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2563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些地方的交通十字路口处,能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周内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   B.重庆 C.上海    D.海口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

2.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考点:

本题组考查能源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的形状为球形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地轴倾斜于黄道面D.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

4.图中四个直射点中,北京日出时刻最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3.C

4.C

【解析】

试题分析: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就是由于黄赤交角(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存在,当然轴向不变,自转和公转是前提。

4.四个直射点中,丙时刻距冬至日最近,昼最短夜最长,北京日出时刻最晚。

考点:

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如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西四区;64°W,40°30′S)拍摄的日出图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图片拍摄时,别德马所在地的区时是

A.7:

16        B.15:

16C.19:

16    D.6:

44

6.图片拍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赤道       B.北半球C.南半球     D.无法判断         

【答案】

5.A

6.B

【解析】

试题分析:

5.别德马(64°W,40°30′S)是南半球,位于西四区,纬度与北京相当。

别德马与北京时间差大约是12小时,所以当时别德马日出的时间是7:

16左右,选A。

6.由于别德马当时日出的时间是7点:

16左右,可以得知其夜长大约为13小时,当地为冬季,因此北京是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确答案是B。

考点:

本题组考查时差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右图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7.左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云层反射的大气辐射B.②——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C.③——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D.④——大气反射的地面辐射

8.右图中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9.2014年11月24日-25日,随着APEC会议结束,各地临时性的应急减排措施逐渐解除,“APEC蓝”暂时“休假”北京再现雾霾天,其原因是

①汽车尾气排放增加②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增加③高层楼房增多④大风吹起沙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人类通过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这可以使左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答案】

7.C

8.C

9.A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7.①表示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大气辐射中反射回宇宙的部分,因此选C。

8.由左图可知a曲线昼夜变化小,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昼夜变化大,表示昼晴夜晴,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由于云多,白天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晚上,则③(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由于云少,白天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晚上,则③(大气逆辐射弱)的影响。

9.“APEC蓝”出现是因为一些临时性的强制措施如减排举措等,当会议结束后,一些措施停止,污染物排放增多,导致雾霾的加重,选A。

10.人类通过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减少,大气保温作用减弱,即大气逆辐射减弱,选C。

考点:

本题组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图中  

A.甲是暖锋          B.乙是冷锋   

C.甲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  D.乙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

12.图中锋面对我国的影响

A.我国冬春出现寒潮、南方冻害、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都与甲有关

B.我国夏季暴雨是乙造成的

C.长江中下游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的梅雨是甲造成的

D.我国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是乙造成的

【答案】

11.C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1.该题考查天气系统不同类型的判断,关键是根据图中冷气团是否反向来判断。

甲图中冷气团没有返回,则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是冷锋;过境一般都伴随大风、降温天气,乙图中冷气团有返回,则是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暖锋。

12.根据上题,甲是冷锋,乙是暖锋。

我国冬春出现寒潮、南方冻害、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都与冷锋有关。

梅雨是准静止锋造成的,伏旱是反气旋天气造成的,选A。

考点:

本题组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

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箭头表示洋流。

完成下列问题。

13.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     B.海水温度     C.地转偏向力    D.盛行风

14.围绕“垃圾场”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 

C.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D.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暖流

15.该“垃圾漩涡”的形成原因是

A.受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B.受反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C.受洋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D.受径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1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海洋污染物会随①洋流向西扩散   B.沿②洋流航行会导致行驶速度降低

C.③洋流与沿岸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密不可分 D.④附近洋流利于世界性大渔场的形成

【答案】

13.D

14.B

15.C

16.D

考点:

本题组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18.图中d区和c区最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分别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19.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城市的是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20.夏季,d处的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量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坡度增大,流速加快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地壳活跃,泉水出露     D.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答案】

17.A

18.B

19.C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17.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根据位置分析在a处是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b在河流的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c在河流的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

18.图中d区和c区分别在河流出山口和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降低,最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分别是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

19.图中c区地形平坦,面积开阔,交通便利,腹地广,最有可能形成大城市。

20.夏季,d处的河流水量增多说明水量与气温有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趋势愈加明显,导致夏季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增加。

考点:

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全球变暖及影响。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读图,甲图为“某日光照示意图”,乙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光线及地球自转方向。

(2)甲图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夜最长的是       ,地方时为正午12时的是       。

(3)甲图中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此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4)甲图对应乙图①②③④中的       位置,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       (方向)移动,此后半年内你校操场正午时旗杆的影子将越来越       (长或短)。

【答案】

21.(12分)

(1)(2分)画图略

(2)(3分)B  C   D

(3)(4分)23°26′S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4)(3分)④   北  短

【解析】

试题分析:

(1)太阳直射光线划在左侧,垂直于南回归线,自转方向为为自西向东-逆时针。

(2)甲图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纬度最低的B点;这一天为冬至日,越靠北夜越长,所以四点中夜最长的是C点;地方时为正午12时的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D、C。

(3)当太阳直射状况如甲图时,北极圈内为极夜,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S,此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4)甲图对应乙图①②③④中的④点,此日后太阳直射点离开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此后半年内即从冬至-春分-夏至期间,北半球各地昼长渐长,我校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正午时旗杆的影子将越来越短。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2.读图“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赤道附近盛行         (上升、下降)气流,形成了           带,该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2)图中,北纬30°-60°近地面风          (选择填空)。

A.从低纬吹向高纬    B.风向为西北风    C.湿润     D.干燥

对于40°-60°大陆西岸来说,该盛行风使当地气候呈现出            特点。

(3)随着     位置规律性的移动,气压带风带也呈现季节性移动,图中甲地若位于大陆西岸,夏季受       带控制,冬季受       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对应图中的

     (填序号)。

【答案】

22.(18分)

(1)(6分)上升 赤道低气压 (高温)多雨

(2)(4分)AC  温和湿润(或降水均匀、海洋性)

(3)(8分)太阳直射点 副热带高气压 中纬西风(盛行西风) ②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

在该气压带控制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图中,北纬30°-60°近地面风为盛行西风,均为从低纬吹向高纬,从海洋吹向陆地,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选AC;对于40°-60°大陆西岸来说,该盛行风使当地气候呈现出温和湿润(或降水均匀、海洋性)的特点。

(3)气压带风带也呈现季节性移动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甲地位于30°-40°,若位于大陆西岸,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盛行西风)控制,气候特点雨热不同期,对应图中的②。

考点:

本题考查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23.读图“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N所示地质构造为 ,它们从成因分析主要受到的内力作用是        ;图中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还有         。

(2)图中水循环类型为 ,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判断理由是                             。

(3)在图中水循环        (环节)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

【答案】

23.(10分)

(1)(4分)向斜(褶皱) 断层 地壳运动(挤压) 岩浆活动

(2)(3分)海陆间循环 夏季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季盛行从海上吹来的东南季风

(3)(3分)地表径流 岩浆 沉积

考点: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水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