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docx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
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
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
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
C.T处是集水线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4.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下右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N 1月B.30°S 1月C.60°N 7月D.30°N 7月
6.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B.新西兰昼短夜长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D.澳大利亚的珀斯处于雨季
下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假如甲乙丙丁四个河段流量相同,则四条河流中中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是
A.甲B.乙C.丙D.丁
8.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线路,如图所示,除了上面的图外,还需要利用该区域的:
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城市道路分布图、④人口分布图、⑤地质构造图
A.①③B.④⑤C.③④D.②⑤
某年秋末,我国南方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发现下图中同一种斛树甲区域的树叶较乙区域明显要“红艳”,而且落叶较少。
据此读图回答9~10题。
9.图示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85米B.75米
C.65米D.45米
10.甲区域的斛树生长有别于乙区域,因为甲区域
A.东北部有高地B.比乙区域海拔高
C.比乙区域坡度缓D.比乙区域更宽阔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
A.M处的东岸B.N处的北岸
C.M处的西岸D.N处的南岸
12.如果在图中R处监测到一次河流水污染,污染源可能来自
A.①河段B.②河段
C.③河段D.④河段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13~14题。
13.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4.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B.昼夜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
15.夏至日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的地方是
A.哈尔滨B.北京C.宁波D.湛江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
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
17.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属于丹霞地貌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9.下列选项中,与形成图丙所示的上大下小的特殊地貌不相关的是
A.岩性的软硬程度B.风力大小和风向
C.地表松散碎屑物的多少D.河流的水量和大小
读图完成20~21题。
20.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A.20°B.23°26′C.30°D.66°34′
21.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如下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6月某日天气晴好,胡先生8时(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应该
A.下班前不必移车位B.最迟15:
30前要移车位
C.最迟15时前要移车位D.最迟14:
30前要移车位
23.下列节日中,阳光照射办公楼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劳动节B.儿童节C.建军节D.国庆节
下图是某观测者在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24~26题。
24.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A.①B.②C.③D.④
25.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
A.东北、西北B.东南、西南C.东、西D.东北、西南
26.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A.20°NB.40°NC.20°SD.40°S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28.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
读图完成第29~30题。
29.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A.7日21时B.6日9时
C.6日21时D.7日9时
30.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读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31~32题。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32.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左图为“某地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度(单位:
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度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
读图完成第33~34题。
33.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4.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A.ⅠB.ⅡC.ⅢD.Ⅳ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35~37题。
35.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
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3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B.4月C.8月D.12月
37.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
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B.大洋环流、下垫面性质
C.地形起伏、人类活动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38~39题。
38.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39.N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下面3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40~41题。
40.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下图是非洲部分区域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42~43题。
42.一年中,内罗毕有两个气温最高值的原因是
A.地处南半球B.地处高原C.地处赤道附近D.靠近大湖泊
43.人们到内罗毕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A.2月B.5月C.8月D.10月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44~45题。
44.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45.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下图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河流分布图。
读图回答46~48题。
46.图示区域地势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
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
47.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玉米D.谷子
48.目前该地区是世界电子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有
A.雄厚的技术力量B.丰富的资源
C.大量廉价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
读某国部分产业分布图,回答49~50题。
49.该国东北部海湾附近有一大型工业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海运便利B.资源、能源丰富
C.水源充足D.邻近三角洲
50.棉纺织工业布局在西部海岸附近的重要原因在于
A.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工资成本低
B.海运便利,易于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的发展
C.接近原料产地,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D.与其他工业区距离较远,避免相互污染
Ⅱ卷
5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1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什么。
(6分)
(2)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5分)
5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6分)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
(10分)
53.下图为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从地形、水文角度说明该区域的东南部与西北部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分)
(2)河流HL属于不同的流域,在图上画出两河的分水岭。
(2分)
(3)若在F处修建大坝,判断EG两城市中洪水威胁明显减轻的城市,并说明原因。
(3分)
(4)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
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
