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1008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 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docx

8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

第八章亚洲封建文明的演进

重点与难点:

1、明代社会经济的振兴与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

2、明代海上贸易的发展及局限性

3、壬辰卫国战争

4、丰臣秀吉与日本的再统一

复习思考题:

1、明代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原因

2、丰臣秀吉恢复封建秩序和法制重建的工作及影响

相关论文:

1、洪武时期高丽、李朝与明朝关系探析

2、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

3、文化冲突与丰臣秀吉的“自我神格化”

一、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国

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黄巢农民战争的反复冲击下,李唐王朝的统治轰然坍塌,中国封建文明从此走出了鼎盛时代。

此后半个多世纪,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困境。

北部地区,相继建立了梁(后梁)、唐(后唐)、晋(后晋)、汉(后汉)、周(后周)5个朝代,史称五代;南部和山西地区先后出现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即南平)、北汉等国,史称十国。

960年,宋王朝建立,随即统一了中国大部,进入了中国封建文明的后期发展阶段。

与宋朝同时,在中国的北方尚有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1260年,元朝建立,重建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有关元朝部分的历史请见本书第7章)。

1368年,朱元璋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赵宋王朝的统治】

907年,唐王朝覆灭后,各地封建割据政权并立,北有五代,南有十国,相互争攘,混战不已,中国政局陷入分崩离折的状态中。

10世纪中叶,北方政权开始进行统一战争。

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故,次年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帝位,立都开封(汴京、汴梁),建国宋,是为宋太祖(960-976年)。

随后,他以“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指挥大军,逐一翦灭各割据政权,统一黄河、长江,建立起相对统一和稳定的中央王权。

并且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赵宋王朝对隋唐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唐中叶改行“两税法”后,中国的土地买卖和兼并完全合法化了,私人地主经济愈发强大。

为适应这1时代潮流,宋王朝在经济上奉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政策,听任土地自由买卖,甚至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乃是“为国守财”。

结果,不仅富户竞相购置地产,而且各级官吏也惰于政而勤于财,甚至封建国家也时常参与土地买卖,专置“常平司”处理各类官田出售事宜。

随着国有土地与私有土地之间差别的基本消失,地产所有权频频转手,土地兼并以空前规模和频率进行,“贫富无定势,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这使地主阶层的经济实力大为膨胀,有的地主已拥有土地数十万亩,“至于吞噬千家之膏腴,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则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

据估计,到11世纪后半叶,全国将近3/4的耕地已成为地主私产。

而大量自耕小户纷纷破产,变成佃户。

据统计,1080年,佃农已占全国总户数的1/3,到南宋时期,“所谓农民者,非佃客庄,则佃官庄,其为下户,自有田者亦无几”。

这表明地主租佃制经济已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成份。

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将帅权重,屡屡危及中央的教训,以加固皇权专制为核心,大幅度调整权力结构。

961年,宋太祖与赵普定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褫夺了禁军宿将的军权,并调集各地精兵至京师,既拱卫皇庭,又削弱了地方势力。

同时,又行“更戌法”,即派禁军轮流出外戌守,形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将不得专其兵的特殊机制。

对各级行政机构亦大力改革,在中央,减弱宰相的权力,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并规定“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理财”,且使其“各不相知”,一切均需皇帝裁决。

在地方,为削弱地方主官的权力,设通判监视知州,所发文书须知州与通判并署才能生效;又在各路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财赋,通过这一系列的军政改革,赵宋王朝在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原则下形成“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的专制统治格局。

应当说这种格局的出现对于结束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促进统一国家的形成与稳固,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但这种官僚体制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复杂,机构重叠臃肿,既运作不灵,又造成叠床架屋、冗官、冗兵、冗政之弊,加之赵宋皇族自身的劣根性,遂形成积贫积弱的不良局面。

宋王朝时期,北方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崛起,频繁南下东进,使宋朝从一开始就承受着来自北方的强大军事压力。

先是宋与辽、夏对峙,攻伐不停。

12世纪,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逐渐强大,1115年,阿骨打建立政权,国号大金,是为金太祖。

