

听了范进的话,他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其中有两处细节:

扯衣角、攥银子。

体现他欺贫爱富、唯钱权是尊、庸俗自私的性格。

同时也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师明确:

通过多方面描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同一幅幽默画勾勒出了胡屠户前倔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市侩小人嘴脸。

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为讽刺这种艺术形式,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对比和夸张,我们在前面学过的《变色龙》也是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讽刺手法。

2、其他人物,如众乡邻、张乡绅对范进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众乡邻:

中举前乡邻对他漠不关心,中举后乡邻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忙。

张乡绅:

当天就来拉拢,开口“亲切的世弟兄”,闭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了50两银子,一所“三进三间”的房子。

前后的表现也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嫌贫攀富,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

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师归纳总结:

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人们对落第者不闻不问,对及第者极尽逢迎巴结。

这就是范进所生活的社会,这就是小说的社会环境,这也就是范进中举发疯的一个外在原因。

因此,本文的主题不仅仅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科举制度而且指向了整个封建社会。

既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又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作者对之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设计治疗范进疯病的灵丹妙药是什么?

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一极具讽刺意味的情节表明作者对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疾。

三、讨论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明确。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明确:

范进中举,从一个人的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走进《范进中举》,让我们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作者笔下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今天的我们应认识到学习虽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考学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路不都是从高等学府的大门开始。

衷心希望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考试。

5、布置作业

请设计一个场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反映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并且用到本文运用的手法,达到讽刺的效果。

(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  

  中举前中举后  

  丈人辱骂  对     丈人巴结

  乡邻冷漠乡邻捧场

从不过问比乡绅附势 

  世态炎凉

教学后记及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