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选做题
54.(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
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
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6分)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4分)
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1.B2.D3.C4.A5.C6.C7.A8.D
9.C图中等高距为20米,最低的地区海拔在80-100米,最高处海拔在140-160米之间,但接近140米,因此公路最大高差可能为65米。
10.A依据图中方向标和等高线分布可推断出,甲区域东北部海拔较高,气温会较低,因此A项正确;甲和乙区域相比,二者海拔都介于80-120米之间,B项错误;乙区域等高线较甲区域密集,坡度较陡,并且位于狭窄的河谷中,因此C、D错。
11.A12.C
13.D 14.D【解析】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试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图中找出突破。
13.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南半球昼短夜长,而图中甲、乙、丙三地日落地方时都是在18时及其以后,说该三地昼长为12小时及其以上,只有丁日落地方时早于18时,即昼长小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
14.甲地日落时间晚,则说明甲地昼长于乙地,但日照时数少于乙地,根据题干的提示“日照时数是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可知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状况,甲地阴雨天气多于乙地。
15.D16.A17.D18.B19.D
20.B 21.C 第20题,读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L和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
第21题,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
22.C 23.B 第22题,该城市位于46°N,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的位置应在图中车位d处,北京时间为8时,则该地地方时为8:
30,此时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由此可计算出应有(12-8:
30)×2=7小时该车位不被阳光照到,当下午太阳要照到时,应在8+7=15时左右,因此应在15时前移动车位。
第23题,6月22日北半球的白昼最长,越靠近夏至日的日期,白昼越长,四个节日中儿童节(6月1日)离夏至日最近,日出早,日落晚,阳光照射办公楼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
24.C 25.B 26.D24.正午日影指示南北方向且日影最短,故图中表示正午日影的是③,选C。
25.观察①、④两日影,①朝向西北方向,说明太阳在东南方向,即为日出方向。
④朝向东北方向,说明太阳在西南方向,即为日落方向。
故选B。
26.从第2小题可知日出、日落分别为东南、西南方向,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此时为当地夏至日,则该地也在南半球,且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排除A、B。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20°S正午日影朝北,而40°S正午日影朝南,从第
(1)小题可知该地正午日影朝南,故D正确。
27.D28.C
29.C 30.D 解析:
第29题,两个日期的界线为0时经线和180°经线,AS线为晨昏线,所以D点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间隔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线为0时经线。
甲地位于BC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
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
第30题,BC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而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线以西9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经线和160°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赤道上白昼的范围为45°E向东到180°,再向东到135°W。
31.D 32.A 第31题,在陆地上,山地的地壳厚度厚,平原、盆地的厚度薄。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32题,根据闭合等值线判读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a处厚度<42千米,b处厚度>38千米,再结合其他位置的厚度信息,判断A图最为吻合。
33.B 34.B 解析第33题,②处土壤再分配速度为负值且数值最大,故该处冲沟最发育。
第34题,M处土壤再分配速度等值线密集且为负值,说明地势较陡,然后变为正值,说明地势趋于平坦;接近N处时,等值线稀疏且为负值,说明地势在降低,但坡度较小。
结合四个剖面综合分析可知,B项正确。
35.B36.B37.A
38.D39.C由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大西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M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N处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影响。
N地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40.C41.D42.C43.B44.C45.D46.C47.A48.C49.B50.C
51.解析:
第
(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
第
(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第(3)题,新疆多晴朗的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
答案:
(1)B(2分)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2分)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2分)
(2)新疆多晴朗的天气(1分),昼夜温差大(1分),白天太阳辐射强(1分),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1分)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1分)。
52.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2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2分),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2分),形成峡湾。
(2)黑暗:
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2分),冬季黑夜漫长(2分),北部有极夜现象(2分)。
多雾:
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暖湿气流影响(2分),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2分),水汽充足(2分),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
【解析】
(1)甲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根据右图小图分析,在冰期时,西侧由于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上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属于冰川侵蚀地貌。
(2)甲半岛西部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黑夜漫长,北部有北极圈穿过,有极夜现象,所以黑夜。
冬季该地受来自西部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较多,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
冬季陆地温度较低,所以水汽易凝结成雾。
所以大雾较多。
53.
(1)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河流流量小、流速快(2分)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2分)
(2)画图(略)(2分)
(3)G城市(1分)位于大坝下游,修建大坝形成的水库对其下游流量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2分)
(4)观点、理由合理,不自相矛盾,得3分。
支持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
反对该地属于山地丘陵,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
54.【答案】
(1)总的是:
由东南向西北增加。
(1分)
原因是: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2分)
而在西部山地:
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1分)
原因是:
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
(2分)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2分),增大瓜田日温差(2分)。
【解析】
(1)根据图8干燥度等值线数值变化方向可知:
其分布规律为东南向西北增加,在山地地区呈西南向东北增加,因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但西北地区因距海洋远,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且蒸发量大,干燥度大;图中山脉为祁连山,东南遇山地,因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所以西南干燥度小。
(2)西北地区因距海远,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缺水,表土铺小石块,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土壤保持水分;白天石块吸热快,夜晚降温快,可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提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