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整理精校版.docx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整理精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整理精校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整理精校版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
语文学习
08011914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赵克明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于2015年春启动,2015年5月经省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项目编号:
JG09283)。
该课题立项以后,课题组即在六安一中、霍邱一中、舒城中学、舒城一中、叶集中学、六安中学等6所学校开展了研究和教学实验。
三年多来,经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协力攻关,目前已基本完成本课题预定的研究任务,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一)背景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
“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和反复实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的更新,更多的是包括学生、教师、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我市自2015年起,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相继开设了各种选修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总体看,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选修课程的设置仍未能突破统一化的局限,各校缺乏明晰的选修课程目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理念不一致的地方;二是缺乏体现选修课特色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把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三是选修课教学策略单一,未能引导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培养必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选修课管理和评价比较混乱,从选课、教学到评价都没有建立相对科学的管理机制。
这种状况是无法真正落实新课程精神、实现新课程目标的。
为此,本课题试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为突破口,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发展观来审视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探究选修课实践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指导教师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选修课的教学行为中,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进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理论依据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都是可教之才,认为从事物变化中发现其原理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强调发现过程和主动探索。
2.布卢姆和卡罗尔的掌握教学模式。
对学习目标进行结构性,强调掌握学习的循序渐进,以形成性测验对学生开展评估,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3.叶圣陶先生理论和未来学理论。
叶圣陶先生认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未来学认为,“将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4.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
“选修课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需要着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在新时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向互动、深入探究的能力,运用相机而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显得特别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界定
所谓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则突出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所谓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即根据选修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学生的实际而相机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选修课程,如何灵活多变而不是墨守成规地组织教学,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本课题所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具体为:
1.研究与高中语文选修课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及学习策略。
2.根据所开设的高中语文选修课不同的课程目标,建构不同的教学模式。
3.研究语文选修课在各种不同模式教学中的各自教学策略,总结教师因时而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既摸索带有规律性特点的教学流程,又关注课堂生成的教学智慧。
4.研究学生在语文选修课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描述。
(三)本课题研究的特点
1.选题的针对性强。
本选题确定于高中新课程第一个循环结束、第二轮即将开始之际,总结前一阶段的教学经验,夯实新一阶段的理论基础,对选修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中,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语文选修课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3.打破过去课题研究以学校为单位,各自为阵的局面,采取市教研室统领、组织多所学校参与的形式,充分发挥市教研室的组织、调配作用。
各实验校既各负其责,又联袂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并逐步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研究格局。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理论研究和框架构建(2015.32015.12):
主要是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选择实验学校。
这一阶段重在组织教育理论学习,统一认识,并明确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为研究实验阶段(2015.12015.2):
了解我市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确定研究重点,充分挖掘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验。
主要任务是:
开展问卷调查,撰写指导性论文,组织研讨课、公开课教学。
第三阶段为总结提高阶段(2015.3—2015.12):
进一步深入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规律,总结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