1124年,灭辽。

1126年,金兵又攻陷宋都开封,俘掳宋徽宗、钦宗。

北宋(960---1126年)灭亡。

1127年,宋康王赵构即皇位,重建赵宋王朝,偏居东南一隅,立都临安(杭州),史始南宋(1127-1279)。

经反复拼杀,宋、金以淮河为界,南北对峙近百年,13世纪初,大漠蒙古崛起,频频南下,攻伐夏、金两国,中国大陆政局愈发复杂。

蒙古愈战愈勇,先于1227年灭西夏,又于1234年亡大金。

随即向南宋展开全面进攻。

1279年,终于灭南宋,统一中国。

【朱明王朝的建立与封建秩序的重建】

蒙元王朝虽结束了中国大陆诸国并立的局面,并大量汲取中原的政治文化,但由于奉行民族歧视政策,全国民族矛盾尖锐,阶级压迫酷烈。

1351年,终于爆发全国性的农民起义。

韩山童、刘福通首先率治河民夫在黄河中下游发难。

全国各地民众起而应之,掀起1场反元的狂波巨澜。

在以红巾军为主力的义军武装的猛烈攻击下,元朝政权土崩瓦解。

1368年,义军首领朱元璋建立了新的封建国家政权---朱明王朝(1368-1644年)。

朱元璋及明朝前期诸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汲取前朝亡国教训,对宋元封建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刷新调整。

这种调整大体分为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两个方面。

社会经济上,首先是整顿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农民与封建主的关系,采取种种措施积极恢复和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以稳定封建制度的根基。

第一,着力恢复受元末农民起义冲击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并大肆封赐功臣勋戚。

同时推行“粮长制”,恢复地主在乡村社会的政治特权。

第二,明王朝也给予小自耕农以一定扶植,并使佃农的处境有所改善,如奖励垦殖、减低税赋、禁止蓄养奴婢和私刑凌辱佃户等。

通过这些措施休养民力,缓和地主与农民两大阶级间的紧张关系。

第三,通过全国性的户籍、田亩调查,编制出“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以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

第四,明王朝虽对工商业仍进行有力的控制,但对工商业者的奴役和勒索大为减轻。

将工匠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既保证官府作坊的正常经营,又给手工业者经营私业的自由。

同时,大幅度降低商业税率,发行大明宝钞”,以制止元末纸币严重贬值的势头,刺激商业繁荣。

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施行,明朝社会经济迅速从元末破败的境况中恢复过来,出现了“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的局面。

1393年,全国垦田面积较元末增加了4倍,大型水利工程也多有兴建,为明朝中叶的经济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明朝皇权专制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朱明王统治者们在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将其主要精力投注到政治权力体制的调整上。

其目的就是大力强化皇权专制,从而将秦汉隋唐以来的中央集权统治推向巅峰。

建朝之初,明王朝的行政体制基本上仿效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总理朝政。

另设大都督府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地方上则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及左右丞,总管全省军政。

1376年,朱元璋首先变革地方行政机构,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立13个承宣布政使司(俗称“省”),置左、右布政使司各1人,分掌1省民政、财政。

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法,指挥使司掌军队。

3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直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省之下,又设府(直隶州)、县(州)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1380年,朱元璋开始了打击相权、强化君权的中央体制改革。

他先以“擅权植党”的罪名,谋杀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并宣布废去中书省,不准再立丞相。

将相权分于吏、户、礼、兵、刑、工6部,各部尚书直接执行君命。

1382年,朱元璋遴选一些官品较低的文人任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协助皇帝阅理奏章,起草批答。

明成祖朱棣使内阁成为定制,允其成员参与机要,并从中委任“内阁首辅”。

但内阁与中书省有所不同,它既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又无僚属,且阁臣官品往往较各部尚书还低,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宠信程度。

朱元璋对官僚队伍管束极严,凡贪官污吏一经查出,严惩不怠。

1382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其长官都御史纠劾百官,地位显赫,为朝臣所惧。

地方上也依行政区划,置13道监察御史。

明朝还建立御史巡按地方之制,名为巡按御史,他们代天巡狩,权力极大,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军事体制改革是明朝统治者最为关注之事。

