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2504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docx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

按 照 规 划 南 京 将 形 成 “中 心 城 — 新 城 — 新 市 镇 ”三 级 城 镇 体 系 , 其 中 中 心 城 由

主 城 ,东 山 、仙 林 和 江 北 3 个 副 城 构 成 。

新 城 包 括 龙 潭 新 城 、汤 山 新 城 、禄 口 新

城 、板 桥 新 城 、滨 江 新 城 、桥 林 新 城 、永 阳 新 城 、淳 溪 新 城 。

新 市 镇 则 是 指 建 制

镇和街道所在地的集中建设地区。

都 市 区 将 形 成 城 市 中 心 、城 市 副 中 心 、新 城( 地 区 )中 心 组 成 的 公 共 活 动 中

心 体 系 。

其 中 城 市 中 心 由“新 街 口 — 河 西 — 南 站 地 区 ”共 同 构 成 ,承 载 南 京 区 域 中

心 城 市 服 务 职 能 。

 三 个 副 城 的 设 置 , 规 划 形 成 江 北 ( 浦 口 )、 东 山 和 仙 林 三 个 城

市 副 中 心 , 江 北 将 “相 对 独 立 发 展 ”。

 江宁规划的城市中心是在目前的凤凰港一带。

林新市区,目前是集中主要精力在发展大学城片区,而预留的城市中心是百水桥一带。

江北

新城的城市中心,则不是在珠江镇,而是位于石佛寺一带,这是江北新城的一个滨江城市中

【南京构建城际交通圈,两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南 京 交 通 将 构 建 以 “2133、 3155”

为 畅 达 目 标 ,“2133”是 指 长 三 角 中 心 城 市 2 小 时 内 通 达;南 京 都 市 圈 1 小 时 通 达;

都 市 区 通 勤 交 通 3 刻 钟 ( 45 分 钟 ) 通 达 ; 主 城 内 30 分 钟 通 达 。

 “3155”是 指 城 市

任 意 一 点 驱 车 15 分 钟 上 快 速 路 、高 速 公 路 ,市 域 所 有 规 划 村( 或 集 中 居 民 点 )15

分钟内能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城市居民步行 5 分钟内可达公交、地铁车站。

【将建成 16 条过江通道、16 条城市轨道交通】在 城 市 道 路 上 , 南 京 将 规 划 形 成 “井 字

三 环 、 轴 向 放 射 、 组 团 快 联 ”的 城 市 快 速 路 系 统 。

 同 时 将 规 划 有 16 条 过 江 通 道 ,

建 成 16 条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线 。

【 南 京 规 划 提 升 公 共 服 务 】 [仙 林 江 北 江 宁 都 有 三 级 医 院 ]

[步 行 8 分 钟 到 社 区 中 心 ][打 造 30 处 地 区 商 贸 中 心 ][9 大 片 区 集 中 供 热 ]

南 京 在 文 化 设 施 上 建 立 五 级 文 化 设 施 体 系 ,及 市 级 文 化 设 施 集 聚 区 、市 级 文

化 设 施 副 中 心 、地 区( 新 城 )级 文 化 设 施 中 心 、社 区( 新 市 镇 )级 文 化 设 施 中 心 、

基层社区(村)级文化设施中心。

教 育 设 施 上 ,将 把 幼 儿 园 服 务 半 径 控 制 在 250 米 足 有 ,小 学 服 务 半 径 控 制 在

500 米 左 右 , 初 中 服 务 半 径 控 制 在 1000 米 左 右 。

医 疗 卫 生 方 面 ,将 保 证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的 基 础 ,同 时 在 仙 林 和 江 北 两 个 副 城 中

心各建一所三级医院,河西将增设一所三级医院,江宁也将扩建一家三级医院。

实 现 三 级 医 院 和 专 科 医 院 覆 盖 向 全 市 、全 省 乃 至 全 国 辐 射 的 功 能 。

在 保 障 设 施 方

面也将全面发展。

主 城 划 分 5 大 片 区 重 点 发 展 服 务 业 。

产 业 布 局 上 ,现 代 服 务 业 主 要 在 主 城 发

展 ,重 点 发 展 金 融 保 险 、商 贸 商 务 、信 息 服 务 、软 件 研 发 、服 务 外 包 等 现 代 服 务

业。

主 城 将 形 成 四 大 服 务 产 业 聚 集 区 ,分 别 是 老 城 服 务 业 集 聚 区 ,河 西 服 务 业 集

聚区,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

主 城 外 结 合 副 城 和 新 城 ,以 产 业 园 区 为 载 体 ,重 点 发 展 装 备 制 造 、精 细 化 工 、

钢铁、航空物流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并规划引导形成十二个先进制造业板块。

1、南京的城市性质与定位是什么

南 京 的 城 市 性 质 被 定 位 为“ 著 名 古 都 ,江 苏 省 省 会 ,长 三 角 承 东 启 西 的 重 要

中 心 城 市 ”;