主要任务是:
组织全市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展示,推广优质课教学课例;收集、整理、归纳研究资料,总结并形成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各实验校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以问卷、访谈、观察分析等方法,对高中语文选修课课堂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对学生学习选修课过程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课题组收回调查问卷739份(六安一中320份,舒城中学124份,舒城一中165份,叶集中学130份)。
其中舒城中学、舒城一中都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归纳和分析,这些为选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教学策略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行动研究法。
根据选修课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
各实验校以选修课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研讨课、观摩课、比赛课等活动,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及策略。
3.实践总结法。
各实验校对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进行相似归类,将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科学归类,再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序列,进行系统归纳、补充、完善,构建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未来社会人才需求、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体系。
4.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阅国内外有关高中选修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的文献,检索并汇总其研究成果,为构建选修课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体系提供参考。
5.个案解剖法。
各实验校收集典型材料,采用优化整合的方式,对一批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以新课标为指针,探索其共性,解剖其特点,总结其规律,不断完善研究成果,争取使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四、本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
几年来,课题组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挖掘、整合、优化,撰写了多篇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并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经验,提高了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一)理论成果
1.构建了语文选修课系列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具体如下:
模式及策略之一:
“144灵动机变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144灵动机变式”,即一个中心(培育语文素养)、四个模式(“勾连整合式”“集约式”“以点带面式”“合作探究式”)。
每个模式均有四项策略。
(1)“勾连整合”模式及教学策略
“勾连”,即勾通串联;“整合”,即整理合并。
在“勾连整合”过程中,注重“选”和“组”。
所谓“选”,即选择与课文相关联的资源,在满足不同基础、兴趣的学生对选修课涉猎的广度与深度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或增或删,或详或略,或调整次序,以优化教学构成。
所谓“组”,就是对选择的内容从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必要的重组,以使学习内容得以优化,使学习进程更具吸引力,学习时间安排更为科学,从而让学生在选修课程学习中进一步感受语文魅力,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其主要教学策略有:
①整合主题:
确定鉴赏知识的重点,教师跳出一般的教学视野,站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积极进行课程参与,确定教学主题。
②整合资源:
指导学生对相关学习要点进行因人而异的调整或改编,创造性地重组、灵活使用教材,多层次、全方位地建构学生的知识。
③整合教学:
依据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某一专题进行拓展、补充以重新组元。
或就同类文本或反差较大的文本的共性进行比较阅读赏析,或选择相关篇目另行组成单元或专题进行阅读赏析。
④能力迁移: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勾连重组,使学生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2)“集约”模式及教学策略
运用“集约整合”法,即运用梳理、整合流转、合并转换等方法,在某一单位“板块”中集合最大化的信息,并对零散的信息系统梳理,最终形成一个线索明、密度大、配置好的整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换言之,即对教材进行二次改造,将大量的知识点进行,确定一个个相互有机联系的“集成块”。
从教学目的要求看,着眼于一组文章;从教学设计环节看,将几篇课文视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教与学、讲与练、读与写、听与说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这样通过对个体、部分的领悟,发现共性,统筹整体,触类旁通,体现出教学的连续性、阶段性。
其主要教学策略有:
①组块:
将单元内外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或多篇文章串联起来,或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直接构建新的课程,把原先散落、孤立的知识内容整合成具有相同主题的“集成块”,使学生从多角度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感悟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②典型引路:
教师以某篇文章为切入口,进行典型引路,精讲巧讲,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讲清知识的联系性,讲明基础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内容丰赡的辅陈多讲,内容浅显的点拨少讲,意在打通学生学习关节,引领学生由此及彼,融会贯通。
③比较探究:
对照阅读,比较。
对“集成块”中的知识、课文及补充材料,进行知识点的纵横和异同比较,在反复的比较、讨论和争辩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认知能力。
④能力迁移:
或予以精练,或予以总结,或予以迁移,指导学生用“集成块”学过的知识去阅读相似、相关、相反、相类文本,然后进行综合概括,弄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概念并运用这一概念进行拓展。
(3)“以点带面”模式及教学策略
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种“拓展”,是指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予以广博与丰厚,这种“提高”,是指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予以系统与深化,这就决定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选择与必修课教学不同的教法:
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考虑学生原有基础、发展取向和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对选修课教材做适当的筛选、补充、整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讲读内容,注重方法传授,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最终形成系列,体现专题特色。