朱元璋在重要地方设卫,次要地方立所,建立起卫所制度。

全国军队均编入卫所之中,所有卫所皆统属于中央大都督府。

1380年,朱元璋在废中书省和丞相制的同时,也废除了军权过分集中的大都督府,改称前、后、中、左、右5军都督府,分管各地卫所军队。

但5军都督府只掌军籍、军政,无调兵之权;兵部掌任免、升迁和军队训练,但不统兵。

每逢战争,由皇帝亲点专人任总兵官,统率卫所军队出征。

战毕,总兵官奉还将印,军队各归卫所。

朱元璋还颁布《大明律》和其他严苛刑律,以极重的刑罚维持专制统治。

执掌刑法的除刑部,都察院外,还有大理寺,3者合称“三法司”,彼此制约,使司法权也集中于皇帝1人。

明朝律法虽严,但历代君王仍恐自己的控制还有疏漏,又特设各类专门机构,作为皇帝的心腹耳目。

1382年,朱元璋设“锦衣卫”,专门负责侦察、缉捕、审讯“盗贼奸宄”。

1420年,朱棣又设“东厂”,由亲信太监统领,“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

锦衣卫侦察一切官民,东厂则侦察一切官民和锦衣卫。

厂、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经过司法机关,便可任意捕人、施刑、直至杀害。

厂卫的建立使明朝君主专制达到极点。

明朝封建皇权专制的另1特点是,把对社会文化的控制也纳入到专制体制之中,大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明朝教育体系在中央有国子学(亦称国子监),学生为监生,多为官僚地主子弟;地方有府学、县学。

主修内容为宋儒注疏的《四书》、《五经》及《大明律》、《大诰》等。

1370年,明朝正式建立科举取士制度,规定以经书的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立意须以程朱理学的注疏为依据,号为代圣人立言。

这种制度将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在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框架之中。

屡兴文字狱则是明初文化专制的又1极端表现形式。

【社会经济的振兴与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

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1个新的历史高度。

农业耕作、栽培和水利灌溉技术不断改进。

主要作物稻谷的产量大为增加。

甘薯、玉米、花生、向日葵等新作物也由菲律宾和美洲传入。

棉、林、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发展,尤其是棉花已推广到江北广大地区,获得了“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的重要地位。

以棉、丝为原料的纺织业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出现,新产品“巧变百出,花样日新”。

制瓷业也十分兴旺,江西景德镇在洪武年间有官窑20座,到宣德时代增至58座。

其产品由于采用新工艺,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远销国外,深受欢迎。

在冶铁、制瓷、丝织等行业分工细密,生产率大为提高。

在社会生产提高的前提下,明朝中叶在张居正主持下进行了赋税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和各项杂税统合为1体,分摊到户,折银交纳。

这1重大改革,极大地刺激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国经济出现了某种新的气象。

首先,农民为以白银纳税,手工业者为以白银代役,使大量农工产品流入市场,增加了社会经济中商品交换的含量。

其次,家庭副业在农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小农与市场关系日益密切。

家庭经济中主要劳动力的配置有所变化,许多男子开始从事以往仅由妇女从事的家庭手工业,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模式在一些地区出现松动,甚至一些农民放弃农耕主业,出外谋生,经营工商业。

再次,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原料与手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工日渐明显。

湖广以粮为主,山东、河南一些地区则以棉为主;苏杭纺织生产所需的生丝,多从湖州运至;松江一带发达的棉织业仰赖山东、河南的棉花,结果使粮谷、经济作物和手工业产品都互为商品,促进了各地间的物质交流,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市场。

最后,商业资本与城市经济大为活跃。

明中叶以后,不仅出现了许多豪商巨贾,而且也形成了资财相当雄厚的地域性商业资本集团,著名的有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