南 京 市 的 城 市 定 位 是“ 区 域 现 代 服 务 中 心 、长 三 角 先 进 制 造 业 基 地 、国 家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 国 际 重 要 创 新 城 市 、 生 态 宜 居 滨 江 城 市 、 世 界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

2、未来南京城市影响力有多大

2020 年基本建设形成南京都市圈(见下图)。

这一都市圈的影响范围将包括以南京为原

点的 10 公里左右的核心区、40 公里左右的都市区以及 100 公里左右的都市圈范围。

届时,

南京将成为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大城市之一。

(此处省略图片)

3、未来南京有多少人住

2007 年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为 741 万人,城镇人口 569 万人,城市化水平 76.8%;

到 2020 年,南京市规划预测常住人口为 1060 万人,城镇人口 910 万人,城市化水平 86%;

到 2020 年,南京市规划预测常住人口 1260 万人,城镇人口 1130 万人,城市化水平 90%;

根据测算,南京可按照常住人口 1400 万,城镇人口 1300 万人预留城镇发展空间。

4、未来南京的城镇将沿着什么发展

今后南京的城镇和产业将主要是沿江和沿主要交通走廊发展,并逐步形成“两带一轴”的

城镇空间结构。

“两带”指的是沿江发展的江北城镇发展带和江南城镇发展带;“一轴”指的是沿宁连--宁

高高速公路走廊形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见下图)。

南京今后的城镇、工厂、园区等将主

要在这“两带一轴”上建设。

(此处省略图片)

5、未来南京的城市体系是怎么样的

南京未来将形成“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区)”的中心体系。

城市中心

和城市副中心具有区域服务功能。

城市中心是南京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主要承载地区;城市

副中心协助城市中心发挥承东启西作用的传导功能。

新城(地区)中心主要以服务本市居民

服务功能为主。

南京未来的城市中心,副中心和新城在哪里可见下图:

(此处省略图片)

6、未来南京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将是什么样的

未来南京将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放射性交通走廊为发展轴,以生态空间为绿楔,“多

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现代都市区空间格局。

南京将会有多个城市中心或者副中

心,每个城市中心将会有多条交通通道呈放射状通向城市外围,各条交通通道之间,将会根

据具体的生态及地理情况打造生态绿地。

也就是说,未来的南京将呈现绿地与交通通道相嵌、

更加适宜人居的状态。

(此处省略图片)

7、未来南京的铁路网将是什么样的

未来南京的铁路网建设将规划为为“一环十五线”。

“一环”指的是南京铁路环形枢纽。

“十五线”则包括以南京站为枢纽的十五条重要铁

路线,其中沪宁方向 4 条:

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宁铁路、宁常沪城际;宁杭方向 2 条:

宁杭城际、宁杭货线铁路;宁芜方向 2 条:

宁芜货线铁路、宁安城际;宁合方向 2 条:

宁合

铁路、宁合城际铁路(沪汉蓉宁合段);苏北方向 4 条:

宁启铁路、宁通城际、沿江轨道 Z1

线、宁连铁路;巢湖方向 1 条:

宁巢安铁路(北沿江铁路)。

“一环十五线”铁路网建成之后,南京市民出行前往安徽、苏北、浙江、上海等方向的

时间都将比现在节省一半或一半以上。

(此处省略图片)

8、 未来南京有多少火车站

在“一环十五线”的铁路网建成之后,南京将会有大小共十七个火车站(见下图)。

形成“两主——三辅——十二城际站”的车站布局态势。

其中“两主”包括南京南站、

南京站;“三辅”包括林场站、江浦站、紫金山站;“十二城际站”包括沪宁城际线上的仙

林站、栖霞站,宁常城际线上的汤山站,宁杭城际线上的上坊站、湖熟站和溧水站,Z1 线

上的禄口站,宁安城际线上的板桥站和江宁南站,宁通城际线上的葛塘站和六合站,合宁城

际线上的汤泉站。

今后南京市民到车站乘火车将可以就近上车,更加便捷。

(此处省略图片)

9、未来南京的公路网将是什么样的

未来连接南京与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将调整为“两环两横十四射”。

(见下图)

“两环”主要包括围绕南京城区的两条公路:

绕城公路和绕越公路;“十四射”包括连

接南京与周边的 14 条公路,其中沪宁方向 4 条:

宁沪、宁镇、宁常、镇扬方向 S243;宁杭

方向 1 条:

宁杭高速;机场宣城方向 2 条:

宁高高速、宁丹高速南延;沿江上游 2 条:

北岸

宁巢、南岸宁芜;沿江下游 2 条:

北岸宁通、宁盐;西北方向 3 条:

宁合、宁滁、宁蚌。

(此处省略图片)

10、南京未来的轨道交通将是什么样的

南京将逐步构建与城际铁路相衔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支持和补充的多层次

公共交通体系,尽量方面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在常规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

工具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的建设。

按照每个新城配置一条以上轨道交通快

线,每个副城配置两条以上轨道交通干线,城市南部两个新城通行城市轨道,每个市级综合

客运枢纽有 2 条轨道线的要求,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将增加到 14 条线、655 公里左右。

(此处省略图片)

此外,轨道交通的建设还包括划新增的六条南京都市区通往南部两县以及周围城镇的都

市圈快速轨道交通线,方便南京主城与郊县及周遍地市的交通。

包括 S1 线:

禄口新城至高

淳;S2 线:

铜井至马鞍山;S3 线:

桥林至和县;S4 线:

林场至滁州;S5 线:

龙潭至仪征;

S6 线:

汤山至句容。

(此处省略图片)

11、今后将如何进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为了更好的把南京塑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枢纽,今后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将着重

在南京城市的整体格局和风貌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山体、水体的保护

保护和彰显南京“龙盘虎踞”的地理型胜。

重点保护由东到西的钟山、富贵、九华、鸡

笼、鼓楼、五台和清凉诸山,城北连接城西的栖霞、乌龙、幕府、狮子、四望、四明诸山,

以及城东连接城南的青龙、黄龙、雨花台、牛首、祖唐诸山。

禁止任何建设活动破坏山体绿

化;结合久城改造,显山露水。

重点保护和展现城南的秦淮河水系、城北的金川河水系、城东的青溪、运渎、历代都城

护城河水系,以及玄武湖、莫愁湖、前湖、琵琶湖等。

对水体进行清理整治、污染管理,加

强水体两岸的绿化和小品建设。

(2)明代都城与民国建筑的保护

保护好明代都城城墙与城河。

保护好明代皇城、宫城的遗址。

重点保护宫城三大殿遗址、

现存的西华门、西安门、东华门、午朝门、内外五龙桥等遗迹,以及明御河、玉带河等水系。

保护好明代宫城、皇城中轴线——御道街。

外五龙桥以北,沿街不宜增加大体量的建筑和商

业建筑,严禁现有单位破墙开店;外五龙桥以南,沿街建筑在高度、体量、形式上尽量强化

轴线对称效果,风格上必须与明故宫地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保护中山大道沿线民国建筑。

重点保护渡江纪念碑广场至盐仓桥广场段北侧、解放军南

京政治学院段、军人俱乐部至江苏议事园段、新街口至洪武路段北侧、汉府街至中山门段北

侧等民国历史风貌段落;重点保护中山码头、虹桥、鼓楼、新街口、大行宫、逸仙桥、中山

门等民国历史风貌节点。

(3)严格控制南京老城建筑的高度

严格控制南京老城建筑高度,按照“近墙低、远墙高;中心高、周边低;南部低、北部

高”的总体空间特征,划定老城高层禁建区和一般控制区。

其中,城墙两侧 30—50 米范围

内,中华路两侧各 50 米范围、内秦淮河两侧街巷以外 30 米范围、仓巷——南捕厅地区、夫

子庙——白鹭洲公园地区、城南长乐路以南地区建筑高度控制在 12 米以下。

城南地区建邺

路、中山南路、建康路以南,集庆路长乐路以北地区、明城墙两侧 50—100 米、明故宫历史

城区内御道街道路红线两侧外 40 米范围内,以及明御河围合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 18 米以

下。

 

未来十年南京城乡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概况

1、机场

南京将形成以禄口国际机场为主、六合机场为辅的组合型国际航空港。

禄口国际机场是

中国大型枢纽机场、航空货物与快件集散中心,机场等级 4F。

六合机场近期是军用机场,

适时发展为军民两用的国内干线机场,机场等级 4E。

2、铁路

南京将加快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和铁路综合枢纽建设,形成由“一环十五线,两主三辅十二

个城际客运站,一专两主两辅货场,一主一辅编组站”共同构成的国家级特大型环行铁路枢

纽,市域铁路线网正线总里程为 812 公里,线网密度达到 0.13 公里/平方公里。

“一环十五线”中的“一环”为跨越长江南北,串联主要放射铁路线和主要客货车站的

铁路环线。

“十五线”包括 9 条客运专线:

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宁杭城际、宁常沪城

际、宁通城际、宁连城际、宁合城际、宁安城际、扬马城际铁路(即沿江轨道 Z1 线);6 条

客货混行或货运专用的普速铁路:

京沪铁路、宁启铁路、宁合铁路、北沿江铁路、宁芜铁路

和宁杭铁路。

“两主、三辅、十二个城际客运站”中的“两主”为南京南站和南京站,“三辅”为林

场站、江浦站和紫金山站;“十二个城际客运站”包括仙林、栖霞、汤山、上坊、龙潭、溧

水、禄口、板桥、江宁、葛塘、六合和汤泉等,基本实现每个新城均有城际客运站服务。

3、公路

南京将完善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形成由“两环两横十四射”高速公路网、“一环

七横十七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和公路客货运场站共同构成的国家级公路主枢纽。

“两环两横十四射”高速公路网中的“两环”为绕城公路和绕越公路,“两横”为常马

高速公路和芜太高速公路;“十四射”包括宁镇、沪宁、宁常(沪宁二通道)、宁杭、宁宣、

宁马、宁巢、宁合、宁洛、宁连、宁通、宁盐、宁丹高速公路(第二机场高速公路)和 S243

(禄口机场至镇江)。

“一环七横十七射”的国省干线公路网中的“一环”是以汤铜公路为基础的郊县公路环;

“七横”包括六合北部干线、G328(扬滁公路)、江北沿江高等级公路、江南沿江高等级公

路、S340(张常溧公路)、S341(老明公路)和 S239(芜太公路);“十七射”包括 S122(宁小公

路)、G104(宁杭公路)、S246(宁郎公路)、S123(宁高公路)、高芜公路、S123(宁高公路宁丹

复线)、宁陆公路、G205(宁芜公路)、板桥汽渡连接线、S124(宁乌公路)、G312(新线宁合公

路)、宁滁公路浦合复线、G104(宁滁公路)、六合西部干线、六合东部干线、G205(宁淮公路)

和金江公路。

4、过江通道

南京未来的道路过江通道将包括: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公路

大胜关大桥)、南京长江四桥(石埠桥大桥)、南京长江五桥(梅子洲大桥)、龙潭过江通道、

锦文路过江通道(新济洲过江通道)、模范西路过江通道、南京长江隧道(应天大街过江通

道)、仙新路过江通道(新港-玉带过江通道)。

预留七乡河路、中央北路(上元门)、汉中

西路、建宁西路过江通道。

铁路过江通道包括既有南京长江大桥、上元门、大胜关、龙潭过江通道。

轨道交通过江通道包括 2 号线、3 号线、4 号线和 7 号线,其中 3 号线过江通道与铁路

上元门过江通道共用通道,7 号线过江通道与铁路大胜关过江通道捆绑过江,预留轨道交通

6 号线跨江联系雄州、龙袍新城。

5、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将在南京未来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都市区轨道线网由市域快线、

城区干线和加密线组成:

市域快线快速衔接板桥、滨江、禄口、汤山、龙潭、桥林等近郊新

城,城区干线紧密联系主城与东山、仙林、江北副城,加密线强化高强度密集中心地区轨道

交通服务,形成市级中心三线换乘、副城中心两线衔接、新城中心快线相连的总体布局。

南京远景规划轨道线路 14 条,线网总里程约 655 公里。

6、停车设施

未来南京的停车泊位总数达到城市汽车拥有量的 115%-130%。

主城区配建泊位、路外

公共泊位、路内停车泊位分别占总泊位数的 80-85%、10-12%、5-8%。

副城和新城区配建泊

位、路外公共泊位、路内停车泊位分别占总泊位数的 85-90%、10-12%、3-5%。

7、慢行公交

南京将落实慢行交通优先措施,保证慢行交通空间的有效宽度和连续性,为行人过街和

自行车交通提供便利;在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上实现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物理隔离,为

自行车、步行交通创造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

在城市中心地区结合老城历史街巷保护,适当开辟步行和自行车专用路。

在城市生活居住区,加强慢行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落实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

换乘设施用地,倡导慢行交通+轨道交通以及慢行交通+地面公交的出行方式。

 

南京都市区发展规划

 

南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都市区中心体系规划图

 

都市区空间布局结构图

 

都市区规划道路示意图

 

都市区跨江通道规划图

 

南京过江通位置及功能

 

远景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图

 

南京市域文化中心体系规划图

 

都市发展区体育设施空间规划图

 

市域体育设施规划引导图

 

都市发展区三级医院规划引导图

 

市域产业空间结构图

 

主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分布图

 

市域商业中心体系规划图

 

货运与物流规划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