其主要教学策略有:
①一点聚焦:
根据相关文体、相关内容、相似手法等确定学习要点,选择某一要点予以聚焦而重点突破。
②连点成线:
在确定主题后进行相关链接,以相似、相关、相反、相类为链接点,把不同文本串联起来。
③连线组面:
化个为类,连点成片,构建起打上独特印记的选修学习内容,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构筑整体:
全面地审视多种文本,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辨别,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把握文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4)“合作探究”模式及教学策略
新课程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
“合作探究式”学习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将知识传授与智能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的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促成自身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其主要教学策略有:
①分组合作:
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大致确定选题方向。
这种选题不一定要有严格的标准。
②多重对话:
就某一主题,教师面上引领,学生大胆探索,组内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学生之间各抒己见,质疑问题,探究创新,营造自主表达、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
③交流探究:
小组成员注重交流,对探究中不断产生的疑问要善于在小组内或小组外提出并交流,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④总结评价:
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简明扼要地阐明基本观点及相关论据,谈谈探索的基本思路、途径、遇到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法等。
教师适时总结,指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矫正偏差。
模式及策略之二:
“135应用为本式”——《语言文字应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135应用为本式”,即一个中心、三项原则、五条途径。
(1)一个中心——科学定位,应用为本
所谓一个中心,即以“应用”为本。
在教学《语言文字应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应根据教材特点,以“应用”为着眼点,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进行选用、改编、拓展、新编、欣赏、创造,把过去“告诉式”的授课转变为“参与式”的活动,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变“题海战术”为灵活地解决语言文字应用及诗文欣赏中的各种问题,变“死记硬背”为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变“应付考试”为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历练和精神文明修养,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诗文鉴赏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诗文鉴赏能力。
(2)三项原则——整合·应用·实践
①整合原则。
所谓整合,即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比如《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教师立足于教材、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建设,或“宏观”构架,高端点拨,铸就“应用”主线,或“中观”构架,规划路线,着力“意象”“物像”“修辞手法”“线索”“写作手法”“情感脉络”等专题教学,或“微观”实践,活动参与,构建灵动课堂。
②应用原则。
所谓“有效有用”,是指教学内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重要和最实用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诗歌散文的基本手法,是为了培养合格的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语言素养。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学,积累语言和文学素养,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文能力,换言之,“应用”是《语言文字应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的着眼点和辐辏点。
③实践原则。
教师要联系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鲜活的语言现象,积极动脑动手,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除了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交际情境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立足课堂,双线训练,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
(3)五条途径——实例·拓展·生活·实践·交际
①实例教学,典型示范。
《语言文字应用》内容包罗万象,应通过生动的实例开展教学,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力求教学的最大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力一个“趣”字,以趣激趣,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应用、诗文欣赏的实例入手,去感悟、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诗文鉴赏的规则特点。
②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语言文字、现代诗歌散文浩如烟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指导学生根据某种语言现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体系,多方拓展,广泛延伸,或进行相同、相异比较,以期求同存异、去伪存真;或进行相关链接,以一带十,由少及多,以期总结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③联系生活,更新知识。
要把语言学习、诗文鉴赏同社会的政治、科学、文化、教育和娱乐等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诗文品鉴现象,收集来自语言历史长河的各种鲜活的材料,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展开专题研究,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应用现象和诗文品鉴的认识辨别能力。
④设置情境,积极实践。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教师导入新课最自然的切入点,学生关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最好的激发点,要善于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或点化要点,渲染情境,或联系生活,强化情境,或参与实践,体会情境,或运用语言,描述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
⑤口语交际,语言历练。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包括口语交际、表情朗诵、激情诵读等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多方面、多途径地进行表达训练。