此时的城市经济也相当兴盛繁荣。

南京、北京两都为全国城市之首。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百业荟萃,店铺林立。

汉口、汉阳“五方杂处,商贾辐辏”。

苏州、杭州、湖州、嘉兴、松江等,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城市。

江南地区众多市镇的兴起是明朝城市发展的又1表现,这些市镇处于大中城市与农村墟集之间,沟通着城乡交流,同时又大都具有较明显的专业性特征,如松江地区市镇多以棉纺织业为主,著名的有朱泾镇、枫泾镇等;而杭、嘉、湖3府市镇的蚕桑丝织最为兴盛,著名的有双林镇、南浔镇、乌青镇、菱湖镇等;苏州的盛泽镇、震泽镇更是以织绸绢业名闻天下。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的一些手工业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浙江嘉兴的榨油业、广东韶州、惠州的冶铁业,佛山的铁器铸造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中都有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最为典型的是苏、松地区的丝、棉纺织业。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随着生产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这些以织绢为生的机户发生明显分化现象。

富裕的机户不断积累资财,有的已拥有数十张织机;而一些贫苦机户和其他劳动者,则丧失了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结果出现“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的现象,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劳动关系。

松江自万历以来以尤墩暑袜生产著称,“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

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从商业资本家转化为产业资本家,而众多向店中“给筹取值”的“男妇”,则成了雇佣工人。

【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早在唐朝,中国的海上贸易活动就日渐活跃起来,唐朝曾在广州设官职市舶使,主理海外贸易。

随着国内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到宋朝时,中国在西太平洋区域的海上贸易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为加强对日益扩大的海上贸易的管理,宋朝不仅把前朝主管官吏市舶使扩大为主管机构市舶司,而且还把市舶司的设置从广州一地,扩大到杭州、明州、泉州和密州等港口,并在秀州、温州和江阴等地设市舶务。

宋朝的海外贸易收入相当可观,南宋初年收入最多的泉州市舶司每年可得200万贯左右,约占南宋每年财政总收入的5%,足见当时中国海上贸易的繁荣。

明朝的海外贸易较之宋朝又有很大发展,并在当时全世界的海洋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经济发达地区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世界海洋贸易出现了新的变化。

15、16世纪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抵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成为世界海上贸易大发展的信号。

此后,传统的世界4大贸易区,即北德城市控制的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意大利商人控制的地中海贸易区;阿拉伯、印度商人控制的印度洋贸易区和中国商人控制的西太洋贸易区,迅速地转化为跨洲越洋的3大贸易区,即西欧与美洲间的大西洋贸易区;欧洲经好望角到印度的印度洋贸易区;亚洲与美洲间的太平洋贸易区。

中国明朝在太平洋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明朝初年,中国的海上贸易以传统的朝贡贸易为主,虽然取得郑和7下西洋、远航至东非的伟大业绩,但其驱动力主要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

郑和之后,明朝屡申海禁,严控民间商人私自对外贸易。

但商人们仍不断冲破种种阻挠,不断发展起海上贸易。

特别是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暂弛海禁,民间海外贸易获得更大发展。

浙、闽、粤沿海的商人纷纷出海,“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万物”。

其航帆遍及日本、南洋群岛,菲律宾群岛和东南亚各处。

并在马来半岛、爪哇、苏门答腊、摩鹿加、婆罗洲等地形成永久性的华商聚居地。

16、17世纪,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在世界上仍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其产品物美价廉,闻名世界,为诸国商人所企求。

无论是品种多样、色泽艳丽、图案精巧、印染工艺高超的纺织品、细软精美宜于穿用的棉织品,还是瓷器、漆器、屏风、伞、扇等其他手工制品都是国际贸易中抢手畅销的商品。

16世纪时,欧洲商人大量订购中国瓷器,销往母邦。

瓷器由贵族豪门专用,逐渐扩及到普通人家,极大地提高了欧洲人社会生活的情趣和品位。

中国货物大量行销世界各地,而欧洲诸国并无足以和这些货物相等值的商品运销中国。

只好以贵金属,尤其是白银作为支付手段,致使西欧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当时主要的贸易路线是,中国商品先输往菲律宾,然后再转输拉丁美洲;而西班牙人则把在拉美得到的大量白银,再由菲律宾输入中国。

