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1268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光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

本文通过辨证思维的方法重点分析总结了光学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和途径。

模式主要有: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3.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途径主要为:

1.建立先进的创新教育文化;2.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3.构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4.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5.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6.建设光学工程专业教学基地和校内实习基地;7.倡导将能力培养溶人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

只有这样一个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才有希望,民族国家的振兴才有希望。

 

关键字:

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辩证思维

 

1引言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发布,标志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已进入执行阶段。

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国家将强力实施、稳步推进。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把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

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即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式,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深层教育思想和主导办学方向,也决定了一个学校工作的总体框架。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简称光电院)主动适应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办学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和建立面向21世纪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光学工程专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传统光学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面临挑战。

究其原因,一是专业依托的光学和仪器仪表行业的运行机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没有实现有效重组,导致整个行业效益底下。

二是专业本身没有根据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做进一步适应性调整。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产业和技术成为社会最大的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现代社会就业需求中的朝阳产业,而光学仪器和光学工程学科的内涵一直属于信息学科,仪器工程仅是其中的一个局部。

光学仪器专业教学主线没有做相应调整,专业面太窄,教学内容陈旧,手段相对落后,使培养过程和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是专业教学思想过于传统,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宽基础和新技术、新知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驱动,出现轻视专业学习的倾向,这些均需在教和学的两方面注意做好工作,都有待于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来解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概念的形成,使以光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光电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光通信、光存储、光电显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使光学工程学科成为信息学科的一支重要力量,使光学技术在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基石和关键的作用。

3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

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

综合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归纳一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思维具有灵活性;认识具有新颖性;人格特征鲜明。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

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3光学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

如果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那么创新教育则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由于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

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出发选择和设计教育,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和教育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性、刻苦性和创造性上。

明确的学习目的可促进学业进步。

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更主要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怕苦怕累就不可能获得真才实学,要有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学习的创造性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这既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也是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

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

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从大学的功能演变来看,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一个开放性、扩散性的平台。

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大学的教育应是开放性的,坚持校内与校外结合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而且其营造的创新教育社会氛围,有利于把创新教育从校内教育的实践引向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践。

3.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要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评价学生不能单一地看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要看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创新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奖励成功”的制度环境。

4光学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高校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思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放到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确立惟有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惟有创新人才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识。

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建立先进的创新教育文化

文化观念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就创新人才培养而言,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创新教育是有消极影响的。

比如在与教育关联甚密的经学和中庸文化中,就特别讲求教化灌输,不鼓励冒尖,不许怀疑,这势必会导致人们不愿冒头,不敢超越。

而创新包含着否定,包含着批判,也蕴含着超越,而追求服从与统一,是对创新的反动。

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敢于从价值态度和文化情感上去超越这些阻碍创新教育的传统文化,即需要在大学里建立一个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

2.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实施的好坏,教师是个关键因素。

没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竞争激励机制。

要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逐步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型教师的言传身教,把敢于并善于创新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3.构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取之不竭的优质资源和环境。

首先,教师要教学科研并举。

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不断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之中,才能用科技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其次,需要构建科教结合的创新平台和优化的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本科阶段,更多的时候需要经历本科、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等教育过程来完成,但本科教育是重要基础。

本科阶段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实践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因此必须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和知识结构优化,努力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获取知识。

最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熏陶。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不仅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

因此,要重视大学的创新文化建设,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好的精神家园。

4.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有赖于制度创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创新活力不足的弊端。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

要突破体制性制约,创新大学的学术组织,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互动,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要在招生、培养等环节进行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要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人格培育。

5.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通过典型引路,鼓励创新,活化教法,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

还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

加强创新教育,教学是关键。

必须坚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创新教育这个核心;要加强对监督反馈信息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注意各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多种形式的肯定和鼓励。

6.建设光学工程专业教学基地和校内实习基地

学生在基地的实习内容分为四项:

一是通过电化教学、示范操作和实际动手相结合,了解体验国内外最新的光学工艺、仪器调试和光电信息接收、处理、转换的实现过程;二是“走出去”,到学科相关的企业、公司参观,增加学生对生产第一线的感性认识;三是“请进来”,将成功的企业家和校友请进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传授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四是选择现代社会中有广泛应用的光电信息综合产品作为学生动手实习的对象和内容,使面上了解和实际动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7.倡导将能力培养溶人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加强对教师的要求,创造条件,在受聘教师中开展教学法的研究,牢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的古训,将学生能力培养溶入每一个专业教学环节中去。

增强教学的形象化、趣味化,经常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既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提高学生自我吸收知识的能力培养。

为激励优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全面发展,进行因材施教的探索,支持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全国、省和学校各类创新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大赛。

5总结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

在高校的培养阶段,贯彻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而良好的制度和创新文化环境是保证人才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软环境”。

有这样一个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才有希望,民族国家的振兴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陈麟.光电信息工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10(24)

[2]邹丽敏.吴丽莹.谭久彬研究型光电信息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方式探索[期刊论文]-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15)

[3]李晨霞.康娟.夏涛.沈常宇.沈为民.徐时清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期刊论文]-高等理科教育2008(6)

[4]曾广杰.刘向东.徐国斌21世纪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4,17

(1)

[5]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罗建国.赵亮.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