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激发他们参与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模式及策略之三:
“123相机加减式”——《中国小说欣赏》《先秦诸子选读》等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123相机加减式”,即一个中心,双线交织,三足鼎立。
(1)一个中心——突出重点,相机定位
“教什么”(教学内容)远比“怎么教”(教学技巧、方法)重要得多,筛选和建构合适的文学文化教学内容以培育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应是教师进行文学文化教育的重点。
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把教育观念转移到不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总结文学文化教学经验上来,用文学文化的情感、语言、形象,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又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文学文化教育之路,相机运用加减法对文学文化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建构,从而使新的文学文化教学内容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
(2)双线交织——相机加减,齐头并进
①做好“加法”,拓宽视野。
加一点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领学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形成文学文化素养。
加一点文学欣赏——利用课内外时间,确定相关文学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赏析。
加一点现代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②做好“减法”,减轻负担。
减去一些学习篇目,突出“选”的特点,对课本三分之二的篇目只作粗线条的梳理。
减一些课外作业——减去过多的练习、机械的背诵、繁琐的提问,引领学生课外阅读名著,听讲座,参观各种展览,写研究小论文。
减一些烦琐教法——抛弃烦琐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用研讨、辩论、讲座等手段,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3)三足鼎立——培育能力,灵动多样
①以我为主,自主学习。
高中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要使其能力得到强化与提高,必须解开教材的捆绑,推开阅读之窗,展现书海的浩瀚,引领学生在书海中弄潮。
教师可推荐学习篇目,运用多种方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文学文化名著,或向学生推荐部分阅读章节,或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篇目,力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文学文化教育应是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
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后,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能够以一斑而窥全豹,借一目而传神韵,这样,学生就会在多向的交流、碰撞和对话中,获得对文本的解释权,取得精神参与的快感,体会创造的愉悦。
③多向求索,探究学习。
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教师要把文学文化教学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与网络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形成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2.撰写了一批代表性论文
三年多来,课题组围绕本课题研究撰写的代表性论文有:
赵克明的《对选修课的“选”的思考》(2015年《课堂内外教师版》第8期),方忻悟、陈永睿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设计方案》(获安徽省2015年度课题论文评比一等奖),何登保的《选修课教学的变异现象及其矫正》(2015年《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杨永明的《如何科学处理新课标背景下的选修课——写在2015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审之后》(2015年《安徽教育科研》第1期),陈永睿和方忻悟的“144灵动机变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获2015年度安徽省课题论文评比一等奖),赵克明的《再谈选修课的“选”》(2015年《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第5期),余本江的《也谈高中选修课》(2015年霍邱县选修课程教学研讨会发言稿),赵克明的《逆向还原:
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2015年《学语文》第5期),高章元的《让选修课《项羽之死》的形象欣赏美起来》(获2015年市论文评选一等奖),陈永睿的《返本归原,探幽索隐——例谈〈桥边的老人〉阅读》(2015年11月18日《新课程报·语文导报》),陈永睿的《定向抛锚,激活课堂——〈湘夫人〉“读写结合”学习一法》(2015年9月24日《语文周报》),陈永睿的《大音有声——谈墨子“譬、侔、援、推”论辩术》(2015年5月8日《新课程报·语文导报》),汪立海的《认识力求到位,实施适当定位——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杨永明的《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和策略”的几点感悟》。
赵克明的《“师生联动”下的“读写互动”》(2015年《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第4期)等。
3.撰写了一批代表性教学设计
三年多来,课题组围绕本课题研究撰写的代表性教学设计有:
李晓娟、何登保的《养民·养生·养气——<种树郭橐驼传>兼及其它篇章教学设计》(发表于2015年《学语文》杂志第5期),付璐的《<懒惰哲学趣话>教学设计》(2015年全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秦玉的《<项羽之死>教学设计》(2015年全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杨永明的《一滴水里见太阳——<居里夫人传>教学设计》,付璐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学设计(2015年全省高中语文选修课研讨会观摩课),赵克明的《“摆脱‘套子’发议论”教学设计》等共20多篇。
(二)实践成果
在三年的研究中,课题组人员的专业得到了发展,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实验校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明显;结合教学实际,课题组推出了一批语文选修课精品课例。
主要成果如下:
1.2015年,课题组在寿县一中举行了全市高中语文选修优质课比赛,由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担任评委。
此次活动,共评选了十三节优质课,课题组从面上了解了我市各县区语文选修课教学情况。
2.2015年,课题组成员陈盛老师在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优秀课例展评二等奖。
3.2015年11月,课题组的两名选手在全省高中语文选修优质课评选中表现突出,其中舒城中学的付璐老师获得省一等奖,叶集中学的秦玉老师获省二等奖。
4.2015年4月,课题组成员李晓娟和付璐老师在全省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研讨会上,分别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种树郭橐驼传》和《语不惊人死不休》,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5.2015年,课题组成员付璐老师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
6.2015年,课题组录制了12节选修课教学活动光盘,并将光盘复制给各县区,推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