据统计,经这一途径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为拉丁美洲白银总输出量的1/3左右。

从隆庆改元开海禁到明末期间,经菲律宾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为4000多万两,相当于中国原有白银总量的1/6。

如果再加上日本和欧洲流入中国的白银,其数就会更多。

而中国恰好是在明朝中叶,开始把白银作为主要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但未感白银不足。

由于明王朝的短视,屡申海禁,闭关锁国,逼使许多外贸商人只得冒险走私,结帮合伙,形成武装走私集团,以私人武装保护和发展海上贸易。

这些走私集团“大群数千人,小群数百人”,其中最强者是16世纪50年代雄踞东海的王直集团。

他以中国浙江沥港和日本平户为根据地,拥众10余万,大小船只无数,自号徽王,控制着江浙通往日本、南洋的海上交通,就连日本九州一带岛屿的海盗商人也都听从王直的管辖。

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虽然成绩斐然,却未能突破封建藩蓠的束缚。

这既有封建经济强大、盘根错节、不易冲破的缘故,也有明朝封建政权动用国家机器,以种种强暴手段绞杀海上贸易的原因。

因此,明朝海上贸易中途夭折,未能起到像西欧那样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李氏朝鲜的建立

【李成桂兵变】

  朝鲜高丽王朝末年,武将击败文官,专擅朝政,杀戮政敌,废立国君,封建纲常遭到严重破坏,统治秩序一片混乱。

蒙元入侵,高丽朝廷不思抗战,一味求和,甘为傀儡。

1280年,蒙古统治者在开城设征东行省,派达鲁花赤监督高丽国政。

人民不堪忍受封建统治和外族盘剥,英勇抗争,高丽王朝内外忧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况之中。

  14世纪中叶,中国爆发红巾军反元大起义。

1368年,朱元章攻入北京,推翻蒙古统治,建立朱明王朝。

元朝残余势力撤往和林,史称北元。

大陆政局的变动,为朝鲜半岛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然而把持着高丽王朝大权的恭愍王、禑王和宰相崔莹等保守派,仍奉行对内维护世臣大族权益,对外继续依附北元与明朝抗衡的迂腐国策。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欲乘胜遣派大军统一铁岭地区,高丽禑王和崔莹不顾郑道传、赵浚和李成桂等青年官僚改革派的反对,竟遣兵与明朝对抗。

1388年,时任高丽右都统使的李成桂在率军进至鸭绿江威分岛时,断然抗命停兵,回师京都,废黜禑王,放逐崔莹,相继立昌王和恭让王,并将天下大权握在自己手中。

1392年,李成桂进而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史称“李氏朝鲜”。

【封建制度的重建】

李氏朝鲜政权建成之后,重新确定朝鲜的内外方略,开创了1个崭新的社会局面。

对外,李成桂与大陆朱明王朝修好,保持长期的和睦关系。

这既消除了数百年以来沉重的北方压力,又极大地促进了朝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友好往来。

大陆文化又1次被大规模地引入半岛地区,这极大地促进了李氏朝鲜的政权稳固、国力增强和社会发展。

对内,李成桂大胆改革,刷新政治,建构起中央集权国家对社会全面有效的控制。

在执政之初,李成桂针对前朝地产兼并等弊政,率先进行田制改革。

1390年,焚公私田产旧籍于市街,大火数日不绝。

接着在大规模重新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于1391年宣布实行“科田法”,对当时全国共计79万多结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将京畿一带的部分田产按“科”(即等级)授给文武百官,第一科授田150结,第十八科授田10结;在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对于“闲良官吏”(即地方绅士)则各授田50结或10结。

科田和军田为私田,准予世袭转让;其余土地为公田,由国家直接征收租税。

科田法的实施奠定了李朝经济的基础结构,限制了土地兼并与横征暴敛,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固,便于中央监控地方。

1413年,李朝统治者们为把劳动者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实行了“号牌法”。

规定,全国10岁以上的男子均须佩带一定规格的牌子,上书姓名、居所、身高等特征,以象牙、鹿角、木头等不同质地表明不同的等级身分。

同时严格实行“五家作统法”,5户为1邻保,以保证完纳国家的税赋徭役。

李朝政权还实行奴婢辨正,把众多高丽王朝末期沦为奴婢之人改为良民,同时把寺院等处的私奴婢改为由国家控制的公奴婢,这样国家可以掌握众多的劳动力和兵源。

私兵制是造成高丽王朝末年朝纲不振、秩序紊乱的主要原因。

李成桂对此深有体会,因而建国后第2年,他便下令废除私兵,建立由中央政府掌管的统一兵制。

并且进一步发扬高丽王朝尊文抑武的政策,严格限制武将权限,甚至将军中许多要职交由文官担任。

对于中央、地方的官僚统治体系也进行大幅度改革:

中央设议事府,下置6曹、3司,分掌军事、政务、司法和财税等事务,辅佐君王;地方除京畿外,分为7道,道下设州、府、郡、县,盖由中央派员统理。

李氏朝鲜政制建设的特点一是繁复,各系统相互牵掣;二是集权中央,特别是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不受法津束缚,使朝鲜封建集权体制达于顶点。

15世纪中叶,李朝编成《经国大典》,共分吏、户、礼、兵、刑、工6典,对中央,地方的行政和财政、军事、教育等法律制度都作了详细规定,奠定了李朝数百年统治的法律基础。

随着政权的稳定,与邻邦关系的改善,李氏朝鲜前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15世纪中叶,李朝田亩数量较之高丽王朝末年翻了1番,达170多万结。

而且由于轮作法取代落后的休耕法,以及先进的水稻插秧法的普及,李朝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其中尤以纺织、造纸、印刷等行业最为显著,但多为官府所控制。

商业发展也较快,除了御用官商之外,民间私商也相当活跃。

地方定期市集逐渐出现。

李朝前期,朝鲜文化取得的最大成就是1444年名为“训民正音”的朝鲜民族文字的创制。

这是1种由28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

它的形成结束了朝鲜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历史,但汉字在朝鲜政府公文、国史著述、文人作品中仍长期通用。

早在13世纪,铜活字印刷已在朝鲜出现,15世纪时又出现了铅铸活字。

15世纪中叶,郑麟趾等编成《高丽史》、《高丽史节要》等史学著作,为研究高丽王朝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也开始编纂《李朝实录》。

此外,朝鲜的医学、绘画、地理学等也有相当高的成就。

【朋党之争与壬辰卫国战争】

李朝盛世仅维持了不足百年。

15世纪后期,由于贵族官僚利用权势不断扩大私田,土地买卖日益风行,科田法千疮百孔,李氏朝鲜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统治集团内部因争权夺势矛盾激化,形成两大对立派别,一是在朝的世袭官僚贵族,史称“勋旧派”;一是书院出身、科举进第的文武两班子弟,史称“士林派”。

1498年,燕山君即位后不满士林派诽谤朝政,勋旧派又乘机唆使,于是大杀士林派儒生,酿成士祸。

从此党争不绝,绵迁数百载。

16世纪后期,士林派渐受宠信,入朝主政,开始对勋旧派施加报复,剿杀敌党,株连不休。

得势的士林派不久便分成东人、西人两党,再裂为南、北、老、少4派,相互间倾轧排挤,争斗激烈,屡屡政变,国家危难。

1592年(壬辰年),正当李氏朝鲜党争内讧,武备松弛之际,日本18万大军悍然入侵。

日军长驱直入,两个月内便连克汉城、平壤。

朝鲜国王出奔义州,全国上下一片腥风血雨,半壁江山尽入日寇之手。

面对外敌入侵,英勇的朝鲜军民奋起抗战,史称“壬辰卫国战争”。

在人民支持下,海军将领李舜臣率龟船舰队,痛击日本海军。

邻邦中国也应李氏朝鲜之请,遣精兵4万援朝抗日。

日军不敌中朝联军,败退半岛南端,被迫议和。

1597年,日军再次北犯,中朝军队并肩联手,再败凶敌。

李氏朝鲜终于赢得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

三、战国争霸与日本的再统一

【社会变革与发展】

14世纪以后,日本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不断活跃的商品货币关系、频仍的战乱和广大农民的反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